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知觉与观察_第1页
感觉知觉与观察_第2页
感觉知觉与观察_第3页
感觉知觉与观察_第4页
感觉知觉与观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感觉知觉与观察第一节感觉你知道感觉是什么吗?跟着感觉走我对你没感觉感觉真没意思第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到底是什么呢?一、感觉概述1、什么是感觉?2、感觉的种类?第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什么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管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要点:感觉是脑的机能,大脑、神经系统和各个感觉器官是感觉的生物基础。感觉产生需要有刺激,刺激源于外部也可能来源于内部。这些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经神经系统加工,在脑中对刺激进行反映,就会出现相应的感觉。第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的种类第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表3-1不同感觉对应的感受器和适宜刺激感觉种类感受器适宜刺激

外部感觉视觉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可见光听觉耳蜗中的毛细胞声波(16—20000赫兹)嗅觉嗅觉受体细胞有气味的气体分子味觉味觉感受细胞(味蕾)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分子皮肤感觉分布于真皮中的几种神经末稍作用于皮肤表面的物理、化学刺激

内部感觉动觉肌肉、关节、韧带中的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肌肉、关节的运动、身体的位移平衡觉耳蜗中的半规管和前庭器官身体的加速、减速、旋转运动内脏感觉内脏壁上的感受器内脏的活动第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视觉第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颜色视觉色调——光波的波长彩色的特性明度——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纯杂程度

色弱色觉异常部分色盲:红绿色盲、黄蓝色盲。全色盲大多由遗传原因造成:外祖父通过母亲传给外孙

色光混合:相加混合(不同光同时作用于眼睛)颜料混合:相减混合(颜料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

颜色混合第1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颜色的特性: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包括广义的颜色:非彩色和彩色;狭义的颜色:彩色。颜色具有三个基本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明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高度饱和:纯的颜色。不饱和的颜色:混杂上白色、灰色或其它色调的颜色。第1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2.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1)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

(2)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色光混合——加法过程: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颜料混合——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第1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色觉异常色觉异常:是对分辨颜色有困难,但是对明度非常敏感,色弱和色盲。(1)色弱就是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较少。(2)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①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②局部色盲:有某些颜色经验,但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蓝。黄蓝色盲看不见黄和蓝,却能看红和绿。色觉异常大多来源于遗传。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第1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听觉(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的感受性

1.听觉刺激

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由物体振动所产生;16-20000赫兹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其中1000至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

第1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听觉第1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听觉的刺激:16---20000HZ声波(音波).音波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空气分子周期性压缩和稀疏变化而产生的。声波物理特性决定声波的三个特性:振动频率――音高(调)男、女;振幅――――音强(响度),如打鼓力的大小波形――――音色(胡琴,笛子)如各人的声音(生人或熟人)B、听分析器:外耳:聚音中耳:传音,三块听小骨内耳:感音:耳蜗(科蒂氏器)C、听觉过程:空气-(鼓膜)-机械-(卵圆窗)-液体-(基底膜,科)-电位变化-颞叶D、重要性:10%第1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嗅觉第1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肤觉第1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味觉第1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运动感觉第2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平衡感觉第2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二、如何测量感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韦伯定律感受性:感觉器官不能对所有刺激产生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人感受到,将这种感觉能力成为感受性。不同的人对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心理量〕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段时间的刺激量,即人要想感觉到刺激的存在或变化,刺激本身的强度和强度的变化需达到一个起码的量值,这个临界值就叫感觉阈限。〔物理量〕第2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受性和感觉阈限的规律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对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E=I/R第2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种类绝对感觉阈限视觉晴朗夜晚能看见30英里处一只点燃的蜡烛的烛光听觉安静条件下听见20英尺处手表的滴答声。味觉在20加仑水中加一匙糖,能辨出甜味嗅觉在6套间居室滴一滴香水,能闻到香味触觉能感觉到从1厘米处落到面颊上的小飞虫翅膀的碰触冷、温觉皮肤表面强度有摄氏1读之差即可觉察第2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表3-2不同感觉的差别感觉阈限第2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韦伯定律:K=⊿I/I在一个剌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剌激变化量与原有剌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参考资料:差别阈限的测定在一个信封里放进一枚一元的硬币,另一个放两枚。你可以觉察到两个信封的重量差别。然后把两个信封分别放进两只同样的皮鞋,再拿起鞋。你现在能判断哪只鞋里有两枚硬币吗?第2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提示韦伯定律只适合中等强度刺激。不同的人感受性差别很大,一般认为儿童的感受性比成人高,老年人的感受性随年龄的增加越来越低。男性的感受性弱于女性。人的感受性可以通过练习得到提高,使这种感觉变得非常敏锐。第2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性的变化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的融合感觉的联合实践的影响第2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适应视觉适应—明适应和暗适应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听觉适应---舞厅节奏震耳欲聋,一段时间就适应了。触觉适应----刚带手表,眼睛觉得很重,时间长了就适应了。第2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的这种现象。嗅味听痛触压觉视觉等。明适应:视觉适应暗适应:第3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感觉后像: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视觉后象:正后象:负后象:闪光融合:临界频率:第3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的对比第3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感觉的规律感觉的对比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包括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第3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的融合第3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的联合第3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分析器感受之间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声音的脉动感觉)(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3)联觉现象联觉是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第3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对此一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2、联觉:一种感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在另一感觉道也产生了感觉。3、不同感觉的补偿:感觉能力的补偿有关键期。第3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同一分析器中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对比。同时对比:是刺激物同时作用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同一灰色长方形放在白色背景上显得暗,放在黑色背景上显得亮。继时对比(先后对比):是刺激物先后作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例如,吃过糖再吃苹果便觉得苹果不甜,如果先吃黄瓜再吃苹果就会感到苹果很甜。第3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知觉一、知觉概述二、知觉种类三、知觉的基本特征四、错觉第3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知觉概述1、知觉的定义2、知觉和感觉的区别第4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什么是知觉呢?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知觉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依赖人们过去的经验。第4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知觉和感觉的区别与联系有多大?1、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反映的是事物的整体,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2、感觉仅依赖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而知觉依赖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可见,知觉比感觉复杂。3、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如果事物不再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那么我们对该事物的感觉和知觉也将停止。第4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感觉和知觉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初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部联系。如果要想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光靠感觉和知觉是不行的,还必须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更复杂的心理活动,如记忆、想象、思维等。5、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感觉,也就没有知觉。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多、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因为在知觉过程中还有人的主观经验在起作用,人们要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解释所获得的当前事物的感觉信息,从而对当前事物作出识别。

