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1页
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2页
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3页
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4页
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述一、人格障碍概念二、人格障碍分类三、人格障碍共病以及发病率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一、A组人格障碍——古怪型人格障碍二、B组人格障碍——戏剧型人格障碍三、C组人格障碍——焦虑-恐惧型人格障碍1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页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述世界上第一例人格障碍者:男性,性情极为急躁,因一位女性言语不慎触怒了他,便将其投入井内。小时候,其母对他有求必应,稍有不如愿,便会大喊大骂。长大后,此人专横跋扈,连家犬稍不如其意,也要被活活踢死。2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页人格障碍概念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反应个人生活格调和人际关系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文化背景和普通认知方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显著影响其社会功效与职业功效。造成对社会环境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并已含有临床意义。病人即使无智能障碍,但适应不良行不模式难以矫正,仅少数病人在成年后程度上可有改进。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久连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假如人格偏离正常系由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应称为人格改变。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述3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页人格障碍诊疗标准【症状标准】个人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收范围显著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久,并最少有以下2项:1、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态度和形象方式)异常偏离;2、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情感唤起和反应)异常偏离;3、控制冲动及对满足个人需要异常偏离;4、人际关系异常偏离。【严重标准】特殊行为模式异常偏离,使病人或其它人(如家眷)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病程标准】开始于童年、青少年期,现年18岁以上,最少已连续2年。【排除标准】人格特征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表现或后果。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述4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4页人格障碍者犯罪特点危害社会同时也对自己造成不利,甚至本身损失更大犯罪带有偶然性,事前较少充分预谋,往往随机冲动作案,手法不甚隐蔽犯罪目标短浅,只顾眼前,不计后果人格障碍者犯罪普通是要负对应法律责任,受到对应刑事处罚,少数情况要详细分析。主要看其有没有区分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第一节人格障碍概述5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5页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CCMD-3,8型妄想性人格障碍类分裂性人格障碍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冲动性人格障碍(攻击性人格障碍)做作性(癔症性)人格障碍强迫性人格障碍焦虑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6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6页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DSM-IV-TR,三大群,共10型A群:“古怪群”妄想型、类分裂型(类分裂型)和分裂型人格障碍;B群:“戏剧化群”或“情绪化群”,也叫“不稳定群”反社会型、边缘型、做作型(戏剧化,做作性)和自恋型人格障碍;C群:“焦虑群”回避(畏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7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7页一、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表现诊疗治疗流行病学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电视剧《渴望》中王亚茹角色行为模式表现出就是一个经典偏执型人格。王亚茹几乎是观众一致公认“最没人情味”人,她自负清高、高傲不逊、冷漠无情、孤僻多疑、不苟言笑、不善交际、生性嫉妒、执勘刻板;她与慧芳、小芳、月娟、刘大妈等人格格不入:对自己父母及唯一弟弟,也经常是怒目以对,对待恋人罗冈更是冷若冰霜、不近情理;就连唯一与她交往老同学团莉,也常因受不了她那古怪脾气而几次欲撒手而去,她我行我素、随心所欲,说话办事全凭个人意愿及激情冲动,根本不考虑旁人喜怒哀乐,不考虑社会影响,这几乎使她到了人见人恨地步。8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8页一、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表现诊疗治疗流行病学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偏执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其行为特点经常表现为:极度感觉过敏,对欺侮和伤害耿耿于怀;思想行为固执死板,敏感多疑、心胸狭隘;爱嫉妒,对他人取得成就或荣誉感到担心不安,妒火中烧,不是寻衅争吵,就是在背后说风凉话,或公开埋怨和指责他人;自认为是,自命非凡,对自己能力预计过高,惯于把失败和责任归咎于他人,在工作和学习上往往言过其实;同时又很自卑,总是过多过高地要求他人,但从来不信任他人动机和愿望,认为他人存心不良;不能正确、客观地分析形势,有问题易从个人感情出发,主观片面性大;假如建立家庭,常怀疑自己配偶不忠等等。持这种人格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相处融洽,他人只好对他敬而远之。9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9页一、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表现诊疗治疗流行病学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并最少有以下3项:①对挫折和遭遇过分敏感;②对欺侮和伤害不能宽容,长久耿耿于怀;③多疑,轻易将他人中性或友好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视;④显著超出实际情况所需好斗对个人权利执意追求;⑤易有病理性嫉妒,过分怀疑恋人有新欢或伴侣不忠,但不是妄想;⑥过分自负和自我中心倾向,总感觉受压制、被迫害,甚至上告、上访,不达目标不愿罢休;⑦含有将其周围或外界事件解释为“阴谋”等非现实性优势观念,所以过分警觉和抱有敌意。10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0页一、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表现诊疗治疗流行病学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

