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背诵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1页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背诵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2页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背诵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3页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背诵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4页
第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背诵清单)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常考知识点汇总【时空线索】【思维导图】【背诵清单】第16课冷战课标: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一、冷战的含义:指二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二、背景1.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欲望十分强烈。2.二战后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障碍。3.冷战的根源:美、苏两国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冲突)三、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以称霸世界。四、表现1.政治:【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2.经济:【美】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美国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也是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苏】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3.军事:【美】“北约”(全称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①原因:欧洲是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和遏制苏联的第一线,西欧各国需要美国援助。②成立标志:1949年,美国为首的西方12国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③目的:对抗苏联,控制西欧,称霸世界。【苏】“华约”(全称华沙条约组织,总部设在莫斯科)①成立标志:1955年,苏联与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②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北约、华约的性质:大国控制下的军事、政治集团。(3)影响:北约、华约的建立,美苏双方的敌对发展成两大集团的全面冷战对峙,标志两极格局形成(也称雅尔塔体系)。4.冷战时期具体事件:(1)德国的分裂:①背景: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二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冷战形势下,苏联与美、英、法对德国问题分歧越来越大,导致“柏林危机”。②结果:1949年9月,美英法占领区合并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苏占区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称“民主德国”或“东德”。③影响: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2)美苏军备竞赛: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美国侵略越南;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定“星球大战计划”。五、冷战结束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解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也结束了)六、影响1.积极:美苏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两极格局中孕育多极化趋势;2.消极:影响了世界和平稳定,导致了局部冲突和战争,造成国际形势的紧张。第17课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课标: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一、西欧的联合1.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国家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①原因: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经济发展政策。②表现:20世纪50年代初,基本恢复、超过战前水平;50-70年代,持续繁荣。(2)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上了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2.联合过程(1)欧共体①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②作用: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2)欧盟①成立: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②作用: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二、美国的发展1.二战后初期: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3.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全球化和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经济进一步发展。三、日本的崛起1.原因:①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和平宪法”。②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获得大量军需订单。③日本政府利用当时有利的外部环境,制定适当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2.表现: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3.影响:①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国际地位也得到提升。②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欲望日益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对中国借鉴】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与合作②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四、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1.背景: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2.建立:二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如:英国、法国和联邦德国-“福利国家”3.评价:①社会保障制度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可以缓和阶级矛盾,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②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第18课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课标: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1.社会主义国家增多,社会主义力量逐渐壮大。2.苏联模式的推广:①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经互会”);②取消各国共产党的自主权。3.1950年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加强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①时间:1956-1964;②主要领域:农业领域③主要措施:批判个人崇拜;发动垦荒运动;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④评价: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2.勃列日涅夫改革①时间:1964-1982;②主要领域:重工业③措施: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把科技进步的重心在军事方面,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④评价:使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3.戈尔巴乔夫改革①时间:1985年②措施:先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效果不佳;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③结果:失败。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三、东欧剧变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上都出现了严重问题。改革的成效不大,社会矛盾日益尖锐。2.原因:根本原因:照搬苏联模式,激化矛盾,引发危机。客观原因:①受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影响,实行政治多元化。②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3.表现:政治:东欧各国实行议会民主制和多党制;经济: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4.实质: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四、苏联解体1.导火线:八一九事件2.原因:①根本原因:苏联模式的弊端。②外部原因: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③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3.时间:1991年底,独联体成立(《阿拉木图宣言》),苏联解体(苏联分裂成为多个国家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4.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标志着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启示:①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改革要适合本国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要加强党的建设、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第19课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课标:通过万隆会议、“非洲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知道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和亚非拉国家为捍卫国家主权、发展经济所进行的斗争。一、万隆会议1.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2.背景:亚非国家取得独立,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问题3.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4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神。4.影响: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二、非洲年1.开始:首先在北非开始,1951年利比亚独立2.发展: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3.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