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全册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全册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全册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全册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 全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从实验到化学

教学目的1:

1.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1

1、化学实验安全(A)

(1)实验室规则

⑵实验室安全守则

药品安全存放

药品安全取用

实验操作的安全

意外事故的处理

化学火灾的扑救

⑶如何正确的完成实验操作

①常用仪器的使用

容器与反应器: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港锅、蒸发皿、燃烧匙;

需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烧瓶、锥形瓶;

不能加热的仪器:集气瓶、试剂瓶、启普发生器及常见的计量仪器.例:量筒、容量瓶

及滴定管等。

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量筒、容量瓶(注:量器不可加热和用做反应器。)

酒精灯的使用

试纸的使用

②加热方法:直接加热、水浴加热

③气体收集及尾气处理

气体收集:排水法、排气法

尾气处理:吸收式、燃烧式、收集式

⑷P4图标的识别

2、几种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C)

⑴过滤

原理:除去液体中的不溶性固体

主要仪器: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馅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滤液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的底端应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漏斗颈的末端应靠在烧杯上。

滤液仍浑浊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⑵蒸发

原理:加热使溶剂挥发而得到溶质

主要仪器: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港埸钳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液体的量不得超过蒸发皿容量的第。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液体,以免液体局部过热而使液体飞溅。

液体近千时,停止加热。

注意:何时开始搅拌?何时转移蒸发皿?

⑶蒸镭

原理:利用加热将溶液中不同沸点的组分分离。

主要仪器:蒸脩烧瓶,酒精灯,冷凝管,接受器,铁架台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

①蒸馅烧瓶保持干燥,加热需垫石棉网。

②在蒸馅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③蒸馅烧瓶中所盛放液体占总体积的13到m最多不超过羽。

④温度计感温炮应与支管口相平。

⑤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⑥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馆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馅.

(4)萃取

原理:利用同一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来分离物质。

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操作要领及注意事项:①检漏②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

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羽,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③两个溶剂互不相溶、存在密

度差且不发生化学反应。④静置分层。⑤分液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良种液体。

3、几种离子的检验(D)

⑴S(V.: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O3后,再力口入BaCL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2+2

Ba+SO4"===BaSO4slz

⑵C「:向待测溶液中加入稀HN03后,再加入AgNC)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Ag++CI-==AgCI\lz

2

(3)CO3-:向待测溶液中加入BaCk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或稀HN03后,生

成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2

Ba+CO3===BaCO34zBaCC)3+2HNO3==Ba(NC)3)2+C5个+&0

4、多种离子共存时,如何逐一除尽,应把握什么原则(B)

分离提纯时,先考虑物理方法(一看,二嗅),再考虑化学方法(三实验),后综合考虑。

三个必须:加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必须最佳实验方案。

四个原则:不增(新杂质);不减(被提纯物);

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复原(被提纯物).

除杂要注意:为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

必须在后续的操作中便于除去.

[基础达标1]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2.试管是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玻璃仪器,对试管加热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试管外壁有水珠不一定要擦干,加热时会自然挥发

B.应握紧试管夹,大拇指按在短柄上

C.试管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3

D.可以使试管的受热部位在火焰上方先上下移动,后集中加热

3.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祛码

C.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

平托盘上称量

D.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01g

4.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钢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5.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k、MgC'、NazSCU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

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

入稍过量的BaCI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6.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②试管③蒸储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研钵

A.①③④B.①②⑥C.⑤D.①③⑥

7.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称量固体药品时,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C.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接液烧杯内壁

D.在由氢氧化铜分解制氧化铜时,要边加热边用玻璃棒搅拌

8.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必须在分液漏斗中进行

B.振荡试管中液体时,手拿住试管,用手腕甩动

C.用剩的药品应收集起来放回原试剂瓶中

D.称量物质时先取小祛码,再依次取较大的祛码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蒸储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储烧瓶支管口

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

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祛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

10.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和用品:铁架台、铁夹、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漏

