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要抓住特征_第1页
写景要抓住特征_第2页
写景要抓住特征_第3页
写景要抓住特征_第4页
写景要抓住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写景要抓住特征

江山如此多娇第2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大地母亲的哺育,而且在精神上也需要向自然寻求依托。当知时节的春雨飘落大地时,当秋风吹来诱人的果香时,感到喜悦、幸福的决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政治家、文学家,每当失意的时候,就会寄情山林;就是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当不堪学习重负,感到身心疲惫的时候,去野外踏青,不是也能愉悦身心吗?可以说,人对自然的情怀是与生俱来的。

第3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景物描写要注意抓住两点:一、首先要抓住景物本身的特点即不仅要区别物种的差别,还要注意地域和时令的不同。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具有朦胧之美,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是清、静而悲凉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是优美的……第4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景物的特征

对于景物的特征,标准的说法: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第5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何观察和描写景物的特点观察: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思考:1此景与彼景的不同(物种)

2此时与彼时的不同(时令)

3此地与彼地的不同(地域)第6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7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花里带着甜味儿春林寒涧肃晴初霜旦秋卧着点雪冬花海滚滚夏第9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春之叶秋之叶第10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南国第11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北疆第12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

[例1]“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指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翦伯赞《内蒙访古》比喻、拟人)

点评:例1是用大手笔来勾勒景物的特征。这是一幅鸟瞰图,缩千里于咫尺。作者用“青铜的屏风”比喻阴山主脉的形状和色调,用“拖”字写山坡的态势,这些都是秋天阴山所独具的;加上黄河、阳光的烘托和城市的点缀,整个画面洋溢着和平、宁静的气氛。第13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例2]“桃林前面,有老百姓种的荞麦,也有大麻和玉米这一类高秆植物。荞麦正当开花,远望去就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大麻和玉米就像是屏风,靠着地毯的边缘。太阳光从树叶的空隙落下来,在泥地上,石家具上,一抹一抹的金黄色。偶尔也听得有草虫在叫,带住在林边树上的马儿伸长了脖子就树干搔痒,也许是乐了,便长嘶起来。”

(茅盾《风景谈》比喻、白描)

点评:写景物的特征,也可以用工笔描摹。例2即是如此。这里用工笔写景范围不大,却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都仿佛带着泥土的气息,一草一木,每个细小的景物,都没有脱离开这一特征。第14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例3]“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通感)

点评:例3则是通过树影来衬托月亮的美丽,从而使得月亮更加朦胧而富有美感。

小结:由上可见,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的描绘还不够,恰当的写作方法如“大笔勾勒、工笔描摹、衬托、修辞”等和巧妙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会使效果更加明显。第15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

清代著名的画家和诗人郑板桥在赠给一位巡抚的《风竹图》上题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你看,图上数竿墨竹,迎风而动,一枝一叶都好象竖起耳朵在倾听民间的疾苦,那是作者关心人民的一颗心。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白居易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杜甫借景抒发的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16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景物描写的标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自然景物是客观的,写什么,不写什么,却全由作者的感悟来决定。《故都的秋》《沁园春·长沙》写的是不同的秋景,但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引起作者感悟的一面。所以,学习写景,既要认真观察,对景物有准确的了解,又要找准景物与自己感情的契合点。只有这样,才能写得情景交融。第17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雨丝、绿海下雨天,我的窗外真美!那一片绿绿的稻田,好大的一片,像一片海。而我这小楼就像一只船。远远那两丛树林掩映的村舍,和稍近一点的那长着芒蒿的小丘,是这绿海上的岛屿;那环抱着我们的群山,在有雾的时候,就不是山,而是云,是灰色、紫色、深蓝、淡青的云;而那些挺秀的电杆呢?那是帆樯,悠然地点缀在这绿绿的海上。

