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_第1页
第35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_第2页
第35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5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_第4页
第35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高三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单元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35讲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第三部分经济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备考分析了解劳动在社

会生产中的作用,

以及历史上劳动工

具和主要劳作方式

的变化。考情分析:生产工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

志,也是古代社会人类前进的强大动力。考查的

重点是农业工具的演进和东西方劳作方式的发展

概况。备考策略: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学习这一内

容,认识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进步的意义。备考指南课程标准备考分析认识大机器生

产、工厂制度对人

类劳作方式及生活

方式的影响。考情分析:考查的重点是工业革命的背景、影

响。2021年江苏卷考查了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及

影响。备考策略:厘清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的关系,辩

证地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课程标准备考分析认识人工智能

技术等对人类劳作

方式及生活方式的

影响。考情分析:考查的重点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技

术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备考策略:识记重要的发明、发现,认识科技对

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课程标准备考分析理解劳动人民

对历史的推动作

用,以及生产方式

的变革对人类社会

发展所具有的革命

性意义。考情分析:考查的重点是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

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广大劳动人民是物质生产

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他们在生产方

式的变革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备考策略:认识劳动实践带来的生产方式的变革

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考点一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

农业工具的变化链接教材·学习聚焦(P19)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不同文明地区

的农业生产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考点梳理1.耕作工具(1)

材质:主要有骨、竹、木、石、蚌、铜、铁等。(2)

方法:从打击制作为主到增加磨制再到冶炼。(3)

分布①

从目前发现的考古资料看,青铜器最早出现在西亚、北非地区;新

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②

公元前15—前14世纪,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

,后来这一技术逐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③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步推广;南北朝时出现了以灌

钢法制作的农具。冶铁技术

2.灌溉工具(1)

原始社会末期,人类已经能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在古埃及和

中国等地,人们已懂得利用

⁠原理进行灌溉。(2)

封建社会①

东汉末期出现

⁠,三国时期马钧对其进行了革新。②

唐代出现筒车,借助水力汲水入筒进行灌溉。杠杆

翻车

3.畜牧业工具设施:古人用圈厩来饲养禽畜,用马槽来喂马。耕作工具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使得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对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灌溉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灌溉效率,使更多的农田可以得到灌溉,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课堂追问

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的进步是怎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二、

手工业工具的进步1.纺织业(1)

原始社会:约3万年前,中国的山顶洞人已经用骨针缝制兽皮;

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使用

⁠作为纺线工具。(2)

封建社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了人们使用纺车纺纱的场景。当

时,人们能够使用构造复杂的

⁠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元朝以后,纺织机成为农耕家庭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3)

古代西方也出现过纺纱用的纺车。陶纺轮

提花机

2.陶瓷业(1)

新石器时代晚期,许多地区采用坯车制坯。(2)

南朝时,工匠已懂得把坯件放进匣钵中。(3)

唐宋时期,工匠在器物底部放置已烧制好的黏土块——支钉,使

器物在烧制过程中不粘连。3.金属冶炼(1)

锻打:工具主要有土炉、锤、锉等,适合制作小型金属器具。(2)

铸造:有熔化金属原料的坩埚、使液态金属成型的范等,适合制

作大型金属器具。三、

劳作方式的发展链接教材·学习聚焦(P22)农业家庭式劳作、农业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

劳作是古代重要的劳作方式。1.农业家庭式(1)

原因:随着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一家一户的个体劳作成为可

能,集体劳作的形式逐渐瓦解。①

中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统治者鼓励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

⁠生产模式。②

古希腊罗马:氏族部落解体后,一家一户的家庭式劳作日渐普及。男耕

女织

(2)

表现2.农业庄园式(1)

形态:众多奴隶或农奴在庄园的土地上进行集中劳作,劳动者被

束缚在土地上,生产力低下。(2)

表现①

欧洲:罗马共和国晚期,战争带来的大量奴隶涌入罗马,出现了大

型奴隶制庄园;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大量农奴或农民在领主的庄园中服

劳役。②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带有庄园经济的色彩。坞堡

3.手工业家庭与作坊(1)

古代有以制作手工业产品为生的手工业家庭,以及拥有某种手工

工艺的民营和官营作坊。(2)

手工业家庭与作坊往往是手工业者世代传承,或父子相继,或师

徒传授,由统治者

⁠进行管理。登记造册

考点二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一、

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机器大生产(1)

