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池州市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氯化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化学式:NaCIB.化学键类型:离子键

C.摩尔质量:58.5D.晶体类型:离子晶体

2、下表中金属能形成二元合金的是()

FeCuZnAgAuW

熔点/596210643410

沸点/℃30002595907221227075627

A.Cu、AgB.Zn、AuC.Fe、WD.Ag、W

3、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6g铁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为2NA

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气与22.4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D.常温下,2.7g铝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

4、某固体可能含有NH4+、Cu2\Na+、ChCO3*、SO42一中的几种离子,取等质量的两份该固体,进行如下实验(不

考虑盐类的水解及水的电离);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加入足量BaCb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仍有4.66g

沉淀。

(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合后充分加热,产生0.672LNH3(标准状况)。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H4+、CO3>SO4*、Na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u2+、Cl\Na

22

C.该固体中只含有NH4+、CO3,SO4\ClD.根据以上实验,无法确定该固体中有Na+

5、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A.Fe2+>Fe3+B.Fe2\Cu2+

C.Fe3+>Cu2+D.Cu\Cu2+

6、合金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B.金属钠C.不锈钢D.青铜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炼铜就是利用某种细菌将难溶性的硫化铜直接转化为铜

B.根据纤维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

C.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可以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

D.分子筛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也可作干燥剂、离子交换剂和催化剂

8、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全部组合是()

序号XYZW

SiSiO2Na2SiO3H2SiO3

②NaNaOHNa2cO3NaCl

③0

CuCuCl2CU(OH)2CuSO4

FeFeChFeChFe(OH)2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9、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体积比为1:1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这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i,若控制容器的体积不变,

加入足量的NazCh固体,不断用电火花燃至反应完全,恢复到开始时的温度,再次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P2,则Pi和

P2之间的关系是

A.PI=8P2B.PI=4P2C.PI=2P2D.PI=P2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3+

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H2O

+2+

B.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H2O+CO2t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I+6H+=2AF++3112T

+

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OH=H2O

11、下列电离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COOH=CH3COO+HB.NaOH=Na+OH

+2+2

C.H2SO4=H+SO4D.KCIO3=K+a+3O

12、最容易与氢气反应的物质是

A.F2B.Br2c.C12D.L

13、C1O2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消毒剂,能净化有毒废水中的NaCN(已知NaCN中N的化合价为-3),发生的反应为:

2ClO2+2NaCN=2NaCl+2CO2+N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氯元素被氧化

B.NaCN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生成1.ImolNz,转移Imol电子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域之比为1:1

14、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镒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

是()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方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免氯化氢挥发到空气中

15、《天工开物•杀青》中关于竹纸和皮纸的记载中有以下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煮徨足火B.舂臼取泥C.荡料入帘D.覆帘压纸

16、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B.SO2、NCh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目前工业废气脱硫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石灰法

D.我国重点城市近年发布“空气质量日报”列入的首要污染物包括SO2、NO2、可吸入颗粒物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一种白色晶体A极易溶于水,将A配成溶液进行如下框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现象及转化关系如下列框图所示。A

为含硫氮正盐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试回答下列

问题:

色位酸酸化

沉haCl2溶液

C

气体F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D:;F: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A和酸性KMn()4溶液反应.

②D和新制氯水:

(3)通过本题的解答,在检验SCI?-时,应使用

A.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B.硝酸酸化的Ba(NCh)2溶液

18、下表列出了①〜⑪11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IAIIAmAIVAVAVIAVDA0

周期

—■@

二②③④⑤

三⑦⑧⑨⑩

四⑪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③形成单质的电子式

(2)画这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元素⑤④⑩分别和①形成的气体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填化合物的化学式)

(4)元素⑨⑩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填化合物的化学式)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元素⑩的单质,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解释,解释元素⑩的非金属性比元素您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为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卫生部、农业部等部门联合公布了包含硫酸

亚铁在内的22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名单。某同学为探究富含硫酸亚铁且保存时间较长的食品情况,设计了如下实验

方案:

[iap……T淡黄色溶液芦4淡红色溶液产陋邕4深红色溶液:

⑴试剂1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O

⑵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红色加深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o

(3)该同学在实验中加入了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深红色褪去,现对褪色原因进行探究。

①提出假设

假设1:溶液中的+3价铁被氧化为更高价态的铁;

假设2:o

②设计方案

为了对你所提出的假设2进行验证,请写出一种实验方案:。

20、实验室需要0.5mol/L的硫酸溶液500mL。根据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⑴根据计算得知,需量取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mL„

