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及解析58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及解析58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及解析58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及解析58_第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模拟考试试题与答案及解析5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某校初三(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起做"读书种子"

①"读书种子"一词的"发明权",当属宋代的黄庭坚。他在《山谷别集》中说:“.…不

可令读书种子断绝,有才气者出,便名世矣。"

②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可以说正是读

书人的自我期许。从"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陶渊明,至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杜甫,再到"不是老夫朝不食,半山绝句当朝餐”的杨万里,无不是"读书种子"的精彩

写照。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重视读书、重视传承,千百年来已融入中国

人的血脉里,成为中国特有的文化禀赋。

③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也是"读书种子”。彭德怀带兵打仗"横刀立马",

平时非常注重抓学习,而且还经常督促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他常用吕蒙"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故事激励大家,乐于把自己收臧的书拿出来共享。为了检查大

家是否认真读过了,彭德怀用饭粒把书中的页码粘起来,如果发现有人读书做样子,

没有把粘饭粒的书页打开,他就会提出严厉的批评。在彭德怀的关心督促下,他身边

的工作人员都养成了读书习惯,终身受益。

④"童心便有爱书癖,手指今馀把笔痕"。植物种子是有形的,延续繁衍,生生不息;

"读书种子”则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承接弘扬中耳濡目染、潜

移默化。正因为这样,文明薪火不断发扬光大。黄庭坚所处的北宋,上推文治、下重

文教,造就了一片孕育"读书种子”的沃土,于是就有了国学大师陈寅恪所说的"华夏民

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

书、做一点学问,因为其中有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袭,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对时代潮

流的引领。

⑤今天,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

少一点对物欲的追求,多一点对知识的渴求;少一点无谓的应酬,多挤一点时间读书;

少一点人云亦云的跟风,多一点独立思考的精神,人生境界就能达到崭新高度。

(文/向贤彪,有删改)

(1)关于文章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做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

B.“读书种子”是无形的,不知不觉中变化气质、增长才干。

C.做一粒“读书种子”,静下心来读一点书、做一点学问。

D.我们提倡有质量有分量的阅读,正需要像“读书种子”一样痴迷知识学问之中。

(2)关于对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对比论证,通过写身边工作人员不好好读书,突出彭德怀是“读书种子”。

B.列举彭德怀的事例具体论证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是“读书种子”的观点。

C.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彭德怀的细心和对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的特点。

D.叙述具体的事件,表现了彭德怀对身边工作人员养成读书习惯的重视。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某校对七到九各年级100名学生的安全意识做抽样调查,制成《学生安全意

识调查统计表》:

学生

七年级(人数)八年级(人数)九年级(人数)

项目

交通安全

576888

(遵守交通规则等)

食品安全

658090

(不买三无产品等)

校园安全

435275

(不追逐打闹等)

用电安全

254060

(了解用电常识等)

材料二:在中国,溺水是14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意外溺水死亡事件占儿

童意外死亡事件的57%,而0至14岁儿童溺水死亡占全部溺水死亡的56.04%。

材料三:为全面深入推动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增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切实

做好中小学生的安全防护工作,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

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1)有关材料一、材料二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材料一通过图表方式,明显看出该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B.从材料一得出结论,初中生不经常接触电器,用电常识对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重要。

C.材料二运用列数字,准确说明在中国,溺水是造成1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主因。

D.材料二向人们敲响警钟,提醒大家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2)阅读材料二、材料三。除了学校要加强安全教育外,还应怎样有效杜绝此类悲剧

的发生?请你从社会、家庭、个人三个角度各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沉默的父亲

①曾经,父亲在我的印象中,是不苟言笑、严肃呆板的,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②小时候,我们兄弟在寄住在乡下祖父母家。每到放寒暑假,我们便盼着在邻县教书

