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_第1页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_第2页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_第3页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_第4页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页第一节概述一、浸出药剂概念

系指采取适宜浸出溶剂和方法浸出药材中有效成份,直接制得或再经一定制备过程而制得一类药剂,可供内服和外用。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页溶媒:水、乙醇等浸出方法:煎煮法;浸渍法;回流法;渗漉法;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工艺:浸提(提取、分离)-浓缩-干燥-成型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页二、浸出药剂特点1、表达方药各种成份综合疗效与特点2、降低服用量3、作为其它剂型原料

流浸膏、浸膏可作为酊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剂型原料缺点:1、稳定性差,玻璃容器包装运输、携带易破损2、浸膏剂因为水溶性成份多,易吸潮结块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页三、分类(浸出药剂剂型种类)按浸提过程和成品情况1、水浸出剂型:以水为溶剂,汤剂、合剂2、含醇浸出剂型:不一样浓度乙醇或酒,药酒、酊剂、流浸膏3、含糖浸出剂型:水浸出剂型基础上,加入蔗糖和蜂蜜,煎膏剂、糖浆剂4、无菌浸出剂型:最终制成无菌制剂,注射剂5、其它浸出剂型:以提取物为原料制备颗粒剂、片剂、浓缩丸剂等。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页第二节汤剂一、概述汤剂又称汤液,系将处方药材或粗颗粒加水浸煮,去渣取汁方法制成液体药剂。主要为内服,也能够外用(洗浴、熏蒸、含漱)。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6页李东垣《用药法象》大抵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之舒缓,而治之意也汤剂有洗涤、冲杀作用,对于邪实或阴阳显著失调病证最为适宜。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7页第二节汤剂一、汤剂(medicinalbroth)定义:用水煎煮-去渣取汁制法:煎煮法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8页第二节汤剂

汤剂多在药房调剂室进行.处方-医疗和药剂配制、生产书面文件(广义).医师处方:医师为患者开具相关调配和发出药剂书面指示(狭义).协定处方:医疗单位由医师与药师协商而定处方(大量配制,以降低患者候药时间).法定处方:凡药典、部颁标准或地方标准收载处方.调剂工作: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发药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9页优点:⑴吸收快速、显效快(液体药剂,进入肠道,不经溶解、溶出过程),“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⑵可随症组方加减,(方药和剂量可随患者病情改变)适合中医辩证施治要求⑶多为复方制剂,药品之间配伍使用,可增强疗效,降低刺激性和副作用。⑷制备简单,不需要特殊设备,溶剂起源广价格低廉,安全无刺激、无污染。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0页缺点:⑴以水为溶剂,有些难溶性成份煎出不完全

如临床所用抗乙肝制剂,水丸效果好,汤剂效果不好,原因五味子降谷丙转氨酶有效成份五味子乙素水溶性差,水提取几乎不能提取出来。⑵味道苦量大,尤其不适合儿童(药灌满肠)⑶治疗急症、重症不方便(依照医生处方暂时配制,大量制备)⑷易霉败变质,不宜久贮。(蛋白质、糖类)⑸煎煮过程中发生物理化学改变,药渣吸附有效成份、挥发性成份挥发或破坏。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1页二、制备与影响质量原因制备方法

饮片

加水浸泡30min,煎

xmin,四层纱布滤过

药渣加水煎煮ymin,一煎液四层纱布滤过二煎液

合并

汤剂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2页二、汤剂制备与影响质量原因

1.药材品种

2.饮片炮制

3.药材粒径

4.煎药器具

5.煎药火候

6.煎煮用水

7.煎煮次数

8.煎煮时间

9.特殊中药处理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3页二、汤剂制备与影响质量原因①药材处理:品种要判别,饮片需炮制。花、叶、全草类――咀、段质地疏松根茎――饮片质地坚硬、致密根、根茎类――宜用颗粒矿物类――宜打坏质坚果实、种子类――宜打坏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4页②煎器选择:搪瓷器皿和不锈钢锅多用,铝、铁、铜、锡器具不宜。医院多用自动煎药机。③溶剂(水):水质考究,须饮用水;水量适当,普通药材量5~8倍。④煎煮方法:加热方法先武火,后文火;煎煮次数,普通2~3次;煎煮时间依药性而定,普通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5页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6页9.特殊中药处理

(1)先煎:可增加药品溶出量;降低药品毒性。①矿物类、贝壳类、角甲类;②有毒中药;③有些药材先煎才有效。(2)后下:降低挥发性成份挥发损失(薄荷、砂仁);降低一些成份分解(黄芩、杏仁)。除采取后下方式,还能够用水蒸气蒸馏搜集挥发性成份,药渣再与其它药材一起煎煮。(3)包煎:①花粉类、细小种子类、药品细粉②为防止含淀粉、粘液质多药品煎煮后过于粘稠,使滤过轻易,不粘锅糊化、焦化(车前子、浮小麦);③防止附绒毛药品绒毛脱落,刺激咽喉,旋覆花等;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7页9.特殊中药处理

