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_第1页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_第2页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_第3页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_第4页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模拟考试288题(含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精选试题288题[含

答案]

一、综合题

i.

材料1:

自2002年以来,南京.成都.石家庄等地相继发生奶农把鲜奶倒入下水道的事件。另据

2004年7月15日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报道,进入夏季之后,浙江某市160多户奶

农也频频把鲜奶倒入水沟,有时在一天内倒掉14吨。倒奶那几天,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

分头外出,帮助奶农联系收购鲜奶的企业,但收效甚微。时隔一年,这样的事件又见诸媒

体。2005年8月11日新华网报道,陕西某村十几家奶农无奈把鲜奶倒进污水沟。为帮助

奶农售奶,当地政府联系了一家公司,收奶价格是每公斤1.2元。可就是这样的低价,该

企业后来也不收了。

人们不禁要问:如今牛奶多得喝不完了吗?

材料2:

其实,全球年人均奶类消费量为93公斤,中国仅为7.2公斤。奶农倒奶固然与牛奶易变质

且不能大量贮存有关,但前几年一些地方农民一窝蜂地饲养奶牛,鲜奶的供应大量增加。

同时,很多企业纷纷介入乳品加工业,有些产品尚未达标上市,消费者不敢购买。当乳品

销路不好时,企业便限量收购鲜奶。

材料3:

(北京讯2008年9月)中国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三聚鼠胺检测,再发现20家

乳品企业的普通奶粉有三聚鼠胺。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和液

态奶的三聚鼠胺专项检查以后,又组织对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粉进行了三聚鼠胺专项检

测,并在前晚公布了检查结果。报道说,当局抽检了全国约290家普通奶粉和其他配方奶

粉生产企业中的154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发现有13%的企业所产的奶

粉含三聚氟胺。此外,当局抽检了9月140(即三鹿宣布停产整顿之日)前生产的265个

批次的产品,发现其中11.7%的批次含三聚氟胺。检验结果显示,检出三聚鼠胺的批次产

品仍集中在石家庄三鹿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而且其“含毒量”比婴儿奶粉更高,最高

含量达每公斤6196毫克。止匕外,石家庄宝城乳业.唐山市龙源乳业的产品,三聚鼠胺含量

被发现在每公斤5500毫克以上。

国家质检总局9月16日通报的结果显示:全国婴幼儿奶粉抽检,伊利.蒙牛.光明.圣元.雅

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鼠胺。这是巨大面积的恐怖情形,真是奶粉“地

震”。

新华社引述医学专家说,成人的生理功能和饮食结构与婴幼儿不同,食用奶粉中含有少量

的三聚鼠胺可以自行排出,引起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很小,但对婴幼儿来说,三聚鼠胺

不容易自行排出,是婴幼儿肾结石和尿结石的致病因子。三聚窗胺的最大的特点是含氮量

很高(66%),加之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很低,给了掺假.造假者极大地利益驱动,有人

估算在植物蛋viper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氟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

原料的1/5.所以“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是添加三聚ft胺的主要原因,三聚鼠胺作

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什么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等也成了掺假.造假者心存

侥幸的辅助原因。1994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

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鼠胺可能对肾

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农场主把牛奶倒入大海的现象,与材料中的“倒奶事件

”有何本质区别?“倒奶事件”中隐含着什么样的经济规律?

(2)为避免发生类似的“倒奶事件”,你认为地方政府应如何作为?

(3)“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什么问题?党和政府应如何吸取教训?

参考答案:

(1)从表面现象看,两者都是牛奶供给过剩。但是,前者反映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

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的体现;后者主要是市场

体系不完善,鲜奶销售渠道不畅通的结果,不是经济危机的征兆。

这个案例说明,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起作用,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具有客观性。人们过多.过快地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到奶年养殖和乳品

加工行业,一旦供过于求,企业就会压缩鲜奶收购量,奶农只好倒奶。这个案例还说明,

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了资源的浪费。政府有必要对市场进行适度干预,逐

步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

(2)由于奶农和企业往往缺乏充分的信息和对市场风险足够的认识,因此,地方政府有必

要加以引导和服务。如着力帮助奶农和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分析,开展事前供需调研,制

定科学,合理的产业规划,形成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链系;采取优惠措施,帮助奶农和

企业开拓乳品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监督奶农和企业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

准,促使其改进生产技术。

(3)“三鹿奶粉事件”严重损害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教训十分深

刻。它暴露出政府监管不力:反映了中国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

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一些干部缺乏宗旨意识.大局意识.