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2)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

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巨大变革。2.工厂制度(1)

背景:随着工厂的出现,工厂制度逐渐形成。(2)

基本特征: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为保证机器的昼夜运

行,工人往往实行

⁠。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

意识,迫使工人服从管理。生产流水线被广泛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整个

生产过程处于工厂主的监督管理之下,以保证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原

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3)

主要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

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倒班制

(4)

传入中国: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制造总

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西方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

产。一批民族资本家开办工厂并借鉴西方工厂的管理经验,中国

⁠初步发展起来。[概念辨析]

手工工场与机器工厂两者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都是以雇佣工人为基础的资本

主义大生产;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工场是手工业者集

合在一起生产的场所,其特点是借助简单工具进行手工生产。工厂是直

接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单位,通常包括不同的车间,其特点是使用机器

进行大规模生产。民族

工业

二、

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1.积极影响(1)

工业革命促进了

⁠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空间。(2)

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欧美国家形成了水陆运

输网,促进了城际、国际的人口交流与贸易往来,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流

动性。(3)

工业革命促进了乡村的改变。西方国家农业机械日益普及,农业

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城市化

(4)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时间观念更为增强。(5)

初等教育不断推广,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西方国家不断通

过立法推行初等教育,加大政府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自20世纪初清政府

推行“

”以来,中国出现了大量小学堂和中学堂,这对普

及初等教育起到重要作用。癸卯学制

2.消极影响(1)

表现:工人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传染病与职业

病严重危害产业工人的健康。(2)

结果:19世纪,欧洲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法国里昂工人两次

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等工人运动,标志

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促进了

⁠的诞生。经过一系列

斗争,产业工人的待遇有所改善。马克思主义

课堂追问

工业化是如何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有何关系?工业革命促使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和集中,使城市发展的速度加快、

规模扩大,推动了城市化进程,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和其他所必需的条件,如统一的公共基础设施等。关系:工业革命

推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推动工厂制度的产生;工厂制度提高了生产

效率,大大推进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考点三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链接教材·学习聚焦(P30)现代科技的一系列成果,加快了人类社会迈向现代化的步伐。1.总体概况(1)

世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

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2)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2.具体成就(1)

电子计算机:

⁠年,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美国军方研

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开

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2)

互联网: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

用网络;后来,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

,并于20世纪

90年代实现商业化。1946

互联网

(3)

人工智能技术①

人工智能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②

人工智能已涵盖机器人制造、语音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领域。③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

生活。(4)

航天技术①1957年,

⁠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俄罗斯、美

国、法国、中国等国家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

球测控网。②

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苏联

(5)

海洋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1997年中国自主研发的无缆水下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

进行科学试验,这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中国的“

”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

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中国在大深

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奋斗者号

(6)

新材料技术:应用范围广泛,受到各国重视。高分子材料、纳米

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二、

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

放型转化为

⁠(1)

大量的劳动力从生产线上退下来,人们越来越依靠技术革新来实

现利润增长。(2)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有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现代

企业管理制度逐步发展起来。集约型

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了新的模式(1)

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迅猛发展,使人们可以轻松了解社

会动态,与外界沟通更加方便。(2)

各种

⁠的开发,促进了人们的通信交流,丰富了大众

的文化生活,推动了电子商务的发展。(3)

全媒体不断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视角。3.人类视野产生新的变化:交通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使得地球成为“

”。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知识,推

动了社会的进步。应用程序

球村

考向一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史料实证▶▶早在周代,官营手工业就已存在。当时主要生产封建贵族奢侈品和

军用品,而到了西汉,官营手工业出现了重要变化,生产活动不再限于

非营利性的自用品及军需品,逐渐扩展到了营利性的重要产品,如盐、

铁等。……以法律形式规定国家对盐、铁等重要商品实行专卖以期获得

稳定的财政收入。——摘编自刘小军《中国为什么成功——社会变革中的传统力量》等考向突破[史料解读]

这段材料主要分析了汉代官营手工业与周代官营手工业的不

同之处,可用于进一步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点。[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指出汉代官营手工业与周代相比发生了哪些

变化。由非营利性产品扩展到营利性产品;以法律形式保障国家对盐、铁等重

要产品的专卖;由满足消费发展到增加财政收入。1.古代农业劳动工具的演进(1)

石制工具:旧石器时代石器的制作方法以打击为主,新石器时代

在打击的基础上增加了磨制。(2)