(4)珍贵药品须另煎兑入,人参、鹿茸等(5)有些药品需要烊化后对入,阿胶(6)细粉冲服:牛黄、三七、羚羊粉(7)榨汁:鲜生地经上述处理,可提升汤剂质量,确保疗效。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8页①成份增溶而增效合煎:天然表面活性剂(磷脂类、胆酸类)改变pH值②成份挥发或沉淀而失效挥发油成份间络合沉淀药渣吸附③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④产生新化合物三、煎煮过程对药效影响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19页当归富含磷脂,有试验表明增加当归投入量,煎液中麻黄碱和绿原酸煎出率随之加大。当归承气汤中当归磷脂对大黄蒽醌溶出率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当归用量,煎液中磷脂含量对应增加,大黄总蒽醌溶出也随之增加。四物汤由当归、地黄、芍药和川芎组成,采取各种分析方法测定了四物汤各药单煎、分煎和混煎液中阿魏酸、8种微量元素、17种氨基酸及水溶性煎出物含量,结果表明在加热条件下混煎时,各成份间含有增溶效应。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0页鞣质与蛋白质相混合时易产生沉淀;鞣质与皂苷结合成沉淀,柴胡等21种含皂苷中药可与拳参等各种含鞣质中药生成沉淀;大多数生物碱能与鞣质反应生成难溶盐类;一些有机酸与生物碱沉淀作用,有报道银花中绿原酸与异绿原酸可与小檗碱及延胡索中生物碱生成沉淀;一些苷类与生物碱沉淀作用,两分子小檗碱可与甘草皂苷葡萄糖醛酸两个羧基呈离子状态结合,有些无机离子也会影响有效成份群溶出,如石膏中钙离子可与甘草酸、绿原酸、黄芩苷生成难溶于水钙盐。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1页从生脉散混煎液中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学成份,经UV、IR、MS和NMR判定为5—羟甲基—2—糠醛。柴胡有效成份皂苷a和b含有显著消炎作用,在水溶液中受热,易转变为无消炎作用柴胡皂苷bl、b2、b3等。六味地黄汤为补阴名方,对其化学成份进行了初步研究。经过薄层扫描法对”三补””三泻”配伍及全方成份进行比较,发觉在薄层扫描图上出现了新峰。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2页颗粒饮片:利于药效成份溶出,降低药材用量;单剂量包装,有利于实现生产、包装机械化,规格化。单味颗粒饮片复方颗粒饮片四、汤剂剂型改进研究进展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3页配方颗粒用符合炮制规范传统中药饮片作为原料,经当代制药技术提取、浓缩、分离、干燥、制粒、包装精制而成纯中药产品系列。确保了原中药饮片全部特征,能够满足医师进行辩证论治,随证加减,药性强、药效高、同时又含有不需要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作用快速、成份完全、疗效确切、安全卫生、携带保留方便、易于调制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许多优点。多年来中药配方颗粒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域发展极快。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4页配方颗粒中药配方颗粒价格高于汤药30%。把传统中药材进行深加工,不保留药材外形,只提取有效成份后制成颗粒状剂型。在医生开出处方后,药剂科会按品种进行配伍,患者只需像感冒冲剂一样冲调即可服用,含有携带、服用方便,便于医院调剂等优点。而对于患者来说,因为免去了熬药麻烦,依从性显著加强,选择者也越来越多。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5页配方颗粒日本、韩国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推出中药浓缩颗粒,这种服用方便剂型在海外市场畅销,在新加坡等地甚至已经完全取代中药饮片。1992年,江阴天江药业有限企业在中我国地率先开始自主研发。江阴天江、广东一方、华润三九、四川绿色、南宁培力、北京康仁堂年,全国中药配方颗粒年试制产量超10000吨,年销售额达十多亿元人民币,占中药饮片年销售额6%,且每年正以30%以上速度递增。在个别省市已经进入医保目录。但中药配方颗粒当前仍无国家标准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6页一、概述中药合剂(mixture)系指药材经提取,浓缩而制成内服液体制剂(又称浓煎剂),单剂量包装者又称口服液。属于汤剂改进剂型。