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作风飘浮.管理松弛.工作不扎实,有的甚至对群众呼声和疾苦置若罔

闻,对关系群众生命安全这样的重大问题麻木不仁。我们对这些事件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必

须充分估计,对其中的惨痛教训必须牢牢记取。这些事件再一次告诫我们,各级党委和政

府必须把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的日程上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这是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绝不能以损害人民生命健康来换取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要强化

行政问责制,出了问题必须严格追究领导责任。要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

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要切实加强对食品研发.生产・流通.消费各

个环节的监管,大力整顿食品行业市场秩序,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确保食品质量安

全,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只有抓紧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全党同志始

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我们

党才能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二、单选题

2.上层建筑的核心是(C)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3.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认识世界多样性的统一

B.认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4.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

A.客观实在性

B.实物性

C.结构性

D.可分性

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D)

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C.商品经济会共同存在的现象:

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

6.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7.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

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9.价值的本质是(D)

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10.商品的本质因素是(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C)

A.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实质

1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5.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6.“谋事在人,成事在天"(A)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B.宿命论的历史观

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

D.循环论的历史观

17.杰出人物的产生是(C)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8.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

A.产品的分配形式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19.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20.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C)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21.“如果偶然性不起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是一种

(D)

A.历史宿命论的观点

B.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22.商品是:(A)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23.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D)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24.《诗经》上说:“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就是说,高的堤岸可以变为深谷,深谷也

可以变成丘陵。这是一种(A)

A.朴素辩证法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I).相对主义观点

25.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

是(C)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产品经济社会

B.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消灭了的社会

C.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D.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26.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

A.永恒性

B.客观性C.不变性D终极性

27.“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

句话是说C

A.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相适应

28.金融寡头在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的实现。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29.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D)

A.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B.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

C.实现充分就业;

D.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C)

A.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

B.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C.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D.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

31.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

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

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

32.“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的观点是(B)

A.一切哲学的观点B.辩证法观点C.可知论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3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34.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3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C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历史唯物主义与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

36.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C)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37.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是A

A.国家政权B.政党C.哲学D.政治.法律思想

38.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B

A.地理环境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人口D.阶级斗争

39.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前者是直观反映论,后者是能动反映论

B.前者坚持可知论,后者坚持不可知论

C.前者坚持从物到思想和感觉的认识路线,后者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

D.前者是经验主义,后者是教条主义

40.“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种说法的实质是(A)。

A.主张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相对的

B.否认真理都是发展的

C.主张真理都是绝对的

D.主张真理都是具体的

4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42.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辨证的关系

4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44.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

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45.发展的实质是(D)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相对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46.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47.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C)

A.劳动时间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

48.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B)

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49.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D)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

50.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A)

A.G-W…P…W'—G';

B.W…P…W'—G'—W;

C.P…『一G'—W-P;

D.W'—G—W…P…『;

5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52.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D)

A.工人工资的高低:

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

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

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5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54.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B)

A.否认意识的能动性

B.夸大意识的能动性

C.否认物质的决定性

D.夸大物质的决定性

55.“拔苗助长”的事例是(C)

A.重视可能性的表现

B.忽视可能性的表现

C.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

D.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56.生产成本是(D)

A.资本主义生产费用;

B.实际生产费用;

C.活劳动的耗费;

D.物化劳动的耗费;

57.荀子说“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A)

A.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58.“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这

就是要人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D)

A.矛盾普遍性原理

B.运动.发展的原理

C.普遍联系的原理

D.矛盾特殊性原理

5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60.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C)

A.观察实验方法

B.逻辑推理方法

C.矛盾分析法

D.归纳演绎方法

61.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B)

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

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

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

6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

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

C.既肯定又否定

D.既前进又倒退

63.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C)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64.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

(C)

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

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

6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C)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66.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0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6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C)

A.国有企业的存在;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6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

A.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6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B)

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

70.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实现的

A.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71.垄断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B)

A.规定垄断价格;

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C.掌握国家政权;

D.避免两败俱伤

7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B)

A.产业资本;B.金融资本;C.银行资本;D.商业资本

73.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C)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商业资本家

74.把一些法律上和生产上还是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

垄断组织形式是(C)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75.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A)

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货资本的总和;

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

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76.垄断利润是(D)

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

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

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

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77.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

A.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C.社会总产值的构成问题;

