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等共6套)带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等共6套)带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等共6套)带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等共6套)带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河北省中考试卷(语数英物化等共6套)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并加热至沸腾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塑料水盆B.纯棉毛巾C.陶瓷餐具D.黄金饰品

3.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所有杂质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4.荧光灯内的白色粉末涂层是一种叫鸨酸钙(CaW04)的化合物,如图所示为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

分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鸨原子中的质子数为74B.一个铝原子的质量为183.8g

C.CaWO4中非金属元素有两种D.CaW04中鸨元素的化合价为0

向力].+x吧>0+8

183.8lx

第4题图第5题图

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用黏土烧制砖的过程,如图所示为该过程中某反应的示意图(其中O”和“O”

分别代表不同元米的原子)。则微粒*中()

A.只含有oB.一定含有o和oc.一定含有•和oD.一定含有•、o和O

6.20℃和60℃时KCI的溶解度分别为34.0g和45.5g,下图所示为对KCI进行的溶解实验。下列

1

A.①中溶液为KCI的饱和溶液B.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5.0g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①<②二③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二③

7.向盛有a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该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错误的是

A.M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ZnS04B.N点时,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

C.NTP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增大D.该铜锌混合物中锌的质量为(a—b)g

稀硫酸质量/g

第7题图第10题图

8.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B.秸秆粉碎还田,增加农田肥料

C.垃圾分类回收,减少资源浪费D.废弃电池深埋,防止土壤污染

9.河北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工艺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剪窗花B.酿白酒C.刻石雕D.哂海盐

10.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如图所示。鼓起的过程中,

塑料袋中酒精分子的

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种类增多D.数目增多

11.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蔡和石蜡都是非晶体B.银和铜都是导体

C.Al2O3和NaHCO3都是盐D.(NH/S/和CO(NH2)2都是镀态氮肥

12.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氮气化学性质活泼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减小摩擦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3.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性质完全相同

C.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

D.简单机械可以省力,定滑轮是简单机械,则定滑轮也可以省力

2

14.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甲:铅合金先变成液态,说明铅合金比铅的熔点更低

B.乙:液体从敞口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

C.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带火星小木条复燃,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

D.T:改变磁场方向,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仅由磁场方向决定

二'实验题

15.小明按如图所示进行趣味实验,将U形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内,观察到溶液进入U形管并流入另一端。

(1)烧杯内的溶液呈________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管内气体压强(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溶液在管内上升并

流入另一端。

三'填空题

16.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周末,小明为家人制作了一道味道鲜美的菜肴——西红柿炒鸡蛋。

(1)所用食材西红柿、鸡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所用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可预防

(选填序号)。

①甲状腺肿大②贫血③骨质疏松

(2)炒制过程中,若锅内油温过高着火,可采用的一种灭火方法是。

(3)餐后用洗洁精清洗铁锅,利用了洗洁精的作用;铁锅洗净后擦干,目的是。

四'实验题

17.根据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红热的铁丝红热的铁丝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

/溶液/溶液

二氧化镒

(I)甲是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试剂X是;为使溶解时热量及时散失,防止液滴飞溅,应沿烧杯

3

内壁慢慢倒入并0

(2)乙是铁丝燃烧的改进实验。①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中(如左图),铁丝

不燃烧。②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锦,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中二氧化镐起作

用;将铁丝再次加热至红热伸入集气瓶中(如右图),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

有黑色固体生成。对比①②,说明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

五、推断题

18.某小组同学对炼铁高炉中发生的主要反应进行了知识网络建构,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

条件已略去)。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G为高炉炼铁原料的主要成分,且G为红棕色氧化

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o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o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①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六、科学探究题

19.登山运动员登山时常用氢化钙作为供氢剂,用来提供能源。某兴趣小组同学对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氢化

钙取样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氢化钙(Ca%)是一种固态储氢物质,它遇水剧烈反应释放出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Ca(0H)2+2H2T。

【提出问题】该氢化钙样品与水反应是否还能生成氢气?

【实验1】小组同学用适量氢化钙样品和水进行实验。

(1)如图所示是小组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装置,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最好选用装置________(选填“A”

或“B”)。

(2)连接好装置后,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3)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并开始实验。锥形瓶中快速产生气泡;将导管插入肥皂水中,吹出肥皂泡,用燃着

4

的木条靠近上升到空中的肥皂泡,肥皂泡被点燃。“肥皂泡被点燃''是因为氢气具有性。

(4)【得出结论】该氧化钙样品与水反应还能生成氢气。

【提出新问题】实验I中不再产生气泡后,锥形瓶中有较多白色浑浊物。白色浑浊物是什么?

