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_第1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_第2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_第3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_第4页
江西省2022年中考历史总复习教学案-专题三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3页线索1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概况含义指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人民在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寻求新出路的过程背景①政治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加剧②经济方面: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③思想方面: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中国知识分子思想的解放④客观因素: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探索主要内容①经济上的工业化——核心②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保证③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前提三大主题(目标)独立、民主、富强三阶段、四件事①学习西方军事器物(技术):洋务运动②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③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方式封建统治阶级自救→资产阶级改良、革命→思想解放运动特点①向西方学习②从技术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由表及里,层层深入③过程艰难曲折线索2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四大事件对比项目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1898年1911年1915年开始代表人物奕讠斤、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口号或指导思想自强、求富变法图强三民主义民主、科学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改革政治制度,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制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宣扬民主和科学,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刊物—《时务报》《国闻报》《民报》《新青年》性质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领导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的知识分子

续表第一阶段:学习西方的军事第二阶段: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第三阶段: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对以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但是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只单纯地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重要原因:外国势力的挤压;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洋务派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有限①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主要原因)②缺乏坚强的领导组织,依靠的只是没有实权的光绪帝,没有发动群众,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③维新派的改革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④变法措施操之过急,维新派急于求成①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最主要原因)②没有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③帝国主义的破坏和封建势力的强大④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启示封建统治者的自救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行不通增强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意识,树立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观念。对于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线索3近代化探索在各领域的发展经济工业化(经济领域变革)含义近代中国由手工业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这是资本主义政治运动在经济上的反映概况经济工业化的进步——洋务运动洋务派创办一系列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③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无暇东顾,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还受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内忧外患,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特点①整体发展水平落后②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③发展短暂且过程艰难曲折

续表政治民主化(政治领域变革)含义近代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的过程概况戊戌变法——政治民主化的起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在中国进行变法革新,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虽以失败告终,但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开创了我国近代政治改革的先河辛亥革命——政治民主化的尝试孙中山以“三民主义”为旗帜,以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为奋斗目标,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思想文化近代化(思想领域变革)含义近代社会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和交融使中国思想文化发生了深刻变革,其中突出了向西方学习的主线概况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在其著作《劝学篇》中全面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中用”,这一思想成为洋务派的指导思想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梁启超倡西学、兴民权,倡导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宣传民主共和思想,学习日本,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时期前期陈独秀等人宣传资产阶级文化,提倡“民主”和“科学”,起到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作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习俗变化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礼节变化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称谓变化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饮食变化西餐、西式蛋糕、洋酒等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服饰变化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婚丧变化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休闲变化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15页1.如何认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曲折性?(1)中国近代化探索无论是代表地主阶级的洋务派进行的洋务运动,还是代表资产阶级的维新派和革命派进行的变法和革命,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没能使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不只是反抗外来侵略,还有推翻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3)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支撑着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4)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2.我们能从近代化探索历程中学习到什么精神?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精神,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进步的精神。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321页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人类各文明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本的一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摘编自汤因比《历史研究》(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世纪中后期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方面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2)依据材料二,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谈谈你对“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的理解。答案:(1)经济上,开始学习西方技术,掀开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序幕;政治上,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始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2)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救亡运动,最终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2.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没有停止过重塑自信的脚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自尊受重挫】材料一19世纪强加给中国的一系列条约、协定和治外法权条款,使人们清清楚楚地看到,不仅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地位低下,而且中国人作为一个民族同样地位低下,这一衰败的现实同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发生猛烈的冲突,中国人认为在过去甚至就在不久以前,他们在文化和政治上都还比那伙蛮横的侵略者们富有和强大得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人的意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振兴学西方】材料二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自主创新路】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他们高举起革命的大旗,举行了武装的抵抗……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毛泽东《论联合政府》(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己的革命道路”。【文化塑信心】材料四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发展没有中断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我们自己在革命、建设进程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都植根于文化自信。——陈先达《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怎样才能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答案:(1)从认为中国文化和政治大大优越于西方,到认为中国和中国人都地位低下。(2)物质层面:洋务运动,积极学习西方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