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第7章全套PS教科书教案_第1页
(完整版)第7章全套PS教科书教案_第2页
(完整版)第7章全套PS教科书教案_第3页
(完整版)第7章全套PS教科书教案_第4页
(完整版)第7章全套PS教科书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章滤镜的运用7.1打造数码背景教学课题打造数码背景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滤镜工具制作数码背景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教学重点滤镜的模糊效果、像索化效果、渲染效果教学难点数码背景的制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实验与教具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复习引入>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基本掌握了Photoshop的有关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滤镜的相关应用。<讲授新课>展示任务分析任务本例中我们用Photoshop的滤镜来为图片打造数码效果背景。知识要点:分别利用滤镜菜单下的【渲染】/【云彩】,【像素化】/【铜板雕刻】,【模糊】/【径向模糊】,【模糊】/【高斯模糊】形成背景,调整图层混合模式,并调整色相饱和度命令丰富图像色彩。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Ctrl+N新建文件,打开【新建】对话框。参数设置为“图片宽度10厘米、高度10厘米、分辨率150像素/英寸、色彩模式RGB,背景内容为白色。”2.制作云彩效果。将前景色参数设置为“R:41G:175B:219”,背景色为白色,Ctrl+Shift+N新建图层1,执行【滤镜】/【渲染】/【云彩】,效果如图7-1-2图7-1-23.制作铜板雕刻效果。执行【滤镜】/【像素化】/【铜板雕刻】,参数设置为“中等点”,效果如图7-1-3。图7-1-34.制作径向模糊效果。选择图层1,按Ctrl+J复制图层1,得到图层1副本。执行【滤镜】/【模糊】/【径向模糊】,参数设置为“数量100,模糊方法缩放,品质最好”如图7-1-4,效果如图7-1-5。图7-1-4图7-1-55.制作径向模糊效果。Ctrl+J再次复制图层1,得到图层1副本2,在【图层面板】中将图层1副本2移动到图层1副本上方。执行【滤镜】/【模糊】/【径向模糊】,参数设置为“数量50,模糊方法旋转,品质最好”,如图7-1-6。并将图层1副本2的混合模式设为“变亮”,效果如图7-1-7。图7-1-6图7-1-76.制作高斯模糊效果。Ctrl+J复制图层1副本2,得到图层1副本3。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参数设为“半径2.0像素”,并将图层1副本3的混合模式设为“正片叠底”,效果如图7-1-8。图7-1-87.制作高斯模糊效果。重复按下Ctrl+E合并所有图层,得到图层1。Ctrl+J复制图层1,得到图层1副本。执行【滤镜】/【模糊】/【高斯模糊】,参数设置为“半径2.0像素”,并将图层1副本的混合模式设为“变亮”,效果如图7-1-9。图7-1-98.选择图层1副本,Ctrl+U调整图层色相饱和度,参数设置为“色相222,饱和度10,明度-20”,如图7-1-10图7-1-109.应用于实际,效果如图7-1-1。知识解析展开【滤镜】菜单,可以看到如图7-1-11所示的滤镜调整工具。图7-1-111.【渲染】/【云彩】该滤镜利用前景色和背景色之间的随机像素值在图像上产生云彩状效果。2.【像素化】/【铜板雕刻】该滤镜用点,线条重新生成图像,产生金属版画的效果,将灰度图转化为黑白图,将彩色图更加饱和。3.【模糊】/【径向模糊】该滤镜属于特殊效果滤镜,使用该滤镜可以将图像旋转成圆形或从中心辐射图像。4.【模糊】/【高斯模糊】该滤镜可以根据高斯算法中的曲线调节像素的色值控制模糊程度,造成难以辨认的浓厚的图像模糊。