青铜农具:青铜农具数量有限,资源珍贵,新石器时代晚期,中

国已出现小件青铜器。(3)

铁制农具:小亚细亚东部的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与青铜

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加工。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

产中逐步推广。历史解释▶▶(4)

灌溉工具: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中国东汉末期已出现翻车,唐

朝出现筒车。(5)

畜牧工具:畜牧业有其自身的工具设施,如圈厩、马槽等,有的

工具设施今天依然使用。2.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1)

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

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

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

供国内消费,而且远销亚、非、欧的许多国家和地区。(3)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

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

长期占据统治地位。(5)

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

手工业生产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3.中国古代手工业没有出现生产领域技术革命的原因(1)

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

量不大。(2)

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

技术精,对私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3)

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

重税。(4)

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较弱,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产生

巨大冲击。(5)

技术水平: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难以得到交流提高。例1(2023·全国高考乙卷)孟子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

(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岁)者可以食

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一观点所依托

的时代背景是(

C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井田制度的繁荣C.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D.商业活动的衰退C典例精析▶▶解析:由材料“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可知,百

亩的耕地依照农时来进行耕种,可以养活数口人的家庭,这是因为在春

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推广和生产工具的进步,农业生产技

术得到发展,土地利用率提高;休养生息政策一般是在大动乱、大变革

之后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并繁衍生育人口

的措施,孟子处于诸侯兼并战争盛行的时代;战国时期,铁犁牛耕技术

的推广,导致井田制度瓦解;战国时期,区域性的商业贸易繁荣,甚至

出现大的贸易都市。总结提升

(1)

古代社会的劳作方式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息息相关。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仅凭个人力量难以保证生存需要,各地基本都采用集体耕作方式。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先进工具的使用,尤其是铁犁牛耕的推广,农业家庭式劳作方式日益普遍。(2)

中国古代手工业主要部门一般围绕着金属冶炼、陶瓷制造和纺织三个行业展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要经营形态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考向二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史料实证▶▶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

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

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

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史料解读]

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后,英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的出现对生产和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也带

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造成环境污染;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大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加

速了城市化进程。1.工业革命对欧洲国家社会转型的影响(1)

促使生产方式转型:工业革命带来的机器化大生产方式是对传统

生产方式的巨大突破,而新技术革命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

续发展的挑战。(2)

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

构,加快了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经济重心迅速向拥

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历史解释▶▶(3)

促使社会形态转型:工业革命后,经济形态上,工业取代农业占

主导,城市化进程加快;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

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意识形态

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4)

促使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英国教育的发

展,学校数量大大增加,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办教育得到发展,教育内容

日趋合理化、科学化,教育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大众化教育开始形成。2.近代工厂制度的特征(1)

建立在科技发展和大机器生产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动了科技的

发展。(2)

生产资料集中使用、合理分配,分工合作体现了社会化生产

的特性。(3)

大量雇佣工人集中劳动,固定工作场所,改变了手工工场的零散

状态。(4)

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5)

规章管理制度严格,纪律意识得到强化,产品面向市场,不断开

拓销售渠道。典例精析▶▶例2(2022·广东高考)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

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

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B

)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B解析:18世纪后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工厂制逐渐形成。在工厂生产中,由于机器费用昂贵,生产成本增加,

工厂主便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干活,导致了材料中工作方式的变

化,由此推知,生产方式的转变最终将会推动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

的出现;工业结构的变动一般指的是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

的变化,材料中没有涉及;蒸汽时代普遍采用机器大生产,而不是手工

操作;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主要是由于其产量有限,而不

是物价上涨导致的。总结提升

(1)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开

展,手工工场被近代工厂取代,工厂制度出现。(2)

工厂制度下,工人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实行倒班制。生

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巨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产生

更大的经济效益。考向三

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史料实证▶▶在人类文明和现代化研究领域,科技革命可以从两个层次进行观

察。在世界科技层次:科技革命是科技范式的转变,关注科技自身的变

化。在人类文明层次:科技革命不仅是科技范式的转变,而且是科技与

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的结果。简单地说,科技革命是科学

革命和技术革命的统称,指引发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

和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的科技变迁。——摘编自何传启《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预测及中国的应对之策》等[史料解读]

材料揭示了科技革命的内涵及其对人类发展产生的重大影

响,这一革命对科技范式、人类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等方

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网络时代”带来的

美好社会变迁。促进一批新的科学技术成果的诞生,科技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越来越深;