【分析讨论】氢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白色浑浊物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氢

化钙在保存过程中可能变质生成碳酸钙,故白色浑浊物中还可能含有碳酸钙。

【实验2】按图1所示,将白色浑浊物装入锥形瓶中,用注射器注入适量稀盐酸,并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

得锥形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所示。

实验2中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一个即可)。

(5)图2中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依据是o

(6)【得出结论】白色浑浊物中含有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同时说明氢化钙样品有少量变质。

【反思拓展】

保存氢化钙的一条建议是。

(7)氢能有很多优点,如(写一条即可)。我们共同努力,助力我国早日进入“氢能经济''时

代。

七、计算题

20.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02,加热混合物至不再产生气体后,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20.0go请计算:(1)生成。2的质量为g»(2)剩余固体中KCI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正上方,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给小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手要握住长柄,否则试管会滑落。先对试管预热,再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

时.,试管要倾斜,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

部,手握长柄,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液体药品取用是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加热液体时的操作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2.【答案】A

【解析】【解答】A.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符合题意;

B.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C.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D.黄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3.【答案】B

【解析】【解答】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要节约用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过滤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的离子,故错误,符合题意;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用淘米的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尽量一水多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水的净化,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等分析。

4.【答案】A

【解析】【解答】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所以鸽原子中

的质子数为74,故正确;

B.一个鸨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3.8,故错误;

C.CaW04中非金属元素有一种为氧元素,钙、镁为两种金属元素,故错误;

6

D.CaWO4中钙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鸨元素的化合价为x,

(+2)+x+(-2)x4=0,x=+6,故错误。

故答案为:Ao

【分析】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

B、元素周期表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D、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5.【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后有•、O和o三种原子,

反应前有•原子,所以x中一定含有O和o两种原子,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分析。

6.【答案】D

【解析】【解答】A.①中充分溶解后,氯化钾固体有剩余,说明此时溶液为KC1的饱和溶液,故正确,不

符合题意;

B.②中氯化钾完全溶解,溶液的质量=10.0g+5.0g+10.0g=25.0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③中溶液温度升高到60℃,此时溶液的质量=②中溶液的质量,①中充分溶解后,氯化钾固体有剩余,

说明①中溶液的质量〈②中溶液的质量,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C的分析,②、③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际需黑工7标><100%=20%,①中为20c时-,氯化

钾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一熹端行X1OO%=25.4%,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①,②:③,

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①中为2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

②中为2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

③中为60℃时,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

7.【答案】C

【解析】【解答】A.M点时,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锌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有ZnSO4,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N点时,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总质量达到最大值,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N-P过程中,锌已经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酸性逐渐增强,因此溶液的pH逐渐减小,故错误,

符合题意;

7

D.根据图像信息可知,铜锌合金质量为ag,加入稀硫酸后,剩余的铜的质量为bg,则铜锌混合物中锌的

质量为(a-b)g,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根据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向盛有ag铜锌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达到N点时,剩余的固体为铜,质量为bg分析。

8.【答案】D

【解析H解答】A.坚持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生活,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B.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中的有机物被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无

机盐,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C.垃圾分类回收,能减少资源浪费,也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不符合题意;

D.废弃电池进行深埋处理,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易污染土壤和水源,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错误,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Do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A.剪窗花,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酿白酒,粮食与酒不是一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C.刻石雕,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晒海盐,只是溶质与溶剂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10.【答案】A

【解析】【解答】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挤瘪后把口扎紧,放入热水中。塑料袋鼓起来,鼓起的过程中,

塑料袋中酒精分子受热,酒精分子的间隔会增大,但是分子的质量、种类、数目无关。

故答案为:Ao

【分析】根据分子间有间隔,升高温度,分子间间隔会变大分析。

11.【答案】B

【解析】【解答】A.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蔡属于晶体,故错误;

B.银和铜都具有导电性,都是导体,故正确;

C.氧化物、酸、碱、盐属于并列关系,ALCh属于氧化物,不属于盐,故错误;

8

D.镀态氮肥中必须含有铁根,CO(NH2)2中没有钱根,不属于铉态氮肥,故错误;

故答案为:Bo

【分析】A、根据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分析。

B、根据导体的特点进行分析。

C、根据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分析。

D、根据镂态氮肥的特点分析。

12.【答案】D

【解析】【解答】A.用冰块给饮料降温,冰融化会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食品包装中充氮气,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与物质发生反应,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汽车轮胎上做成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冰融化会吸热分析。

