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_第1页
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_第2页
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_第3页
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_第4页
施工中重点和难点的处理措施及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键施工技术、工艺施工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第一节、关键部位施工技术措施一、深基坑平安施工技术措施1、基坑概况本工程图文信息中心工程基坑为长方形,面积约5000m2,基坑开挖较深,大面积开挖深度达7.00m左右,为深基坑施工。设计基坑周边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桩,支护梁加固支护。2、现场准备2.1平整作业场地和临设场地,接通电源、水源。2.2排水系统设置: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的地表应加以修整,构筑排水土沟,或者在靠近基坑坡顶宽1-2m的地面可适当垫高,里高外低,便于径流远离基坑。2.3放线:与甲方履行正规的测量基准点资料和桩点的交接手续,设置测量控制点,测定围护边线与桩位。控制点应不受施工影响。2.4摸清施工障碍物,尤其要摸清地下施工障碍物,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施工事故。2.5按施工总平面图营建生产临时设施,临时设施位置应设在距基坑较远的平安地带。3、平安技术措施3.1周边设置防冲墙和封闭式维护栏杆,并在维护栏杆上涂红白标记防止物体坠落伤人;3.2加强排水沟的排水设施管理;3.3有专人指挥挖土,严禁超挖,确保平安施工;3.4严格监测数据来指导施工,加强信息化施工管理,确保工程平安,认真贯彻“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谁施工、谁负责“和“管生产必须管平安“的原那么,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平安工作的几项规定“,结合实际和本工程特点,组成由工程部主要负责人、专职平安员、工程部和班组兼职平安员以及工地平安用电负责人参加的平安生产管理网,执行平安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抓好本工程的平安生产工。3.5工程实施前,对参与本工程施工的全职人员〔包括民工〕进行平安生产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学习国务院、省、市和公司颁发的有关平安生产的《规定》、《条例》和《平安生产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在施工中严格遵守有关文件的规定。3.6工程施工前,对投入本工程施工的机电设备和施工设施进行全面的平安检查,未经有关平安部门验收的设备和设施不准使用,不符合平安规定的地方立即整改完善。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必要的护栏、平安标志和警告牌。3.7工程实施时,严格按照经公司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平安生产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操作工作必须严守岗位履行职责,遵守平安生产操作规程,特种作业人中应经培训,持证上岗,各级平安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催促操作工人和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制止违章操作、无证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4、应急措施1、由于基坑施工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发生各种险情,为能及时排除险情确保平安,应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1成立以工程经理为组长的监控小组,在土方开挖施工阶段进行24h监控,监控内容包括:基坑水平位移,周边土体道路及管线的变化。1.2施工现场准备砂袋。1.3当围护体位移超过预警值时,使用砂袋压载,防止支护结构位移的开展。1.4当支护结构的位移增大时,必须时可使用挖土机迅速回填土方反压,以阻止位移的进一步开展,并在位移处设置超前支护,待稳定前方可继续开挖。1.5当施工时遇上流沙等土层时,应先打入竖向注浆管进行加固,然后开挖。2、为了确保平安施工,针对假设出现的几种险情,制订了如下应急措施:2.1围护体滑移的应急措施根据监测信息,如发现围护体位移超过容许值,应即采取如下措施阻止位移:=1\*GB3①坑外卸载,具体方法同上相关措施。=2\*GB3②在坑内紧急垒堆砂袋或回填压载。=3\*GB3③位移较大并有开展趋势时,可在坑内设置内撑。内撑可为水平撑或斜撑。可用型钢或巩固的木料支撑。2.2坑底土体隆起的应急措施=1\*GB3①由于围护体滑移造成的坑内土体隆起,应采取处理围护体滑移的措施,同时用重物〔叠袋、回填土〕压制隆起土体。=2\*GB3②由于淤泥绕过围护体流向坑内造成的土体隆起,应在坑内利用重力压制隆起土体的同时,对围护体进行加固。设置竖向土体〔注浆〕加固围护体的有效措施。2.3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应急措施。造成周边道路或地下管线破坏的直接原因就是围护结构位移或坑底隆起,因此防止发生此种情况的预防措施是:=1\*GB3①加强施工监测,实行信息化施工。=2\*GB3②发生围护位移或坑内土体隆起时,应即采取措施处理。=4\*GB2⑷地表裂缝的应急措施=1\*GB3①及时查明地下裂缝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裂缝的开展。=2\*GB3②及时用浓水泥浆灌缝。二、大跨度高支撑模板施工技术措施本工程平面面积大,根据使用功能,图文信息中心和现代教育中心地下室局部层高6.60米,主体结构一层层高均在5米以上,图文信息中心结构跨度在8.4米,教学楼、教研楼结构跨度在7.2米,现代教育中心最大结构跨度在9.6米,因此对模板支撑体系构造平安要求较高,为保证模板支撑的平安性和混凝土构件质量,确保模板具有较强的刚度和稳定性将采取以下措施。1、对于大跨度高支模系统,由工程总工负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对支撑构造体系进行计算,并出具书面资料请专家论证。2、根据论证结果和施工方案要求,由专人负责施工。3、根据计算结果、房屋高度、构件跨度,合理确定支撑立杆间距和水平横杆每步高度。4、为确保稳定性,结构梁板底两端与主体混凝土结构刚性连接,使其连成整体,以增强支撑体系稳定性、减少变形;5、为确保支撑体系平安性,每4排立杆间距设置水平及垂直钢管剪刀撑,垂直高度方向每4排立杆步距设置水平钢管剪刀撑,形成全封闭立体空间桁架格构体系。