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高一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二中高一下学

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材料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说:“自有《红楼梦》出来之后,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这是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视角进行高度概括的,

然而传统的思想和写法究竟是怎么打破的?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并没有细说下去。

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对这个问题苦苦地探寻。

我们知道,小说故事的元素是人物、情节、线索等,但如何组合,也就是结

构方式,这才是创造,才能显示作家的天才。曹雪芹正是在《红楼梦》叙事结

构的组合方式这一点,打破了传统。

传统叙事的经典作品《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其时空表现形态虽各自不同,

但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叙事原则: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是一致的,文本形成的

以主要的人物和主要的事件为枢纽来挽结和创建整体的时空结构,就是故事的

时空结构。所以人们习惯分析叙事的结构方式时常常集中在时间链条上,提炼

出叙事的主线和副线,形成传统线性的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方式。

《红楼梦》追求时间艺术的空间化,打破了传统线性单一的结构方式和思维

方式,使历史、现实和梦幻混合、交织、重组,小说人物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

道,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来往往。“现在”不是

折射过去的记忆,便是投影未来的图像,有时分不清哪些是现实,哪些是幻想,

并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传统”在被打

破,也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即故事时间和叙述时间的分离,创造了小

说时间艺术的多维空间形式。这是我们过去认识不到的层面,也正是《红楼梦》

叙事“新变”的内涵。

(摘编自郑铁生《〈红楼梦〉的故事是怎样讲的》)

材料二

《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

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

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

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

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

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

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两者结合一下呢?厚重

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

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

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

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

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

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

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

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

余地,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

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摘编自王蒙《红楼启示录》)

材料三

东晋一朝和明清两代,江南文化颇具特色,为《红楼梦》创作带来了深刻影

响。

第三十七回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其中有这样几句:“孰谓莲社

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若蒙棹雪而来,娣则扫花以

待。”

这里引用前朝四个典故,如慧远组织莲社、谢安东山雅会,王子猷雪夜访戴,

杜甫迎客扫花,除唐代杜甫外,其余三个均出自东晋,一个发生在东晋的庐山,

两个则发生在东晋的江南,因其知名度甚高,所以在探春发出的帖子中,成了

大观园中的人文化追求的效仿或竞争的一种标杆。

当然,从女性角度说,东晋时期江南谢道撷少儿时代咏絮显露的才情也自然

会影响红楼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这不但在“金陵十二钗”判词中,直接用

“堪怜咏絮才”来暗示林黛玉的才情,而且,元妃省亲时让宝玉写诗,宝玉反

应迟钝,还是林黛玉帮宝玉代写了一首《杏帘在望》,得到元妃赞赏,也让人想

起谢道福在发现小叔子王献之与客人议论时理屈词穷,就隔着帷幕代王献之重

新论辩,终于扭转局势,所谓“申献之前议,客不能屈”。而后来,林黛玉与

史湘云联句时的那种自信,林黛玉和薛宝钗同咏柳絮词的夺人眼球,似乎把围

绕着的谢道撷女性才情,进一步发扬光大了。

再看明清,就群体论,明清时代的诗社,特别是女性诗社的出现,是不同于

晋代的一个江南文化重要特色,如清代康熙年间在江南杭州成立的“蕉园诗社”

和乾隆年间苏州成立的“清溪吟社”等,给《红楼梦》描写女性创作群体提供

了基本的现实依托,并反过来激励启发了后续的江南女性创作,大大挑战了传

统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条。

就个人言,《红楼梦》多次提及明四家唐寅、仇英等人的绘画。特别是苏州才

子唐寅,在小说中,如草蛇灰线般若隐若现,对小说不同人物的个性塑造、言

行刻画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不少学者指出,林黛玉的《葬花吟》与

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而唐寅在生活中也有哭花、葬花之

举动。

总之,一种由晋代开启的江南性情文化传统,在明代得到大大发挥,并在清

代《红楼梦》中体现出集大成的意义。

(摘编自詹丹《一部〈红楼梦〉,是江南性情文化传统之大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指出,曹雪芹的《红楼梦》在叙