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B.萃取C.过滤D.蒸镭

11.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

入试剂瓶中

B.Ba(NC)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C>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用蒸发方法使NaCI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I溶液全部加热蒸干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

移到容量瓶中

1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用规格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体

B.用药匙或者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的底部

C.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应轻轻靠在三层的滤纸上

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

13.能够用来鉴别BaCI2、NaCI、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S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

14.下列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方法中,主要是从溶解性的角度考虑的是

A.蒸发B.蒸储C.过滤D.萃取

15.蒸发操作中必须用到蒸发皿,下面对蒸发皿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B.将蒸发皿放置在铁架台的铁圈上,并加垫石棉网加热

C.将蒸发皿放置在三脚架上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

D.在三脚架上放置泥三角,将蒸发皿放置在泥三角上加热

16.下列各组物质(最后一种过量)加水搅拌充分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下一种不溶物质的是

A.Fe、Ag、CuSO4B.A12(SO4)3>NaCI、NaOH

C.Na2SO4>Ba(OH)2、HNO3D.BaCI2>AgNO3,H2SO4

17.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对人体的皮肤和其它的物质有很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盛放硫酸的容

器上应贴上的标

盆瓜瓜瓜鼠

ABCD

参考答案:

123456789

DCCDBACABCD

1011121314151617

CDDDBDACDCC

课后有感

本节复习内容基本是属于了解记忆性的知识,内容较为繁琐,应该在强调记忆的同时,

更要融汇贯通,增强常识知识。

教学目的2:

1.巩固学习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强化训练。

2.重点学习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教学课时:

1.5课时

知识体系2

5、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n)的单位是摩尔(mol)。

把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约6.02X1023)个粒子的集体定义为1.摩尔(lmol).

①阿伏加德罗常数(NA)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XN==ITNA(N:微粒数)

②摩尔质量(M)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爽m==n-M(m:物质的质量)

⑵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占有的体积。单位是L/mol。

①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占有的体积相等。

推论1在标况下,任何气体Imol所占有的体积相等,约为22.4L。

推论2在相同条件下,任何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相等,但不一定是22.4L。

②气体摩尔体积(Vm)与物质的量(n)的关系:

派V==nVm(V:气体的体积)

⑶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应用

①定义: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这就是阿伏加德罗定

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0川2==%/、

同温、定容时,任何气体的压强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即Pi/P2==ni/r)2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P1/P2==M/M2

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倒数比,即"1/"2=乂1/仞2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任何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倒数比:

V1/V2=M2/M1

(4)物质的量浓度(c)-Hgaye,■,“、溶质的物质的量加。1)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的体积(L)

即派cB==nB/V

1000X溶液密度X质量分数

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物质的量浓度(mol/L)==

摩尔质量

注意:⑴物质的量的科学表达,它的计算对象是微观粒子。

⑵概念要清晰,分清楚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⑶注意物理量的单位别混淆。

(4)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是适用于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物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

气体物质

的分子数

气体

气体

6、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C)

⑴配制步骤

a、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b、称量、量取: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c、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馅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必),

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d、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馅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

使溶液混合均匀。

e、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

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

f、装瓶

g、贴签

①称量②溶解③转移

④洗涤转移⑤定容⑥摇匀

⑵误差分析

因变量

能弓1起误差的一些操作c(mol/L)

m(溶质)V(溶液)

