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件(90张)_第1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件(90张)_第2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件(90张)_第3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件(90张)_第4页
2023-2024学年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 第三章第二节 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课件(90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导学聚焦1.生命观念——明确生态系统的构成、形成结构与功能观。2.科学思维——①基于批判性思维,分析食物链与食物网在生态系统营养关系中的作用,并初步分析个别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对食物网中其他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②基于模型与建模构建生态金字塔模型,并比较分析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的构成特点。3.社会责任——举例分析生物富集的危害,并提出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知识探究·研教材01达标测评·验成果02梯级训练·提素能03CONTENTS目录01知识探究·研教材⁠知识点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单向的营养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1)食物链①概念:在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通过一系列的

取食⁠和

被取食⁠关系,不断传递着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这种

单向⁠的营养关系称为食物链。②实例:如三叶草→蜗牛→鸫→雀鹰。取食被取食单向a.捕食食物链:以

生产者⁠为起点的食物链。b.

腐食⁠食物链:以死亡生物或现成有机物为起点的食物链。(2)食物网①概念:指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

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的复杂的单向

营养关系⁠。生产者腐食③类型食物链营养关系a.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

强⁠;食物网越

简单⁠,生态系统就越容易发生波动和毁灭。b.

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稳定的生态系统,而

苔原⁠则是最脆弱和对外力干扰最敏感的生态系统。(3)营养级①概念: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

全部生物⁠的总和。②营养级与生产者、消费者级别的关系强简单热带雨林苔原②特点全部生物食物链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一级消费者

二级

消费者⁠三级消费者营养级别

第一

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营养级

⁠所属类型主要是

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小型肉食性动物大型肉食性动物营养状况自养直接以

植物⁠为食以

植食性

动物⁠为食以小型肉食性动物为食二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第四营养级绿色植物植物植食性动物(4)特点:一般来说,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此营养级的生物种类、个体数量和能量就

越少⁠。越少2.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生物富集(1)概念:又称为

生物浓缩⁠,指生物体由于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

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2)特点:随着

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这些有害物质逐级积累和浓缩,使位于

高位⁠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浓度高于位于

低位⁠营养级的生物。生物浓缩难以分解食物链高位低位3.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的生物量或个体数量关系呈金字塔形(1)生态金字塔含义:把生态系统中各个

营养级⁠有机体的生物量、

个体数量⁠或能量,按营养级的顺序由

低至高⁠排列起来所绘制的图形。营养级个体数量低至高(2)生态金字塔类型及比较类型项目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每一阶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

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

总生物量⁠是否有倒置现象有

有⁠数目总生物量有4.判断下列相关表述的正误(1)处于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

×

)(2)食物链和食物网反映的是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

)(3)食物网中的不同植食动物属于同一营养级

)(4)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属于能量金字塔的同一营养级

)(5)生态系统中同一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有多种,但是每一种生物只能位于一个营养级

×

)××√√×⁠1.若营养级间有害物质以约10倍的量富集,尝试根据下表中重金属汞含量的变化,写出最可能的食物链。生物体AB0CDE汞浓度(ppm)0.0570.51680.49提示: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试分析图示中含有几条食物链,并列举各图示食物链及其共性。提示:共有食物链6条。分别是:①绿色植物→昆虫→蛇→鹰;②绿色植物→野兔→鹰;③绿色植物→野兔→狼;④绿色植物→野兔→云豹;⑤绿色植物→鹿→狼;⑥绿色植物→鹿→云豹。图示食物链的共性:起点均为绿色植物;终点为不被其他生物所取食的动物;图示食物链中均不包含分解者。3.如果把每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及生物数量关系用金字塔的方式表示出来,是不是也是正金字塔形?有没有例外?提示:一般情况下,也是正金字塔形。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倒置的塔形。例如,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由于生产者(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会不断地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刻调查到的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当然,总的来看,一年中流过浮游植物的总能量还是比流过浮游动物的要多。同理,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食物链(网)中各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动1.处于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若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数量减少会导致其他营养级的生物数量都减少,即出现连锁反应,因为第一营养级的生物是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2.“天敌”减少若“天敌”减少,则被捕食者数量增加。但随着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种群密度下降,直到趋于稳定,但结果比原来的数量增大。3.“中间”营养级生物减少如图所示食物网中,若B突然减少,则以它为食的C、J也将减少,从而导致D、K减少。但因为F不只吃B一种生物,它可依靠食物E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4.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1)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若如图中J突然减少,则C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多,B因被C过度捕食而减少。(2)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3)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且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取食其他食物而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考向1