改变生产方式,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科技含量;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增

长方式的变化;推动信息化和全球化发展;改变生活方式,给人们的生

活带来更多样、廉价的产品和更便捷、优质的服务,减轻人们的负担,

提升了生活质量;便利人们的出行、交流、资讯获取和信息传播;提升

教育、医疗、养老保障水平,丰富休闲娱乐;传统观念受到冲击,追求

自由、个性、开放、创新的观念进一步发展等。1.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1)

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

密。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

来越快。(2)

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联系密切,具有技术群体化趋势。科

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大增强,呈现出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的

趋势。(3)

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

深刻的影响。科学与技术应用紧密相连,不同学科的关联日益紧密。历史解释▶▶2.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1)

新科技革命,将人类推向了划时代的信息社会,科学技术使社会

逐步自动化、智能化,进一步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2)

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了劳动组织方式,提

高了生产管理水平。集约型经济的出现,促进了新生产要素的变革和现

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确立。(3)

新科技革命使得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迅速崛起,并且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4)

新科技革命不仅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还引发了人们的

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变化,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加快了信息交流的速

度,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典例精析▶▶例3(2022·浙江高考)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

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

(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超导量子芯片

“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

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

C

)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计算机程序的发展,推进了

人类信息文明发展;电子计算机仍是由人类研制,不能说人类的智力水

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对人类构成威胁指反制人类、奴役人类,与材料

无关;“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的说法过于绝对。总结提升

(1)

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例如炼铁技术的发展使得铁器应用于农业生产,代替了石制工具;农业机械的使用代替了手工农具。(2)

科学技术发展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例如海洋探测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产活动扩展到海底,航天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步伐迈向了广阔的宇宙,纳米技术的产生使人类有了更多更新的生产资料等。一、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1.(2023·徐州期中)“物勒工名”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手工业管理制

度,器物的制造者把自己的名字刻在器物上面,以方便监管和溯源,如

至今依然雄伟坚固的南京明城墙,每块城墙砖都有勒名,其中“黄州府

蕲水县”铭文城砖,刻录了十一级烧砖责任人。该制度有利于

C

)A.优化工艺流程B.提升工匠地位C.保证产品质量D.推动技术传承C123456789考点集训2.(2023·镇江开学考试)下图为大盂鼎的鼎内铭文,记载了周康王

(约公元前1036—前996年)向盂讲述文王、武王建国的经验,告诫盂

要忠心辅佐王室等内容,以及赐予盂的器物与人口等信息。对其中历史

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C

)A.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一手史料B.研究西周初期分封制实施的图像史料C.研究西周社会状况的重要史料D.研究春秋时期分封制解体的文献史料C1234567893.(2023·宿迁模拟)据考古资料可知,西汉中期以后,从整地、播

种、中耕、灌溉、收获到谷物的加工贮藏,一整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已经

齐备,门类品种相当齐全。据此可知,汉代(

A

)A.农业精耕细作获得了工具保证B.政府以官营方式垄断铁器的生产C.创新耕作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D.铁器时代的开启使粮食产量提高A123456789二、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4.(2023·如东阶段)1867年,英国政府颁布《工厂法扩充法案》,规

定童工每周必须上学接受10小时教育,如违反规定,父母和雇主会被处

以罚金。此外,还对工作时间、童工年龄、机械操作等进行了一系列规

定。这一法案的颁布(

D

)A.确保了义务教育的普及B.旨在改变童工的悲惨处境C.解决了英国的阶级矛盾D.适应了机器化生产的需求D1234567895.(2023·常州联考)下表为1910—1940年美国已婚妇女中工人的就业

情况统计。该表反映了美国(

C

)年

份有酬工作比例(%)提高的比例(%)女性劳动力比(%)提高的比例(%)1910年10.724.71920年19.0-15.923.0-6.71930年11.7+30.028.9+25.71940年25.3+30.835.5+22.8123456789A.社会各阶层的流动性加快B.妇女政治地位日益提高C.妇女固有的家庭角色转变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答案:C123456789三、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6.(2023·淮安阶段)二战后航天技术有了飞速发展:1957年苏联成功

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飞入太

空,1969年美国航天员第一次登上月球,1970年中国“东方红一号”人

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1年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这表明

