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选题1.没有战争的社会是()。A.资本主义社会B.封建社会C.奴隶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风来雨至B.冬去春来C.摩擦生热D.电闪雷鸣3.()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常态。A.改革B.社会革命C.农民起义D.旧制度复辟4.“风定花犹洛,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5.对一个事物价值的判断因人而异,说明价值具有()。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6.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及决定力量是()。A.地理环境B.物质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D.阶级斗争7.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两种基本属性B.人类感性直观的先天形式C.“绝对观念”的外在表现形式D.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8.()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A.跨国公司B.世贸组织C.金融国际化D.商品流通9.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A.唯物论B.辩证法C.反映论D.先验论10.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和发展了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提出坚持()的思想。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B.以群众观点为指导C.以人民为中心D.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11.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A.乌托邦B.太阳城C.自然法典D.资本论12.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共产党宣言》B.《德意志意识形态C.《资本论》D.《共产主义原理》13.“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A.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14.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因为()。A.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B.它能够指导实践并检验和发展认识C.它能够扬弃抽象的观念D.它是认识过程的结束15.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人类学1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去认识世界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从客观的物质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1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B.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C.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D.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18.不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的是()。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B.按劳分配C.按需分配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19.近年中国轮胎、中国稀土、中国光伏产品、美国肉鸡和汽车部件等中美之间诸多领域的贸易摩擦成为世界焦点。有识之士认为中美之间的贸易“合则两利,斗则两伤”。这一观点体现了()A、矛盾双方具有斗争性B、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D、矛盾的对立是相对的20.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于()年。A.1926B.1927C.1928D.182921.推进社会主义实践发展必须有()的精神状态。A.隐忍B.韬光养晦C.谨慎D.开拓奋进22.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是()。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物质财富D.人的发展23.阶级斗争作为一个哲学范畴,()。A.特指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B.特指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争C.指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D.泛指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对抗和冲突24.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劳动能力和劳动时间不再是分配消费品的尺度,因而劳动摆脱了谋生的压力,成为发挥人的才能和力量的活动B.劳动不再是单调枯燥和具有强迫性的活动,而成为人们乐于从事的自我实现的活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C.劳动会成为吸引人的劳动,成为个人的自我实现D.劳动不过是一种娱乐,一种消遣,就像傅立叶完全以一个浪漫女郎的方式极其天真地理解的那样25..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26.垄断资本主义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A.资本输出具有重要意义B.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2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8.任何真理都带有近似正确的性质,这种观点是()。A.相对主义B.绝对主义C.唯心主义D.辩证唯物主义29.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之所以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因为()。A.据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B.据于现实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C.据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D.据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30.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否定之否定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对立统一规律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31.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32.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人与人的分工协作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33.垄断价格形成的基础是()。A.自由竞争B.垄断利润C.垄断统治D.资本主义私有制34.共产主义之所以是能够被科学展望,是因为它是()。A.具有客观可能性的B.人类向往的美好境界C.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D.人类不断追求的目标3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A.需要和满足的关系B.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C.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D.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36.从国家的起源看,国家是()。A.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社会管理职能的独立化C.人们为了解决纠纷而制定的契约D.保护全民利益的产物和表现37.()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A.科学技术B.科学理论C.制造技术D.技术工人38.“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9.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粗放型再生产D.集约型再生产40.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A.具体劳动B.剩余劳动C.商品的生产形式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二、多选题1.某资本家企业中,制造机器的机器是:()。A.生产资本B.不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可变资本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
).A.是一个实践-认识-实践反复循环和无限发展的过程。B.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C.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性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D.是封闭式循环的过程E.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3.马克思主义是()A.科学的世界观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C.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D.历史解释准则E.政治战略策略原则4.马克思主义创立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E.福利主义5.()的发展,是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A.科学技术革命B.生产力C.工人运动D.绿色组织E.国际关系6.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A.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B.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C.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E.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推动作用7.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
