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课件_第1页
中药灌肠课件_第2页
中药灌肠课件_第3页
中药灌肠课件_第4页
中药灌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保留灌肠法何美容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1精选ppt灌肠法的分类1、不保留灌肠(1)大量不保留灌肠(2)小量不保留灌肠(3)清洁灌肠2、保留灌肠2精选ppt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保留灌肠目的1.解除便秘和肠胀气2.清洁肠道3.稀释并清除肠内毒物4.降温1.解除便秘和肠胀气2.用于腹部、盆腔术后、保胎孕妇、危重、小儿、年老体弱病人1.镇静、催眠2.治疗肠道感染溶液种类0.9%氯化钠溶液,0.1%~0.2%肥皂水1.“123”溶液(50%硫酸镁30、甘油60、温开水90)2.油剂(甘油50+等量温开水)1.10%水合氯醛2.2%小檗碱、0.5~1%新霉素溶液量500~1000ml小儿200~500ml不超过200ml不超过200ml溶液温度一般39~41℃降温28~32℃,中暑4℃39~41℃39~41℃体位左侧卧位左侧卧位菌痢:左侧阿米巴:右侧压力40~60cm不超过30cm臀部抬高10cm插入长度7~10cm7~10cm10~15cm保留时间5~10min10~20min1h以上3精选ppt

中药保留灌肠法4精选ppt历史东汉末年张仲景

中药灌肠疗法属中医内病外治法之一《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中记载“大猪胆汁一枚,泻汁,和少许醋,以灌谷道内,如一食顷,当大便出宿食恶物,甚效”,开创了中药肠道给药的先河,至今已发展应用多个临床科室5精选ppt概念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汤剂自肛门灌入直肠至结肠,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

以达到治疗各种慢性炎症的目的。6精选ppt7精选ppt中药灌肠疗法的作用机理中医学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直肠吸收药物后通过经脉上输于肺

肺的宣发作用输布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8精选ppt中药灌肠疗法的作用机理直肠的肠壁组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和排泄功能的半透膜另外直肠富有丰富的静脉丛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经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淋巴组织也参与了药物的吸收。9精选ppt中药灌肠疗法的优点操作简单,无创伤,病人乐意接受;避免胃酸和酶对药物的影响,同时也避免了对胃肠的刺激;减低了对肝脏的副作用;

部分药物直达盆腔,使病所药物浓度高,作用强。10精选ppt适应症慢性结肠炎慢性肾功衰竭带下病慢性盆腔炎盆腔包块慢性痢疾高热等疾病11精选ppt存在的问题临床经验性总结缺乏临床多中心前瞻双盲对照试验12精选ppt影响因素药物分子量大小小分子量:生物碱、蒽醌、黄酮及其他苷类物质的药,如解表药、化湿药、清热解毒药等,易被直肠吸收大分子量:脂肪、淀粉、蛋白质、多糖类大分子物质,如生地黄、何首乌、阿胶等,故不宜制备灌肠剂13精选ppt影响因素肠道黏膜pH值人体正常肠道黏膜pH值在8.3~8.4,呈碱性若药液pH值偏酸,易引起肠痉挛、腹痛等症14精选ppt影响因素药液温度用药温度与肠道温度相近,保持在35~40℃,这样可以减少肠道收缩,有利于药物吸收病因寒热不同,选择不同灌肠药物的温度寒证灌肠温度为40~42℃热证灌肠温度为37~38℃15精选ppt影响因素渗透压药液与血浆渗透压决定药物有效成分是否能进入体内血浆渗透压>药液渗透压药物易吸收血浆渗透压<药液渗透压药物不易吸收16精选ppt常见适应证及中药方剂选择1、便秘

选用橄榄油、棉籽油等150~200ml保留灌肠;此法多用于严重便秘或肛门疼痛患者。17精选ppt2、高热(1)通腑泄热方:大黄15~30g,芒硝9g,玄参15g,甘草9g。煎汤保留灌肠,此法用于多种细菌感染所引起的高热。(2)增液泄热:大黄30g,芒硝10g,生地10g,桃仁15g,麦冬20g。煎汤保留灌肠,此法用于流行性出血热之高热。18精选ppt

3、细菌性痢疾(1)鲜柞树叶液:取鲜柞树叶500g风干,经切碎置入搪瓷碗或砂锅内,加水浸泡,煎至1500ml左右,用100ml药汁加水稀释后保留灌肠。(2)梅连汤:乌梅20g,黄连10g,地骨皮15g。煎水做保留灌肠。19精选ppt4、虫积

苦楝根水:苦楝根皮60g,加清水500ml煎汤,浓缩至200ml,保留灌肠,主治蛔虫和饶虫。20精选ppt禁忌症1、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禁用。

2、下消化道出血、妊娠妇女等禁用。

3、急腹症、肠道手术、伤寒、严重心脑疾患。

21精选ppt操作流程1、核对(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2)医嘱、诊断、灌肠液种类、浓度、剂量22精选ppt2、评估(1)患者年龄、治疗目的、意识状态、心理状态,自理能力。(2)主要症状、排便情况、有无管道造瘘、肛门直肠疾患,既往史,能否配合。23精选ppt3、告知(1)灌肠的原因、操作过程及目的,指导配合。(2)可能出现的不适、并发症及注意事项。24精选ppt4、准备(1)操作者(2)环境(3)物品:中药、温开水、弯盘、治疗碗、止血钳、注射器(灌肠袋)、量杯、水温计、肛管(14~16号)、手套、石腊油、棉签、橡胶单、治疗巾、纱块、垫枕、卫生纸、必要时备屏风等。

(4)患者:排空大小便25精选ppt治疗/护理目标灌入药液,保留在直肠或结肠内,通过肠粘膜的吸收,减轻或缓解疾病症状。26精选ppt实施配药,测量药液温度,宜39~42℃。脱裤至大腿上1/2处,协助侧卧,用小枕垫高臀部10cm。27精选ppt实施戴手套、垫胶单治疗巾置弯盘于臀部,润滑肛管前端及肛门,接注射器,排气,用止血钳夹闭28精选ppt置管:嘱深呼吸,分开臀部,插入肛门15~20ml,胶布固定于臀部缓慢注入灌肠液,询问患者有无不适29精选ppt拔管:将肛管夹闭轻轻缓慢拔出,置于弯盘内,用卫生纸轻轻按揉肛门片刻,交代注意事项。整理,记录。30精选ppt注意事项1、药液量200ml以下。2、肛管插入深度为15~20cm,过浅,患者很快会有便意,不能保留药液足够时间从而影响疗效,过深感觉不适。3、灌肠袋离肛门高度低于30cm,每分钟30~50滴为宜。4、药液温度39~42摄氏度。31精选ppt5、注意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及便意。6、拔管后嘱患者抬高臀部10cm平卧1h以上。7、灌肠时嘱患者身心放松,减轻肠道压力。32精选ppt意外情况的处理与预防1、虚脱。(1)症状:恶心、头晕、面色苍白、全身出冷汗甚至晕厥。(2)处理:立即停止操作,平卧休息,饮适量温开水,注意保暖。(3)预防:灌肠液温度适宜,注入宜慢。33精选ppt2、肠道粘膜损伤(1)症状:肛门疼痛,排便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