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八县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濮阳市位于河南省东北部,是中原油田总部所在地,也是国家粮、棉、油主产区之一。濮阳市是随着中原油田油气资源开发设立的典型资源型城市,形成了以油气、天然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随着油气资源逐步枯竭,濮阳市社会经济发展缓慢,2011年11月,被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后经过多年努力,这座城市在转型发展中谱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获得国家的肯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濮阳市在调整油气化工产业体系过程中()A.降低油气开采量,压缩石化产业的规模 B.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C.打造全产业链,形成高附加值产业集群 D.采用油气开采新技术,提高出油率2.濮阳市被国家肯定之处在于()A.发展农业,以食品工业为主导 B.从“一业独大”转向三次产业协调C.因地制宜,壮大劳动密集型产业 D.完善交通,巩固交通枢纽地位〖答案〗1.C2.B〖解析〗【1题详析】降低油气开采量,压缩石化产业的规模,不利于发挥当地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会使得当地就业机会减少,经济发展水平降低,A错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指的是其他制造业,而不是油气化工产业,B错误;打造全产业链,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程度,发挥当地石化产业的优势,C正确;由材料“随着油气资源逐步枯竭”可知,当地不适合继续提高出油率,D错误。故选C。【2题详析】濮阳市获得国家的肯定主要指的是油气资源枯竭后,城市的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提高。虽然材料提到“也是国家粮、棉、油主产区之一”,但由所学产业结构可知,发展农业,以食品工业为主,不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般规律,且农业的附加值较低,A错误;由材料“形成了以油气、天然气、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可知,濮阳市早期产业结构较为单一,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获得国家肯定,B正确;壮大劳动密集型产业不符合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般规律,且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附加值较低,C错误;完善交通,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吸引投资,促进区域间交流,但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以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D错误。故选B。乡村聚落是农业人口空间分布载体,也是具有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社会演替等多维功能的地域空间载体。乡村聚落的演变、格局、效应及机制是乡村地理学研究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对认知乡村地域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重组与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表1为广东省不同海拔和坡度范围内乡村聚落分布统计表,表2为广东省与主干河流不同距离的乡村聚落分布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表1海拔(米)村落个数百分比(%)村落面积百分比(%)坡度(°)村落个数百分比(%)村落面积百分比(%)<10055.9977.74<538.9352.82100-30033.6117.995-1029.2029.69300-5007.643.1510-1515.1410.16500-7002.220.8715-2513.165.98表2距离(km)村落个数百分比(%)村落面积百分比(%)<1052.6053.4110-2029.9824.7720-3014.6014.9030-401.622.87>401.203.433.据表可知,广东省乡村聚落的分布指向性是()A.丘陵地区密集、山地稀疏 B.沿海地带密集、山区稀疏C.高海拔、低坡度、近城镇 D.低海拔、低坡度、邻河流4.珠江三角洲与山区乡村聚落规模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河网密度 B.耕地面积 C.淡水资源 D.气候资源〖答案〗3.D4.B〖解析〗【3题详析】由表格可知,超过一半的乡村聚落集中在海拔小于100m的地区,坡度小于10°的地区,距离河流小于10km的地区;可知广东省乡村聚落的分布指向性是低海拔、低坡度、邻河流,C错误,D正确;海拔低于500m的地区村落个数占比大,反映丘陵地区密集、山地稀疏,但未体现聚落与坡度、河流的关系,A错误;材料没有关于距海远近的信息,B错误。故选D。【4题详析】珠江三角洲乡村聚落规模大,乡村聚落规模小。珠江三角洲耕地面积较山区广阔,河网密度大,但山区的降水、河流、溪涧也可满足耕地的需水,耕地的数量直接影响人口数量和乡村聚落规模,因此耕地面积是导致珠江三角洲与山区乡村聚落规模差异较大的主要因素,A错误,B正确;广东省内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淡水资源充足,CD错误。故选B。科学家将热带印度洋划出两片区域,分别称为西极和东极,西极在西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东极则在印度尼西亚南部东印度洋,这两个区域海洋表层温度差异变化,就是印度洋偶极子。印度洋西极海温高于东极,被称作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反之为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会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图为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5.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时()A.东南亚形成反气旋性环流 B.孟加拉湾出现气旋性环流C.正值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D.正值厄尔尼诺现象发生6.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A.索马里半岛洪涝频发 B.斯里兰卡岛屿被淹C.澳大利亚暴雨成灾 D.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答案〗5.C6.A〖解析〗【5题详析】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时,印度洋东部温度高,西部温度低,东南亚在东部,温度高,气压低,是气旋,所以A错误;孟加拉湾此时在图上显示,根据地转偏向力,此时吹西南风,而且孟加拉湾不是低压中心,所以B错误;图示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印度洋东部水温高,可推测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高,正值拉尼娜现象;所以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变暖,西部海水温度低,所以D错误;故选C。