<巩固新课><课堂练习>制作炫彩背景图7-1-121.简要制作过程:(1)打开文件。Ctrl+O打开附带CD提供的第七章第一节中的素材文件“十月的花.jpg”。(2)制作径向模糊效果。复制背景层,生成背景副本层。执行【滤镜】/【模糊】/【径向模糊】3次,参数设置为“数量100,模糊方式缩放,品质好”。(3)复制图层。Ctrl+J复制背景副本层,生成背景副本2,单击背景副本2的图层混合模式,改为“叠加”。(4)制作USM锐化效果。在【图层面板】中单击背景副本层,使成为当前工作层。执行【滤镜】/【锐化】/【USM锐化】,参数设置为“数量500%,半径250像素,阈值2色阶”。(5)制作旋转扭曲效果。执行【滤镜】/【扭曲】/【旋转扭曲】,参数设置为“角度50度”。(6)裁切文件。选择【工具箱】中的【裁剪工具】,选择需要的部分,进行裁切。[作业布置与设计]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相关内容。[教学札记]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学习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7.2制作个性化相框教学课题制作个性化相框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滤镜工具制作相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教学重点滤镜中半调图案、锐化、碎片效果教学难点对不同个性化相框的制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实验与教具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复习引入>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基本掌握了Photoshop的有关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个性化相框的制作。<讲授新课>展示任务图7-2-1分析任务本例中我们用Photoshop的滤镜来为图片添加个性的相框效果。知识要点利用【快速蒙版】工具结合【滤镜】工具中的【半调图案】、【锐化】、【碎片】等为图片添加边框效果。操作步骤1.打开文件。Ctrl+O打开附带CD提供的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素材文件“红帽女孩.jpg”,如图7-2-2。图7-2-22.执行快速蒙版命令。选择【工具箱】中的【矩形选框】工具选择比图片稍小的范围,Ctrl+Shift+I反选,按下Q键,进入【快速蒙版】,效果如图7-2-3。图7-2-33.制作半调图案效果。执行【滤镜】/【素描】/【半调图案】,参数设置为“大小1,对比度2”,参数如图7-2-4图7-2-4图7-2-54.消退半调图案。执行【编辑】/【渐隐半调图案】(Ctrl+Shift+F)。参数设置为“不透明度70%,图层模式正常”。5.制作碎片效果。执行【滤镜】/【像素化】/【碎片】2次。(提示:使用Ctrl+F可以重复上一次操作)6.制作锐化效果。执行【滤镜】/【锐化】/【锐化】8次。效果如图7-图7-2-67.选区描边。按下Q键,退出快速蒙版,按Delete键清除。Ctrl+Shift+I将选区反选,执行【编辑】/【描边】,参数设置为“1像素”,颜色设置为“R:194,G:0,B:123”。如图7-2-7知识解析1.【半调图案】该滤镜使用前景色在图像中产生网板图案.它将保留图像中的灰阶层次。2.【碎片】该滤镜创建选区中像素的四个副本,将它们平均,并使其相互偏移。3.【锐化】该滤镜通过增加相邻像素之间的对比使图像变得清晰。<巩固新课><课堂练习>练习一制作复古相框效果图7-2-9简要制作过程:1.打开文件。Ctrl+O打开附带CD提供的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素材文件“加菲猫.jpg”。2.执行快速蒙版命令。工具面板中【矩形选框】工具选择比图片稍小的范围,按下Q键,进入快速蒙版。3.制作彩色半调效果。