食物链与食物网及相关数量变化1.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只以捕食食物链为主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解析: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同一营养级,即第二营养级,A错误;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则以捕食食物链为主,B错误;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组成,C错误;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D正确。2.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关于此食物网中生物之间数量变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绿藻的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均减少B.如果大量捕捞花鲢,则乌鱼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C.如果大量捕捞白鲢,则花鲢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D.如果大量捕捞乌鱼,则其他生物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解析:由于绿藻为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所以,如果绿藻的数量大量减少,其他生物的数量也均减少,A正确;如果大量捕捞花鲢,导致乌鱼的食物量减少,但乌鱼可捕食更多的白鲢,所以乌鱼的数量在短时间内不会大量减少,B错误;如果大量捕捞白鲢,导致乌鱼大量捕食花鲢,则花鲢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减少,C错误;如果大量捕捞乌鱼,则花鲢、白鲢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其中花鲢的大量增加会导致水蚤数量减少,D错误。(1)食物链是一种单向的取食关系,因此食物链可以完成能量流动与物质移动,但不能完成物质循环。(2)陆地生态系统以腐食食物链为主,海洋生态系统以捕食食物链为主。每条捕食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3)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与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成正比,但是恢复能力却与复杂程度成反比。概念易错有关食物链、食物网的3点易错考向2关于营养级的考查3.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营养级的位置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通常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大部分绿色植物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C.营养级是指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同种生物的总和D.食物链中的所有的消费者均处于第二营养级解析:通常营养级越高,归属于这个营养级的能量越少,A错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大部分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都属于生产者营养级,B正确;处于食物链同一环节上的全部生物的总和称为营养级,C错误;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包含多种生物,可处于不同的营养级,D错误。4.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如表所示(“√”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被捕食者捕食者食虫鸟食草昆虫鼠草食虫鸟√食草昆虫√鼠√狐狸√鹰√√A.此食物网中有三条食物链B.次级消费者有食虫鸟、鹰、狐狸C.狐狸和鹰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D.鹰只占第三营养级解析:根据表格内容可推出图中有三条食物链,①草→食草昆虫→食虫鸟→鹰,②草→鼠→狐狸,③草→鼠→鹰,A正确;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有食虫鸟、鹰、狐狸,B正确;狐狸和鹰都可捕食鼠,两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C正确;鹰占第三和第四营养级,D错误。考向易错关于营养级认识的4点易错(1)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2)同种生物所处消费者级别和营养级级别一定是不同的,总是差一级。(3)分解者不能进入捕食食物链且不占营养级。(4)捕食食物链的营养级级别一般不超过五个。考向3生物富集与生态金字塔5.下列关于生态金字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金字塔显示了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B.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均属于同一食物链C.生态金字塔中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数值大小依次排列D.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解析:生态金字塔显示了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数量关系,A正确;生态金字塔中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食物链,B错误;生态金字塔中的能量金字塔各营养级均按其所占的能量数值大小依次排列,C错误;生态金字塔可分别以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为指标绘制,D错误。6.如图甲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错误的是(

)A.图甲中当高营养级处于绝对优势时,不一定会发生数量金字塔的倒置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解析:当高营养级生物处于绝对优势时,不一定会发生数量金字塔的倒置,A正确;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由于DDT农药不能被分解,故随着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污染物浓度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B正确;图乙中,人类不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若以植物为食,则处于第二营养级,C错误;图乙表示的是城市生态系统,其中人起了关键作用,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D正确。02达标测评·验成果⁠1.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营养级的生物可能不止一种B.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C.植食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D.肉食性动物最低位于第三营养级解析:由于一种生物可能会被多种生物捕食,因此相同营养级的生物可能不止一种,A正确;一种消费者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B错误;植食动物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C正确;肉食性动物最低为次级消费者,位于第三营养级,D正确。2.生态系统中,当狼捕食山羊时,狼是(

)A.第三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B.第三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C.第二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D.第二营养级和初级消费者解析:在食物链“草→山羊→狼”中,狼是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3.倒置的数量金字塔适用于描述(