C

)CA.航天技术是现代科技的中心B.中国航天科技水平遥遥领先C.航天技术领域国际竞争激烈D.发达国家才能发展航天技术1234567897.(2023·扬州联考)下表呈现了新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三次转变。由

此可知,我国科技发展战略的制定(

B

)时

间科技发展战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优先发展军事、重化工业以及尖端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20世纪90年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123456789A.优先满足国家的安全保障B.依据特定时期的国家需求C.彰显意识形态的鲜明导向D.突出服务民生的大局意识答案:B1234567898.(2023·淮安联考)2019年,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

办。乌镇——这座静谧的江南小镇再一次迎来它的高光时刻。会上,人

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成为高频词汇。这折射

出(

D

)A.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B.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C.科技进步加速了全球化D.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D1234567899.(2023·海安预测)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给人们的劳作与生活带来

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

1830年,奥斯特勒组织集会,在社会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工厂改

革运动。1831年春天,“缩减劳动时间委员会”成立。1832年3月,托利党的议员萨德勒提出了《10小时工作法案》,得到了议会外奥斯特勒的支持。民众从四面八方来到约克郡声援该法案,有超过13万名民众在请愿书上签名。虽然萨德勒获得了广大工人的热情支持,但是绝大多数工人在选举中没有投票权,最终萨德勒只能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结束自己的政治生涯,工厂改革运动也遭遇挫折。——摘编自陈日华《19世纪英国对工厂制度的规制:实践与立法》123456789根据材料,概括1830—1832年英国“工厂改革运动”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特点:议会内外势力共同推动;声势浩大;以缩短劳动时长为目标。

原因:英国议会民主制发展;工业革命蓬勃开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厂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过长。123456789一、

单项选择题1.(2023·南通统考)新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发明了提水灌溉的装置

“沙杜夫”,它利用杠杆原理将低洼之处的水抽引到高处,从而使高低

处的耕地均能得到灌溉。这表明(

A

)A.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增强B.埃及社会饥荒得以缓解C.埃及灌溉工具领先世界D.水利工程推动农业发展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高效训练2.(2024·海门期中改编)据统计,全国出土先秦、秦汉时期铁制农具

数量情况如下:公元前5世纪前96件,公元前3世纪前975件,秦汉时期

1513件。这表明秦汉时期(

C

)A.耕作方式发生质变B.铁制农具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精耕细作D.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3.(2024·连云港统考)春秋时,管仲回答齐桓公称霸举措时说:“一

女必有一针一刀,若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若其事立。行服

连轺

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这表明(

A

)A.冶铁技术推动生产工具的进步B.统治阶层努力适应时代大变革C.铁犁牛耕成为主要的耕作方式D.一夫一妻的小农经济开始形成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4.(2024·淮安统考)如图所示为古代中国出现的“水排”和“筒

车”。其共性是(

B

)A.都脱离了自然条件的限制B.都体现了生产动力的改进C.都体现了灌溉技术的发展D.都体现了耕作技术的提高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5.(2024·盐城阶段练习)魏晋南北朝时期,为躲避战祸或为防御少数

民族贵族的袭扰,中原地区世家豪强常召集其宗族乡党,择一便于守御

之地,屯聚为坞堡。有些坞主控制着大量土地,聚集了数百、数千家人

户的坞民为其劳作。这一组织(

A

)A.强化了庄园经济自给自足色彩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C.加强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便利了国家的赋役征发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6.(2023·镇江联考)在唐代,政府艺徒制有严格的考核举措,“诸工

作有不如法者,笞四十;不任用及应更作者,并计所不任赃、庸,坐赃

论减一等。其供奉作者,加二等。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当官司,各减

三等”。唐代这一考核举措旨在(

B

)A.强化工匠的人身控制B.确保官营产品的质量C.加强手工技术的监管D.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7.(2024·泰州统考)下面两幅图是某学者统计的1375—1825年世界各

地工人工资水平波动趋势图和18世纪全球主要城市煤炭价格示意图。据

此推测,该学者研究的主题是(

C

)C(注:斯特拉斯堡是法国城市,纽卡斯尔是英国城市。MBTU:百万英国热量单位)A.全球主要城市工业化发展水平B.价格革命对英国的影响C.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D.英国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8.(2024·镇江阶段练习)1832年,“萨德勒报告”揭示了在棉纺织行

