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版教材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赏析》_第1页
《湘版教材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赏析》_第2页
《湘版教材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赏析》_第3页
《湘版教材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赏析》_第4页
《湘版教材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版教材民族题材美术作品赏析》

【教学内容】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教材专题内容

【教学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对象】小学六年级

【授课课时】2课时

【授课教师】昆明市中华小学裴莹

一、背景分析

民族题材美术作品一直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不可或

缺的重要篇章,凝聚着不同时代艺术家的民族情怀与时代关

切,生动诠释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现

行使用的湖南美术出版社美术小学阶段教材中,有不少表现

中华民族题材的作品,将这些作品汇总作为本课赏析的内容

设计了这堂课,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各族人民同

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课选择小学六年级学生教学,赏析的作品都是之前教

材中出现过的,本课以民族团结作为主题进行进一步的赏析。

教师课前对相关作品要深入了解,包括画家、作品创作背景、

作品特点等。

二、学情分析

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身心都得

到了很大的发展,思维形式由具体形象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心理活动的随意性和自觉性也在增强,他们对美术技法的掌

握及表现能力逐渐增强。所教六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比较好,

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已具备一定的欣赏评述能力,

同时具有较好的绘画基础和对各种材料综合运用的能力。教

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美术知识,欣赏、评述不同形式、内

容的民族题材美术作品,领略各民族的智慧与深厚的文化底

蕴。教学中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讲解汇报等方法,引导

学生对作品的认知和理解,最终目的是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

方法。

三、赏析内容:

作品名称画家作品教材出处

1《世界各民族人周令钊一年级上册《手拉手好朋

民大团结》友》p32

2《新疆舞蹈》黄胄二年级上册《条纹乖乖》

pl4

3《高原之歌》叶浅予二年级下册《快乐的舞蹈》

pl4

4《祝您长寿》金刚三年级下册《生日快乐》

p8

5《阵风》陈龙三年级下册《风来了》P18

周若兰

6《收麻》毕文贵三年级下册《农家乐》P41

7《万众一心》尚可四年级上册《祖国在我心

陈世宁中》p3

张承志

许朝晖

8《新疆赶集图》黄胄六年级上册《美丽家园》

pl2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欣赏湘版美术教材中表现

民族生活、民族团结主题作品,了解作品的构图、造型与色

彩等知识,学习欣赏作品的方法。

2、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

美术术语对主题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作品的

感受与理解。

3、情感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感受我国民族文化的魅力,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认识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

连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五、教学重点

欣赏民族主题绘画作品,学习赏析美术作品的方法。

六、教学难点

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用简单的美术术语对主题作品

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表达对作品的感受与理解。

七、教学准备

1、教师:课件、挂图、导学案。

2、学生:课前通过互联网、书籍等媒介查找民族题材艺

术作品的相关知识;课上准备纸和笔。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视频导入

观看我国各民族风土、民俗视频。

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中国各民族视频,带领学生感受

民族风情、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点明主题。)

(二)绘画中的民族歌舞

1、师:提到“能歌善舞”你会想到哪些民族?

我们先来欣赏两幅作品,回答问题:

(1)作品描绘的是什么民族?

(2)作品运用了什么绘画方法?

(3)两幅画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你喜欢哪幅作品?理由?

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

(1)《高原之歌》

这幅作品是被誉为中国绘画史画舞之神的叶浅予的作

品。表现的是藏族青年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特有的舞姿展

现出了极具民族特色的藏族舞蹈。一个青年吹着笛子,两个

女子在身旁伴舞,穿着藏族传统服饰跳着舞。画面调子明快,

构图简洁而有变化,线条生动灵活,舞蹈人物羊皮衣的灰色,

用皴染表现出衣服的质感和体积感,比现实人物更真实、更

美、更能感动人。叶浅予在墨色之外,使用了桃红、深红、

花青、石绿,和墨作对比,烘托墨色。作品不仅表现了舞蹈

者优美舒展的舞姿,也带大家领略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民

族特色。

(2)《新疆舞蹈》

画家黄胄运用速写的表现手法抓住新疆维吾尔族人物

的生动形态,线条流畅,不拘笔法,风格奔放。人物造型准

确生动,笔墨豪放自由,将速写融入中

国画,开启了全新的人物画笔墨范式,

使传统中国画贴近了现实生活,洋溢

着民族的风情和欢乐的氛围感。

(设计思路:欣赏以民族歌舞为

主题的两幅作品,了解中国画表现舞

蹈动态的特点。)