的父亲会突然出现在小木屋,给我们捎来一小包五颜六色的糖果或几本散着好闻油墨

味的连环画,让我们一阵欢呼雀跃。

③可父亲在给我们带来糖果与连环画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毛笔与算术题。一旦我们

写字潦草或者做题错误,父亲便紧蹙着眉头,在额上拧成一个刀刻般的“川"字。每当

这时,我的心里就像吊了十五个水桶,七上八下。以至于后来,我们常掰着手指头计

算父亲返校的日子,一心想着父亲的假期能快点结束。

④读书了,严重偏科的我,成绩在班上一直处在中游。好不容易跌跌撞撞地踏入小学

试卷第2页,总16页

五年级,我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那一年的期末考试中,史无前例地挤进了年级

前十名。我全身筛糠一样地颤栗,满脸通红地从班主任手里领回了我人生的第一张奖

状与第一份奖品。一放学,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一路狂奔到家,气喘吁吁地将那

张紧捏在手里、卷成喇叭状的奖状抚平了,工工整整地摆放在父亲的书桌上,再压上

那摞作为奖品的崭新的作业本。我期冀父亲能看到,能破天荒地给我一个难得的赞许。

⑤父亲终于回来了,走到书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东西,随手翻了翻,竟然一句话也

没有说,转过身去,留给我一个无比冷峻的背影。我亢奋的情绪瞬间降到了冰点,沮

丧地牵拉着脑袋,无趣地捡起了桌上的奖状、奖品……

⑥大哥早早就参加了工作,高中一毕业便招干进了当地的工商所。临报到那一天,母

亲守在大哥的身边,对着他千叮咛万嘱咐,恨不能将自己的毕生经验与处世哲学倾囊

而授。

⑦父亲坐在书房的藤椅上,雷打不动地备着教案。母亲没好气地朝着他的背影数落:

"儿子要上班了,你这个当父亲的,也不给他交待交待......”父亲连头都没抬,瓮声瓮气

地回应:"我在他这个年龄,早到山上去挑煤了!”气得母亲眼圈一红,懒得再搭理他,

陪着大哥走出家门。

⑧听着他们下楼的脚步声消失在楼梯口了,父亲这才站起身,缓缓地走到阳台上,背

着手伫立在那里,默默地注视着楼下大哥愈走愈远的背影,用他独特的方式目送着大

哥走向社会。

⑨屋里的空气沉闷而压抑,就像罩着一层浓得化不开的雾气。我望着站在阳台上、情

感波澜不惊的父亲,感觉我们之间似隔了一座无形的小山。我不禁在想,父亲啊父亲,

你是一个多么冷淡且无趣的人啊!

⑩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改变了对父亲的认知。父亲的形象在我的心里,渐渐变得

生动、鲜活起来。

⑪我们的对门住着一位中年教师,与父亲同在语文教研组,他的妻子也是农村户口,

家里还有两个幼小的女儿。一到月底,他们家的口粮总不够吃,愁得他如父亲一样沉

默寡言,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⑫一天,他背着双手,在我们家门口兜了几圈。母亲开门见他,笑着问他:"刘老师,

你有事吗?"他的脸腾一下红了,嘴里嗫嚅着说:“林老师......在家吗......”得知父亲还在

上课,他轻轻地"哦"了一声,不再言语,低着头、背着手走了。

⑬父亲回到家,母亲给他讲了刚才的事情。父亲一听,连忙询问母亲家里还剩多少钱,

让母亲只留下这几天的生活费,再拿上这个月省下来的粮票,抽空给刘老师的妻子送

过去。他对母亲说:"刘老师的老岳母来了,给他们照看孩子。一个人要负担五张嘴,

他是不好意思讲啊......”

⑭一次,那位老师因故被停发工资,他很苦恼,前来找父亲诉说。父亲默默地听着他

的倾诉,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第二天,在学校会议上,父亲忍不住站起身,动情地发

表了自己的意见:"一个人有缺点与错误,大家可以批评与教育,但天塌下来也得叫人

吃饭啊!”

⑮多年后,那位教师谈起父亲,不无感慨地对我说:"你父亲是个好人,一个善良、

正直的人!”