D.国民收入的分配问题;

78.垄断的形成是(A)

A.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

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79.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C)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80.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A)

A.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B.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

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飞D.竞争的结果

81.生产价格是(D)

A.预付资本加利润;

B.预付资本加平均利润;

C.成本价格加利润;

D.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82.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C)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

83.成本价格是由(D)

A.固定资本形成的;

B.流动资本形成的;

C.所用资本形成的;

D.所费资本形成的;

84.利润率是(D)

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

C.剩余价值与所费资本的比率;

D.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

85.反映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增值程度的是(B)

A.剩余价值率;

B.利润率;

C.平均利润率;

D.年剩余价值率;

8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C)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87.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C)

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

C.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

三、简答题

88.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89.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

指导意义。

90.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请辨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为的规律,社会生活的

一切领域都是人自觉进行活动的场所,社会历史的一切都是人的活动所创造的。该命题认

为在历史活动中“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承认社会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是通

过人的自觉活动得以实现的,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

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历史是人们自

己创造的,而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

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91.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

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

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

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4倍。

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

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

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

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

——摘自W.

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

②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

参考答案:

(1)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

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

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

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4分)

(2)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

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

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

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

劳动者的阶级地位。(3分)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

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主要有:使

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

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

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3分)

92.当代资本主义高水平的生产力状况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资本占

有形式发生了由私人垄断资本到国家垄断资本的变化,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采取了

“国有化”和“计划化”的形式;大量小额股票的出现,使资本占有的特点表现为股权分

散化,从而使资本占有者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资本主义企业生产发展中对工人提出的

生产和管理方面建议的吸收,以及工会作用的增强,使得资本主义的经济管理表现出“民

主化”的特点;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使工人为自己铸造的已经够长够重的金锁链略微得

到放松;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使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呈现出“世界

联合”的趋势;等等。因此,资本主义新变化表明,资本主义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请根据以上材料辨别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否改变了资本主义性质?

参考答案: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第一,“股权分散化”现象与资本主义垄断统治的实质。股票持有者人数的增加并不意味

着人人都成为股东.成为资本家。因为对于那些持有小额股票的劳动者来说,购买小额股票

只不过是一种储蓄性的投资,他们所掌握的股金有限,所得股息也只相当于存款利息。在

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掌握股权的是那些拥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大资本家,他们才是生产

资料的真正占有者。资本主义在利用股份形式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的“股权分散化”的

现象,只不过表明垄断资本为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为缓和资本主义社会矛盾,而

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一种局部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不可能使劳动人民成为资本

家,反而使“股权分散化”成为垄断资本加强金融寡头实力的一种手段。

其次,“混合经济”现象与国有化.计划化的实质。把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解释为“混合经

济”,实际上是在曲解资产阶级国家性质的基础上抹杀了国有化与计划化的实质。国有化

的实质是由国家的性质决定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性质决定了资产阶级“国有化”在本质上

就是真正的总资本家的国有化,是用国家资本主义来保证私人垄断资本取得高额垄断利润

的一种手段,它丝毫不改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计划化作为垄断资本直接利

用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保证自己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一种调节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

本主义经济发展.弥补了市场机制的不足。但是,它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所固有

的各种深刻矛盾,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

的实质。

再次,“社会福利”的现象与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的增

加,目的在于干预经济,刺激社会消费,缓和阶级矛盾。劳动者经济境遇的改善,收入分

配不平等状况的缓和,是以不影响垄断资本获得剩余价值为前提的。因此,对劳动者来

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受剥削的.受奴役的状况,更没有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

第四,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知识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

作用,但是,资本主义仍然是大垄断资本占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社会,资本主义的一切经

济都是围绕攫取剩余价值的目的而展开的,事实上,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员,乃至高级经

理等都是垄断资本的雇佣劳动者。

93.联系实际论述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重要意义。(10分)

参考答案:

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既体现着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内涵着中国特色。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只

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自己国家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才能找到正确的革命和建设的

道路,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1分)

第二,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

灵魂。一切事物的矛盾都有其特殊性,只有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才能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

事物的特殊本质,发现事物发展的特殊原因和根据,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1分)

第三,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两者有不同的规定性,是相互对立.