(三)绘画中的民族生活

1、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不同的地域环境,有着截然不同的

风土人情,让我们来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

2、全班以组为单位,抽取一幅作品,对其中描绘民族生

活的作品进行赏析,讨论后填写导学单

1、你们组欣赏的作品是?

2、描绘的是什么民族?

3、运用的绘画表现形式是?

4、作品表现了什么?

5、对作品的感受?

3、小组填写导学单,一至二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1)《新疆赶集图》

描绘了作者曾经居住过的喀

什的风土人情,画面中人物众多,

各具形态。前景表现市场场景,人

物集中于画面右侧,或买或卖,或

谈或笑,情态不一,生动有趣。人

群一直弯曲延伸至中景。中景中,

人物与建筑相互应和,场景完整。

此画收放自如,画中人物笔墨奔

放,设色艳丽,造型严谨,风神矫

健,有极强的速写风格,其章法布

局则昭显出黄胄深厚的中国画功

底,众多人物鲜有雷同,并通过眼神与动势相互连贯呼应,

有断有连,聚散适宜,于疏处可走马,在密处不透风,虚实

结合,整体统一,气脉连贯。工致的建筑与奔逸的人物相应

相生,浓重的色彩与丰富的墨色互为映照,紧促的场景与潇

洒的留白交相辉映。画中动物,形神俱备,气韵不凡,锦上

添花。整幅画风格欢快,积极向上,显示出画家对生活的深

刻观察和感悟提炼。

教师补充:《新疆赶集图》和前面的《新疆舞蹈》都是是

黄胄的作品,此画也叫《喀什风情》,黄胄同一地点所画的不

止这一张,让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大家来找茬》,找出作品中

的不同。

(2)《阵风》

《阵风》是一幅工笔中国画作品,画面中的几位藏族妇

女在途中遭遇了阵风的情景,画中黄沙遮天掠地,连太阳都

惨淡无光,四位藏族妇女在风中艰难的行走,每个人的姿态

都不同:有的头巾被吹起,几乎要飘走,他们只好用手牢牢

地捂住;有的顶峰弯腰;有的背风倒退行走;一位妇女的帽

子被吹掉

了,只好回

身弯腰拾

帽子。他们

的腰带、发

辫、衣摆及

一些事物

都被风吹得飘起来了,这幅画把对大风的感受,真实的表现

了出来。

(3)《祝您长寿》

金刚的《祝您长寿》是

一幅版画作品,属于桓仁农

民版画,生动地描述了一个

朝鲜族家庭在欢庆生日的

场面,桌子上的菜肴,身上

穿的服饰,还有人物敬酒的

姿势和神态都极具民族特

色。作品亲切生动、真实随

意,生动有趣,天真可爱,具有独特的个性表现语言。技法

上融汇了木刻手法,构图大胆奇绝,浓郁饱满,造型粗犷质

朴、幽默夸张,色彩对比强烈,主题鲜明突出,具有情节性、

装饰性、趣味性,艺术风格随心所欲,质朴单纯。

(4)《收麻》

《收麻》也是一幅农民画作品,表现的是云南石林地区

的撒尼族田间收麻的劳动场景,其中每个人物的服饰相同,

但动态各异,有的手拿镰刀,有的拿茶壶倒茶,这些人或弯

腰,或半蹲,或直立,或侧身,或转身,作者刻画得非常细

致,栩栩如生。作品自由夸张、色彩艳丽、具有浓厚乡土气

息和撒尼风情。

(设计思路:小组分别赏析不同的表现民族生活的作

品,在导学单的指导下,深入分析作品,并派代表汇报讨

论结果,培养对作品的分析、评述能力。)