⑯父亲做了一辈子教师,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世俗的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

宝贵的精神财富。父亲的沉默,是雪山下滚烫的岩浆,是大河下汹涌的激流......

(文/林丹。有删动)

(1)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2)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

父亲终于回来了,走到书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东西,随手翻了翻,竟然一句话也没

有说,转过身去,留给我一个无比冷峻的背影。

(3)结合语境,赏析第颁中画线词语。

他的脸腾一下红了,嘴里嗫噬着说:“林老师……在家吗……”

(4)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世俗的物质财富,却给我们留下

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综合读写

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a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

【甲】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就都毫无意义了。b因为不读书就

不了解什么知识【乙】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c真正把书读进去了,

越读越有兴趣【丙】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d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

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著作,那除了的人以外,谁

也不敢这样自信【丁】而读书的,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

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每每遇到他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1)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内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求甚解(shen)经典狂妄自大(wang)要诀

B.不求甚解(sen)经典狂妄自大(wang)要决

C.不求甚解(shen)精典狂妄自大(wan)要诀

D.不求甚解(sen)精典狂妄自大(wan)要决

(2)在【甲】【乙】【丙】【丁】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逗号逗号逗号问号

B.逗号句号逗号问号

C.逗号句号逗号句号

试卷第4页,总16页

D.逗号逗号逗号句号

(3)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

A.a处B.b处C.c处D.d处

(4)文段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在横线上。

每每遇到他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永州友好城市——马来西亚巴生市的汉都亚同学暑假远渡重洋来到永州旅行,你作为

接待者,请完成下列任务。

(1)请参考下面资料写一段80字以内的文字,向汉都亚介绍我国的国粹——京剧。

参考资料:①京剧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②京剧是流传全国,影响

最大的剧种,被人称为“东方歌剧"。③京剧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主要有红脸、黑

脸、蓝脸、绿脸、黄脸和白脸等。④京剧的角色,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

旦、净、丑四大行当,又各有细密分工。⑤京剧演出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动作。

(2)汉都亚同学非常喜欢中国京剧,想买京剧唱片回家。下列四组选项中,你推荐

()

A.《浣纱记・寄子》B.《空城计》

C.《梁山伯与祝英台》D.《天仙配》

(3)有人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戏曲终将走向消亡。对此,汉都亚问你怎么看。

请你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简述两条理由。

三、名著阅读

名著阅读。

周学道虽然赶他出去,却也把卷子取来看看。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学

道道:"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又取

过A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

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

才!”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

填了第二十名。

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第三回,作者是,

文中周学道名叫,选段中人物A名字是。本书还塑

造了一个临死时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的吝啬鬼形象,这一人物是

四、默写题

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1)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一抹晚烟荒戍垒,。(纳兰性德《浣溪沙》)

(3)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4)俗子胸襟谁识我,。(秋瑾《满江红》)

(5)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

(7)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时,总会以《孟子》中的

“,”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岁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何间看(间:参与)

B.小惠未遍(遍:遍及、普遍)

C.小信未孚(孚:使信服)

D.必以情(情:心情,这里指理解心情)

(2)下列画线词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小大之狱B.公与之乘C.公将驰之D.登轼而望之

(3)下列有关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将战”“公将鼓”“公将驰”中的“将”形象刻画了鲁庄公的急躁冒进、愚钝浅陋。

B.曹刿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把握战机详察敌情,是以弱胜强的关键。

试卷第6页,总16页

C.本文剪裁得当,详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简介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表

现。

D.作者善用衬托手法刻画人物,如用乡人劝阻来衬托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爱国热

情。

(4)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六、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南安军①

文天祥

梅花②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③。

【注】①诗人被元军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②梅花,指梅岭即大

庾岭。③商亡,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采薇充饥,最后饿死。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或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借“风雨”“征衣”等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沉重。