)A.放牧牛羊的草原B.放养家鱼的池塘C.鼠害泛滥的草地D.松毛虫成灾的松树解析:成灾的松树上松毛虫的数量远多于松树的数量,可出现倒置情况。4.某食物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链属于捕食食物链B.鸫是三级消费者C.杀虫剂可以沿着该食物链移动和浓缩D.蜗牛属于第二营养级解析:以生产者为起点的食物链称为捕食食物链,A正确;鸫是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B错误;杀虫剂可以沿着该食物链移动和浓缩,表现为生物富集现象,C正确;蜗牛属于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D正确。5.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捕食食物链,最长的捕食食物链存在六级消费者B.蛇在该食物网中分别占据了第三、四、五营养级C.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镉污染,则鹰受毒害最深D.蛇与鹰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解析: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食物网中共有7条捕食食物链,最长的捕食食物链存在五级消费者,A错误;蛇在“植物→鼠→蛇→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蛇→鹰”“植物→食草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这三条食物链中分别占据了第三、四、五营养级,B正确;根据生物富集现象可知,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镉污染,则鹰受毒害最深,C正确;蛇与鹰有捕食和竞争的关系,D正确。6.为更好地建设雄安新区,科研人员调查白洋淀水域生态系统各成分中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DDT污染状况,得到如表所示检测结果。由数据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鲫鱼乌鳢DDT含量/(μg/kg)0.10.76.321.037.919.4124.4注:鲫鱼主要以植物为食,乌鳢为肉食鱼。A.DDT几乎污染了白洋淀生态系统所有组成成分B.DDT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富集积累C.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D.鲫鱼通过体表直接吸收DDT而达到富集效果解析:据表分析,该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几乎都被DDT污染,A正确;DDT难以降解,在食物链中具有富集现象,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的DDT含量越高,称为生物富集,B、C正确;鲫鱼通过食物链的捕食作用达到DDT富集效果,D错误。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果见下表。请据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代表字母生物种类消化道内食物千克体重汞含量A鲇鱼小鱼78B河蚌水蚤、小球藻25C小球藻-3D小鱼水蚤10E水蚤小球藻5A.鱼塘中A、B、C、D、E的总和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河蚌与小鱼之间是竞争关系B.5种生物形成了3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C.农田中的化肥被雨水冲入池塘后,会使小球藻等浮游植物快速、大量繁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增多D.5种生物中,鲇鱼富集的重金属最少解析:河蚌与小鱼都能以水蚤为食,是竞争关系;C小球藻是生产者,A鲇鱼、B河蚌、D小鱼、E水蚤都是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无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鱼塘中A、B、C、D、E的总和不是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为:C小球藻→E水蚤→D小鱼→A鲇鱼,C小球藻→E水蚤→B河蚌,C小球藻→B河蚌,共3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C→E→D→A,B正确;农田中的化肥被雨水冲入池塘后,会使池塘生态系统富营养化,水体溶氧量降低,水质恶化,从而使水蚤、河蚌、鱼的数量减少,C错误;在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的升高有富集现象,在这5种生物中,鲇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以鲇鱼富集的重金属最多,D错误。8.槲寄生是一种特殊的植物,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它的根特化,导管直接与其他植物如榆、杨的导管相连,从榆、杨身上获得水和无机盐,它还能分泌一些物质引起榆、杨顶枝枯死,叶片早落,使自己有机会接触到充足阳光。棕头鸦雀以槲寄生果实为食,同时为槲寄生传播种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榆树(杨树)→槲寄生→棕头鸦雀是一条食物链B.槲寄生和榆、杨存在竞争关系C.槲寄生从榆、杨身上获得营养,是消费者D.槲寄生的分泌物是具有调节功能的植物激素解析: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存在寄生关系,食物链应以捕食关系形成联系,A错误;槲寄生与榆树(杨树)之间存在争夺阳光、空间等,所以存在着竞争关系,B正确;槲寄生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C错误;据题意分析可知,槲寄生的分泌物不是植物激素,D错误。9.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三叶草、蜗牛、鸫之间构成一条食物链,其数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不同阴影的面积表示不同比例尺下的个体数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三叶草、蜗牛、鸫构成的食物链是捕食食物链B.图中甲代表鸫,丙代表蜗牛C.乙体内DDT浓度最低D.如果该生态系统迁入了大量蜗牛,短时间内甲的数量将会下降解析:分析题图可知,乙为三叶草,丙为蜗牛,甲为鸫,如果该生态系统迁入了大量蜗牛,短时间内甲的数量将会上升,D错误。10.如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下列问题:(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

答案:(1)3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是

⁠,淡水虾与小鱼的关系是

⁠,大鱼与小鱼的关系是

⁠。

答案:(2)水鸟、小鱼、淡水虾竞争捕食(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填选项)

A.水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答案:(3)D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

⁠,水藻数目

⁠,淡水虾数目

⁠。

答案:(4)增多减少减少(5)若此生态系统中的水绵大量减少,则下列

⁠会随着发生(填选项)。

A.水藻大量增多B.小鱼的数目增多C.水鸟的数目减少D.甲壳类的数目增加答案:(5)A

(6)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总和在生态学上称为

⁠。

解析: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水绵和水藻),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水鸟),所以图中共有3条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和甲壳类因捕食者减少而增加,水藻和淡水虾因捕食者增多而减少。水绵的减少会使大鱼的数量减少,水鸟就会捕食较多的甲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的减少会使水藻的数量增多。答案:(6)群落03梯级训练·提素能⁠知识点一

