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_第1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_第2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_第3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_第4页
11《十六年前的回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六年前的回忆》六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1课

精读引领课

环节一触摸时代印记环节一触摸时代印记

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0102环节一触摸时代印记李大钊(1889~1927),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父母早亡,跟随祖父长大。1913年,他东渡日本留学。1918年,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担任图书馆主任。他把北大图书馆变成了传播新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这一年,年轻的毛泽东和李大钊结识了。他们在北大红楼,建立了革命的友谊。李大钊同志为了解救苦难的中国人民,为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英勇奋斗了一生。最后献出了他的宝贵生命。他牺牲时,年仅三十八岁!环节一触摸时代印记关注时代背景:

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读完课文你有哪些问题?整理在共学单上。环节一触摸时代印记埋头幼稚含糊避免局势严峻轻易尖锐僻静魔鬼苦刑残暴匪徒法庭执行暂时宪兵侦探我会读zhìbìjùnmófěizànxíngtíngxiànpìzhēn11.《十六年前的回忆》共学单一、触摸时代印记1.时代背景:杀害李大钊,中国反动派第一次使用了从帝国主义国家买来的绞架。李大钊昂首走上绞架,发表了最后的演讲,他说:“我们已经培养了许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2.思考:读完课文你有哪些问题?

二、走进楷模人物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2.关注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你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三、弘扬红色文化1.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大钊先生?

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借助共学单,小组交流想法。被捕时被审时被害后被捕前倒叙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十六年前的回忆被捕前(2—7)父亲烧掉文件和书籍工友阎振三被抓父亲不顾亲友劝说,坚持留在北京被捕时(8—18)父亲面对危险处变不惊被审时(19—29)父亲在法庭上镇定、沉着被害后(30—33)全家得知遇难消息,非常悲痛

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你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把你的想法整理在共学单上。学习提示1.关注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品质。2.自主圈画、批注,小组交流。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我奇怪地问他:“爹,为什么要烧掉呢?怪可惜的。”

待了一会儿,父亲才回答:“不要了就烧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我总爱向父亲问许多幼稚可笑的问题。他不论多忙,对我的问题总是很感兴趣,总是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道为什么,父亲竟这样含糊地回答我。被捕前语言描写对比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局势越来越严峻,父亲的工作也越来越紧张。他的朋友劝他离开北京,母亲也几次劝他。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不是常对你说吗?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母亲只好不再说什么了。语言描写被捕前说说从这些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7对比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被捕时

8.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4月6日的早晨,妹妹换上了新夹衣,母亲带她到儿童娱乐场去散步了。父亲在里间屋里写字,我坐在外间的长木椅上看报。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声,接着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9.“什么?爹!”我瞪着眼睛问父亲。

10.“没有什么,不要怕。星儿,跟我到外面看看去。”

11.父亲不慌不忙地向外走去。我紧跟在他身后,走出院子,暂时躲在一间僻静的小屋里。环境描写动作描写你又读出了一位怎样的父亲?沉着镇定131415161718对比反动派凶恶粗暴父亲沉稳严峻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被审时

20.在法庭上,我们跟父亲见了面。父亲仍旧穿着他那件灰布旧棉

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

祥的脸。

21.“爹!”我忍不住喊出声来。母亲哭了,妹妹也跟着哭起来了。

22.“不许乱喊!”法官拿起惊堂木重重地在桌子上拍了一下。

23.父亲瞅了瞅我们,没有说一句话。他的神情非常安定,非常沉

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

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外貌、神态描写这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20212223想象李大钊被捕后遭遇了什么?在残酷的折磨下,内心坚贞不屈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李大钊从被捕到就义,在狱中共22天。敌人对他进行了多次审讯,施用了多种酷刑,电椅、老虎凳……最后竟残忍地拔去了他双手的指甲。李大钊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泄露党的任何机密。他还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了《狱中自述》。敌人又采用利诱的办法,许以他高官厚禄,但是李大钊回答:“大丈夫生于世间,宁可粗布以御寒,糙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就是断头流血也要保持气节!”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

1.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那是父亲的被难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2.过了好半天,母亲醒过来了,她低声问我:“昨天是几号?记住,昨天是你爹被害的日子。”

33.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

文章除了开头和结尾做到了首尾呼应,还有很多这样前后照应的句子,请大家用波浪线划出来。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

①我蹲在旁边,看到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②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③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④在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环节二走进楷模人物前后照应想一想:运用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有什么好处?(1)在结构上,使文章显得更加紧凑和严谨,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在内容上,使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显得更加突出。

(3)在情感表达上,点明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题,说明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

环节三弘扬红色文化

通过学习本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大钊先生?

环节三弘扬红色文化齐读李大钊墓碑上的评价: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他为在我国开创和发展共产主义运动的大无畏的献身精神,永远是一切革命者的光辉典范。

通过学习本文,你认识了一位怎样的李大钊先生?一位对孩子慈爱,在危险面前给予亲人信心和力量的慈父。一位忠于革命、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的伟大革命者。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

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