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泸州市重点中学2024届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达标检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A.保持静止状态 B.继续来回摆动C.做匀速直线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2.有关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密度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密度越小C.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密度也不会改变D.密度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当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密度可能会改变3.如图用同一滑轮,沿同一水平面拉同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F3,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1>F2>F3B.F1<F2<F3C.F2>F1>F3D.F2<F1<F34.如图是华为matexs可折叠屏手机,为了利于折叠,制作该手机屏幕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A.导热性 B.导电性 C.延展性 D.磁性5.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自制气压计 B.注射器C.乳牛自动喂水器 D.吸尘器6.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7.如图,小丑拿着一束氢气球正在对观众挥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松手后,气球加速升空,气球的惯性增大B.松手后,气球向上飞走,小丑对地面的压强变小C.未松手时,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与小丑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未松手时,小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8.小军和家长一起玩过山车,在不考虑各种摩擦时,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A.他的动能始终不变B.他的重力势能始终不变C.他的机械能在减小D.他的机械能始终不变9.“天宫一号”返回舱返回时,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需要打开降落伞减速,以便安全着陆,在返回舱减速下降过程中,它的A.动能减小,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B.动能不变,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C.动能减小,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机械能不变10.如图是手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墙面上静止的示意图,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B.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C.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D.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1.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情况会使测量数据发生变化的是()A.往水银槽里多加些水银 B.将玻璃管上提但管口未离开水银面C.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做实验 D.从山脚移到山顶做实验12.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武汉市的“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内部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病房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室内的气压低于室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A.正在煮饭的高压锅内 B.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内C.正常行驶的汽车轮胎内 D.吸入饮料之前的吸管内二、填空题13.中国少林功夫名扬天下,“二指禅”绝活令人稀奇。一个重为600N的人表演时,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两个手指的触地面积共为2cm2,则两个手指对人的支持力为___________________N,这两个手指对地面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__Pa;若该“二指禅”绝活保持静止1min,则两个手指对人做功______________J.1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给人冷落暗淡的气氛,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从物理的角度分析,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________的;若说“小桥”是运动的,是以____为参照物。15.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g=10N/kgρ水=1.0×103kg/m3)

16.“青岛号”导弹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是4800t,它行驶在海面上受的浮力为___________N,当它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浮力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17.(8分)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相同规格的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小华选用这些器材,探究“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总功与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小华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几个钩码和一个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和G动表示。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②更换另一个动滑轮,保持被提升钩码数量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不变,仿照步骤①分别测量对应的F、s,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③根据W总=Fs算出总功,并将W总记录在表格中。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1)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中的自变量是______;(2)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小华实际探究的是总功与______是否有关;(3)针对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在实验步骤②中,正确操作是______。(4)针对小华计划探究的问题,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____)。18.(8分)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1)实验时,将棉布铺在__________(填“斜面”“水平木板”或“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__________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2)由实验可以看出,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向前滑行的距离____________。推理可知: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_________________。19.(8分)如图为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每个钩码重1N。(1)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N。若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8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cm,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2)若仅增加钩码的个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一块橡皮放在水平放置的文具盒上,并随文具盒一起向左做匀速自线运动,请在图中作出橡皮所受力的示意图。21.(8分)如图所示,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七色光带,请你做出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光路图,并在光屏上标出红光和紫光的位置。(_____)五、计算题22.(10分)如图是一体积为的木块,用绳子系在底面积为的圆柱形容器中,当木块完全浸没在水中时,绳子上的拉力为2N;若忽略绳子的重力和体积,g取10N/kg,水的密度。求:(1)木块所受的重力;(2)木块的密度;(3)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23.(12分)当某杠杆平衡时,动力为20牛,动力臂为0.3米,阻力臂为0.4米,求阻力。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在荡秋千达到最高点时,人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所受的力完全消失,由于惯性,它将会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所以应选A.考点:惯性2、D【解析】

A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物体的体积,质量均无关;CD.当物体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其体积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发生改变,因此密度会改变。3、D【解析】

第一个图中滑轮为定滑轮,因为定滑轮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能省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1=f;第二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因为动滑轮可省一半的力,所以根据二力平衡,此时拉力F2=f;第三个图中滑轮为动滑轮,由二力平衡可知此时的拉力等于两股绳子向右的拉力,即F3=2f;由此可得F2<F1<F3.故D正确.4、C【解析】