食物链和食物网1.对“三叶草→蜗牛→鸫→雀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属于腐食食物链B.蜗牛属于次级消费者C.三叶草中化学杀虫剂的含量最高D.大量捕捉雀鹰,会导致蜗牛数量减少解析:该食物链以活的三叶草为起点,属于捕食食物链;蜗牛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个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由于生物富集作用,位于食物链顶位的雀鹰中化学杀虫剂含量最高;雀鹰减少,鸫会增多,从而增加对蜗牛的捕食,导致蜗牛数量减少。2.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是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建立起来的单向营养关系B.死亡的生物或现成的有机物均可成为腐食食物链的起点C.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D.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越大解析:食物链是通过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建立起来的单向营养关系,且不可逆转,A正确;腐食食物链的起点是死亡生物或能被生物所利用的现成有机物,B正确;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力干扰的能力就越强,C正确;食物网中营养级越高的动物体型不一定越大,D错误。3.下列关于营养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生物只属于一个营养级B.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都是同种生物C.植食动物都属于第二个营养级D.肉食动物都属于第三个营养级解析:同一种群的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一种生物可以捕食多种生物或被多种生物捕食,所以同一个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是多种生物,B错误;第一个营养级的生物通常指绿色植物,即生产者,所以植食动物都属于第二个营养级,C正确;肉食动物以植食动物或小型肉食动物为食,所以应属于第三、四、五个营养级,D错误。4.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B.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的群落D.在此食物网中,如果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则蛇的种群数量也会明显下降解析:由图可知,蛇在大麦(狗尾草)→蝗虫→青蛙→蛇食物链中处于第四个营养级,在大麦(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食物链中处于第五个营养级,A正确;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正确;题图食物网是部分食物网简图,且不含分解者,故图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此生态系统的群落,C正确;在此食物网中,如果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青蛙会更多地摄食蝗虫以维持数量相对稳定,因此在短时间内不会导致蛇的数量有明显变化,D错误。5.如图所示的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若A包含五个种群(Al、A2、A3、A4、A5),B包含两个种群(Bl、B2),则其营养结构实际含有食物链(

)A.10条B.15条C.20条D.25条解析:A→D有5条,A→B1→E有5条,A→B1→C→E有5条,A→B2→E有5条,A→B2→C→E,有5条,所以共25条。6.如图表示一个海滩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B.处于第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C.若大米草死亡,则将导致藻类数量增加,沼蟹数量也增加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解析: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如线虫)的食物,A正确;第三个营养级的生物有沼蟹和蜘蛛,B错误;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将导致藻类数量增多,线虫数量也增加,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也增多,C正确;蜘蛛的食物只有食草虫,因此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D正确。知识点二生物富集和生态金字塔7.下列选项中能在生态系统食物链中发生生物富集的是(

)①重金属②热量③碳水化合物④氯代烃类杀虫剂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解析:生物富集是指某些物质随着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升高而在生物体内这些物质逐渐积累和浓缩,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不易降解和丢失,所以易富集。8.如图中食物网所代表的生态系统中,施用了杀虫剂林丹,这种杀虫剂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这种杀虫剂在下列生物体内的浓度最高的是(