⑵在如图所示仪器中,配制上述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有(填序号)

⑶实验操作步骤为:

A.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转移至容量瓶中。

B.量取所需浓硫酸,在烧杯中用适量的蒸储水将它稀释并冷却至室温。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储水至液面距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储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相

切。

D.用少量蒸储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的液体都小心注入容量瓶,并轻轻振荡。

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为(填序号)。

(4)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

A.量取所需浓硫酸某同学观察液面时仰视

B.没有进行上述的操作步骤D

C.加蒸储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

D.容量瓶使用前内壁沾有水珠

E.用少量蒸储水洗涤量取浓硫酸后的量筒,洗涤的液体注入容量瓶

21、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组成,将30.0g合金溶于80.0mL13.5mol・LT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

体6.72L(标准状况下)并测得H+浓度为ImoFLT。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80.0mL,试计算:

⑴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

⑵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

(3)确定6.72L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析】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固体形式为离子晶体,其摩尔质量为58.5g/mol,综上所述,

答案为C。

2、A

【解析】

形成合金的二种金属必须在某一温度范围时都呈液态,这是熔合的基本条件。表中锌的沸点低于其他金属的熔点,在

其他金属熔化时,锌已成气态。而金属W的熔点比其他金属的沸点都高,当W熔化时,其他金属也已成为气态,所以

能形成二元合金的元素不能有W和Zn,故选A„

3、D

【解析】

A.5.6g铁的物质的量为O.lmo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FeCE,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

B.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的物质的量小于0.5mol,含有的氢原子数小于2NA,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22.4L氯气均为Imol,氯气为单原子分子,含原子数为NA,氯气为双原子分子,所含

原子数为2NA,错误;

D.2.7g铝的物质的量为O.lmoL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A1CL,失去的电子数为0.3NA,正确;

故选D。

【点睛】

使用气体摩尔体积时注意给出的温度和压强,如果是常温常压,则不能用22.4L/mol,同时还要注意对象是否是气体。

但如果没有用到22.4L/mol,则无论什么状态,都不受温度和压强的限制,如D选项,不管是在常温下还是标准状况

下,2.7g铝都是O.lmol。

4、A

【解析】

(1)一份固体溶于水得无色透明溶液,则固体中不含有Ci?+;加入足量BaCk溶液,得沉淀6.63g,在沉淀中加入过

量稀盐酸,仍有4.66g沉淀,则含有0.02mol硫酸根离子,O.Olmol碳酸根离子;(2)另一份固体与过量NaOH固体混

合后充分加热,产生0.672LNH3(标准状况),则含有0.03mol钱根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钠离

子,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详解】

2+

A.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含有NIV、CO3,SO?',Na,符合题意,A正确;

B.该固体中一定没有CM+,cr不能确定,与题意不符,B错误;

C.该固体中含有NH4+、CO32,SO42",与题意不符,C错误;

D.根据以上实验,可确定该固体中有Na+,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o

【点睛】

根据题中给定的数据,及溶液呈电中性,可判断一定存在Na+。

5、B

【解析】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加入过量的铜粉,发生的反应为Cu+2Fe3+=3Fe2++Cu2+,反应结束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

金属离子是Fe2+、Cu2+,

答案选B。

6、B

【解析】

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

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

A.生铁是铁与碳的合金,故A错误;

B.钠属于金属单质,不是合金,故B正确;

C.不锈钢中含有铁、铭、碳,属于合金,故C错误;

D.青铜中含有铜、锡、铅,属于合金,故D错误;

故答案为Bo

7、A

【解析】

A.微生物法是采用某些细菌能用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硫化铜矿石,最后转化成可溶的硫酸铜,故A符合题意;

B.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则利用在火焰上燃烧产生的气味,可确定该纤维是否为蛋白质纤维,故B不符合

题意;

C.原子吸收光谱是基于气态的基态原子外层电子对紫外光和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应原子共振辐射线的吸收强度来定量

被测元素含量为基础的分析方法,故C不符合题意;

D.某些铝硅酸盐形成的分子筛中有许多笼状空穴和通道,常用于分离、提纯气体或液体混合物,还可作干燥剂、离

子交换剂、催化剂及催化剂载体等,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8、C

【解析】

①Si和02加热生成SiO2,Si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iO3和水,NazSKh和盐酸反应生成HzSiCh沉淀,但HzSiCh