对偏执型人格障碍治疗应采专心理治疗为主,以克服多疑敏感、固执、不安全感和自我中心人格缺点:1、认知提升法2、交友训练法3、自我疗法4、敌意纠正训练法11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1页一、偏执型人格障碍案例表现诊疗治疗流行病学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

偏执型人格人极少有自知之明,对自己偏执行为持否定态度,所以在社会上人数和百分比确实不详。据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卫生调查资料表明,这种人格障碍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5.8%,实际情况可能要超出这个百分比。在调查研究中还发觉,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中以男性较多见,且以胆汁质或外向型性格人居多。12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2页二、分裂型人格障碍临床描述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并不是不一样现实接触,他们明白自己是谁,自己在什么地方。不过患者在交往、想法、行为甚至穿着上,经常是“古怪”、“奇异”。他们认为一些不相关事情和自己有着直接关系。经常是怀疑,妄想,几乎不能表示情感,着装和行为也与众不一样。患病率大约为3%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3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3页二、分裂型人格障碍病因生物遗传学:分裂型人格障碍在基因上跟精神分裂症相关,另外,二者在身体特征以及行为上有共同特点。生长发育环境也有很大环境影响,比如,妇女在怀孕期患上流行性感冒,其孩子更可能出现分裂型人格障碍。治疗行为治疗是一个普遍使用方法,是教他们用社会技巧降低孤立和怀疑。认知治疗方面,治疗师主要目标是确定患者歪曲认知并挑战患者不合理信念。药品治疗是该种人格障碍治疗重头戏,临床精神病医师发觉当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服用了治疗精神分裂症药品后,他们病情会有好转。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4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4页三、分裂样人格障碍临床描述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显著缺点为特点。怪,包含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奇特,与人不一样。冷,表现为对人、对己情感冷漠、显著缺乏人际关系。流行病学患病率在0.4%-0.9%之间,患者男性略多于女性。病因从生物遗传角度来看,这种人格障碍与精神分裂症家庭史有很大相关。同时,影响神经系统化学物质多巴胺研究表明多巴胺受体密度低人在“分离”测量上得分更高。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5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5页三、分裂样人格障碍治疗分裂样患者极少主动要求治疗,除非是他们情绪极端抑郁或者因为缺乏社会交往技巧而造成事业上重大损失。认知行为治疗:第一步就是要促进患者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团体治疗:治疗小组为患者建立社会系统提供了机会,也提供了一个暴露自我和社会反馈舞台,同时,治疗师会帮助患者确定他人情感和情感反应,从而增强他们共情能力。行为治疗:治疗师给患者布置一系列作业,如演讲情景角色饰演,患者能够逐步学会社会技能。不过,在实际治疗过程中,效果并不乐观。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6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6页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临床描述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Cleckley提出能够把特质归为三大类:动机不足反社会行为缺乏道德感以及对他人责任感情感贫乏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7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7页[诊疗标准]1、符合人格障碍诊疗标准,并最少有以下3项:①严重和长久不负责任,无视社会常规、准则、义务等,如不能维持长久工作(或学习)经常旷工(或旷课)屡次无计划地变换工作;有违反社会规范行为,且这修缮行为已组成拘捕理由(不论拘捕是否);②行动无计划或有冲动性,如进行事先未计划旅行;③不尊重事实,如经常撒谎、坑骗他人,以取得个人利益;④对他人漠不关心,经常不负担经济义务、拖欠债务、不瞻养儿女或父母;⑤不能维持与他人长久关系,如不能维持长久(1年以上)夫妻关系;⑥很轻易责备他人,或对其与社会相冲突行为进行无理辩解;⑦对挫折耐受性低,微小刺激便可引发冲动,甚至暴力行为;⑧易激惹,有暴力行为,如重复斗殴或攻击他人,无故殴打配偶或儿女;⑨危害他人时缺乏内疚感,不能从经验,尤其是在受到处罚经验中获益。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8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8页[诊疗标准]2、在18岁前有品行障碍证据,最少有以下3项:⑴重复违反家规或校规;⑵重复说谎(不是为了躲避体罚);⑶习惯必吸烟,喝酒;⑷虐待动物或弱小同伴;⑸重复偷窃;⑹经常逃学;⑺最少有2次未向家人说明外出外出过夜⑻过早发生性活动⑼屡次参加破坏公共财物活动⑽重复挑起或参加斗殴⑾被学校开除过,或因行为不轨最少停学一次;⑿被拘留或被公安机关管教过。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19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19页病因遗传作用家庭、双生子和领养研究都显示出遗传对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和犯罪行为有影响。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即遗传原因只在特定环境影响下才起作用。神经生物作用唤醒不足假说:“唤醒”是个体大脑皮层被外界刺激激活开始工作。患者大脑皮层被唤醒激活程度低于常人水平,患者寻求刺激是为了提升长久较低唤醒水平。无畏惧假说:依据无畏惧假说,患者比常人对恐惧阈限更高。换句话说,常人感到害怕事情,对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来说很有可能并不恐怖。心理和社会原因影响儿童攻击性部分是他们与父母相互作用结果。领养研究:环境原因是犯罪行为和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主要原因。压力作用:打架斗殴造成创伤会增加反社会行为可能性。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0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0页病因综合模型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遗传素质家庭环境没有能抑制反社会行为前额叶和边缘区异常(尤其是控制恐惧反应脑区)慢性唤醒不足冲动控制缺点从痛苦中取得经验困难童年期品行障碍成年期反社会性人格障碍21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1页治疗治疗关系是以义务和信任为基础,假如来访者表现出在信任和义务上能力有限(如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体),这种良好治疗关系是无法形成。对儿童最普遍治疗策略是家庭治疗。还没有针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特定药品治疗。预防办法(针对儿童早期征兆)(1)早期干预,(2)对被忽略儿童给予尤其关注,(3)预防方案要进行必要修改,以适应不一样群体儿童特殊需要,(4)向高危青少年及其家庭提供可利用资源。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2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2页五、边缘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在CCMD-3中没有提到,最主要表现是人际关系、行为、情感和自我意象不稳定。他们情绪倾向于在抑郁、焦虑和轻易生气间波动。他们有自杀、物质滥用、危险性行为倾向,自我伤害,且表现强烈,又很不稳定。这种人经常非常担心,在很短时间内就从愤恨变为极度抑郁。他们也有冲动特点,表现在他们吸毒行为和自残行为上。早期创伤,尤其是性虐待和身体虐待,是受较多关注心理成因。