雨,静静地落着,落在稻浪上,深深密密地溶入那无边的绿海里。于是,你禁不住要俯在窗口,向那如丝的雨凝望。你是多么想,想自己变成那只在绿海上翩跹着的白鹭,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你是多么想,想投身到那被雨水濡湿的稻浪里,泳着,拍打着雨水的花朵,和稻浪的波痕。让你莹洁纤细的身体,没入那深深沉沉的绿海,去捕捉那柔柔细细的雨丝。第18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点评:“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正是这份爱,在作者的笔下,落在绿绿的稻田上的那场雨这样的富有诗意。这诗意从作者的心中溢出,伴随着作者丰富的想象,流淌在作者的笔尖,便成了同样富有诗意的语言:稻田成了“海”,小丘成了“海”中的“岛屿”,连那煞风景的电线杆也成了点缀。“雨”更让作者浮想联翩,想着与她亲近,让她抚慰;想着受她洗礼,涤去尘俗。借雨景,抒雨情,言雨志。这一切融合在作者的笔下,就是那生动联想,贴切的比喻,深刻的感悟。这雨倒不像从天上落下来的,分明像从作者的心底流淌出来的。第19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听雨今天又是一个雨天,春雨绵绵地下着。昨天的考试又考砸了,我的心情也如这雨天一般阴冷。百无聊赖中我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场雨。窗外的雨如烟似雾,密密地斜织着,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无声无息中,滋润了大地,滋润了万物。虽然,她少了夏雨的热烈与狂暴,也不及秋雨的冷峻和肃杀,可是她却有着夏雨和秋雨所没有的优点那就是她虽然柔弱,却有着“润物细无声”的强大生命韧劲。淅淅沥沥的春雨,穿越我的灵魂,点点滴滴地落在了我的心上。我被深深地震撼了: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所以每一个春天才会有草木的勃发,百花的争艳。这坚韧的春雨让我们在岁月的流转中,不论处于烈日酷暑,还是寒冬腊月,总有了希望,总有了等待。这便让我想到,在许多时候,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我们的处境也是困难的,但我们不能轻言放弃。因为只要不放弃,哪怕是最微弱的力量,微弱如柔美的春雨;哪怕是最平凡的努力,平凡如每年的春雨,我们也总会有希望,也总会有等待。窗外的雨依旧下着,可我的心情分明已经晴朗了起来:不再哀叹自身的渺小,不再惧怕学习的困境,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亦如,雨后会有更绿的草,更红的花。第20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点评:

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是的,每一个春天都会有连绵的春雨”。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文章到这儿已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就是语言的表达功夫,小作者的笔还很稚嫩,但尽量地模仿引用课文原句,尽量用一些整句表达,使语言流畅起来。当然文中对雨的描写略显单薄了一点,使内容不够不够充实,抒情言志略显牵强。第21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荷叶荷花孙犁人民战争宗璞生机勃勃许瑜萍怀念老师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白洋淀》)那是满地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层层叠叠,堆玉叠翠,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微风过处,满池荷叶裙袂飞扬,翩然起舞。

(《西湖漫笔》)每天清晨经过荷塘,总能看见一池荷韵。从冬日的衰落到春日的绿意,繁盛、凋零,一如人生的起落。当风低水皱。湖闲雨轻的日子,清荷亭亭,绿裙裾上青玉滚滚,水生秀色;抑或刀风烈日,如丹青杰作的风荷依旧清色冰姿,气宇凌仙。年年荷花都能从丝毫不见生机的枯萎中复生,而我的师长却不能了,那一个年轻的身影走进了翩翩地荷叶间,稍不留意便无迹可寻,只留下清香袅袅(《又是清荷盛开时》)景物是客观的人的眼睛心情是千差万别的,同一种景物在不同人的眼睛里,形色味便是不同的。心情不同,感受不同,文章主旨不同,景物也随着千变万化。任何描写都要目的明确,为表达内容服务,那里描写,怎样描写,都要从表达的需要出发。第22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写作了解景物的特征写景认真观察选好观察点

如果你想看日出,你会选择在哪里观看?为什么选择在这里?高山之颠,大海之滨。适合观察对象的特征和内涵意义。写作前?第23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选好观察点,认真观察

观察点体现着景与人之间的方位、距离、角度等关系。方位距离角度高、低、上、下等位置关系。远、近关系。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第24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①多角度地进行观察。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摇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浏览一个地方,往往要经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景物。行文的时候必须按照游览先后顺序记叙,清楚地交代先到了什么地方,后到了什么地方。准确地把游踪写清楚,才能够具体描述景物所处的地点、方位、特征。写清楚游踪的主要途径是“移步换景”,即随着游览、参观者的立足点不断转移,相应描述不同地点所见的景物。作者如同导游,领着读者一个点、一个点地游览、参观。为了使状物绘景更生动、更具体、更形象,还可以采用多种表现手段来丰富描写。第25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②有顺序地进行观察。