事结构的组合方式方面有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

B.《红楼梦》体现出现代小说的叙事特征。小说人物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维

构成的立体时间体系中来往,任意穿行在时间的隧道中。

C.《红楼梦》既长于写实,也具有浪漫色彩,既给创作主体留下了二度创作的

自由,也给读者留下了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

D.苏州才子唐寅对《红楼梦》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者一致认为林黛玉

的《葬花吟》和唐寅的《花下酌酒歌》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A.写实的作品穿插了神话的、魔幻的故事,便具有浪漫的色彩,这说明浪漫

主义作品比现实主义作品更具有文学性。

B.《红楼梦》开篇强调故事不失其真,从东晋时期谢道福的形象影响了《红楼

梦》女性人物塑造,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C.《红楼梦》长于写实,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针对性,但正

是因为失去这一点而获得了更普遍长远的意义。

D.《红楼梦》写探春发帖倡议在大观园办诗社,这有现实的影子,而《红楼

梦》的这种创作又影响了后来的江南女性创作。

3.下列说法中,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以三足鼎立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直至三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为

主线,文本结构的基本框架与历史相去不远。

B.《水浒传》的叙事方式是单元结构的组合方式,展示了一条个人反抗—聚

众造反——逼上梁山的叙事主线。

C.“宝玉挨打”的情节证明了叛逆与卫道的矛盾冲突,这正是全书的情节主

线,并以此融入了书中众多的人物和事件。

D.有的红学家认为读《红楼梦》时,因其结构的周密、错综的繁杂,有仿佛

置身大海,前后左右波浪澎湃的感觉。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材料一中写到“(《红楼梦》中的人物)在物理时间、心理时间、梦幻时间

和神话时间里进进出出”,请你结合原著中的一个人物,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鉴赏家

汪曾祺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

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

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

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

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

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

午前后,卖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

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

叫作“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

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

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椽。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

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栗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

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李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

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

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志,连大气都不出。有

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

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

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

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阿谀谄媚。

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

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

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

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多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

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

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

“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

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

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

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

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

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在棺材里,

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塑造的叶三为人勤快,诚实守信,阅历丰富,对绘画艺术有热情。如

果不卖果子而去当一个画家,可能也会很出色。

B.“紫藤里有风”“花是乱的”两句,汪曾祺借助白描语言的特点,让一个

果贩与一个鉴赏家的形象精准地叠合在一起,可谓神来之笔。

C.从情节和结构看,很难在作品中找到一般小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

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

D.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

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

7.小说题目是《鉴赏家》,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对作者这样安排的

用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体现出叶三有一种脱俗的生活情趣,他能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

感悟生活中的美,有生活见闻积累和高超的审美能力。

B.叶三正是在卖果子的生活中逐渐获得了赏画的见识和鉴赏力,这为下文他

能品评季陶民之画,说出的话能一语中的做铺垫。

C.鲜果是他和季陶民交往的纽带,借此可传达出他对季陶民的知己之情;没

有他适时指出季陶民的不足,季陶民画价不会大增。

D.他作为“鉴赏家”,对美的纯粹深沉、不涉功利的爱,正是他在卖果子的

生活中的乐观、热情、智慧、诚实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8.小说是通过哪些情节来塑造叶三的“鉴赏家”形象的?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小说结尾写儿子遵照叶三的遗嘱,把画装进棺材,有人认为叶三的做法值得

称赞,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欠妥,请联系文本与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木与蒙鹫,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始皇二十

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

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沈,至辽

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

尊宠蒙氏,信任年之。而亲近蒙毅,位至上卿,出则多参,入则御前。恬

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赵高有大罪秦

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莫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

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

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冬手。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

苏、蒙恬死。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日:“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

罪,法及内史。”蒙恬喟然太息日:“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

日:“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洪属之辽东,城堑万余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