(四)小结

新时代以来,

各族人民的生活发

生着翻天覆地的变

化,民族地区变化

尤其显著,那里的

山更青了,水更绿

了,人民生活的幸

福指数更高了。越

来越多的艺术家走

进乡村、走进民族地区,用画笔描绘各族人民美好的生活。

第二课时

(一)听歌曲《爱我中华》

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设计思路:听歌曲,创设愉悦的课堂环境,感受民族

一家亲的情景。)

(二)民族大团结

1、欣赏两幅作品《万众一心》和《世界各民族人民大团

结》。

2、分组思考讨论:

(1)两幅人物众多的作品如何构图?

(2)画面的中心在哪里?为什么这样安排?

(3)谈一谈你对两幅作品的感受。

(4)对作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3、分享探讨结果

四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漆画《万众一心》,为新中国成立

55周年献礼。描绘了升旗仪式的场景,身着民族服装的各族

人民聚在一起,他们整齐而密集地排列于画面中,通过服装

和头饰可以分辨出他们所代表的民族,如站在前排的藏族同

胞、头戴巨大银饰的苗族同胞等。戴着红领巾的两位少先队

员站在台阶边,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作品采用横

向阶梯式构图方式,尽量避免描绘人物剧烈的动态,各族人

民簇拥在一起,体现了国家的统一与团结。作品适时反映了

民族团结的主旨,传达了爱国主义精神。

《世界各族人民大团结》是一幅壁画作品,有着和平美

好的主题,是中国壁画艺术在新的民族艺术风格探索

方向上的代表。作品通过骨架构图的方法,将世界各国

按国家关系和地理区域进行归纳分类,通过精心安排布

局,传达出中国当时的外交形式和时代背景,使抽象的政

治内容视觉化。

这幅巨型壁画画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内东部二层至三层

南边的墙壁上,北边的一幅是黄永

玉的《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意指

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

周围,并努力进行社会主义生产建

设。两幅壁画旨在从内政外交的角

度塑造新中国的国家形象。

4、这些经典作品艺术地再现

了历史记忆,是各族人民团结一心、昂扬向上精神风貌的真

切写照。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56个民族一个都不

能少。

(设计思路:欣赏两幅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永远也不能分割,为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凝心聚力。)

(三)尝试表现

1、活动要求: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尝试表现一幅民族题材作品;

(2)可单独也可多人合作完成。

2、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作品。

说说自己的作品,作品互评,教师评价小结。

(设计思路:不同层次学生,可选择不同的方法表现,

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引导学生对作品

进行互评推荐、作业展示、自评与互评,体现展示评价的意

义。)

(四)教学拓展

1、除了绘画作品艺术家们

也用雕塑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鲁迅美术学院创作的大型汉白

玉雕塑《追梦》,塑造了73个人

物形象。其中,对56个民族的

人物形象进行了诗意化的表现。

王临乙1951年创作的浮雕作品《民族大团结》,生动诠

释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

党的带领下,满怀对建设美好国

家、美好社会、美好生活的自豪,

为实现民族复兴,在百年接续奋

斗历程中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

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毅前行的豪迈气概。

2、一件件艺术品,熔铸了美术家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精神

意象的饱满热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

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民族题材美术创作的思想底色。美

术家们感受时代脉搏,把个人艺术追求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

业,着力描摹新时代各民族人民的新面貌、新生活、新气象,

展现各民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拓展视野,以巩固所学,课后自

主学习,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九、教学反思

本课将湘版美术小学阶段教材中表现中华各民族生活的

八幅作品,合并在一起,设计了这堂课以欣赏为主要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