业,童工的数量甚至占到劳工总数的2/3,他们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

时,而其收入仅是成年劳工的10%~20%。这一报道说明(

C

)A.雇用童工现象由来已久B.工业革命缺乏劳动力C.工业化背后的血腥暴力D.英国议会改革迫在眉睫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9.(2023·常州统考)19世纪30年代,英国立法规定满足一定年龄条件

的童工须在周一至周五强制入学,为此,政府还创设了工厂视察制度,

要求视察员监督工厂主;同时政府鼓励大工厂主举办工厂学校,并加大

对教育的经费支持。这些举措(

D

)A.保证了儿童的身心健康B.保证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C.强化了纪律意识和时间观念D.适应了产业革命的需求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0.(2023·南通统考)19世纪中后期,英格兰的城市学院逐渐形成了各

具特色的学科课程,例如纽卡斯尔理学院的采矿、电气工程,利物浦大

学的工程、电机,约克郡学院的化学、物理等。上述特色课程的形成

B

)A.助推了工业革命的起步B.适应了技术革新的需要C.拉大了各城市间的差距D.促进了西欧大学的兴起B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1.(2023·连云港联考)下表所示为19世纪英国传记作家笔下的工匠精

神描绘。据此可知,当时传记作家(

B

)要

素内

容传记的模式思想基础个人主义杰出工匠的个人传记价值取向创新对发明家型工匠的重视工作方法实践、实

验叙述工匠通过反复探索完成发明工作态度勤奋、毅

力讲述工匠克服困难完成发明的故事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客观记录了英国社会发展状况B.深受工业社会价值观的影响C.致力于推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D.同情工人阶级的不公正境遇B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2.(2023·宿迁统考)据南京国民政府统计,1935年全国共发生工业灾

害(安全事故等)2655次,伤亡5629人,损失估计为1027.2万元。而据

当时工业安全协会推测,全国工厂在1935年可能发生的灾害在18032次

以上,伤亡人数至少为22568人,损失估计至少有2172.6万元。据此可

推断(

D

)A.国民政府轻视工业B.侵华战争制约工业发展C.民国缺乏社会保障D.近代工厂制度有待完善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3.(2023·镇江统考)一个世纪以前,工业革命将大批劳动力吸引到大

机器和能源所在地——工厂里面。今天,相反的趋势在进行当中,现代

通信革命允许人们在任何地方创造思想和处理信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

C

)A.电影电视艺术的不断发展B.无线电技术的发明和应用C.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D.内燃机车和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应用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4.(2023·无锡统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生产“智能

化”成为发展新趋势,经济增长方式得到优化。与此同时,“机器换

人”也引发了就业隐忧。实证分析证实,“自动化”生产将造成技术性

失业,对中低技能劳动者产生挤出效应。据此推知,现代科技进步

A

)A.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B.推动了生产力的跃进C.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D.降低了产业要素成本A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5.(2023·徐州统考)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数量急剧增

加,其中美国和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下图为2001—2020年全

球、美国、中国人工智能高质量论文年度趋势图,该图反映出

D

)A.科技进步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新视角B.现代科技拓展了国家社会治理的新领域C.高新技术发展推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D.大国日渐成为高新技术研究的主导力量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6.(2023·盐城统考)截至2022年11月4日,中国北斗系统为国内110万

辆共享单车、12个城市的20万个停车电子围栏提供高精度服务;为国内

21款智能汽车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行驶里程已经突破25亿千米。这说

明我国(

C

)A.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B.正式建立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科技进步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D.航空技术提升了城市生活品质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题

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

案ACABABCCDBBDCADCACABABCCDBBDCADC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二、

非选择题17.(2023·无锡统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世纪早期,黑夜代表罪恶和危险。在欧洲历史上,每当夜幕

降临,城市里钟声响起、城门关闭,并伴随宵禁巡逻。城市里晚上不准

经营,既是宵禁的要求,也是行会的规矩。从近代开始,人们对黑夜有

了新认识。基督教文化认为黑夜不再仅仅是恶的象征,也是一条通往神

灵的路径。从16、17世纪以后,贵族们开始逐渐享受夜间的娱乐生活,

普通市民中的少数人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享受夜晚生活。那时宵禁令还

在,但规矩已经放松。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进入19世纪,随着照明条件的改善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夜生活的

时尚潮流已势不可挡。剧院、俱乐部、音乐厅、酒馆等是夜生活的主要

场所,数量迅猛增长,甚至24小时开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