执行【滤镜】/【像索化】/【彩色半调】,参数设置为“最大半径15像素,各通道都为1。”4.制作铬黄效果。执行【滤镜】/【素描】/【铬黄】参数设置为“细节10,平滑度0。”5.制作锐化效果。执行【滤镜】/【锐化】/【锐化】4至5次。6.选区描边。按下Q键,退出快速蒙版。Ctrl+Shift+I将选区反选,按Delete键清除,执行【编辑】/【描边】,参数设置为“2像素”。制作完成。练习二制作丝线缠绕相框效果图7-2-10简要制作过程:1.Ctrl+O打开附带CD提供的第七章第二节中的素材文件“米老鼠.jpg”。2.执行快速蒙版命令。工具面板中【矩形选框】工具选择比图片稍小的范围,按下Q键,反选(Ctrl+Shift+I),进入快速蒙版。3.制作晶格化命令。执行【滤镜】/【像素化】/【晶格化】,参数设置为“晶格化大小40”。4.制作碎片效果。执行【滤镜】/【像素化】/【碎片】2次。5.制作强化的边缘效果。执行【滤镜】/【画笔描边】/【强化的边缘】,参数设置为“边缘宽度1,边缘亮度0,平滑度15。”6.制作锐化效果。执行【滤镜】/【锐化】/【锐化】3次。7.选区描边。按下Q键,退出快速蒙版,按Delete键清除。Ctrl+Shift+I将选区反选,执行【编辑】/【描边】,参数设置为“2像素”,制作完成。[作业布置与设计]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相关内容。[教学札记]只靠模仿不能培养学习能力。7.3制作彩色小贝壳教学课题制作彩色小贝壳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滤镜工具制作贝壳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教学重点滤镜中扭曲、纹理效果教学难点滤镜各种效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实验与教具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复习引入>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基本掌握了Photoshop的有关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滤镜的运用。<讲授新课>展示任务图7-3-1分析任务本例中我们用Photoshop的滤镜来制作彩色小贝壳。知识要点利用【素描】/【半调图案】制作条纹,【扭曲】/【球面化】制作凸起的贝壳纹路,【自由变换工具】和【液化】滤镜塑造贝壳形状,【纹理】/【纹理化】使贝壳表面粗糙化,最后利用【色相/饱和度】工具制作五颜六色的小贝壳。操作步骤1.新建文件。Ctrl+N打开【新建】对话框。参数设置为“图片宽度600像素、高度600像素、分辨率150像素/英寸,色彩模式RGB,背景内容为白色”。2.在新图层制作半调图案效果。首先Ctrl+J复制背景层建立“图层1”,设置前景色为RGB(212,204,129),背景色为白色。执行【滤镜】/【素描】/【半调图案】命令,打开【半调图案】对话框,在其中设置【图案】类型为“直线”,【大小】和【对比度】值分别为12、50。应用该滤镜后图像中布满姜黄色横条纹,然后执行【编辑】/【变换】/【旋转90度】命令对条纹图层进行旋转,成为竖条纹,效果如图7-3-3图7-3-33.制作球面化效果。执行【滤镜】/【扭曲】/【球面化】,参数设置为100%。效果如图7-3-4。图7-3-44.删除球体多余部分。选择【工具箱】中的【椭圆选框】工具,属性设置为样式“固定大小”,宽度“600pt”高度“600pt”,在画布上点击,然后移动选区恰好包含球体。执行【选择】/【反选】(Ctrl+Shift+I),按Delete键删除多余部分,效果如图7-3-5。图7-3-55.将球体变形为贝壳形状。Ctrl+T进入自由变换状态,将球体缩小至四分之一画布大小,移动球体到画布中心,不要取消自由变换的选框,执行【编辑】/【变换】/【透视】,在选框上部的两个控制点中任选一点向外拖拉,下部的两个控制点中任选一个向内拖拉,直至重叠,回车确认操作,效果如图7-3-6。图7-3-66.收缩贝壳底部。点击菜单栏中【滤镜】/【液化】,打开【液化】对话框,选择“膨胀”工具如图7-3-7,画笔大小设成100,画笔压力设成50,模式平滑的”。