【6题详析】根据材料可得,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印度洋东岸,气温低,下沉气流多晴天,印度洋西岸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索马里半岛位于印度洋西岸,降水多,所以A正确;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印度洋东岸,气温低,高压,印度洋西岸气温高,低压,斯里兰卡吹偏东风,干燥,降水少,且岛屿排水条件好,不易被淹,B错误;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印度洋东岸,气温低,下沉气流多晴天,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晴天,所以C错误;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原因是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压力作用下喷出。而印度洋偶极子正位,与地球内部无关。所以D错误;故选A。作为亚洲内陆主要的、规模巨大的年轻山系之一,天山山脉一直是构造地貌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乌鲁木齐河是天山北麓重要的水系之一,相关学者对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地质与地貌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认识。图为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质构造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天山山脉的形成原因是()A.地壳挤压弯曲变形 B.先褶皱后断裂抬升C.先断裂后褶皱抬升 D.玄武岩堆积而形成8.在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天山主脉,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面积辽阔的冲积扇 B.坡度较大的碎石坡C.连绵不断的沙丘链 D.河曲之间的河漫滩9.乌鲁木齐河干流河段河床剖面凹凸不一,其影响因素有()①河床岩层的抗蚀性②风力的侵蚀与搬运③流经不同的地质构造带④长期的冰川刨蚀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7.B8.B9.C〖解析〗【7题详析】根据乌鲁木齐河流域地质构造简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有萨尔乔克背斜,说明出现过地壳挤压弯曲形成背斜,还有众多断层构造,说明出现过断裂抬升,A错;该地没有火山活动形成的玄武岩堆积现象,D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然后产生断裂形成天山主脉以北的断陷带、坳陷区等,B正确,C错误。故选B。【8题详析】在乌鲁木齐河流域的天山主脉,海拔高,在冰川附近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岩石风化,形成坡度较大的碎石坡,B正确;冲积扇出现在山麓地区,A错误;天山主脉海拔高,以冰川作用为主,连绵不断的沙丘链为风力地貌,C错误;天山主脉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不会出现河曲、河漫滩,D错误。故选B。【9题详析】乌鲁木齐河干流河段河床剖面凹凸不一是由河流的差异侵蚀形成的,可能是河床岩层的抗蚀性存在差异,①正确;河床主要受流水作用,而不是风力作用,②错误;图中断层多,流经不同的地质构造带时,河流流向及侵蚀作用的不同使河床剖面凹凸不一,③正确;乌鲁木齐河干流河段主要受河流作用,冰川作用较少,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太阳方位角指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与当地经线的夹角。太阳方位角以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为零,顺时针方向逐渐变大,取值范围是0°~360°。图为75°N某地一年内日出方位角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75°N出现极昼的时段是()A.甲—丙 B.甲—乙 C.丙—丁 D.丁—乙11.图中甲、乙时刻()A.太阳高度低于0° B.太阳高度等于0°C.太阳从东南升起 D.太阳从西南落下〖答案〗10.C11.B〖解析〗【10题详析】根据材料“以太阳位于正北方向为零,顺时针方向逐渐变大,取值范围是0°~360°”,可知丙、丁时刻太阳方位角为0°,即丙、丁时刻,该地日出正北方向,即该地恰好极昼,由此可知,丙—丁时段75°N出现极昼,故C正确,排除ABD。故选C。【11题详析】图中甲、乙时刻太阳方位角为180°,可知该地日出正南方向,即太阳日出时恰好位于正南方地平面上,故甲、乙时刻太阳高度角等于0°,A错误,B正确;该日太阳正南方升起、正南方落下(即理论上的日出、日落和正午三个时刻重叠),故CD错误。故选B。太原市是山西省省会,社会经济发展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太原市轨道(地铁)交通线网规划由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和3号线三条市区线组成(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太原市的空间结构特点是()A.城市功能区被河流分割 B.商业区、工业区相邻布局C.沿河扩展,呈南北带状 D.东西发展,扩大城镇规模13.太原市建设轨道(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大气污染,修复生态环境 B.吸引科技人才,形成集聚效应C.完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 D.实现绿色出行,保障交通安全〖答案〗12.C13.C〖解析〗【12题详析】由材料可知,汾河自北向南穿过太原市区,且市区三条地铁线中,以南北向为主的地铁2号线的南北距离要大于以东西向为主的1号线和3号线的东西距离,说明太原市的空间结构沿河拓展,呈南北带状,C正确,D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城市功能区被河流分割的信息,A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工业区一般位于郊区,没有相邻分布,B错误。故选C。【13题详析】建设地铁可减少地面交通尾气的排放,但城市内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工业活动产生的,因此建设地铁对减少大气污染、修复生态环境作用不大,A错误;城市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对于吸引科技人才作用更大,建设地铁对于吸引科技人才作用很小,B错误;建设地铁,可以缓解城市(尤其地面)交通运输压力,有助于完善交通网络,C正确;地铁人均出行能源消耗量小,可以践行绿色出行理念,地铁运行轨道较为封闭,可保障交通安全,但由材料“社会经济发展使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可知,城市建设地铁主要是用于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即完善交通网络,缓解交通压力,D错误。