相互区别的。矛盾普遍性是矛盾的共性,就矛盾存在和性质而言,矛盾的普遍性是绝对

的。矛盾的特殊性是矛盾的个性,就具体矛盾的表现形式而言,矛盾的特殊性是相对的。

(1分)其次,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存

在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而个性只能与共性相连接而存在,相比较而显现。

脱离共性的个性是不存在的,反之亦然。(1分)再次,两者又是相互贯通.相互转化的。

由于事物范围极为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某一特定场合与阶段上是普遍的东西,在另一

场合与阶段上则是特殊的东西。(1分)

二.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第一,矛盾关系,即矛盾的共性与个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这

是因为,这种关系如同一根红线贯穿于事物矛盾问题的各个方面。毛泽东指出:“这一共

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所以,它是我们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指导线索。(1分)

第二,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矛盾的基本方法。矛盾普遍性

与矛盾特殊性的有机统一,既是客观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事物的科学方

法。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总是从一个个具体事物的特殊矛盾开始,进而达到对事物普遍

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然后又用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去研究新的.个别的.特殊的

事物,从而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普遍的.共同的.本质的认识。科学认识就是这样一个由特

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2分)

第三,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

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1分)

第四,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也是医学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医学理论与具体

病例相结合的哲学基础。(1分)

94.“蚂蚊具有和我们不同的眼睛,它们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光线。但是,在认识我们看

不见的这些光线方面,我们的成就比蚂蚁大得多。我们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我们看不见的

东西,而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就说明人的眼睛的特殊构

造并不是人的认识的绝对界限。”请结合以上材料论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一.恩格斯从这件事中,阐述了两个问题:第一,蚂蚁的眼睛确实与人的眼睛构造不同,它

能够看见化学光线,在这一点上,人的眼睛确定不如蚂蚁。(2分)第二,恩格斯强调

说,这并不是人进行认识的绝对界限。人能够证明蚂蚁看得见而我们所看不见的东西,而

且这种证明只是以我们的眼睛所造成的知觉为基础。这是因为,人不仅有感性认识能力,

而且有理性认识能力。人能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理性认识对所获得的

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也就是说,人具有辩证

思维的能力,通过辩证思维,人不仅能够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对事物的本质进行认

识。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是人所特有的,而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的活动。(3分)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

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

这个中心来确定的。(1分)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

解决。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1分)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对象,才能使对

象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到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感觉器官

直接地同对象相接触,才能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一定的直接经验,并

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1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认识依赖于实

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1分)

95.试述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0分)

参考答案:

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1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

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任务,就在

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

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

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提,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1分)这个运动,从形

式上看,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

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正是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这种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

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说明了人的认识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

—o(1分)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1分)所谓历

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1分)由于客观实践是具

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1分)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已经向

前推移,转变到另一个具体过程的时候,主观认识就应当随之转变。(1分)如果主观认

识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阶段上,这就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特点,思想落后于实

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1分)当事物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原有的矛盾尚未得到充

分地暴露和展开,向另一个具体过程推移转变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时候,如果人们硬要把将

来可能做的事情勉强拿到现在来做,企图超越阶段,这同样是脱离了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

史的特点,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1分)所以,要坚持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

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或右的错误思想。(1分)

96.论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参考答案:

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又是一个有机发展过程。(1分)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并担负着发展社会

生产力的一定历史使命,因此它必然具有历史合理性和历史过渡性这两重性质。(1分)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个经常处于变化中的社会机体,是一种处于不断变革

中的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的经常变革是这

种生产方式区别于以往生产方式的突出特征。因此,对于资本主义历史地位,应从资本主

义的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两方面来考察。(1分)

第一,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97.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社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

基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为生产无限扩大提供了强大动因;资本主义为市场经济充

分发展拓宽了广阔的空间。(1分)

98.资本主义推动了社会关系的进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过三次

重大调整:一是由单个资本到股份资本的发展;二是由股份资本到一般垄断资本的过渡;

三是由私人垄断资本向国家垄断资本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推动了资本的社

会化,带动了整个社会关系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从而推动了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1分)

99.资本主义与以往社会制度相比,它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

利于社会主义各种要素的创造。这也是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的集中表现,也是资本主义必

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内在依据。(1分)

第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特点,不只是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它

同时又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包含着一系列无法解脱的内在矛盾。(1分)正是这些内在矛

盾形成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限制,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1分)在资

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是一对基本矛盾。这一矛盾

是对抗性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无法彻底解决的。其他矛盾都是这一基本矛盾的具体表

现形式。(1分)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产生的各种矛盾,十分明显地表现出这种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历