第4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结—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联系:知觉来源于感觉,两者都反映的是外部现象,都属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区别:反映的对象特性不同借助的器官不同对经验和知识的依赖不同第4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两可图形(对象和背景的变化)

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它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物体不是固定不变的。对象与背景可以相互转化,而且互相依赖。第4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4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视觉大师艾舍尔作品第4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达利的作品:《贩卖奴隶市场与伏尔泰头像》

第4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少女?还是老妪?

第5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知觉选择性因素客观因素对象背景差异——强度大、明亮的、轮廓清晰的物体容易成为选择对象。对象组合——空间和时间接近的比较容易成为知觉对象。对象的运动——运动的刺激物容易被区分出来。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绪状态、知识经验以及是否明确目的任务有关。第5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知觉整体性

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物体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知觉成为一个整体的特性,这种知觉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体现着,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辩证的、互相依存的。一方面,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综合成整体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个别(或部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第5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对个别成分的知觉,又依赖于事物的整体特性。第5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知觉的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用一个词标示出来。第5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5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1)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投射的形状是不断变化的。但是,知觉到的物体形状并没有显出很大的变化,这就是形状的恒常性。第5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尽管观察物体的角度发生变化,但我们仍倾向于把它知觉为一个标准形状。第5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大小恒常性

当我们从不同距离观看同一物体时,物体在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是有变化的。距离大,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小;距离小,它在网膜上成像较大。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看到的对象大小的变化,并不和网膜映象大小的变化相吻合。而是趋向于原物的实际大小。第6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叫明度或视亮度恒常性。

中午的煤炭与黄昏的粉笔(4)颜色恒常性;

一个有颜色的物体在色光照明下,它的表面颜色并不受色光照明的严重影响,而是保持相对不变。第6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知觉的种类主要包括如下四种类型:一、空间知觉二、时间知觉三、运动知觉四、错觉第6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空间知觉在空间中我们对自己和周围事物关系的知觉以及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判断。包括(1)大小(2)形状(3)方位知觉(4)距离

第6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大小知觉

由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小、物体与观察者的距离、周围参照物等因素决定。动觉和触觉也起着作用。第6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形状知觉

脑对物体形状特征的反映,由视觉、触摸觉、动觉来完成。由于生活经验,一个信息都能引起物体形状的反映。第6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方位知觉

对空间方向、位置等属性的反映。

1、视觉定位人靠视觉从环境中捕捉各种参照信息,确定客体及自身的位置关系,判断上下、左右、前后、东西南北等。

第6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听觉定位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听觉定位能力源于两耳听觉的差别。第6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距离知觉

判断物体远近距离的知觉,也称深度知觉。距离判断的条件是单眼线索和双眼视觉

1.单眼视觉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1)物体掩蔽或重叠(2)阴影(3)线条或空气透视(4)运动视差(5)眼睛的调节作用

第6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对象重叠/遮挡

被遮挡的物体距离远,遮挡的物体距离近,是判断远近的重要线索。第6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透过空气看不同远近的物体,清晰度大的物体被知觉为较近,反之亦然。(2)线索或空气透视第7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明暗、阴影第7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当观察者与周围环境中的物体相对运动时,远近不同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近物体运动的快,远物体运动慢。(4)运动视差第7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5)眼睛的调节作用