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3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3页病因以及发病率病因生物学:大多数患者有情感障碍家族史;增加患者血液血清素含量会减轻他们症状;42%患者之前都曾有头部震伤;在神经成像中,患者前额叶显著小于同年纪正常组。早期创伤:受到较多关注边缘型人格障碍心理成因。Zanarini与Frankenberg:童年创伤经历、人格特质或者气质以及生活压力事件共同作用下会造成一个人罹患边缘型人格障碍。发病率这种障碍患者占人口15%;大约占到了全部人格障碍患者中50%。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4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4页六、演出型人格障碍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大言行,吸引他人注意,并最少有以下3项:①富于自我演出性、戏剧性、夸大性地表示情感②浅薄和易变情感;③自我中心,自我放纵和不为他人着想;④追求刺激和以自己为注意中心活动;⑤不停渴望受到赞赏,情感易受伤害;⑥过分关心躯体性感,以满足自己需要;⑦暗示性高,易受他人影响。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5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5页与癔症区分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癔症型人格与癔症关系,过去认为二者是一脉相承。但临床观察发觉,癔症病人病前人格为演出型仅为20%,一些显著演出型人格病人可终生不发生癔症,此情况表明演出型人格虽有癔症相关,但并非必定联络。所以,现在普遍倾向于使用“演出型”而回避“癔症型”,以到达将“癔症人格”与“癔症”分开之目标。26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6页病因以及发病率病因演出型人格障碍相关记载历史很长,不过病因相关研究极少。古希腊医生认为演出型人格障碍是女性“专利”,是“歇斯底里”表现,而歇斯底里是因为子宫在身体内移动造成。另外还有一个观点认为演出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同一个病症在不一样性别上表达,也就是说在男性身上更轻易表现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在女性身上更轻易表现为演出型。发病率演出型人格障碍发病率大约是1.3%到3%。对女性诊疗比男性更普遍。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7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7页治疗对于演出型人格障碍者治疗重点在于改变这些患者不恰当人际关系。认知上:帮助患者认识到这么做即使会得到短期效果,不过从长久来看对于他们本身以及人际关系都有很大隐患。行为上:当患者表现出适当行为会得到奖励,出现吸引注意行为则受到处罚。不过当前还没有详细数据表明这么治疗方法效果怎样。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8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8页七、自恋型人格障碍背景知识精神分析学派对病理探讨治疗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29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29页自恋由来(NARCISSISM)凄美古希腊神话故事——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倒影,便爱上了自己,每日茶饭不死,最终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0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0页自恋型人格障碍表现特征对自恋型人格障碍诊疗,当前尚无完全一致标准。普通认为其特征主要以下: 1、对批评反应是愤恨、惭愧或感到羞耻(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才能夸大其词,希望受人尤其关注。 4、坚信他关注问题是世上独有,只能被一些特殊人物了解。 5、对无限成功、权力、荣誉、漂亮或理想爱情有非分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受他人没有特权。 7、渴望持久地关注和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嫉妒心。