比如从前到后、从里到外,或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要有次序有层次地进行观察。还注意不要忘记观察景物变化的全过程,从开始到最后,凡有变化的都要细致入微地观察,这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到行文时,也要按照观察的顺序写,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第26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③动静结合地进行观察。

在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孤立地写动态或静态,往往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动衬静,以静写动,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动静结合,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大山、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是处于静止不动的状态的,而聚散的云彩、飞驰的汽车、风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才能使文章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第27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④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

自然是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我们用鼻闻,用手触,借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感知景物,就容易捕捉到景色的特点,使其跃然纸上。第28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在我们面前,有山川树木、江河湖海、日月星辰、花鸟虫鱼、时序节令……这就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最好是选你自己感兴趣、感受最深的景物来观察描写,做到重点突出,形象鲜明。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要善于观察。只要是有意义的,都可以去观察,去描写。也就是说,要想把景物写活,不能毫无选择地把可供描写的地方全都细腻、逼真地描绘出来,而必须抓住最能反映描写对象本质特征的地方,倾注全力加以刻画,去掉一切多余的东西,而保留其“特征”,突出“重点”,这样才能使被观察描写的景物的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第29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按一定顺序写从内到外,从外到内;从上往下,从下往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前至后,从后至前。按空间写按时间顺序写按逻辑关系写先写全景再描述局部,或先描述局部再描写全景。可以依据白天、黑夜或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的先后顺序来写,也有的按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顺序来写。第30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诗中有远景、有近景、有仰视、有俯瞰、形成层次感和立体感很强的画面。近看远看仰观俯瞰赏析第31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抓住景物的“声”、“形”、“色”、“味”等特征。

抓住景物“时、空”特征。

抓住景物的动态、静态特征。三、抓住景物的特征,有重点的写时辰节令的不同,景色也不同。同是一个景,因其空间位置,观察角度的不同,景色更是各异。不同的地域,景物特点也不同。写景描写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第32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充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景物的特征只是简单地描绘还不够,古今中外著名作家成功的写景片断都是非常具体、形象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不约而同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准确、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具体、形象、真实感人。写景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比、借代、衬托等。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虚实结合、侧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第33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4、写作顺序:由上到下,树上—花间—地上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3、想象和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正侧结合。2、调动视觉、味觉、听觉等感觉器官。写景方法片段研读5、长短句的交错使用使语言具有音乐美第34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选择好观察点,多种角度描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景物,由于观察点的不同,远看、近看、仰视、俯视、平视,视觉形象便会呈现出千姿百态。描写景物时,若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第35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描绘形、声、色、味

就是描绘景物的形状、声音、色彩等,从而使得景物有形可感,有声有色,艺术魅力更强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的描写:“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这些描写可谓形、声、色、味俱全: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形状;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声音,“又酸又甜”是味道。景物明丽,从中蕴含着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第36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注意点面配合,正侧映衬

在整个景物画面中各个景物点都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相互联系的,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如《春》一文,对春花的描写,作者以“花下的蜂蝶”,来烘托春花的繁茂与香甜。第37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做到情景交融

好的写景文章,常常是在观察描写的同时,注入了作者浓郁的感情,是山川有灵,草木含情,景因情而获得生命,情借景而得到抒发。这也就是我们说的“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生情”,从即物,即景的刻镂描摹中产生联想,阐述哲理,将人得思想情趣移注到原无生命的客观对象中去,把对于客观的审美发现与作者主体的精神追求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亦此亦彼,相得益彰,让情与景水乳交融,达到景随情生,情随景发,一下子展开想象的羽翼,生动的写彩绘影,扩展加深文章的意境。清代学者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观察描写时,就要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于情之中。这样,作文时定能笔下生辉,一挥而就。

第38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要发挥联想想象在描写景物时,要发挥由此及彼、丰富合理的联想,借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化进去,使景物描写更有深度,使文章中心思想得到升华。

还要根据景物的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第39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写景融入感情写景要有顺序写景要细致地观察写景要抓特征写景要有层次写景整体框架第40页,共51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