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6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课时作业_第1页
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6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课时作业_第2页
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6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课时作业_第3页
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6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课时作业_第4页
高考全国卷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考点26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课时作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二十六)一、选择题1.[2018·安阳期末]据《金石萃编》所收“宗正官当”瓦当,“都司空瓦”等,知宗正属官有“都司空令丞”为主管宫殿建筑的瓦当制作手工业的机构与官吏,叫“东园匠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以“东园匠令丞”为少府所属十六令丞之一,颜师古注“东园匠,主作陵内器物者也”。该材料主要表明了()A.秦汉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异常发达B.民间手工业遭到官营手工业的排挤C.官营手工业的管理体系较为完善D.秦汉时期的官营手工业中分工细致答案:D解析:根据“主管宫殿建筑的瓦当制作手工业的机构与官吏”“‘东园匠令丞’为少府所属十六令丞之一”“东园匠,主作陵内器物者也”,少府是掌管皇室手工业制造的官名,所以材料表明秦汉时期的官营手工业中分工细致,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2018·唐山开滦二中期末]史料记载,宋代漳州一带“客户则无立锥,惟藉佣雇,不能营三餐之饱,有镇日只一饭,或达慕不得食者”。这可以佐证宋代()A.政府的压榨使得农民处境艰难B.人多地少问题激化了社会矛盾C.雇工群体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D.南北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不断拉大答案:C解析:据材料中“客户则无立锥,惟藉佣雇”可知反映的内容是土地兼并对农民的影响,并没有涉及役税与南北经济差异,故排除A、D两项;据材料中“惟藉佣雇,不能营三餐之饱,有镇日只一饭,或达慕不得食者”可知,雇工们生活的不稳定,有的一日一餐,有的不得餐,并没有对社会矛盾进行分析,故C项正确,排除B项。3.《晚明社会变迁》一书说:“综合粗估结果,1570~1644年美洲白银总共大约有12620吨流入了中国。”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加强控制海外贸易B.明朝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C.中国传统手工业较发达D.中国参与了西方的殖民掠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考查明代手工业发达和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依据题干时间“1570~1644年”可知,当时中国处于明朝时期,A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依据题干可知,明代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手工业较发达,大量手工业品出口所致,故C项正确;D项说法明显错误,应排除。4.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盐铁政策的变化有助于()A.民营手工业的发展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D.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东汉虽设有盐铁官,但只负责征税,实行‘纵民煮铸’的政策”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汉放宽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有利于盐铁相关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中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土地的集中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国家对手工业和商业的政策,与小农经济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材料中盐铁官营的经济政策的松动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5.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棉布虽松江所产,旧亦不多,故无其额。自二三十年,松江之民多倚织布为生,见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记载的这一现象()A.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发展B.反映明代由抑商转向重商C.说明工商税已成明代税收主体D.表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答案:A解析:材料“今征粮折棉布(将国家所征的粮食税折合成棉布征收)”反映了明朝政府对松江地区赋税政策的调整,客观上有利于松江棉织业的发展,故A项符合题意;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所以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松江地区,不能说明工商税已成税收主体,也不能说明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排除C、D两项。6.唐代官营手工业中广泛采用奴隶制和差役制,而宋代官营手工业对军匠和民匠原则上实行雇佣制。由此可见,宋代()A.官营和私营手工业竞争激烈B.政府传统经济政策发生变化C.手工作坊雇佣关系普遍存在D.工匠的身份及地位有所变化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唐宋对官营手工业管理的变化,没有涉及私营手工业,故A项错误;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的传统经济政策,这是不会变化的,故B项错误;手工作坊雇佣关系在明代才出现,故C项错误;从奴隶制、差役制到雇佣制,说明工匠的身份及地位有所变化,故D项正确。7.据《册府元龟》记载:唐文宗时,“江淮之人什二三以茶为业”;唐武宗时,盐铁司曾上奏说,“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材料反映了()A.唐代茶税收入明显增加B.气候决定南北种植业差异C.南方商品经济发展更快D.农副产品市场流动性增强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江淮之人什二三以茶为业”“伏以江南百姓,营生多以种茶为业”说明唐朝茶叶生产迅速发展,农副产品市场流动性增强,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唐代茶税收入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气候决定南北种植业差异,排除B项;不能通过茶叶生产发展迅速推断南方商品经济发展更快,排除C项。8.春秋时期,管仲提出“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这一做法()A.提高了工匠社会地位B.促进了手工技术发展C.固化了社会阶层等级D.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据材料中“四民分业论”“即‘士农工商’四种身份的人分开居住,分别培养”可得出是划分士农工商的居住区,与其社会地位无关,故排除A项;据材料中“工匠(手工业者)聚集在一起,‘相语以事,相示以巧,相陈以功’”可得出众多工匠一起工作推动了手工业技艺的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社会阶层进行阐释,故排除C项;材料中仅是描述了四种身份人的居住以及工匠由于居住在一起而提高技术,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故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州风俗考》记载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房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材料二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三清雍正帝说:“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出的现象与材料一反映出的现象是否相同?为什么?它对材料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会造成什么影响?(3)材料三的观点对前面材料所反映出的历史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答案:(1)纺织业发达,工匠与机户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