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九年级(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开元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

卷(10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分)

L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木柴燃烧C.湿衣晾干D.汽油挥发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供给呼吸B.氨气做燃料C.“做保护气D.铜丝做导线

3.化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取用固体药品

闻药品味道

C.点燃酒精灯

Z

滴加液体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在空气的成分中,含量最多的是()

A.O2B.N2C.CO2D.稀有气体

5.空气成分中,常充入食品包装袋用来防腐的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B.红磷、食醋

C.氮气、稀有气体D,冰水混合物、氧气

8.下列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也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T氧化钙+二氧化碳B.铁+氧气誓四氧化三铁

C.甲烷+氧气管二氧化碳+水D.碳酸-水+二氧化碳

9.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比原子大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D.水遇冷凝结成冰,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10.下列空气各成分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氧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B.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D.稀有气体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11.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红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有大量白雾生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12.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13.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

A.0B.20C.02D.0

14.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

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B.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D.鼓励用农作物秸秆作燃料

15.已知一种氯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20个中子,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B.17C.20D.37

16.如果用“O”表示氧原子,用“•

”示硫原子,则下列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硫分子(SO?)的是()

BcD

A.8©Ootf

17.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

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试剂倒出的液体体积()

A.小于6mLB.大于6mLC.等于6mLD.无法确定

18.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好酒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体温计汞柱随温度变化-原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D.固体碘和碘蒸汽都能使湿润的淀粉试纸变蓝,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19.可以一次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A.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B,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D.分别加入蒸储水

20.下列各图中“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写出以下各项对应的化学符号:

(1)氧气;

(2)水;

(3)四氧化三铁

(4)过氧化氢

(5)钠离子

2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的原因:。

(3)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后,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小于看的原因(答一点):

23.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

(1)口中的*为。

(2)A、B、C中,属于原子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阴离子的是,离子符号为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填“B”“C”或“D”)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24.如图是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所给信息写出能获得的化学知识。

a分解r••°8O

A••©-o

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氧分子

水是由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构成的,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填“改变”

或“不变”,下同),原子种类。

25.化学科学十分重视实证和理性思维。在课堂学习中,通过选用典型物质进行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

质。如图所示是探究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请回答:

④⑤

实蛉一实蛉二

(1)实验一:木炭在图②中燃烧与在图①中燃烧剧烈程度(选填“不同”或"相同")o图③的实验

目的是。

(2)实验二:图⑤中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o

(3)实验三:集气瓶⑦底预先放少量水来吸收生成气体二氧化硫,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4)比较归纳:细铁丝、木炭和硫在空气中氧气中点燃现象不同原因:。

比较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共同点有(任答一点)。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镭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

表达式为。

(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锌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填字母序号),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若实验室用加热高镒酸钾的方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5)实验室常用氯化镂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NH3)极易溶于水。若制取并收集氨气(NE),应该从如图中选择的是和

(填序号)。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

B、木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湿衣晾干只是水分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D、汽油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

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氧气供给呼吸,呼吸过程会产生新的物质,需要通过呼吸这一化学变化过程体现,属于化

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氢气做燃料,利用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氢气燃烧这一化学变化过程体现,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

误;

C、电做保护气,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铜丝做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o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

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氢气、氮气、铜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

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A

【解析】解:A、在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试管口或试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

药品的药匙小心送到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A正确;

B、闻气体气味不能将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要用手在瓶口扇动,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故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

酒精灯,故c错误;

D、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或接触试管壁,滴管要垂直悬空滴加液体,故D错误。

故选:Ao

A、根据取用固体粉末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闻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的注意事分析解答。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4.【答案】B

【解析】解:A、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选项错误;

B、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

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答案】B

【解析】解: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常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起防腐作用;

故选Bo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D

【解析】解:A、按照图示操作会损坏试管底部,故操作错误;

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操作错误;

C、取用液体时:滴管不能倒放,倒放会腐蚀胶头,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相平,操作正确。

故选:D。

A、给试管塞橡皮塞时试管不能放在桌面上,这样会损坏试管底部;

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要注意液体的量;

C、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时,滴管不能倒放,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

D、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相平。

了解各种基本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能说出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

7.【答案】A

【解析】解: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

成;

A、洁净的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二氧化碳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

意;

B、红磷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食醋由醋酸、水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氮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由氟气、氨气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氧气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

题意。

故选:A«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

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题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的定义,但注意洁净的空气是指不含有污染物的空气,例如不含有一氧化碳、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空气是洁净的空气,仍然属于混合物。

8.【答案】C

【解析】解:A、碳酸钙合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铁+氧气管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甲烷+氧气誓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一变多”的特

征,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D、碳酸t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o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