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C、根据增大摩擦的方法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分析。

13.【答案】C

【解析】【解答】A.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是盐溶液,故错误,不符合

题意;

B.石墨和金刚石组成元素相同,则二者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物理性质不同,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声能传递信息,超声波是声,则超声波也能传递信息,故正确,符合题意;

D.定滑轮的本质是等臂杠杆,不省力不费力,只能改变用力方向,故错误,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碱性的溶液可能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盐溶液。

B、根据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单质分析。

C、声包括次声波、声音和超声波,声音利用的两个方面:①传递信息;②传递能量。

D、根据定滑轮的本质判断。

14.【答案】D

【解析】【解答】A.甲:铅合金先变成液态,说明铅合金比铅的熔点更低,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液体从敞口容器侧壁的孔中喷出,说明液体对侧面有压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带火星小木条复燃说明含有氧气,所以说明气体中含有二

氧化碳和氧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9

D.T:改变磁场方向,而导体的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的方向有关,但是不

能说明只与磁场方向有关,因为导体的运动方向也会影响感应电流方向,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合金的性质分析。

B、根据对液体压强特点的认识判断。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小木条复燃。

D、根据感应电流方向的影响因素判断。

15.【答案】⑴红

(2)C02+2NaOH=Na2CO3+H20

(3)减小

【解析】【解答】(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SU式液变红色,所以烧杯内的溶液呈红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

(3)U型管开口端放入烧杯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减少,会使管

内气体压强减小,溶液在管内上升并流入另一端。

【分析】(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酥试液变红色。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3)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会使U型管的二氧化碳减少分析。

16.【答案】(1)鸡蛋;①

(2)锅盖盖灭

(3)乳化;防止铁生锈

【解析】【解答】(1)所用食材西红柿、鸡蛋和植物油中,富含蛋白质的是鸡蛋,西红柿中富含维生素,植

物油中富含油脂;

所用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可预防①甲状腺肿大。

(2)炒制过程中,若锅内油温过高着火,可采用的一种灭火方法是锅盖盖灭,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

的。

(3)餐后用洗洁精清洗铁锅,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铁锅洗净后擦干,隔绝水分,目的是防止铁生

锈。

【分析】(1)根据食物中六大营养素分析。

所用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可预防①甲状腺肿大。

(2)隔绝灭火的方法、原理分析。

(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10

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

17.【答案】(1)浓硫酸;用玻璃棒搅拌

(2)催化;火星四射;氧气的浓度

【解析】【解答】(1)甲是稀释浓硫酸的实验。试剂X是浓硫酸,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稀释浓

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为使溶解时热量及时散失,防止液滴飞溅,应沿烧杯内壁慢

慢倒入并用玻璃棒搅拌。

(2)乙是铁丝燃烧的改进实验。①将加热至红热的铁丝伸入盛有过氧化氢溶液的集气瓶中(如左图),铁

丝不燃烧。②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镭,过氧化氢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该反应中二氧化镐起催化作

用,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将铁丝再次加热至红热伸入集气瓶中(如右图),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有黑色固

体生成。对比①②,说明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是氧气的浓度,浓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

【分析】(1)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2)根据铁丝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燃烧现象分析。

18.【答案】(1)Fe2O3

(2)分解反应

高温

(3)C+CO2-2C0

(4)提供热量/提供还原剂

【解析】【解答】根据A〜H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B、D、G为高炉炼铁原料的主要成分,分别是氧化铁、

焦炭、碳酸钙中的一种物质,且G为红棕色氧化物,所以推断G是氧化铁;

根据A、B能转化成C,B、C能转化成F,F能和氧化铁反应,碳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碳酸钙

在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能反应

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推断A是氧气,B是碳,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F是一氧化碳;

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推断H是铁;

根据D为高炉炼铁原料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D能转化成二氧化碳和E,

所以推断D是碳酸钙,E是氧化钙;代入转化图中,分析正确。

(1)由分析可知,G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o

(2)反应②是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基本反应类型

为分解反应。

(3)反应③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0

(4)反应①是焦炭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在高炉炼铁中的作用是

提供热量(写一条即可)。

11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

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19.【答案】(1)A

(2)检验装置气密性

(3)可燃

(4)CaCO3+2HCI=CaCl2+C02T+H20

(5)随反应时间增加,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

(6)应该密封保存

(7)清洁无污染

【解析】【解答】(1)如图所示是小组同学设计的两个实验装置,为便于控制反应速率,最好选用装置A,

A中通过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流量,从而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2)连接好装置后,加入药品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否则会收集不到气体。