无法一步转化为Si,故①错误;

②钠与水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CO2反应可得到碳酸钠,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可得到氯化钠,电解熔融的

氯化钠,生成钠和氯气,故②正确;

③在加热条件下,铜与CL反应可得到氯化铜,氯化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氢氧化铜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反

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溶液与铁反应可得到铜,故③正确;

®Fe在Ch中燃烧生成FeCb,FeCb溶液与Fe反应生成FeCh,FeCL与NaOH溶液反应可得到Fe(OH)2,但Fe(OH)2

无法一步转化为Fe,故④错误。

答案选C。

9、B

【解析】

CO2、CO与足量Na2O2的反应如下:2co2+2Na2()2=2Na2co3+O2,2CO+O2=2CO2,相当于发生反应:

CO+Na2O2=Na2CO3,根据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计算。

【详解】

设C02的物质的量为x,则CO的物质的量也为X,COz、CO与足量Na202的反应如下:2C02+2Na202=2Na2C03+02①,2C0+02=2C02

②,将①②叠加可得:C0+Na2()2=Na2c。3③,所以可以认为只发生了两个反应①和③,最后剩余气体就是CO?发生反应

YY

①生成的n(0)=—,反应前后的压强之比=反应前后的物质的量之比=2x:-=4:1,所以PI=4P2;

222

故选:Co

10、D

【解析】

+3+

A.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2Fe+3H2O,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拆写原则,故A正确;

+2+

B.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O3+2H=Mg+H2O+CO2t,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拆

写原则,故B正确;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Al+6H+=2AF++3H2f,符合客观事实,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拆写原则,

故C正确;

D.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醋酸是弱酸,不能拆成离子的形式,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OH=CH3COO+H2O,

故D错误;

故选D。

11>B

【解析】

A、醋酸是弱酸,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CH3coCT+H+,故A错误;

B、NaOH为强碱,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故B正确;

C、硫酸为二元强酸,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42-,故C错误;

D、KCKh是由K+和C1O3-组成,其电离方程式为KCK)3=K++C1O3,故D错误;

答案选B。

12、A

【解析】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最容易与氢气反应。

【详解】

F、Cl、Br、I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

性依次减弱,故最容易与氢气反应的物质是Fz,故选A。

【点睛】

题考查了卤素单质的性质的递变规律,注意非金属性比较的方法是解答关键。

13、C

【解析】

A.C、N元素化合价都升高,C1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反应中氯元素被还原,A项错误;B.NaCN中C、N元素化

合价都升高,只是还原剂,B项错误;C.该反应中转移Ue-,则生成LhnolN2,转移Imol电子,C项正确;D.反

应中CO2和N2是氧化产物,C1O2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项错误.答案选C。

14、C

【解析】

A.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防止氯气扩散,污染空气,故A正确;

B.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浓盐酸的加入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B正确;;

C.长颈漏斗可以添加液体,但不能控制加入量,且易造成氯化氢和生成的氯气气体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故C错

误;

D.使用分液漏斗可以防止浓盐酸挥发,污染空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重点考查漏斗的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项,实验室中利用浓盐酸和Mn(h制氯气,浓盐酸易挥发到大

气中污染空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目的是便于控制加入浓盐酸的量,避免浓盐酸的挥发,防止生成

的氯气扩散造成污染。

15、A

【解析】

A、煮徨足火:将以上所得之竹子,放入''徨"桶内与石灰一道蒸煮八日八夜,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符合;

B、舂臼: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B不符

合;

C、荡料入帘:将被打烂之竹料倒入水槽内,并以竹帘在水中荡料,竹料成为薄层附于竹帘上面,其余之水则由竹帘

之四边流下槽内,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

D、覆帘压纸:然后将帘反复过去,使湿纸落于板上,即成张纸。如此,重复荡料与覆帘步骤,使一张张的湿纸叠积

上千张,然后上头加木板重压挤去大部分的水,不涉及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A。

16、A

【解析】

A.正常雨水中会溶解少量C。2而显酸性,因此我们把pH小于5.6的雨水叫酸雨,A项错误;

B.SO?和NO2都能与雨水反应得到酸,故会导致酸雨的形成,B项正确;

C.生石灰是碱性氧化物,可以与S。?酸性氧化物反应得到盐,除去废气中的SO2,C项正确;

D.SO2,NC>2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是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因此它们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D项正确;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222+2+

