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小报_第1页
文化苦旅读书小报_第2页
文化苦旅读书小报_第3页
文化苦旅读书小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文化苦旅读书小报

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

——余秋雨

匆地读了一遍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于文化的理解,实则,文化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压迫,一种力气!文化是漂亮的、苦痛的、感人的、悲愤的,是包涵一切的!书中纵横捭阖教导千年文化,激扬的气魄与感伤同在,让我时喜时悲,感慨万千。一切,对于某些人来说是世界;而世界,对于某些人来说是文化了。

这书里写的,有历史上的匆忙过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有淳朴和善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看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对于“废墟文化”的描写。

并非全部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全部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虽“败”犹荣。我实在读完余老的《废墟》后,想到这个词的。欢快当然悲壮,但那究竟转瞬即逝,只有那一份悲壮,才可以刻骨铭心,成为永恒。于是,在完善与残缺面前,我依旧选择了残缺——就犹如我深深地眷恋着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与莫高窟的寂静优雅。因为它们昭示着那些朝代的兴盛与衰落……

废墟:是人生的起点,它装着真善美,也藏着假丑恶。不同的人们从废墟中读到不同的答案;废墟是文化的起点,从没有文字记载开头,我们的祖先就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废墟。甲骨文化、父系文化、母系文化、河套文化、仰韶文化,等等,得以汇成熠熠生辉的五千年文明长河。废墟更是历史的起点,假如没有发觉埋藏在漫漫黄沙和厚厚尘土之下的废墟,我们从哪去解读历史。文化:在尽美尽善的大网里过滤后,就只剩下一部流传五千年的儒家文化。然而,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却是时代的批判者,“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消失了一种真正肤浅的文学”。

“雪峰是宏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宏大的,因为到处漂移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宏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人生是宏大的,因为有白发,有诀别,有无可奈何的失落。”这个是发自内心的告诫俄??

没有废墟,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就没有我们,没有亚洲、没有欧洲、没有美洲、没有非洲、没有大洋洲,当然更没有中国!废墟是必定的,他的建筑者从垒上第一担土的时候就知道,不管这建筑多么宏伟、多么壮美,照旧有他日后的落寞与孤寂;不久,废墟会被掩埋,将会有新的“非虚”诞生。它的过程是同样的,终有一天他会蓦然倒下,没有从前的宏伟与一切,最终甚至被人忘却??这个就像人生,每一个人都是一方建筑,由往年的辉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终究免不过变成废墟;社会也是这样,一个建筑到了,另一个新的建筑就会产生来取而代之。再漂亮的人生,最终会成为废墟的。

人生的宏大建立在废墟上;历史的悠远建立在废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废墟上;文化的开端建立在废墟上。

废墟不仅如此,像所说,假如在现代,“黄鹤楼可以装电梯;阿房宫可以作宾馆;滕王阁可以辟商场。”这个不是富强,这个才是文明真正的废墟!荒漠化感情;忘却以往;摧残文明??

若是圆明园重建,得来的是一颗没有耻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强盗的劣迹,昨日的中华文明。有时,或许废墟比建筑要好得多。

废墟真正表达的,好像是唱响一曲对于现代的文明的悲歌,废墟,是现代的产物,是现代的

建筑,或许它的重要不能与天安门、故宫相比,但是,后两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国古人的宏大,前一者让我们永记耻辱,还有一种渴望,一种呼吁

一八六零年,英法联军悍然闯进闭关自封的大清帝国,圆明园惨遭蹂躏,几代的辉煌,付之一炬——得胜的侵略者满载而归,殊不知,他们的欢呼声背后,隐蔽着一个古老民族沉重的叹息……清帝和他的子民早已无法负担巨大的费用重建这座举世著名的万园之园,只好任凭这艺术珍宝的残骸暴露荒野,遗留到了今日。等待着后世,为它再造一世威名……

不久前,听说国内一位闻名导演拍摄了一部关于圆明园的影片,我很想看看,却可怕去看。记忆中,圆明园留给后世的,是在残风中摇摇欲坠的断柱和荒原上莽苍苍的野草。当然,还有那份独属于废墟的安静。我担忧,现代人高科技的制作会将这原始的残缺之美化为乌有;会让这原本寂静的废墟变成喧阗的街市,失掉它原有的独特魅力。既是这样,不如让它遗存于眼中,为自己的心灵,留下一片空地,建筑那从前的辉煌。

在大多数人心里,废墟总代表着衰亡。“废墟表现出固执,活像一个残疾了的悲剧英雄”“废墟昭示着沧桑,让人偷窥到民族步履的蹒跚……”然而,大地却不能缺少废墟,就像老者不能没有白发,那就失去了岁月的留痕。

王圆箓,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为了一己私利,这个无知的出家人把成千上万的宝藏以低价出卖给了洋人;为了建筑一个三清观,他用刷子和铁锤毁掉了前人心血凝铸的珍宝!他没有受到制裁。或许,愚昧腐朽的清王朝永久也领悟不了敦煌国宝的真正价值,于是只好任历史的年轮把这废墟碾碎,碾碎;留与后人评说……

尽管圆明园的雕栏砌柱已然被“两个强盗”付之一炬,但他们烧不去康乾盛世书写的壮美篇章;就算莫高窟的精致壁画已然被王道士毁于一旦,但他抹不去敦煌佛都传承千百年的文化底蕴。

废墟是宏大的。于后世来说,废墟是最好的老师。它叙述着历史,映射曾经的成就与残败;它述说着岁月,让人们学会遗忘与牢记。

一片废墟,一个民族的浮沉,一种文化的沉积——废墟不应遭到唾弃与掩盖,它是历史的见证,是文明的象征。“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敬重历史,敬重废墟,因为废墟,也是一种永恒,一种凄美……

“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年轻。老就老了吧,安详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爱美。假释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