(3)向装置中加入药品并开始实验。锥形瓶中快速产生气泡;将导管插入肥皂水中,吹出肥皂泡,用燃

着的木条靠近上升到空中的肥皂泡,肥皂泡被点燃。“肥皂泡被点燃”是因为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能燃烧会

生成水。

(4)实验2中锥形瓶内,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HCl=CaCl2+2H2O,CaCO3+2HCl=CaC12+H2O+CO2To

(5)图中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依据是图中曲线的变化,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逐渐增大。

(6)根据氢化钙能与水反应,所以保存氢化钙的一条建议是隔绝水密封保存。

(7)氢气燃烧会生成水,放出热量,所以氢能有很多优点,如产物不污染环境、热值高等。

【分析】(1)根据分液漏斗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量,从而能够控制反应速率分析。

(2)根据制取气体的装置,连接好装置后,加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

(3)根据氢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4)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5)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情况分析。

(6)根据氢化钙能与水反应分析。

(7)根据氢能有很多优点分析。

20.【答案】(1)9.6

(2)解:设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12

MnO2

2KCIO3-2KC7+302T

A

14996

x9.6g

149=x

-96"=9^

x=14.9g

剩余固体中KC7的质量分数=经缪x100%=74.5%

答: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74.5%

【解析】【解答】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氧气的质量=29.6g-20.0g=9.6g。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计算。

(2)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氧气的质量,未知量

是生成氯化钾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13

河北省2023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一、选择题

1.19世纪末,某女士在《女学报》上撰文提出:“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前月明诏特下,谕各庶

民,皆得上书,夫民也者,男谓之民,女亦谓之民也。凡我同辈亦可以联名上书,直陈所见。”“可以联名上

书,直陈所见”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

A.太平天国的建立B.洋务运动的兴起C.戊戌变法的实行D.中华民国的创建

2.下表是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著作的汇总表(部分)。他撰写这些著作的主要目的是()

著作名称发表时间及报刊名称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7月《言治》季刊第3册

《俄国革命与文学家》7月《言治》季刊第3册

《庶民的胜利》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1月《新青年》第5卷第5号

A.揭露清朝黑暗统治B.阐述实业救国思想

C.介绍俄国十月革命D.记述五四运动史实

3.F侧是一首民主革命时期流传于江西的歌谣。据此分析,当时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要原因是()

正月里来就过荒,老天爷故意来作干;

二月来了叶将军,三月江西得太平;

四月蒋贼大屠杀,五月共产党遭难星;

六月早禾不过镰,七月汪精卫又叛变;

八月秋收起了义,九月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

十月红军打过来,十一月打倒土豪分田地;

十二月欢欢喜喜过新年,家家户户闹翻天。

A.武昌起义的发动B.土地革命的开展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解决

4.据下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图名称应为()

(亿元)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k1949195019i51195l21953l1954195i519l56l1957(年份)

A.中国农民与地主阶级占有土地数量统计图B.中国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统计图

C.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D.中国外资企业产值与内资企业产值统计图

1

5.秦皇岛是我省沿海城市。198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5万美元,2018年增长到11.09亿美元。1989年

完成进出口总值1482万美元,2018年增长到53.65亿美元。截至2019年,秦皇岛市与170多个国家和地

区保持经贸往来,5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此投资置业。以上材料可以用来佐证()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果突出B.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

C.经济特区的建立促进经济发展D.政企分开释放企业活力

6.在中共十二大的开幕词中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中国

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加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任何外国

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这段话是针对当时我国某方面政

策作出的论述。“某方面”指的是()

A.社会建设B.文化建设C.教育改革D.对外交往

7.中华民国成立后,留欧的潮流首先涌向口口。近代中国人对它的向往,不仅是由于它有着闻名于世的灿烂

文化,还因为它曾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它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

想,吸引着全世界的热血青年。“口口”应是()

A.法国B.英国C.德国D.俄国

8.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整个国家向城市化迈进的走向,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值的现象,

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重要性的大幅度提高等等,都使身处其境的人们大为惊讶,有人欢喜有人愁,但却

无人能够阻挡这一趋势,只能去适应它。以上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

A.发生的历史背景B.开始的具体标志C.发展的有利条件D.带来的社会影响

9.自明治元年(1868年)至三十一年,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

1879年外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

日本人才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对此解读正

确的是()