B.颔联说这次北行,本可回到故乡,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

C.尾联用伯夷、叔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的失望,渴望能避世隐居的心

理。

D.这首质朴而深厚的诗篇宛如以血泪写成,高亢地唱出了诗人的爱国之志和“一片丹

心”。

(2)请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这首诗的颈联。

七、写作

阅读下面的提示,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我们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我们在高尖端科技领域还在受

制于人,国家发展壮大的命门一直被国外牢牢抓住,成为制约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

致命弱点。近年来,我国科技人员自己不懈奋斗取得了一些核心技术的突破:墨子“传

信",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天眼"探空,北斗组网,超算"发威","天问一号"开启探

火之旅等。

人生也是这样,只有通过自己不懈奋斗,才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少于600字。

试卷第8页,总16页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湖南省永州市某校初三(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A

B

【考点】

寻找或归纳论点

论证方法

议论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文章开篇介绍“读书种子”一词的由来,解释内涵,引出主题,论证过程中,引用

黄庭坚的话,列举古代名人读书的实例,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不少人也是“读

书种子”的例子,接着论述了读书的益处,并呼吁大家阅读。综上分析可知,文中“做

一粒'读书种子',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推动文化传统薪火相传”一句概括文章中心论

点最为恰当。

故选A。

(2)A项,应是运用举例论证,写出了彭德怀不仅自己注重读书,而且还督促身边人

读书。

C项,未能体现彭德怀的“细心

D项,应是表现了彭德怀是“读书种子”和对身边工作人员读书的督促。

故选B。

2.

【答案】

B

(2)示例:①社会动用力量进行水域巡查。

②家长要加强对自己孩子的监管,特别是周末节假日。

③青少年自己要增强安全意识,不私自下水游泳。

【考点】

材料理解与分析

应用文阅读开放问题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B项,“初中生不经常接触电器,用电常识对初中学生来说并不重要“错误,。结

合材料一图表可知,七年级学生用电安全(了解用电常识等)的人数为25,八年级为

40,九年级为60,由此可以看出初中生用电常识尚未完全普及,对初中学生来说了解

用电常识很重要。

(2)材料二向人们敲响警钟,提醒大家必须重视对青少年儿童的防溺水安全教育。由

此可从社会角度提出建议,如社会动用力量定期进行水域巡查;同时,从家长的角度,

家长要加强对自己孩子的监管,特别是周末节假日,以防意外溺水。材料三提出“增强

中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自1996年起,我国确定每年3月份最后一周的星期一,为全

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由此可从学生个人角度提出建议,如青少年自己要增强安

全意识,不私自下水游泳。

3.

【答案】

(1)表现了父亲不苟言笑、严肃苛刻的性格特点,引出下文的回忆。欲扬先抑,与结

尾"我''对父亲认识的改变形成了对比,以突出父亲感情内敛深沉与善良正直的品格。

(2)运用动作描写,“走、瞥、翻、转过身”等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对待子女

的严厉苛刻。在“我”眼里,父亲的背影是“冷峻”的,表现了“我”内心对于父亲的敬畏。

(3)“嗫嚅''的本义是“想说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在句中表示的意思是刘老师来

“我”家借钱,想要说话,却说不出来的样子,生动地表现此时刘老师内心的不好意思

与窘迫不安。

(4)①根据第②段中的“给我们捎来一小包五颜六色的糖果或几本散着好闻油墨味的

连环画,让我们一阵欢呼雀跃”可知父亲是一个关爱子女的人。

②根据第③段中的“一旦我们写字潦草或者做题错误,父亲便紧蹙着眉头,在额上拧成

一个刀刻般的‘川'字”可知父亲是一个严厉苛刻的人。

③根据第⑤段中的“父亲终于回来了,走到书桌前,瞥了一眼桌上的东西,随手翻了翻,

竟然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过身去,留给我一个无比冷峻的背影”可知父亲是一个不苟言