概念是否清楚明白为标准B.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D.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E.符合已有理论的就是真理8.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E.制约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9.真理的发展是一个()。A.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机械相加的过程B.永远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的过程C.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D.具体真理和抽象真理相互转化的过程E.真理和谬误不断斗争的过程10.“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表明科技是(
)。A.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B.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C.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D.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E.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11.价值规律主要通过市场机制的相互制约促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来实现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计划机制E.流通机制12.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13.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C.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D.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E.新的生产关系总会适合生产力发展,旧的生产关系总会不适合生产力发展14.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社会主义最终取代资本主义,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这是因为()。A.资本主义已经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丰富的统治经验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有调整的余地,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生产力继续发展C.落后国家首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物质技术基础上超过资本主义需要相当长时期D.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胜利,面对国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可能出现倒退和反复E.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有一定程度的缓和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E.攫取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1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A.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B.它们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C.它们构成了全部社会生活,并规定着社会生活的性质和面貌D.它们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基本结构的主要方面E.它们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17.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体现为()。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所决定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C.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用事实证明D.共产主义是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E.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的科学预测18.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由于()。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E.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19.感觉、知觉、表象的依次发展,初步显现出()。A.认识发展从部分到全体的发展趋势
B.认识发展从直接到间接的发展趋势C.认识发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发展的趋势
D.认识的发展是不断进行质的飞跃的趋势E.认识的发展是从肯定到否定的发展趋势20.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不正确的有()。A.共产主义渺茫论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C.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E.共产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三、判断题1.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引起事物的运动发展。()2.大银行与工业企业之间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金融关系,银行可借此掌握了企业资金往来和经营情况,能对企业进行及时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甚至左右企业的命运。()3.人们能够创造历史,而且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5.在自由和必然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对必然性的否定和超越。()6.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生产就是直接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7.马克思主义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就否定了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8.被社会公认的思想就是真理。()9.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11.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这说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12.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13.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14.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利益对立的消除,由于旧式分工的消除和人的全面发展,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对立归于消失。()15.当形式与内容不适合时,对内容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16.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17.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18.国家履行社会管理职能时,就不再有阶级统治的性质。19.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20.只要从同一真理出发,即使价值观不同也不可能有不同的行为取向。()四、简答题1.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一、单选题1.D2.C3.A4.B5.B6.B7.D8.A9.B10.C11.A12.A13.B14.B15.A16.D17.B18.B19.C20.C21.D22.A23.C24.D25.A26.C27.D28.D29.D30.A31.A32.D33.C34.C35.D36.A37.A38.D39.B40.A二、多选题1.ABC2.ABCE3.AB4.ABC5.AB6.AD7.ABCDE8.ABD9.BE10.ABD11.ABC12.ABCD13.ABCD14.ABCDE15.ABCDE16.ABD17.ABCDE18.ABCD19.ABC20.AC三、判断题1.对2.对3.错4.错5.错6.对7.错8.错9.对10.对11.错12.对13.对14.对15.对16.错17.对18.错19.错20.错四、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第二学期初三年级语文试题期中考试试卷含解析
- 潮玩市场2025年发展态势报告:IP运营模式创新与品牌塑造
- 宿州医院考试试题及答案
- 精心策划的2025年商务英语试题及答案
- 文员office机试试题及答案
- 纸牌情感测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施工项目风险控制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试题及答案
- 旋律技巧与和声相辅相成乐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工程师考试中的真题分析与应对策略试题及答案
- S22天天高速安庆至潜山段(凉亭至月山)环境影响报告书
- 某厂蒸汽管道安装吹扫及试运行方案
- 清华大学出版社机械制图习题集参考答案(课堂PPT)
- 安徽金轩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6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百鸟朝凤英文版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年度评价技术规范
- GB/T 119.1-2000圆柱销不淬硬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 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课件
- 西藏林芝地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入团志愿书样本(空白)
- 老年人烫伤的预防与护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