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太史公日: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

为秦筑长城亭障,堑山埋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夫秦之初灭诸侯,天下

之心未定,痍伤者未修,而恬为名将,不以此时强谏,振百姓之急,养老存孤,

务修众庶之和,而阿意兴功,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何乃罪地脉哉?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

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B.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

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C.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

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D.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

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任贤之”的“贤”是“认为……贤良”,与《阿房宫赋》中的“后人哀

之而不鉴之”的“鉴”文言语法现象一样。

B.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人乘车,尊者在左,一人在右陪坐。

C.大父,就是祖父。与苏洵《六国论》中“思厥先祖父”中的“祖父”意思

相同。

D.太子,常作为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按礼俗多由嫡长子来担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蒙恬出身名门。祖父蒙瞥侍奉秦昭王,位至上卿,蒙恬因家世荫庇担任秦

将。

B.蒙恬功劳卓著。他统军北逐戎族和狄族,修筑长城,威震匈奴,并参与修

建秦直道。

C.蒙恬深受重用。秦始皇宠信蒙恬;他的弟弟蒙毅也被秦始皇亲近,位列上

卿。

D.蒙恬结局悲惨。蒙恬有大功于秦而被秦二世逼杀,他的弟弟也受他牵连而

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

(2)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14.蒙恬一生功勋卓著,司马迁却评价他“此其兄弟遇诛,不亦宜乎”,请结

合文本,概括并分析司马迁这样评价的原因。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蓟中作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2。

惆怅孙吴3事,归来独闭门。

【注】①翻:通"反”,反叛。②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安禄山为夺取

边功,数次侵掠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③孙吴;战

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和吴起。④闭门:东汉名士陈富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

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以“沙漠”“塞垣”这些塞外特有的景物,勾勒出一幅塞外图

画,又用白描手法刻画了“白日”昏暗、寒云苍茫的萧条之景。

B.“边城何萧条”一句中的“何”字和形容词“萧条”,强烈地暗示了诗人

的感慨之深与忧愁之重,为下文进行议论和抒情做了铺垫。

C.“一到”引出由前面虚实结合的叙事写景到后面议论抒情的转折,又巧妙

地指出了“边城何萧条”的具体原因“胡虏”的反叛。

D.全诗叙事写景,形象逼真,境界浑朴;议论抒情,深睿精警,跌宕起伏;

语言看似平淡质朴,但字字含情,情感浓烈。

16.诗歌后四句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一句直接点明阿房宫占地广阔,而

""则指出阿房宫是依着山势走向修建的。

(2)苏洵认为,齐国没有贿赂秦国,结果“”,原因是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

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

六、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庞大复杂的分子,其基本单元之间的连接却越简单。如果能为所有的有机

分子都安装上“标准接口”,那么人类创造物质的本领就会大大增强。这一思

想在有机化学界被称为“点击化学”,然而,寻找这种分子“标准接口”难度

极大,首先,它们都得能方便地连接上绝大多数分子;其次,它们本身个头必

须小巧。不过最重要的是,这对“魔术扣”一定要能相互认得非常准,只跟对

方牵手,而且牵手之后不会轻易松开,这样才能保证按照人们的意图将需栗的

分子连接起来。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化学家就发现了一对分子“魔术扣”——叠氮与端焕,

它们如同一对情人,哪怕天涯海角,只要对方存在,在一价铜的催化下,就一

定会找到对方,并十指相扣。然而,令化学家沮丧的是,端块并不那么容易被

“安装”上有机分子,而且缺乏多样性,而氮分子“安装”起来则更加困难。

一年多前,我国科学家突破了分子“魔术扣”难以安装的瓶颈。目前,他们正

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开展合作,希望在癌症等疾病的药物研发上对该方法的实用

性进行检验,并且已获得一系列积极的实验结果。

18.下列选项中与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

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B.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

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C.“就是——"她走进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