笑的人。

④根据第⑧段中的“父亲这才站起身,缓缓地走到阳台上,背着手伫立在那里,默默地

注视着楼下大哥愈走愈远的背影,用他独特的方式目送着大哥走向社会''可知父亲是一

个感情含蓄深沉的人。

⑤根据第•殳中的“让母亲只留下这几天的生活费,再拿上这个月省下来的粮票,抽空

给刘老师的妻子送过去”可知父亲是一个善良的人。

⑥根据第⑭殳中的“第二天,在学校会议上,父亲忍不住站起身,动情地发表了自己的

意见”可知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

(5)父亲只是一位老师,没有给“我们”留下多少金钱财富,留给“我们”的是严肃认真,

谦虚低调的求学态度,是善良正直的高尚品格。对于子女来说,这就是一笔无价的财

富。这句话是作者对父亲的高度评价,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考点】

散文阅读

记叙文开头段的作用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赏析文章语言

鉴赏文学形象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回答开头段的作用,需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首段点明

了在“我''印象中父亲的性格特点——不苟言笑、严肃呆板,不近人情,从而弓I出下文

试卷第10页,总16页

父亲苛刻地对待‘'我们”的学习,冷漠对待“我”的成绩等往事的回忆。从结构上来看,

首段与末段形成了对比,末段交代自己认识到“父亲的沉默,是雪山下滚烫的岩浆,是

大河下汹涌的激流“,感受到了深沉而伟大的父爱,这就与第①段对于父亲的认识形成

了对比,从而表现了自己对于父亲的赞美与崇敬之情。

(2)首先确定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这句

话中的“走、瞥、翻、转过身”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联系语境可知,此时“我”把奖状

摆到父亲的书桌上,满心欢喜的想要得到父亲的表扬,没想到父亲只是这样几个动作,

并没有多余的言语,更不要说表扬鼓励了。这些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了父亲对待子

女的严厉苛刻。在“我”眼里,父亲的背影是“冷峻”的,表现了“我”内心对于父亲的敬畏。

(3)首先理解词语本身意义;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语境义;最后分析词语表达的

思想情感、精神品质等。“嗫嚅”原指想说话而又吞吞吐吐不敢说出来的样子,在句中

指刘老师来“我''家借钱,想要开口,却说不出来的样子。一个成年人,去向别人借钱,

心里又怎么会那么坦然呢?“嗫嚅”生动地表现此时刘老师内心的不好意思与窘迫不安。

(4)首先通读全文,然后结合文章内容以及相关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

点。如父亲是一个严厉苛刻的人,从第③段中“一旦我们写字潦草或者做题错误,父亲

便紧蹙着眉头,在额上拧成一个刀刻般的‘川'字”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感情含蓄深沉

的人,从第⑧段中“父亲这才站起身,缓缓地走到阳台上,背着手伫立在那里,默默地

注视着楼下大哥愈走愈远的背影,用他独特的方式目送着大哥走向社会''可以看出;父

亲是一个善良的人,从第⑬殳中“让母亲只留下这几天的生活费,再拿上这个月省下来

的粮票,抽空给刘老师的妻子送过去”可以看出。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5)这句话的前半句容易理解,父亲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不可能给“我们”留下万贯家

产与财富。后半句应把理解的重点放在“精神财富”上。联系文本内容可知,父亲对待

“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视,有一点错误也不放过。“我”取得了好成绩,也没能从父亲那

里得到表扬,父亲用这种方式来教育“我们”求学需严肃认真、谦虚低调。父亲借给刘

老师钱,在学校的党小组会上为刘老师仗义直言。这些事教给“我们”做人要善良正直。

求学严肃认真、谦虚低调,做人善良正直,就是父亲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而这种

财富会使“我们“在人生之路上走得稳,走得远。所以说它是“宝贵”的。这句话是作者

对于父亲优秀品质的高度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于父亲的感激赞美之情。

二、综合读写

【答案】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考点】

汉字临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做此类题一要严格照样书写,不多添,不遗漏,不颠倒;二要规范格式,符合汉字布