A.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B.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

C.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D.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

10.某学者曾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世界并没有得到和平,却孕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祸根……两次

世界大战之间,最显著的现象乃是以国族生存与荣辱为号召,包藏野心的领袖们在许多国家借民心的怨恨

与愤怒,集中权力于集权专制的政治体制,带领群众让国家走上奴役、战争与毁灭之旅。”下列史实中,能

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

A.意大利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B.德国建立法西斯政权

C.英国镇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D.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

11.下侧示意图所示军事行动的直接依据是()

A.华盛顿会议的决定B.《联合国家宣言》C.雅尔塔会议的决定D.《华沙条约》

2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各级

人民政府。

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

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根据的一个方面,是《共同纲领》的规定。三年来,大陆上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了,土地改革已

经基本完成了,各界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办全国选举工作的条件已经成熟。

为了发扬民主,对政权组织,特别是县、乡两级,来一次全国普选,很有必要。这对促进经济建设,加

强经济建设的领导有积极作用。就是对于抗美拨朝也有好处。

―摘《关于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几点说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计算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始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到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确立,这一过程经历了几年时间?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上述过程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得以确立的有利因素。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目的。

3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某中学九年级一班开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历史潮流”主题研学活动。

【资源共享】

有同学搜集整理了体现两个国际组织作用的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这个国际组织自1948年5月设立观察团材料二:经过多年谈判,这个因际组织于1995年1月

以来,先后在四大洲组织了近40次维持和平行动,1日正式成立,一年后取代了1947年成立的关贸总协

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在刚果、塞浦路断、埃及、黎定。它使贸易和投资日趋规范化、机制化,极大促进了

巴嫩的活动。90年代在前南斯拉夫地区、柬埔寨,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贸易规模从1990年的34380亿

索马里、纳来比亚进行了更为困难的维和行动。美元扩大到1998年的52250亿美元

—摘编自徐天新梁志明《世界通史(当代卷)》—摘编自《世界现代史(第二版)》(下册)

【思维共鸣】

同学们研讨后发现:以上两个组织采取协调相关各方通力合作的做法去解决二战后一些全球性问题。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两个国际组织的名称。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这两个组织以上做法共同体现的历史潮流。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按照“面临的问题——采取的做法——取得的成效”的结构,举出一个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顺应上述历史潮流的事例。(提示:所举事例中的“面临的问题“须是全球性问题,且不得取材

于材料一、二)

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朵黄河浪花,就是一段中国故事;一条泱泱大河,承载了一部中华春秋。

材料一: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7月9日,彭德怀、贺龙、刘伯承等发出通甩提出,我全体“为抗

4

日前锋,与日寇决一死战”。此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渡黄河东进,开赴华

北抗日前线。八路军总部进入山西境内,开始指挥八路军各部队展开新的战斗。11月,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初步形成。此后,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山东、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纷纷建立。相持阶段到来后,日

军将侵华战争的重心指向华北敌后战场,八路军成为华北抗战主力军。

——摘编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简史》

材料二:解放战争进行一年后,战争形势发生了有利于革命力量的变化。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

军12万余人突破黄河天险,由此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8月,陈谢大军完成在豫陕鄂边地区的

战略展开,9月,陈粟大军越过陇海路南下,完成了豫皖苏的战略展开。其他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逐渐转入

反攻,文U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在中原地区展开,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问,使这一地区成为人民解放

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八路军“渡黄河东进”作战的对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八路军在军事上为抗日战争

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史实。

(2)据材料二,指出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的背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解放军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

人民解放战争走向胜利有哪些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完成的历史任务。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方今瓜分之局已开,国势日危“,结合所学知识,《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

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民族危机

严重,1898年6月11日,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清政府实行戊戌变法,变法规定裁撤冗官冗员,允

许官民上书言事。

A项太平天国的建立是在19世纪50年代,不符合题意;

B项洋务运动的兴起是在19世纪60年代,不符合题意;

C项戊戌变法的实行是出现题干情形的原因,符合题意;

D项中华民国的创建是在1912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准确

识记戊戌变法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可知,1918年李大钊发表的著作《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俄国革命与文学家》、《庶

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

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

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

A项揭露清朝黑暗统治题干未涉及,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李大钊积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不符合题意;

B项阐述实业救国思想题干未阐述,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李大钊积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实业救国思想,不

符合题意;

C项介绍俄国十月革命是李大钊撰写题干著作的主要目的,符合题意;