史暂时性。随着这些矛盾的发展它必然要被一种新的更高级的生产方式所代替。社会主义

取代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必然性。(1分)

100.在几年前由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科普展中,有一个别具匠心的设计:三扇门

上各有一个问题:“污染环境的是谁?”“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是谁?”“保护环境的是

谁?”拉开门,里面各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参观者自己。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什么基本关系?(3分)

(2)如何理解“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3分)

(3)用辩证法关于度的观点说明:“地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不能满足人类的贪

婪。"(4分)

参考答案:

(1)这一精巧的设计反映的是人类实践活动中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这3个问题之间具有内

在的联系,都直指人类自身。(3分)

(2)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人类能够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

自己的目的,但人类不能不顾自然规律,为所欲为。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

(3分)

(3)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度的辩证原理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应当掌握''适

度”原则。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可以而且应当充

分利用自然资源,但不能无节制地过度索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4分)

101.简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

参考答案: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一般商品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即生产使用

价值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不是为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

为了价值,不仅为了价值而是为了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

增值过程的统一。(3分)

(1)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首先,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他的劳动属于

资本家所有;其次,劳动成果或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分)

(2)价值增值过程即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根据劳动二重性,工

人的具体劳动把生产资料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之中,而他的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之中形成新

价值。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

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必要劳动时间。工人的剩余劳动成为剩余价值的源泉。

(3分)

(3)剩余价值的本质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

部分,它直接体现着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剩余价值的

生产。(2分)

102.

[材料1]:

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

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

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叫代一

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后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

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

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

明.谷源样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上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年版)

[材料2]

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

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厂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

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

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摘山《世界社会主义

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

[材料3]:

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设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

求。番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美

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

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一一不论以什么名义一一在资本主

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

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

'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

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

请结合上面材料,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如何评价苏联模式?

(2)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

参考答案:

(1)首先,从根本制度层面上看,斯大林时期的苏联,在一国范围内首次确立了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而且.苏联模式在某些方面适应了当时国际环境的变化和苏联社会发展的需要,

取得了可观的历史成就:一是巩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很短的时间里,苏联从一个

落后的小农国家发展为强大的工业国,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二是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

胜利。作为这场战争的主力军,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

献。不仅如此,这个胜利的影响是巨大的,它使得社会主义苏联的威望空前增长,使得苏

联以世界两大强国之一的面目出现在世界舞台上。随着红军在欧洲的推进,在东欧出现了

一批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后来组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所有这些,

都推动了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和世界进步事业的发展。而在所有这些成就中.也

都有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当时条件下所起的积极作用。

其次,苏联模式又是存在严重弊病的社会主义模式。

虽然斯大林模式的功过并存,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

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在外部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包围的情况下,如何让社

会主义生根发芽,应该说是摆在苏联人民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

斯大林,他只能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去寻找依据.或者在实践中摸索前进,从

而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和运行机制。因此,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

的立场都是不科学的。

(2)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

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

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

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甚至要经历反复多次的复辟

危机和失败,而后才能站住脚。社会主义运动出现曲折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我们应当明

确,承认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

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社会主义必然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

辉煌。

四、多选题

103.辩证否定即是(D)

A.纯粹的否定

B.外力对事物的否定

C.发展环节的中断

D.事物的自我否定

104.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C)

A.个人积极性的充分调动

B.集体智慧的充分发挥

C.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D.对保守思想的克服

105.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

A.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关系

B.联系和发展

C.对立统一关系

D.辩证否定

106.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的哲学基础是(C)

A.矛盾的共性与个性辩证关系原理

B.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C.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0.辩证否定的原理

107.度是指(A)

A.事物保持自身的质的量的限度

B.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事物的规定性

C.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自身固有的规定性

D.关节点或临界点

108.俗语“过犹不及”表达的哲学思想是(D)

A.抓主要矛盾

B.正确处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C.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D.处理事物要掌握适度原则

109.不积陛步,无以成千里;不积千流,无以成江海。这句俗语表达的哲学思想是(C)

A.工作中要抓住主要矛盾

B.要正确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和准备

D.要正确“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

110.政治上的冒险主义和自然科学中的地球灾变说,其哲学上的错误是(B)

A.只承认量变,不承认质变

B.只承认质变,不承认量变

C.混淆了质变与量变的区别

D.把质变与量变同等看待了

111.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是(D)

A.突变与渐变

B.连续性变化与非连续性变化

C.显著的变化和不显著的变化

D.爆发式的质变和非爆发性的质变

112.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C)