局格式;三要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每一个字。做到四不:不涂抹、不模糊、不歪

斜、不错写。注意“挑”字的正确书写。

【答案】

A

D

C

(4)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标点的辨析与用法

句子衔接

病句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不求甚解”的“甚”应读作“sh©n”;正确写法应为“经典”,在此处指具有典范性、

权威性的作品;“狂妄自大’的“妄”应读作“wAng”;正确写法应为“要诀”,指关键的窍

门、重要的诀窍。

故选A。

(2)通过阅读可知,【甲】【乙】【丙】三处的话都还没有说完,因此应用逗号;

【丁】处后文进行了话题的转换,因此前面的句子已经说完了,应用句号。

故选D。

(3)结合文意来看,b处后文说到了“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

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说的是不读书不行,而后面紧接着就说了读了书之后“越读越

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因此“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这一句承上启下,应放在c处。

故选C。

(4)画线句子缺少主语,应将“他”放在“每每”的前面。

【答案】

(1)示例:中国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演出时要画上红、

黑、蓝、绿、黄、白等脸谱,讲究唱念做打,著名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

B

(3)示例:我认为中国戏曲不会消失。原因有:传统戏曲是我国的国粹,国家会有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在国家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许多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

活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了解戏曲并喜欢戏曲了。

【考点】

综合读写

文化常识

见解阐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向汉都亚介绍我国的国粹——京剧,要按照参考资料从流派、影响、脸谱、行当

等多角度全面介绍,通俗易懂,简单明了。根据材料中“被人称为‘东方歌剧'”“京剧脸

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主要有红脸、黑脸、蓝脸、绿脸、黄脸和白脸等”“京剧的角色,

根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讲究'唱念做打’等程式动

作”“京剧旦角流派有梅派、程派、荀派、尚派等”进行介绍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2)A项,《浣纱记•寄子》是昆曲折子戏。

B项,《空城计》是京剧传统剧目,取材于《三国演义》。

C项,《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

试卷第12页,总16页

D项,《天仙配》是黄梅戏。

故选B。

(3)首先表明观点——不会消失,然后阐述合理的理由即可。如可从国家大力弘扬传

统文化、许多学校正在开展“传统戏曲进校园''活动等角度阐述理由,有理有据即可。

三、名著阅读

【答案】

儒林外史,吴敬梓,周进,范进,严监生

【考点】

《儒林外史》

作家作品

课内名著阅读

名著人物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根据文段中“周学道”可知,该文段出自古典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作者是吴敬梓。

周学道名叫周进,根据周学道对A卷子的“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

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

少英才!”的称赞可知,A是范进。结合原著内容可知,临死时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而

迟迟不肯断气的吝啬鬼是严监生。

四、默写题

【答案】

(1)浊酒一杯家万里

(2)半竿斜日旧关城

(3)受任于败军之际

(4)英雄末路当磨折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谁言天地宽

(7)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

出师表(诸葛亮)

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别云间(夏完淳)

鱼我所欲也(《孟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⑴注意“浊”的正确书写。

(2)注意"竿”的正确书写。

(3)注意“败”的正确书写。

(4)注意“磨”的正确书写。

(5)注意“挽”的正确书写。

(6)注意“宽”的正确书写。

(7)由“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与,义’不能兼得……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可推知答案。

注意“兼”的正确书写。

五、文言文阅读

【答案】

D

A

C

(4)①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夸大数目,一定按照实情

(报告上天)。

②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

穷尽了。

【考点】

课内文言文阅读

曹刿论战(《左传》)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文言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文言翻译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D项,句意:但我一定根据诚心(合理裁决)。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2)A项,助词,的。

B项,代词,指曹刿。

C项,代词,指齐军。

D项,代词,指齐军。

故选A。

(3)C项,“详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简介了曹刿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说

法错误。文章简略地叙述了交战双方的对峙与交锋,而对于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

的表现则写得详尽。

(4)①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加:虚夸,夸大。信:实情。

②作:鼓起。再:第二次。再而衰:省略句,应为“再鼓而衰”。三而竭:省略句,应

为“三鼓而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