故选C。土壤水分与当地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某研究团队将位于陕西省中北部黄土高原延安市的吴起县、榆林市的定边县、米脂县和府谷县作为研究区,研究了土壤水分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如图示意研究样地土壤水分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四个样地土壤表层水分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A.植被覆盖度 B.年降水量 C.地表径流量 D.年蒸发量15.四个样地土壤表层水分均少于25厘米层水分,可能的原因是()A.深层土壤保水性好 B.表层土壤蒸发量大C.植物生长需水量多 D.地表水上流失严重16.与米脂、府谷样地相比,定边100~300厘米土层保存了较多水分,说明该样地()A.土壤质地紧密,水分散失少 B.冬季寒冷,土壤结冰期较长C.植物低矮,缺乏深根性植物 D.水分下渗量大,淋溶作用强〖答案〗14.A15.B16.D〖解析〗【14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植物的根系和植物的差异,会影响到土壤的保水能力。读图可知,该区域土壤含水量主要集中在0-25cm之间。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附近,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和蒸发量趋于一致,排除BD,且该区域表层含水量较为一致,但深层含水量差别较为明显,是因为植被覆盖率的不同导致下渗作用不同,排除C故选A。【15题详析】四个样地土壤表层水分均少于25厘米层水分,说明水分集中在25cm处,植物的根系也集中在这一深度。排除深层土壤保水性和地表水的影响,排除AD,该区域植被根系比较发达,但植被数量较少,排除植物生长需水量多,排除C。水分含量稳定在供求平衡上取决于蒸发和补给,故选B。【16题详析】若土壤质地紧密,则水分难以进入,A错;黄土高原区域无冻土层,B错;定边100~300厘米土层保存了较多水分说明该区域植被根系较深,C错;淋溶作用是土壤中可溶物质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现象,水分下渗量大,淋溶作用强,上层水分缓慢入渗与下层土壤水分补给会导致上下层水源补给多,D对;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赤水河是长江上游支流,全长444.5千米,流城面积2.04万平方千米。流域内分布着深厚的紫红色或红色砂岩,赤水河河谷深切狭窄,山势陡峻,河岸山地海拔多在1000-1930米之间。赤水河因季节性呈现红色而得名,该河流是中国唯一一条没有被污染的长江支流,河水清澈透底。如图示意赤水河水系分布。(1)描述赤水河流域的水系特点。(2)推测赤水河没有被污染的主要原因。(3)就赤水河季节性呈现红色作出合理解释。〖答案〗(1)河流大致由西向东流转为由东南向西北流;支流多;流域面积较小。(2)四周山地之间,环境优美;人口稀疏,人类活动少,污染少;环保措施得当。(3)流域内紫红色或红色砂岩广布;雨季时,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流域地势起伏大,流速快,侵蚀红色砂岩,使河流呈红色。〖解析〗【小问1详析】根据赤水河水系分布图可知,河流干流在28°N以南大致由西向东流,28°N以北由东南向西北流;图中显示支流多;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较小。【小问2详析】赤水河河谷深切狭窄,山势陡峻,河岸山地海拔多在1000-1930米之间,可知四周山脉包围,环境优美;山地起伏大,人口较少,工业少,对河流的污染少;由于河流对当地产业的重要性,当地对其保护力度大。【小问3详析】流域内分布着深厚的紫红色或红色砂岩,赤水河河谷深切狭窄,山势陡峻,河岸山地海拔多在1000-1930米之间,地势起伏大,流速快,加上当地为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侵蚀作用强,紫红色或红色砂岩被侵蚀进入河流,使河流呈现红色。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巴西用了不到30年时间,由一个粮食进口国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被称为“世界的粮仓”。为了保持住这一地位,近年来,沿着公路两边,巴西正在大力开发雨林的耕地资源。如图示意巴西地形、河流、农作物分布。(1)分析巴西成为“世界的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2)推测巴西迅速成为“世界的粮仓”所采取的措施。(3)你是否赞同巴西向雨林索要耕地的做法,表明态度并闸释理由。〖答案〗(1)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的农业区,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土地资源丰富;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巴西高原地形平坦。(2)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机械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量;完善交通,使农产品可到达世界市场。(3)赞同:可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不赞同:破坏雨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产生污染等。〖解析〗【小问1详析】读图可知,巴西的主要农业分布区在巴西高原上。巴西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湿季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利于种植业的发展;巴西高原上人口稀少,土地资源丰富,可利用面积广;降水多,河流较多,灌溉水源充足;高原面上地形平坦,利于耕作。【小问2详析】要迅速成为“世界的粮仓”,粮食产量要大,粮食能到达世界市场。利用丰富的土地资源,扩大农业生产规模,提高机械水平来提高生产效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作物产量;完善交通,使农产品可到达世界市场,成为真正的世界粮仓。【小问3详析】开放性试题,先表态再说理由。赞同:雨林面积广阔,利用起来可以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不赞同:向雨林索要耕地会破坏雨林,产生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人类活动的增加,会污染环境。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韩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仅用不到60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百余年的历程,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五大汽车制造国,第六大汽车出口国。刚刚开始的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半成品和零部件,由工人进行组装。国产化阶段(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开发国产车,自行设计车种、开发车型……从而成为世界第16个具有独立生产轿车能力的国家。后又经历了进军国际市场阶段、向汽车生产大国迈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