A.纯粹的质变

B.纯粹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的情形之一

D.质变中包含着量变的表现

11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C)

A.矛盾的同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

D.外力推动

11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俗语表达的哲学思想是(D)

A.混淆是非界限的相对主义观点

B.混淆肯定和否定的区别的形而上学观点

C.割裂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辩证法关系

115.唯物辩证法理解的矛盾的斗争性是(A)

A.事物内部两个方面的相互差别.相互排斥

B.两个事物的“你死我活”的争斗

C.“针锋相对”的抗争

D.对抗

116.辩证否定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D)

A.它是事物发展的推动力量

B.它是彻底破坏事物存在基础的因素

C.它是阻止事物发生根本质变的保守力量

D.它是调和新旧事物矛盾的因素

117.关于事物发展的否定之否定过程,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有(D)

A.事物发展是螺旋形上升的过程

B.事物发展是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C.事物发展是个好像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个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

118.下列命题中,坚持因果关系上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有(D)

A.因果关系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

B.因果关系不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而是人们思维中的因果范畴使事物带上因果联系

C.因果联系是在人们的主观意向中产生的

D.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普遍的

119.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因果关系的有(D)

A.水在温度降到零度以下而结冰

B.酒后驾车而出交通事故

C.商品供不应求而价格上涨

D.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120.必然性是(D)

A.由事物的非根本性矛盾引起的

B.事物的外部原因引起的

C.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的

D.事物发展中确定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121.下列俗语中表达必然性的有(A)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因祸得福

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D.失败是成功之母

122.否认偶然性的存在,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看做必然性的观点是(A)

A.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二元论的观点

123.法国生物学家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基础,这种观点的哲学基础(B)

A.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观点

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C.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D.实事求是的观点

124.现实性本质上是指(C)

A.一切现存的东西

B.一切非现存的东西

C.一切包含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D.永恒的存在

125.下列关于肯定的命题中,正确的有(A)

A.肯定是保持事物自身而非他物的方面

B.是破坏事物自身,使其转化为他物的方面

C.肯定就是纯粹的肯定,不包含否定

D.有的事物有肯定方面,有的事物没有肯定方面

126.“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种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A)81-

85ADABC

A.辩证唯物主义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

12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BC)。

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

128.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ABD)

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保护自然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129.现象的特点有(D)

A.不能直接为感官感知

B.是同类事物中共同的.一般的东西

C.是相对稳定的

D.是多变易逝的

130.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能通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这说明(D)

A.本质和现象是完全一致的

B.本质和现象没有丝毫联系

C.现象就是本质,本质直接就是现象

D.本质和现象有同一性,现象背后都有本质

131.“劳动创造了人”是(.C)

A.生物进化论的观点

B.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唯物史观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132.所谓“劳动是使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环节”主要是说(B)

A.是劳动创造了人,使人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B.劳动是联结人类社会与作为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基础的自然界的中介

C.劳动是一种客观物质活动

D.劳动具有社会性

133.环境问题(D)

A.始于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B.始于当代科技革命

C.始于农业社会

D.有人类活动就有环境问题,不过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环境问题而已

134.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因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C)

A.社会制度不同

B.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不同

C.生产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不同

D.统治阶级不同

135.当代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说明(D)

A.必须迅速停止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

B.人类既然要改造自然,不可能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C.人类最终必将自我毁灭

D.必须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续的发展

136.唯物辩证法认为(D)

A.只有内因推动事物发展

B.只有外因推动事物发展

C.内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137.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A)

A.必要条件

B.可能条件

C.唯一条件

D.决定条件

138.我国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A)

A.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比例严重失调

B.人口性别比例失调

C.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口平均受教育水平太低

139.庄子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这个命题的哲学思想是(C)

A.辩证法的

B.承认事物的内在联系的

C.否认事物差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D.将事物差别绝对化的形而上学观点

14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这句话表达的哲学道理是(D)

A.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

C.否认联系的形而上学观点

D.承认普遍联系的辩证法观点

141.“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体现着(C)

A.矛盾的斗争性

B.矛盾的普遍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

142.发展的实质是:(A)

A.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B.否定.破坏现存事物

C.事物量的方面的扩充

D.特定事物的不断完善

143.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的(C)

A.发展过程及状态

B.发展的总趋势

C.发展的内在动力

D.发展的前进性运动

144.下列关于新事物特征的命题中,不正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