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_第1页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_第2页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_第3页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_第4页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新世纪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连增,今年夏粮再获丰收、全年有望获得好收成,能够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但应看到,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在高起点上继续保持粮食发展的好势头,面临更多挑战。主要表现为五个并存。

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与资源硬约束趋紧并存。影响需求增长有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在700万左右;另一个是消费升级,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多万。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全国每年大体增加粮食需求200亿斤。同时,耕地、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我国人多地少水缺,人均耕地、淡水分别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和25%。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每年要减少耕地600万亩700万亩,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态用水还要挤压农业用水空间。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要适度退耕还林还草。需求增长、资源减少,将使粮食等农产品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农产品供求总量平衡与结构性紧缺并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粮食生产快速增长,而消费升级较慢,出现过短暂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这种供求格局已经改变。从总量看,现在已经有缺口,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预计到202_年,粮食需求总量大约在1.4万亿斤左右,按照目前1.2万亿斤的产量基数和95%的基本自给率,要保持年度产需基本平衡,每年粮食至少要增产200亿斤。从结构看,现在一些品种缺口较大,未来缺口还会继续扩大。典型的是大豆缺口逐年加大,去年进口大豆超过6000万吨。有限的资源就摆在那儿,增加谷物种植就意味着减少其他作物种植,而需求又都在增加,这种结构性矛盾将长期存在。

农业生产成本上升与比较效益下降并存。多年来,国家采取了很多措施,如出台四补贴、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等政策,解决粮食效益低的问题,但成本上涨、效益下降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从生产成本看,我国农业日益显现高成本特征。这些年农资价格、土地租金、人工成本等生产要素都在上涨,特别是过去忽略不计的人工成本快速上涨,农忙时节有的地方一天100多元都请不到人,一些农户特别是种粮大户很难承受。从种植收入看,比较效益偏低并呈下降趋势。多数地方,一亩粮食的纯收益只有二三百元,农民说,辛辛苦苦种一亩田,不如外出打几天工。这将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土能生万物,地可出黄金。耕地事关十几亿人的吃饭大事,让耕地稳而实、新而旺,是必须答好的时代卷,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当麦田守望者,用心筑牢耕地安全之基,以万象耕新之势,真正点亮乡村丰景图。

盘资源让撂荒地耕新,绘出旧绢可点新妆颜的丰景图。用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近世界20%的人口,这是我们面对的客观现状,总体看来,我国耕地资源仍是总量高、人均面积少、破碎程度高等特点,若耕地红线被动摇、被逾越,自然是根基不稳、地动山摇。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仍然会看到耕地浪费、撂荒地杂草丛生、无人管理等现象,这无疑是与大计方针背道而驰的行径。广大党员干部当自觉担起保土之责,深刻明白若抱持地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冷漠态度,不仅会受到问责执纪的压力,更会丢失基础盘优势让地区走入发展困境,所以我们既要用心盘点当地耕地资源,以魄力决心推动撂荒地耕新推进,更要让有限耕地发挥最大效益,在多措并举中不断变废为宝,真正绘出旧绢可点新妆颜的丰景图。

提质量让高标准耕新,绘出沃土流金稻谷黄的丰景图。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耕地红线退无可退,在有限资源中释放无限可能,方是解题答卷的要点和难点所在。聚焦现实难题,从非农化非粮化的变相开发,到土壤酸化、盐渍化、板结、农药化肥污染等问题交织,从量到质的改变势在必行。广大党员干部当带头转变、争做农田专家,在提质量中促高标准农田耕新向好发展,主动围绕耕地质量开展好修复工作,积极组织专家团队下基层、搞调研、出方案,更要引导广大农民合理使用药剂化肥等,以绿色种植绿色养殖为主,促农业循环发展擦亮品质名片,让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种植效益提升双向奔赴,真正绘出沃土流金稻谷黄的丰景图。

立招牌让示范区耕新,绘出满眼生机转化钧的丰景图。从水养茭白的示范村,到菌草技术铺就致富路子的山林地带,从油菜花小火车跑出的网红旅游线,到荷塘月色绘就的富春山居图,从沙地红薯交织而起的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线,到高原土豆映红的幸福生活,越来越多的农业示范区出现在大地之上,不仅丰富了农村画卷的色彩,更立了一块块金招牌,让我们看到了致富路上的无限可能。广大党员干部当深度结合耕地保护、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在盘活存量、优化质量、把控变量、提升增量中,让一方热土为地区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真正引进更多好项目、好想法,让美丽田园长出致富果、铺就幸福路,让泥土的芬芳沁润出好日子的香甜,不断绘出满眼生机转化钧的丰景图。

保护耕地是国之大者心得体会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站在粮食稳定发展的新台阶上展望未来,继续推动和强化两藏战略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对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对此专家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亿亩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味稻、加工专用稻。巩固提升生产功能区、优势区玉米产能,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薯类、杂粮等作物。

同时,优先在两区和符合条件的国家种子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选择已完成两区划定工作的.典型县为试点,利用遥感等现代空间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