)A.AB.HC.GD.F解析:杀虫剂林丹自然降解的速度极慢,因此这种杀虫剂在生物体内有生物富集作用,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杀虫剂在该生物体内的浓度越高。由图可知,H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杀虫剂在其体内的浓度最高,故选B。9.(2023·慈溪适应性考)生物富集的效率可以用生物富集系数(bioconcentrationfactors,BCF)进行量化,计算公式如下:BCF=生物体中某种物质的浓度/环境中同种物质的浓度,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富集的过程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B.生物富集效率会受到生物特性、有害物质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C.BCF数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容易在生物体内分解D.污染物沿着营养级传递过程中,其浓度在较高营养级中不一定增大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可知生物富集的过程一般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A正确;根据生物富集的特点可知,生物富集效率会受到生物特性、有害物质性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B正确;生物富集系数数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越难在生物体内分解,从而不断富集,C错误;污染物沿着营养级传递过程中,其浓度在较高营养级中不一定增大,与生物的捕食特性、污染物的性质有关,D正确。10.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底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个营养级是牧草,第二个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个营养级是乔木,第二个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D.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解析:夏季草原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个营养级的牧草的个体数远大于作为第二个营养级的羊的个体数量,该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金字塔形。而在森林生态系统中,作为第一个营养级的乔木的一个个体上生活着大量的作为第二个营养级的昆虫个体,该生态系统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为倒金字塔形。11.如图为一生态金字塔示意图,字母代表不同的营养级。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金字塔能够代表食物链“草→虫→蜘蛛→蛙→蛇→猫头鹰”各个营养级的生物量关系B.该金字塔的一部分能够表示食物链“油松→松毛虫→乌鸦”各个营养级之间的个体数量关系C.一般来说,在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中,生物量金字塔呈现如图所示的正金字塔形D.兔子和鹿均吃草,它们所处的塔层相同解析:生态金字塔是指各营养级之间的某种数量关系。A选项中的食物链各营养级之间的生物量金字塔可表示为正金字塔形;B选项给出的食物链中,松毛虫的数量显然比油松多,所以个体数量呈倒金字塔形,不能用题目中给出的正金字塔形表示;C选项中陆地和浅水生态系统生物量金字塔能呈现题图所示的正金字塔形;D选项兔子和鹿均吃草,为植食动物,即第二个营养级,在金字塔中所处塔层相同。1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解析:(1)结合分析可知,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为: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或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答案:(1)8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蛇→鹰或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食虫鸟→蛇→鹰(2)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鹰占有

⁠个营养级,蛇和鹰的关系是

⁠。

解析:(2)结合图示可知,该食物网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有食虫鸟、食虫昆虫、蛙、蛇、鹰;鹰在不同食物链中分别占有第三、四、五、六共4个营养级,蛇和鹰既有共同的食物,而且鹰还以蛇为食,因此二者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答案:(2)食虫鸟、食虫昆虫、蛙、蛇、鹰4捕食和种间竞争(3)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

解析:(3)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所以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成分。答案:(3)分解者、非生物成分(4)若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的数量将会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原因是

⁠。

解析:(4)由于食虫昆虫只能捕食植食性昆虫,食物来源单一,且天敌众多,所以在植食性昆虫减少时,短期内食虫昆虫会减少。答案:(4)减少食虫昆虫食物来源单一,只能捕食植食性昆虫,且天敌众多⁠13.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的个体数量和每种生物的平均体重如图所示。已知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且生物量越大,该生物所处营养级越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处于第二个营养级,为次级消费者B.若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甲和丁的数量增加,丙的数量下降C.若丁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乙和丙的数量下降,甲的数量上升D.若甲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丙和丁的种群数量增加解析:生物量=生物个体数量×该种生物的平均体重,生物量越大,该生物所处营养级越低,题中四种生物营养级从低到高分别是丁、丙、乙、甲,它们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丙→乙→甲。其中丙处于第二个营养级,为初级消费者,A错误;若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丙的数量减少,丁因缺少天敌而数量增多,甲因食物增多而数量增多,B正确;丁作为生产者,其数量下降,丙、乙、甲的数量都要下降,C错误;若甲的种群数量下降,则会引起乙和丁的种群数量上升、丙的种群数量下降,D错误。14.下列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链中的第一、二、三个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图A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图B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c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因为他们获得的能量最多解析:生物群落应包括此区域的全部生物,A错误;同一个营养级不同种生物间有竞争关系,B错误;丰富度是指生物的种类数,从图中可知,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有较大变化,生物种类没有变化,C正确;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最少,第三个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可能是第二个营养级生物数量变化的原因,D错误。15.高残留有机氯农药甲、乙可在人及动物的脂肪组织内蓄积。某湖泊生态系统农药残留量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农药甲、乙含量分别为0.3μg/kg、0.1μg/kg,水生生物体中农药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湖泊生态系统共有4条食物链B.乌鱼体内的农药均来自铜绿方田螺C.农药残留量随营养级升高而增加D.与水体中农药甲、乙的含量相比,农药甲在乌鱼体内积累的倍数大于农药乙16.英吉利海峡中存在“绿藻→虾→宽吻海豚”的一条食物链,据最新报道,科学家在英吉利海峡附近的海豚体内发现“混合污染物”,包括高浓度的汞、多氯联苯和二噁英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绿藻→虾→宽吻海豚”为捕食食物链B.海豚体内高浓度的汞等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链移动和浓缩的C.测量单位面积中绿藻、虾和宽吻海豚的生物量可制成生物量金字塔D.英吉利海峡生产者的个体大小、繁殖速度和纤维素含量决定其生物量金字塔的形状解析:

“绿藻→虾→宽吻海豚”为捕食食物链,A正确;海豚体内高浓度的汞等有毒物质是通过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