要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可以通过眼肌的收缩或舒张来进行调节,看近物眼肌收缩,晶体变凸,看远物眼肌舒张,晶体变平,因此,根据眼肌紧张度来判断远近。第7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双眼视觉线索(1)双眼视轴辐合

用两只眼睛看物体时,两眼都要将视线对着物体,以便物体视像落在中央窝上,物体越近两眼视线的辐合角越大,双眼越吃力。因此,双眼视轴辐合所提供的眼肌动觉信息是深度知觉的信息。第7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双眼视差——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当看一个立体物体时,物体在两眼上的网像并不落在网膜相同的区域上,即两网像不对应,不能重合。左眼看物体左边多些,右眼看物体右边多些,因而两眼视觉有差异,这种视觉差异信息传入大脑皮层,产生立体深度知觉。因此,双眼视差是形成深度知觉的最主要线索。2.双眼视觉线索第7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和事件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时间知觉的线索——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及其他客观标志——有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生物钟:机体内部生理节律性变化所引起的外部行为的节律性变化——各种计时工具第7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感觉的类型差异:听觉估计准确性最高、视觉最低活动内容的意义:内容丰富容易低估,枯燥容易高估时间的持续性长短:长时间容易估计短,短时间容易估计长本人的态度和情绪:第7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运动知觉:物体在空间中位移产生的知觉真动知觉: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的位移,由此引起的知觉就是真动知觉。似动知觉: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是在没有连续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运动。第7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似动知觉现象(一)动景运动(二)游动效应(三)诱导运动第7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动景运动

当两个刺激物(光点、直线、图形或画片)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距离相继呈现时,我们会看到从一个刺激向另一个刺激物的连续运动。动景运动是电影、电视、活动性商业广告的制作原理。第8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PHI现象与霓虹灯:

abab当两条线段的时距过短(低于30ms)时,看到两线段同时出现;当两线段时距增长,相继出现。时距为60ms左右时,一条直线向另一条直线运动。第8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8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游动效应

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发现刺激点漂浮移动,这种固定光点的似动现象叫游动效应或自主运动。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光点小,周围没有参考标准。第8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诱导运动

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浮云与月亮

第9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错觉(一)概念错觉: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即与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知觉)

错觉的特点:1.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2.只要条件具备,就会产生错觉

3.是带有固定的倾向性总之,绝大多数人在同样的认知环境下都产生同样的错觉。从某种意义上说,错觉是正常的。第9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错觉类型

1.线条(长短、方向)错觉

2.面积大小错觉

3.不同感觉道相互作用造成的错觉(形重错觉、视听错觉)

4.倒飞错觉

5.运动错觉(似动、诱导运动、自主运动)(三)意义

尽管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反映,但许多错觉对我们是有益处的。有些错觉严重歪曲事实,有消极作用,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

第9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5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6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7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8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99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100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第101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编索错觉

第102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补充: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定义即外部感觉信息进入神经中枢后并不能很好地组合,整个机体不能和谐运作,使认知能力与适应能力削弱,学习或工作效率低下。时间长了,这种不和谐运作与所产生的低能表现必然导致心理障碍。感觉统合失调一般分为5种。

第103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视觉统合失调:常发生读书跳行,翻书错页,抄错题目或丢三落四等。学习成绩持久低下,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2)听觉统合失调:注意力十分不集中,给人的印象是这样的孩子好忘事,而且是刚讲过的就没记住。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可能厌学逃学。(3)触觉统合失调:经常害怕受惊扰,常躁动不安,瞻前顾后,连洗头也十分恐惧。(4)平衡统合失调:分不清左右使鞋子穿反,分不清里外将袜子穿翻,写字时字距、行距忽大忽小,划线歪等。长久的不成功使孩子大大削弱对各种新鲜事物的学习兴趣。(5)本体统合失调:常表现走路顺拐,唱歌跑调,读英语时结巴等,会使孩子对这些课丧失信心。第104页,共11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觉统合失调原因

专家指出,关键因孩子的成长空间相对狭窄,各种感觉刺激机会大幅度减少。学龄儿童大多只在家与书桌前的小天地中,每天重复着起床、洗漱、吃饭、上学,放学、自习、上床睡觉,生活过于单调乏味。他们所接受的感觉刺激不外是爸妈的督促、老师的讲授、课间短暂的活动、自习时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有的大城市的调查发现,学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竟达30%以上。这样的孩子得不到充分锻炼,依赖性强,独自生活能力其实很差,一旦遭遇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幸等特殊情况,他们的心理更容易失衡,严重的心理失衡反过来又削弱感觉统合能力。过分开发孩子的某一种能力,也会不同程度地排挤其他能力的提高。二钊便属于过度开发视觉功能,从而削弱了其他各功能。家长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或放纵孩子偏科,都将造成感觉统合失调。第105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