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1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1页弗洛伊德相关自恋理论原始自恋自恋是一个未区分精神能量,起源于力比多,最初是爱自己和母亲。是自体性欲性满足,它其目标在与自我保护。继发性自恋——病理性自恋伴随健康发展,将力比多投向客体。假如遭受挫折,这种向外爱会折返回自我。这既是临床上病理性自我。在以后爱选择中,将以自我为模型。自恋与自尊关系病态自尊是自恋无限扩大健康自尊起源于三个部分:其一,婴幼儿自恋残留物;其二,理想自我逐步扩大;其三,客体爱满足。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2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2页当代关于自恋观点33否定本身与客体有任何区分或完全不将自己和客体分开,看成一个人。自恋者非常高理想化本身形象,完全否定任何有碍于这种完美本身形象人或物。如此本身与客体不分,可能表明患者潜意识地将他们内在和外在客体男性和女性气质合并,以致于他们能对依赖产生免疫。自恋客体关系能逃避造成挫败攻击性情感和任何嫉妒觉醒。Klein主义观点Kohut和本身心理学自我心理客体关系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3页当代关于自恋观点34自恋病理:病态自恋来自于共情母亲功效创伤性失败,以及正常理性化过程发展失败。正常自恋与病态自恋:在全部正常爱关系中都包含有自恋原因。病态自恋在新环境中对新改变视而不见。在他们眼中只存在自己,他人之是解除寂寞工具,或一面镜子(正是无所不能本身)。无共情能力。环境和文化主要性。“悲剧性人”Klein主义观点Kohut和本身心理学自我心理客体关系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4页35原动力依然是力比多病态自我(ego)病理自我包含:真自我、理想自我和理想客体自我。是病理性自我和朝我发展结果,来自于自我病态发展.自我认同含糊,对他人缺乏共情。似乎是爱自己,但实际上就像对他人一样爱无能。亦缺乏整合爱和恨能力。Klein主义观点Kohut和本身心理学自我心理客体关系当代关于自恋观点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5页病因和发病率以及治疗病因儿童时期经验以及家庭教养环境:假如儿童早期没有习得怎样共情他人情感体验,那么他们很轻易在自我中心和自我夸大状态下成长。从文化内容角度出发:大范围社会变革,包含即时享乐主义流行,个人主义,竞争意识和成功精神。发病率发病率小于总人数0.5%,是流行率比较小一个人格障碍。治疗治疗研究在数量和成功率上都是十分有限。认知疗法:主要集中于改变他们天天不切实际狂热,使他们回到现实中。放松训练:能够使他们接收批评和现实世界。帮助这类患者体验他人感情也是治疗主要目标。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6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6页八、回避型人格障碍这类人格障碍患者最大特点就是回避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即使,在其它人格障碍人群中也有回避社交症状,不过,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是因为本身有强烈、无法克服社交焦虑以及对拒绝恐惧才背离社会。这类人群自尊往往很低,他们最大恐惧就是被拒绝,所以在社交场所往往极度被动,实际上,假如有可能话他们会拒绝一切社交场所。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7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7页病因以及治疗病因生物学原因:含有回避型人格障碍个体出生时就表现了难以抚慰脾气或人格特征;对社会中负面情感刺激高度敏感儿童易于患上这种障碍。家庭教养环境原因: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个体认为其父母对自己愈加厌恶,使自己有更多罪恶感,对自己缺乏适当感情。治疗系统脱敏疗法:患者学会在恐惧情景中放松(比如:你正在面对人群讲话,不过你突然发觉自己声音不够大,你声音听起来就象小孩子)行为复现疗法:使患者重现焦虑情景,以学会应对焦虑。团体小组:患者在怎样处理对负性评价恐惧,以及处理社会型回避和抑郁方面都取得了进步。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8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8页九、依赖型人格障碍临床表现诊疗标准案例原因和发展治疗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39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39页临床表现特点是驯服、无助、寻求支持和指导。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精神分析心理学家霍妮描述到:

“他对温情和赞赏有显著要求,尤其需要一位‘搭档’,即是说,一个朋友、一位情人、一个丈夫或一个妻子。总之,后者能够满足患者对生活一切希望,能帮助患者决定善与恶,替患者稳操胜券。”40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40页诊疗标准以过分依赖为特征,并最少有下无3项:

①要求或让他人为自己生活主要方面负担责任;

②将自己需要从属于所依赖人,过分地服从他人意志;

③不愿意对所依赖人提出即使合理要求;

④感到自己无助、无能,或缺乏精力;

⑤沉湎于被遗忘恐惧之中,为断要求他人对此提出确保,独处时感到难受;

⑥当与他人亲密关系结束时,有被毁灭和无助体验;

⑦经常把责任推给他人,以应对逆境。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41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41页案例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类型王某,37岁,已婚,有一个儿子。因为企业倒闭(王某在这家企业工作了15年),王某已经失业六个月。“六个月来,王某整个傻呆在家中等运气”和“失业还不如‘妻子不高兴’能使他感到以沮丧”等表现。王某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大家庭,是他这一辈人中唯一男孩,是家庭传宗接代之宝。在小家庭,没本事父亲生活在“大男子汉”自我意识中,既不能干,也不想干。母亲操持着家里一切事务。为了他“健康成长”,母亲呕心沥血、无微不至。为了防止他人养育方式不妥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当前甘愿一人负担王某养育工作。在养育中,母亲处处指导事事代劳,唯恐王某在处人处事中受到伤害。在几十年成长中,王某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母亲过分保护,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许多学习生活技能机会。15年前,母亲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14年前,从物色对象到操办婚宴,母亲为他包办了婚姻。在单位,王某不能做也不愿意做独当一面工作,希望得人指导、愿意受人派遣;与同事相处,不论是面对善意嘲弄还是随心所欲使唤,王某都能保持一个友好和乐于助人态度,为大家端茶送水,在家里,妻子埋怨说,“王某就像一个小孩子,事事要你为他操心,对家里大物小事都没有主意”。42人格障碍医学宣教专家讲座第42页原因和发展生物原因体型:多有内胚层体型(肥胖、粗笨)和外胚层体型(瘦小、虚弱)气质:一些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害怕、孤独和忧郁气质。环境原因过分保护:父母一味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成长机会。缺乏竞争力:尤其是在青春期。“与其艰难地竞争,不如依赖和顺从他人”。社会角色固着:曾有学者推断:依赖型人格障碍源于女性固有依赖倾向。43第二节人格障碍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