D项记述五四运动史实题干不能体现,题干材料主要强调李大钊积极介绍俄国十月革命,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准确识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3.【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二月来了叶将军,三月江西得太平;四月蒋贼大屠杀,五月共产党遭难星;

六月早禾不过镰,七月汪精卫又叛变”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北伐战争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蒋

介石和汪精卫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据材料“八月秋收起了

义,九月井冈山建立了根据地;十月红军打过来,十一月打倒土豪分田地;十二月欢欢喜喜过新年,家家

户户闹翻天。”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了创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当时

人们“欢欢喜

6

喜过新年”的主要原因是土地革命的开展。

A项武昌起义的发动和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土地革命的开展是当时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C项红军长征的胜利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无关,题干反映的是大革命失败,不符合题意;

D项西安事变的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土地革命时期的相关内容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准确识记土地革命时期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4.【答案】C

【解析】【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实行使我

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黑色柱体代表的是工业,白色柱体代表农业,

工业和农业持续增长,在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后,工业大幅增长超过农业。

A项1950年到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地主阶级被消灭,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成

了土地的主人,而题中图片显示农民与地主阶级土地占有持续上升,这与题中图片内容不符,不符合题意;

B项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以1956年之前不会存在社会主义,不符合题意;

C项中国农业生产总值与工业生产总值统计图应为题干图片名称,符合题意;

D项中国引进外资是在改革开放后,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及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

料信息的能力。识记理解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5.【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198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5万美元”“截至2019年,秦皇岛市与170多个国家

和地区保持经贸往来,57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此投资置业。”可知,从1984年开始,秦皇岛通过对外贸

易发展迅速;结合所学可知,1984年我国开放了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

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的扩大,促进了秦皇岛经济的发展。

A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对内的农村方面的改革,材料涉及的是对外开放,不符合题意;

B项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可以用题干材料来佐证,符合题意;

C项秦皇岛是沿海开放城市,不是经济特区,不符合题意;

D项政企分开释放企业活力反映的是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反映的是对外开放,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

改革开放的具体史实,重点掌握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史实。

7

6.【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外交方面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ABC三项理解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教育改革,不符合题意;

D项对外交往是题干中“某方面”所指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的对外开放等知识。理解并识记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以及主要历程,明

确中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历程。

7.【答案】A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它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着全世界的热血

青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与法国大革命有关。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

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吸引着全世界的热血青年,A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君主

立宪制国家,没有摧毁君主统治,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德国为

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1月1日,1914年德国已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不可能吸引

青年们,排除C项;当时的俄国是沙皇俄国,也参加了一战,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政

权,退出一战。

A项法国应是“□口”所填的内容,符合题意;

BCD三项和题干“口口”不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法国大革命及历史意义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

记法国大革命以及历史意义,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通过大革命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吸引

着全世界的热血青年”。

8.【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向城市化迈进”“工业产值远远超过农业产

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有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

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使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辛勤劳动,直接创造财富,却相对日益贫困;无产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处境,同资产阶级进行斗

争,工人运动兴起;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化的兴起;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影

响。

A项根据材料信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数十年间“可知,材料表述的不是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不

符合题意;

B项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不符合题意;

8

C项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有利条件是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海外市场广阔、原始资本积累较多、自由

劳动力丰富等,材料主要表述的不是英国工业革命发展的有利条件,不符合题意;

D项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题干材料主要表述的内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及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识读题干材料。

9.【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日本政府共聘请外籍专家四千多人,民间团体雇用八千多人。仅1879年外

聘专家开支占国家财政支出的2%,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少见的。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

上,一旦日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可知,明治时期的日本

重视教育发展,官方和民间都大量聘请外籍专家以培养本土人才,体现了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

A项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B项明治政府完全依赖外籍专家推行改革措施的说法绝对化,不符合题意;

C项民间团体是明治时期人才培养的唯一力量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官方和民间都培养人才,不符合题意;

D项外籍专家仅被明治政府用于人才培养方面错误,“这些外籍专家被主要用在培养日本人才上,一旦日

本自己的人才(包括归国留学生)脱颖而出,便及时削减外聘专家人数。”说明了明治时期的日本非常重视

本土人才的培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关措施。理解并识记日本的明治维新的相关措施,注意

题干材料的正确识读。

10.【答案】B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巴黎和会签署《凡尔赛条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

推给德国,给予德国非常严厉的制裁,埋下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徒乘机大肆活动,利用民众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从而赢得了

广泛支持.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开始掌握国家大权。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