6、实际施工状况扣件紧固程度离散性较大,梁、板底部扣件全部另增加一个双保险十字扣件,以增加扣件的保险程度;同时要确保钢管、扣件的质量符合要求7、适当加大梁板模板底部的起拱尺寸(约7~10nlFn),利用压缩沉降变形抵消一些此局部增加的起拱尺寸;8、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完成后,组织专项验收,合格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三、沉降缝防渗漏施工技术措施沉降缝部位墙面渗漏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应有针对性的控制好每一个子分项的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做好填充层和防水层工序施工。2、对容易引发渗漏的细部构造专人负责施工和检查,上道工序完成并验收合格前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四、五、后浇带处理及防水施工技术措施因单层面积较大,因此设计后浇带较多,后浇带二次浇筑和防水处理将是本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两侧钢筋同时绑扎→固定安放橡胶止水带→浇筑一侧砼→浇另一侧砼→到期清理后浇带二侧浮浆〔浇水刷浆〕→二次浇筑补偿收缩砼。2、地下室后浇带防水施工方法后浇带砼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要求比底板砼提高一个强度等级,同时砼中应掺加微膨胀剂。后浇带砼浇注前,原砼外表必须全部凿毛,露出石子,便于与新砼结合密实,以增强底板防水性能。浇筑后浇带时,将原来预埋在止水条部位的木条剔除干净。然后直接把止水条卧放在缺口居中位置,用小滚筒略加碾压,排除止水条与砼之间可能储留的空气,并利用止水条的粘性,与砼外表粘结在一起。注意不能把止水条拉细,也不能皱折。可用砼钢钉按2~3m间距把止水条钉在砼缺口内,以防浇筑砼时止水条产生位移。同时,振捣棒在振捣时要确保不能进入止水条250mm范围内。底板、墙板后浇带处采用钢板止水,在后浇带止水嵌缝处两侧壁另增加凹槽,凹槽内嵌入防水膨胀式橡胶止水条,以形成二次防水效果,后浇带侧壁凹槽采用预设倒楔形木条,施工完毕后将其凿除。顶板后浇带施工时为确保接口平整,预先在后浇带底部设置600×600mm铁板,其下用四根钢管连在一起形成小格构柱作为梁下独立支撑,而板下按跨度小于2m设置单根立管,并在水平方向设两道联接,这些支撑直到该处后浇带补浇到达设计强度前方可撤除。3、细部处理3.1后浇带两侧隔断采用双层密目式镀锌钢板网,以防止混凝土流淌,给后浇带后期施工的清理带来困难。3.2施工完成后浇带处及时封闭。3.3后浇带浇注施工前应将两侧浮浆凿除,确保新旧混凝土粘结。4、后浇带补浇的时间确定后浇带暴露时间越长,清理杂物、钢筋除锈工作就越困难,支撑的费用就越高。因此后浇带应该是在建筑物的荷载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认为沉降应该接近极限时才是最正确时机,这个形象进度的断定或者沉降值的设置将根据设计单位在图纸中明确沉降设计允许值与沉降观测实际数据比照以后,确定可靠的时机。原那么上是尽量提前,以减少对下道工序施工的影响。七、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第二节、施工中的重点、难点及质量控制技术措施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切实做好本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防治工作,从根本上消除、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从材料上进行控制,把好原材料及构配件的质量关,产品必须有合格证,并根据规定进行复试,在采用新材料时,除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必须进行检测;2、从施工工序及操作方法上进行控制,每道工序执行“自检”“交接检”“专职检”三检制度,并经工程部质量员、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一、模板、钢筋、混凝土等质量通病防治1、模板安装工程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1.1梁模板通病现象:轴线位移造成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翘、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撤除困难。防治措施:支模时应遵守边摸包底模的原那么,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防治措施: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板模板按规定起拱。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透。1.2柱、墙模板通病现象:胀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防治措施:根据规定的柱箍间距要求固定牢固。柱、墙模板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模,四周斜撑要牢固。1.3板模板通病现象:板中部下跷,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防治措施:楼板模板厚度要一致,格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搁栅面要平整,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工程要求。2、钢筋工程2.1钢筋加工通病现象:钢筋开料切断尺寸不准,根据结构钢筋的所在部位和钢筋切断后的误差情况,确定调整和返工。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箍筋歪斜,外形误差超过质量标准允许值。防治措施:对于I级钢筋只能进行一次重新调直和弯曲,其它级别钢筋不得重新调直和反复弯曲。2.2钢筋绑扎和安装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防治措施:1〕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绑扎时某号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变形。2〕保护层砂浆垫块厚度应准确,垫块间距应适宜,否那么导致平板悬臂板面出现裂缝,梁底柱侧露筋。4〕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会出现斜向一方,绑扎时铁丝应绑成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发现箍筋遗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