在扇形底部点按5—6次(也可点压住不动,停留时间不要太长),使底部具有膨胀效果,效果如图7-3-8。膨胀工具膨胀工具图7-3-7图7-3-87.在新图层制作贝壳底色。按住Ctrl键同时在【图层面板】单击图层1,将贝壳选区载入,Ctrl+Shift+N新建图层,使用RGB(242,230,112)在新图层填充选区,Ctrl+D取消选区。在【图层面板】将新图层拖拉到图层1下面。8.删除贝壳上的白色条纹。在【图层面板】选择图层1,选择【魔棒工具】,在属性栏去掉“连续”前面的对号,在贝壳的白色条纹处单击,选中白色条纹,按Delete键删除,透出下层的贝壳底色,效果如图7-3-9。图7-3-99.为贝壳添加图层样式。双击图层1前面的缩略图,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参数设置为“投影,不透明度设置为53%,角度设置为148度,距离12像素,扩展4%,大小16像素”,效果如图7-3-10。Ctrl+E将贝壳所在图层与贝壳底色图层合并,并改名为“贝壳”。图7-3-1010.利用图层样式制作同心圆。Ctrl+Shift+N新建图层,名称设置为“同心圆”,将“同心圆”图层全部填充白色,在【图层面板】双击“同心圆”图层前的缩略图,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选择【渐变叠加】,将“渐变编辑器”设置成透明条纹,并将两个色标的颜色改为RGB(242,230B,112),样式设置为“径向”,如图7-3-11,单击“确定”得到同心圆,效果如7-3-12。透明条纹图7-3-11透明条纹图7-3-1211.应用图层样式。在【图层面板】选择图层1,Ctrl+Shift+N新建图层,名称默认,新图层在“同心圆”层与“贝壳”层之间,选择图“同心圆”图层,Ctrl+E向下合并,将图层样式应用于“同心圆”图层,使“同心圆”变成普通图层。12.删除白色区域。在“同心圆”层,将最里层的白圈填充颜色RGB(242,230,112),然后在菜单栏上点击【选择】/【色彩范围】,弹出色彩范围对话框,色彩容差为“100%”,如图7-3-13,用变为吸管工具的鼠标指针点击画面上白色部分,单击“确定”后,按Delete删除全部白色部分,Ctrl+D取消选区,效果如下7-3-14。图7-3-13图7-3-1413.对同心圆制作球面化效果。首先将“同心圆”用自由变换工具压成椭圆形,如图7-3-15在菜单栏上选择【滤镜】/【扭曲】/【球面化】,数量为100%,并重复球面化动作2次(Ctrl+F)。图7-3-1514.删除同心圆多余部分。Ctrl+T用自由变换将“同心圆”缩放至合适大小,回车确认操作。保持当前图层为“同心圆”,按住ctrl键不放,在【图层面板】上单击“贝壳”层前面的缩略图,载入贝壳的选区,再按下Ctrl+Shift+I反选选区,按Delete键删除同心圆多余部分,效果如下7-3-16。图7-3-1615.制作纹理化效果。保持“同心圆”层为当前图层,在菜单栏上选择【滤镜】/【纹理】/【纹理化】,参数设置为“沙岩,缩放100%,凸现10”如图7-3-17。然后在图层面板上将“同心圆”层【图层混合模式】模式设为“正片叠底”,不透明度“58%”图7-3-17图7-3-1816.加贝壳边缘锯齿。首先将“同心圆”层与“贝壳”层合并,然后用【多边形选择工具】,在贝壳边沿勾出齿状,按Delete删除部分贝壳边缘,效果如图7-3-19。图7-3-1917.制作多个贝壳。多次重复Ctrl+J复制多个贝壳层,并对每一层的贝壳使用自由变换工具调整大小和方向,最后使用【色相/饱和度】得到不同颜色的多个贝壳,如图7-3-1。知识解析1.【扭曲】/【球面化】该滤镜产生将图像贴在球面或柱面上的效果。2.【纹理】/【纹理化】该滤镜产生许多纹理,专用来做材质肌理的。<巩固新课><课堂练习>练习一制作救生圈1.新建文件。Ctrl+N打开【新建】对话框,参数设置为“图片宽度600像素、高度600像素、分辨率150像素/英寸,色彩模式RGB,背景内容为白色”2.设置前景色为红色,背景色为白色,在新图层制作半调图案,效果如图7-3-20。图7-3-203.制作极坐标效果。选择【滤镜】/【扭曲】/【极坐标】,在【极坐标】对话框中选择【平面坐标到极坐标】单选项,此时红色条纹以图像中心点呈放射状分布,效果如图7-3-21。图7-3-214.制作救生圈外径。