为了利于折叠,制作该手机屏幕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故选C。5、C【解析】

A.自制气压计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特点,不是应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A不符合题意;B.注射器吸药液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连通器的特点,故B不符合题意;C.乳牛自动喂水器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使得两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C符合题意;D.吸尘器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6、C【解析】

A.手虽然停止拍打,但灰尘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脱落,这是利用惯性,故A不符合题意;B.锤柄虽然停止了运动,但锤头由于惯性会继续运动,从而套在锤柄上,这是典型的利用惯性,故B不符合题意;C.汽车行驶中如遇刹车,汽车由于惯性不会立即停止,而是滑行一段距离,如果不保持车距,会发生车祸,这是典型的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例子,故C符合题意;D.跳远时,运动员起跳后使自己处于运动状态,由于惯性仍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惯性,故D不符合题意.7、D【解析】

A.惯性大小至于物体的质量有关,气球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气球的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故A错误;B.松手前,小丑受到气球向上的拉力,重力与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小丑受力平衡,即;松手后,气球对小丑没有了拉力,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变大,小丑对地面的压力变大,小丑对地面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C.未松手时,小丑受到气球向上的拉力,重力与地面对小丑的支持力,小丑受力平衡,即故C错误;D.未松手时,小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8、D【解析】

在不考虑各种摩擦时,小军随过山车运动过程中,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时,速度减小,此时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高度降低时,速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不考虑摩擦则机械能的总量不变;故ABC错误,D正确。9、A【解析】

“天宫一号”返回舱在减速下降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小,动能变小;同时位置变低,势能变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所以机械能也变小.【点睛】掌握动能、重力势能的影响因素,理解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可从高度和速度来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能量的转化.10、A【解析】

A.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墙对木块的弹力作用在木块上,等大、反向,是一对平衡力,故A正确;B.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的弹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B错误;C.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对手的弹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等大、反向,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手对木块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重力不在一条直线上,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11、D【解析】

A.水银槽中多加些水银,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故测量值没有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玻璃管上提但管口未离开水银面,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故测量值没有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换内径较粗的玻璃管,对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没有影响,大气压不变,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故测量值没有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从山脚移到山顶,高度的增加会使大气压减小,故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减小,测量值变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B【解析】

A.正在煮饭的高压锅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符合题意;B.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上面为真空,气压为零,小于外界大气压,符合题意;C.正常行驶的汽车轮胎内,其内部的气压大于大气压,不符合题意;D.吸饮料之前的吸管内外气压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13、600N3×106Pa0【解析】

第一空.人体倒立,只用中指和食指支撑全身的重量,即两个手指对人的支持力为600N;第二空.与这两个手指接触的地面受到的压强:p====3×106Pa;第三空.由于人体倒立处于静止状态,没有在支持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两个手指对人做功为0J.14、静止流水【解析】

(1)[1]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老树和参照物枯藤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小桥为参照物,老树是静止的。(2)[2]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小桥和流水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若说小桥是运动的,则是以流水为参照物。15、连通器3.6×105【解析】

[1]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所以船闸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2]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p=ρgh=1×103kg/m3×10N/kg×36m=3.6×105Pa16、4.8×107不变【解析】

第一空.由于满载时的排水量为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所以,阿基米德原理知道,“青岛号”

导弹驱逐舰受的浮力是:

F浮=G排=m排g=4800×103kg×10N/kg=4.8×107N;第二空.由于轮船在海洋、长江上都是漂浮,且自重不变,所以,轮船在海上和在长江上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重,即当它从海洋驶入长江时,浮力不变。三、实验题17、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动滑轮所受的重力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见解析【解析】

(1)[1]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总功与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改变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所以自变量是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

(2)[2]根据“②更换另一个动滑轮,保持被提升钩码数量和钩码上升的高度h不变”实验步骤可知,小华实际探究的是总功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是否有关。

(3)[3]要探究“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总功与被提升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是否有关”,需要控制动滑轮的重力不变,改变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所以在实验步骤②中,应改变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

(4)[4]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多次测量,根据要测量的物理量,设计的表格如下实验次数被提升物体所受重力G/N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cm总功W总/J123418、水平木板斜面顶端由静止变大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解析】

(1)实验时,为了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然后去掉棉布,再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再观察小车滑行的距离;(2)由实验现象知道,运动的小车所受的阻力减小,则向前滑行的距离变大,即速度减小变慢,由此可推理知道,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它将永远运动下去,且速度大小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