17、SO2NH32MnO4+6H+5SO3-5SO4+2Mn+5H2OSO2+C12+2H2O=SO4+4H+2CrA

【解析】

A为含硫氮正盐其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D与气体F,而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D为SO2,F为N/,A是(NH4)2SO3,E为NH4C1,故白色沉淀C为BaSO4,B为(NH扪SOm

【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所以D是二氧化硫,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氨气,即F

是氨气,A是一种白色晶体,和其他物质反应既能生成氨气又能生成二氧化硫,所以A是(NH62SO3,容易被氧化剂氧

化为硫酸核,所以B是硫酸钱,得出E是氯化钱,白色沉淀C是硫酸领,

(1)根据上述分析,D是二氧化硫,F是氨气,故答案为SO2;Nth;

(2)①A是(NH62SO3,A和酸性KMnC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6H++5so3*=5SO42-+2Mn2++5H2O;

2+

②氯气能将二氧化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SO2+C12+2H2O=SO4+4H+2C1;

(3)通过本题的解答可知,若溶液中存在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硝酸后能够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因此在检验SO4?一时,

应使用盐酸酸化的BaCL溶液,故选A。

【点晴】

本题是一道框图推断题,注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是关键,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本题时注意把握离子的检验方案

的实验设计。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寻找解题的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二氧化硫,能使湿润

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是氨气,一种正盐和其他物质反应既能生成氨气又能生成二氧化硫的是亚硫酸俊。

+

18、:NHN:ojHFHCIO4C12+H2O=H+Cr+HC1OCl和Br在同一主族,Br比Cl多一

电子层,Br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

【解析】

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①为H、②为C、③为N、④为O、⑤为F、⑥为Na、⑦为Mg、⑧为A1、⑨为S、

⑩为CL⑪为Br。

【详解】

(I)元素③形成单质是氮气,分子式是N2,存在氮氮三键,电子式是:NVN:;

(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11种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F,

F原子核外有9个电子,结构示意图是;

(3)F、O、C1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F,所以最稳定的是HF;

(4)S、CkBr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越强,酸性最强的是HC1O4;

(5)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I2+H2OH++CI-+HC1O

(6)Cl和Br在同一主族,Br比C1多一电子层,Br原子半径大,得电子能力弱,所以C1的非金属性比Br强。

【点睛】

本题考查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熟练掌握元素周期律,明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依次增大、非金属性增强、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增强。

2+3+3+

19、KSCN2Fe+Cl2=2Fe+2C1-,Fe+3SCN-=Fe(SCN)3SCIST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取少量褪色后的溶

液,滴加过量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成立,若不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不成立

【解析】

⑴根据实验方案,向淡黄色溶液中加入试剂1生成了淡红色溶液,说明食品中的FeSO4被空气中的02氧化成了Fe3+,

Fe3+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故答案为:KSCN;

⑵淡红色溶液中还含有较多的Fe2+,向其中加入新制氯水时,Cb将Fe2+氧化成Fe3+,溶液中Fe3+浓度增大,生成的

2+3+3+

Fe(SCN)3浓度也增大,发生的反应有:2Fe+Cl2===2Fe+2Cl\Fe+3SCN-===Fe(SCN)3,因此溶液红色加深,

故答案为:2Fe2++C12===2Fe3++2Cr、Fe3++3SCN===Fe(SCN)3;

⑶①实验中加入过量氯水,放置一段时间后,深红色褪去,说明Fe(SCN)3逐渐消失,而Fe(SCN)3的生成与Fe3+、SCN-

有关,根据假设1,可能是溶液中的+3价的铁被CL氧化为更高价态的铁,溶液颜色褪去;分析SCN-中各元素的化合

价可知,S为-2价,C为+4价,N为-3价,所以SCN-也具有还原性,故也可能是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导致深红色

褪去,故答案为:SCN-被过量的氯水氧化;

②假设Fe3+没有被氧化,而是SCN被氧化,只要向褪色后的溶液中补充SCN:若出现红色,说明假设2成立,反之

则假设2不成立,故答案为:取少量褪色后的溶液,滴加过量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成立,若不出

现红色,则说明假设2不成立。

20、13.6CBADCEAE

【解析】

⑴先求出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L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再根据稀释定律求出配制0.5mol/L的硫酸溶

液500mL需要的浓硫酸的体积。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不需要用分液漏斗。

⑶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操作步骤排序。

(4)根据c=",若"偏大或V偏小,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据此分析。

【详解】

h且八3AL』心ALas3什必田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