选择【椭圆选框】工具,按住“Shift+Alt”键,在图像中心点单击鼠标并向外拖动,绘制一个正圆选区,(这个选区将决定救生圈的外径大小),然后执行【选择】/【反选】命令,按下“Del”键将选区内的图像删除。效果如图7-3-22。图7-3-225.制作救生圈内径。再次将选区反选,执行【选择】/【变换选区】命令,按下“Shift+Alt”键拖动控制柄,使选区向图像中心缩小,如图7-3-23,然后按下“Del”键将选区内的图像删除,此时救生圈基本成型。效果如图7-3-24。图7-3-23图7-3-246.制作立体效果。为救生圈图层添加【投影】和【内阴影】图层样式,使救生圈产生立体效果,效果如图7-3-25。图7-3-25[作业布置与设计]复习本课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相关内容。[教学札记]挖掘了图形处理包含的底蕴,激起的学生情感的共鸣,使软件教学与美教教育融为一体,软件和美达到完美统一,可收到一举数得之效。7.5制作素描背景效果教学课题制作素描背景效果教学课型传授新知识与技能实践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软件设计和艺术设计能力教学重点滤镜中素描效果教学难点滤镜的各种效果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实验与教具计算机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询问学生的已获得相关知识的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迅速集中精力到本节课的学习上来。<复习引入>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同学们基本掌握了Photoshop的有关基础知识。这节课我们将学习滤镜的运用。<讲授新课>展示任务图7-5-1分析任务本例可结合第4章第3节所学知识,完成一幅素描图。知识要点使用【滤镜】/【素描】工具,可以使图像产生类似素描的艺术效果。操作步骤1.制作底图:(1)新建文件。单击【文件】/【新建】命令(Ctrl+N),创建新文档,大小为“宽800像素高600像素”,文档名为“素描背景”,分辨率为72,颜色模式RGB8位,背景为白色。(2)复制背景。在【图层面板】中选中背景图层,按住鼠标左键将它拖曳到【图层面板】的创建新图层按钮(Ctrl+J),创建背景副本图层。(3)用滤镜制作底纹效果。选中背景副本图层,执行【滤镜】/【渲染】/【云彩】命令。再执行【滤镜】/【素描】/【绘图笔】命令,参数为“描边长度:7;明/暗平衡:35;描边方向:右对角线”,点击确定,效果如图7-5-2。将背景副本图层的不透明度改为9%,接着执行【滤镜】/【模糊】/【动感模糊】命令,参数为“角度:45度;距离:15像素”。完成底图的制作。图7-5-22.制作画框:(1)在新图层画白色长方形。使用矩形选框工具(快捷键M),在画布上方选取一长方形,形状如图7-5-3。点击【图层面板】的创建新图层按钮(Ctrl+Shift+N)新建图层“图层1”,然后填充白色,取消选区Ctrl+D。图7-5-3(2)改白色方块的角度和位置。选择【移动工具】,按Ctrl+T进入自由变换状态,修改方形的角度、形状、大小和位置,如图7-5-4所示,点回车确认。图7-5-4(3)添加图层样式。双击【图层面板】“图层1”(4)设置图层样式。【投影】参数为默认,无需更改;点击【外发光】名称,在对话框中显示外发光参数,混合模式为:正常;不透明度为:20%;颜色为:黑色;大小为:20像素,其他为默认,如图7-5-5。点击确定,画框制作完毕。图7-5-53.制作蜡笔:(1)打开附带CD提供的第七章第五节中的素材文件“蜡笔.jpg”。用【魔棒工具】点击白色背景,然后Ctrl+Shift+I反选选区,Ctrl+J得到“图层1”,抠出蜡笔。(2)执行【滤镜】/【素描】/【粉笔和炭笔】命令,参数为“炭笔区:3;粉笔区:11;描边压力:1”,点击确定,效果如图7-5-6图7-5-6(3)用模糊工具对蜡笔边缘进行模糊化处理,处理范围如图7-5-7eq\o\ac(○,1);用加深工具进行局部加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