第三节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7页第三节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8页一、概述优点:液体制剂具备汤剂一些优点①速效问题,吸收快奏效快速,浸出各种有效成份,确保制剂综合疗效。②克服了汤剂暂时煎服麻烦,应用了浓缩工艺,缩减了体积,便于大量生产。③便于服用,每次20~50ml,可加矫味剂,防腐剂,灭菌处理,质量稳定,携带和贮存。第三节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29页一、概述缺点:①合剂为水性液体制剂,普通呈溶液或混悬液型,多为复方所含成份较为复杂,属于复合分散系统,具不稳定性,常有沉淀析出(成品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许轻摇易散沉淀)。②不能随症加减,受热时间长,有效成份有时被破坏。

第三节中药合剂与口服液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0页二、制备方法中药合剂制备工艺普通可分为:

浸提→净化(精制)→浓缩→分装(无菌)等步骤,源于汤剂,不完全与汤剂相同。

1.浸提:普通多采取煎煮方法

2.净化:将煎出液放置一定时间后,热处理,冷藏动力学稳定性下降,滤除不溶物,搜集滤液供浓缩处理,有一些中药合剂为了提升其质量,增加制剂稳定性,可用乙醇沉淀一个别杂质,通常加乙醇至含醇量达50%左右。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1页3.浓缩:净化后提取液应再进行适当浓缩,浓缩程度可依据临床需要而定,普通以每日用量在30-60ml

之间为宜。4.分装:合剂和口服液在分装前,可依据需要合理选加矫味剂和防腐剂。5.灭菌:为贮存,中药口服液合剂分装后,普通采取煮沸法和蒸气法进行灭菌。亦有在严格避菌操作条件下,灌装后不经灭菌,直接包装者。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2页

3、中药合剂制法:

饮片

浸提(水提、渗漉、回流、双提法)

药液

沉降

浓缩(减压,d=1.08~1.15)

浓缩液

精制(澄清,高速离心、醇沉、膜滤)

纯化液

配液(PH、滤过、矫味、防腐)

半成品液灌装(大瓶100-200ml,分剂量10、20ml)合剂

灭菌(流通蒸汽)成品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3页口服液定义:合剂单包装制法:适当浸出方法-浓缩-精制-矫味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4页一、概述含义:糖浆剂指含有药品、药材提取物或芳香物质浓蔗糖水溶液。糖浆剂中糖和芳香剂能掩盖药品不良气味(苦、咸),使药品易于服用,尤其适合儿童。

中药糖浆剂含糖量普通不低于45%(g/ml)。

第四节糖浆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5页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6页矫味糖浆单糖浆为蔗糖近饱和水溶液,浓度85%(g/ml),64.72(g/g)不含药品者,可作为矫味剂、助悬剂、片剂和丸剂粘合剂。芳香糖浆含芳香性物质或果汁浓蔗糖水溶液矫味剂药用糖浆含药品或药材提取物浓蔗糖水溶液,治疗用。糖浆剂分类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7页二、制备方法制备方法:溶解法—热溶法,冷溶法;混正当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8页二、制备方法1.热溶法

糖(符合二部药典要求糖)沸腾蒸馏水中(或中药浓缩液中)蔗糖溶液可溶性药品溶解,滤过,加至要求量成品糖浆优点:1、溶解速度快,轻易滤过(流动性好);

2、可使蔗糖中少许蛋白质凝固后滤除;

3、杀灭微生物,利于保留。缺点:挥发性,不耐热药品不适合。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39页二、制备方法1.热溶法

注意:1、加热时间以沸后不超出5min为宜。加热时间长,转化糖含量增加。若蔗糖过多转化为果糖和葡萄糖(转化糖)造成①糖浆颜色加深;②微生物在单糖中比在糖中易于生长。

2、粘稠度大应趁热快速过滤,若滤清,可加助滤剂(滤纸纸浆、滑石粉、鸡卵蛋白)。

热溶法,适合用于有色糖浆;含不挥发性成份及受热稳定药品糖浆。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0页二、制备方法2.冷溶法优点:1、不加热,含转化糖少,色泽浅;

2、用于不适于加热糖浆剂,如含挥发油及挥发性成份药品中。缺点:因为不加热,糖溶解所需时间较长,生产过程中易染菌(应尤其注意防腐)。蔗糖溶于20℃蒸馏水中

糖浆滤过、溶解后成品糖浆或含药品溶液中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1页二、制备方法

3.混正当

药品浓缩液、水溶性固体药品、药品液体制剂+单糖浆混合糖浆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2页二、制备方法