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B

【解析】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如果分子中

不含该原子,则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A选项说法错误。

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B选项说法正确。

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是原子仍然可以分,分成质子、中子和电子,C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A、根据分子与原子的体积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相互关系和有关的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因此氧气可用于潜水、医疗急救等,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不同用途的电光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A、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氧气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C、根据空气污染物来分析;

D、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来分析。

加强对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

项说法错误。

故选:Ao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

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答案】B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解答】

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13.【答案】C

【解析】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

的最小粒子是氧分子,A是氧原子;B是两个氧原子;C是氧分子;D是氧离子。

故选:Co

由分子的概念可知,分子的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很简单,考查分子定义的理解应用,准确把握、理解分子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解:A、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会减少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能减少PM2.5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

C、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可减少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

D、农作物秸秆作燃料,能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o

根据PM2.5的含义,分析能减少固体颗粒排放的措施的选择项.

知道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减少了对空气中可吸收颗

粒物的释放,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

15.【答案】B

【解析】解: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一种氯原子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

故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7.

故选:B.

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6.【答案】C

【解析】解: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❸硫原子和2个O氧原子构成的。观察分子模型,正确的是C,A、

B、D错误。

故选:Co

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二氧化碳分子模型的结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7.【答案】B

【解析】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

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小红同学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

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则实际体积等于15mL;该学生倾倒液体后俯视液面,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

读数为9mL,其读数会比实际偏大,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9mL;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大于6mL。

故选:Bo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

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

量筒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量筒操作错误时会出现“俯大仰小”,即俯视读数,数值比实际体积大,反

之,则小.

18.【答案】B

【解析】解:A、好酒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

香,故选项说法正确。

B、体温计汞柱随温度变化,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

C、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

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

释正确。

D、固体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是因为它们是由碘分子构成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故选项

解释正确。

故选:Bo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

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答案】C

【解析】解:A、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难以鉴别气体是空气和氧气。

方案不可行;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复燃的气体为氧气;木条在空气和二氧化碳中都有可能熄灭,现象不明

显,方案不可行;

C、将燃烧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木条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木条熄灭的

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现象明显,方案可行;

D、分别加入蒸储水,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

故选:Co

一次性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

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氧气、空气、二氧化碳这三种气体的性质的了解,解题时需要认真分析题目给出的条

件,联系实际,逐一分析推断。

20.【答案】B

【解析】解: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

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

故选:Bo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有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

于混合物。

+

21.【答案】02H20Fe304H202Na

【解析】解:(1)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所以氧气的化学式为:。2;

(2)每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化学式为:H20;

(3)根据“先读后写”,四氧化三铁的化学式为:Fe304;

(4)每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为:H202;

(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

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钠离子表示为:Na+。

故答案为:(1)。2;

(2)&0;

(3)Fe304;

(4)H2O2;

(5)Na+。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

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

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

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红磷+氧气管五氧化二磷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解析】解:(1)红磷在集气瓶中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条件是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为红磷+氧气管五氧化二磷。

(2)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的原因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3)误差偏小的原因有: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漏气(在冷却过程中有外界的空气进入瓶中);③未等到装

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并进行读数(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

分水的体积);④弹簧夹右边的导管中存有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⑤红磷熄灭时,集气瓶中的氧气并没有完

全耗尽,只是氧气的浓度达不到红磷燃烧的要求而已(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红磷+氧气管五氧化二磷;

(2)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

(3)红磷的量不足(合理即可)。

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本身能够在空

气中燃烧(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生成物为非气态。该实验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装置的气密性好:②所用药品必须是足量;③读数时一定要冷却到原温度,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8A,BCCl-B

【解析】解:(1)D的质子数为18,是氮原子,则x=18—2-8=8;故答案为:8;

(2)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因此A、B、C中,属于原子的是A、B;C中的电子数多于质子数,属于阴离子,

其质子数为17,因此是带有一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符号为C「;故答案为:A、B;C;C1-;

(3)A粒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B的最外层也是7个电子,二者化学性质

相似;故答案为:B。

(1)根据原子中的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来分析;

(2)根据粒子中的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与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来分析。

本题较全面地考查学生对微粒结构示意图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会根据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判断元素的种类,

元素的性质等。

24.【答案】水分子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改变不变

【解析】解: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

故答案为:水分子;2个氢原子与1个氧原子;改变:不变。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两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25.【答案】不同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能够溶于水氧气

浓度不同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或都是化合反应等

【解析】解:(1)实验一:木炭在图②中燃烧与在图①中燃烧剧烈程度不同。图③的实验目的是检验木炭

燃烧的产物,即检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不同;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

(2)实验二:图⑤中集气瓶底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故答案为:防止铁燃烧形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集气瓶。

(3)实验三:集气瓶⑦底预先放少量水来吸收生成气体二氧化硫,说明二氧化硫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能够溶于

水。

故答案为:能够溶于水。

(4)比较归纳:细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