3.混正当

(1)水溶性固体药品水中溶解度大先用少许蒸馏水制成浓溶液,水中溶解度小,加适宜辅助溶剂使溶解后与单糖浆混合。(2)药品如为可溶性液体或液体制剂,直接加入单糖浆中。(3)药品为含乙醇制剂时(醇流浸膏),当与单糖浆直接混合时,往往出现沉淀可加适量甘油或其它适宜稳定剂然后与单糖浆混匀,加助滤剂(滑石粉)适量研磨,缓缓加适量蒸馏水,搅匀,并重复滤过至澄明,再加蔗糖搅拌使溶解,滤过,并添加蒸馏水达全量,搅匀。(4)水浸出制剂加热至沸,易发酵长霉变质,可先加热至沸,滤过后与单糖浆混合或浓缩后用醇处理一次,回收乙醇后与单糖浆混合。(5)中药材先提取—精制后加入单糖浆中;干浸膏先粉碎成细粉,加少许甘油分散或加溶剂溶解后加入。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3页三、质量要求与讨论长酶发酵和产生沉淀沉淀原因:①净化处理不够;②高分子物质,陈化聚集;③有些成份热溶冷沉;④pH发生改变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4页第五节煎膏剂一、概述煎膏剂(softextract):药材加水煎煮,,浓缩至一定稠度时加糖或蜂蜜制成半流体状浸出制剂,是一个内服煎膏。

煎膏剂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迟缓治疗作用,故又名膏滋,除药典内服膏剂外,膏滋也常由中医依据病者实际情况开写处方暂时配制。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5页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6页第五节煎膏剂一、概述

煎膏剂特点:药品浓度高,有良好保留性,体积小,便于服用,因含有蜂蜜、蔗糖而味美适口,病者乐于服用。益母草膏,枇杷蛇胆川贝膏等。注意:受热易变质及以挥发性成份为主中药不宜制成煎膏剂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7页第五节煎膏剂二、制法(一)辅料选择处理

品名

特点

炼制蜂蜜冰糖白砂糖白绵糖红(黄)糖饴糖(麦芽糖)润肺、营养性寒,结晶,蔗糖性寒,砂糖性寒,含果糖少,易吸湿温,微量元素多大麦芽催化--淀粉水解115℃,30min加0.5~1倍水,加热至沸,至金黄色,泡发亮,微有青烟(先是白烟水汽)炼,不加水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8页第五节煎膏剂二、制法(一)辅料选择处理蜂蜜炼制(蜜丸中讲)。少许加热流动性好时过滤,除去死蜂体,蜡质等,继续炼至所需程度,控制含水量、比重。

糖炼制:使糖晶粒熔融,去除水分,净化杂质,杀死微生物。预防“返砂”

(二)煎煮法制备:

药料处理—煎煮—浓缩收膏—分装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49页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0页三、煎膏剂质量要求与讨论1.质量要求:煎膏剂应质地细腻,无焦臭异味,无糖结晶析出,贮存一定时间后,仅允许少许细腻沉淀物,不得霉败。检验:普通取煎膏剂5克,加热水(40倍量水)稀释至200ml,五分钟后观察,不得有焦屑等异物(微量细小纤维,颗粒不在此限)。2.煎膏剂返砂问题讨论:

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1页第六节药酒与酊剂一、酒剂(vina)

定义:药酒又称酒剂,系指以蒸馏酒(白酒)作溶剂浸提药材有效成份而制成澄清液体制剂,民间俗称为药酒。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2页第六节药酒与酊剂一、酒剂药酒,系指药材用蒸馏酒浸分成份而制得澄清液体剂型。多供内服,常酌加适量冰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特点:制备:(1)冷浸法(2)热浸法(3)回流热浸法(4)渗漉法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3页特点1.白酒用量均按处方要求为准,酒剂多供内服,常酌加适量冰糖或蜂蜜矫味和着色。2.因为酒有活血、发散、易于吸收增强药效特征;3.对于治疗风寒湿痹,祛风活血,止痛散瘀方剂,含醇量50~60%,滋补30~40%4.酒剂还含有使用方便,易于保留,稳定性很好等优点5.因为酒刺激性(生理作用),小儿、孕妇、心脏病及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4页说明:1、冷浸法最常见,简单,澄明度好;

2、热浸法,把酒热至微沸,其余与冷浸法相同

3、渗漉法药厂多用

4、回流三次提取,再冷沉半月,不好

5、药酒生产方法比较

提取工艺提取时间药材:酒澄明度设备投资温度渗漉法>48h1:10好小常温冷浸法>168h1:10~20好小常温热浸法8~9h1:10差较大40~45回流法2~3h1:10最差大80~90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5页二、酊剂(tincture)定义:指用要求乙醇,经浸出或溶解药品而制成澄清液体制剂,酊剂多供内服,

外、毒、剧药材100ml浸出物相当于10g

普通药材100ml浸出物相当于20g制法:稀释法、溶解法、浸渍法、渗漉法酊剂与酒剂异同:??浸出制剂专题知识讲座第56页酊剂和酒剂比较

酊剂酒剂溶剂要求浓度乙醇蒸馏酒浓度酊剂浓度有一定要求酒剂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