1.天平的祛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生锈增大—偏大

托2.调整天平零点时,游码放在刻度线的右端减小—偏小

盘3.药品、硅码左右位置颠倒减小—偏小

天4.称量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时间过长减小—偏小

平5.用滤纸称易潮解的物质(如NaOH)减小—偏小

6.溶质含有其他杂质减小—偏小

量7.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仰视读数增大—偏大

筒8,用量筒量取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减小—偏小

烧杯9.溶解前烧杯内有水——无影响

及玻10.搅拌时部分液体溅出减小—偏小

璃棒11.移液后未洗烧杯和玻璃棒减小—偏小

12.为冷却到室温就注入容量瓶定容—减小偏大

13.向容量瓶转移溶液忖有少量液体流出减小—偏小

容14.定容时,水加多了,用滴管吸出减小—偏小

15.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液面下降再加水—增大偏小

里16.定容时,仰视读刻度数—减小偏大

17.定容时,俯视读刻度数—增大偏小

瓶18.配好的溶液装入干净的试剂瓶时,不慎溅出部分溶液——无影响

还有其他的影响因素,请大家自行总结。

7.溶液的稀释:溶质在稀释前后其物质的量不变。

C1U1X2U2(臼、C2为稀释前后的摩尔浓度,%、乙为稀释前后溶液的体积)

[基础达标2]

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卜列正确的是

A.80g硝钱含有氮原子数为2心

B.lLlmoH?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

D.在铁与氯气的反应中,lmol铁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2.关于2moi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质量为44gB.有4moi原子C.分子数为6.02x1(523D.摩尔质量为44g/mol

3.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B.用蒸储水荡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振荡。

4.实验室里需要480mlO.l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

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研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研配成500mL溶液

5.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卜一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6.Al、Mg混合物与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溶液蒸干得固体质量比原固体增加了

4.8克,则该混合物的物质的量可能为

A.0.04molB.0.03molC.0.06molD.0.05mol

7.实验室中需要配制2moi/L的NaCI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

NaCI质量分别是

A.950mL,111.2gB.500mL,117gC.1000mL,117gD.任意规格,111.2g

8.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约为2mo卜L-lNaOH溶液100mL,F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8gNaOH固体,放入250mL烧杯中,用100mL量筒量取100mL蒸储水,加入烧

杯中,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

B.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储水,待固体完全溶

解后用蒸储水稀释至100mL

C.称取8gNaOH固体,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储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

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

D.用100mL量筒量取40mL5mo卜「NaOH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

60mL蒸储水,不断搅拌下,■慢倒入烧杯力

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2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

9.CCO3",OFT3

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C)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C)3溶液;④滴加Ba(NC>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10.已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时,其溶液的密度越大,将90%和10%的两种dSS溶液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无法确定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现用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

11.CCI4

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①.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②.把50mL碘水和15mLCCL,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③.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④.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⑤.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⑥.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⑦.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⑧.静置,分层。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

A.③②⑧①⑦④⑤⑥B.③②④①⑦⑧⑤⑥

C.@@④⑦⑧⑤⑥②D.②①③④⑦⑧⑤⑥

12.下列所含分子数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①标准状况下②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的出。

33.6LH24mol③20℃.45gH2

④常温下与的混合气体⑤含原子总数约为24的

,16gC>2,14gN21.204X10NH3

A.①②③©⑤B.③②①④⑤C.③②⑤①④D.②③①④⑤

将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溶液中的「完全沉淀,则需同物质

13.NaCIMgCI2,AlChC

的量浓度的AgNC>3溶液的体积比为

A.1:2:3B.3:2:1C.1:1:1D.6:3:2

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和CO?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D

A.物质的量之比为1:1B.密度之比为11:16

C.体积之比为1:1D.体积之比为11:16

1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氢气的

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2:1

16.与50mLO.lmoL/LNa2c。3溶液中的钠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是A

A.50mL0.2moL/L的NaCI溶液B.100mL0.1moL/L的NaCI溶液

C.25mL0.2moL/L的NazS04溶液D.lOmLO.5moL/L的Na2cO3溶液

参考答案:

123456789

ADABBACADB

10111213141516

ABBADBB

课后有感

本节复习内容涉及到化学计算的知识,需要对数学关系式进行记忆,更要加强训练,跟

以后内容知识联系应用。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教学目的1:

1.巩固学习化学实验中知识,强化训练。

2.重点学习混合物的几种分离和提纯方法及离子的检验方法。

3.树立安全意识。

教学课时:

1.5课时

知识体系1

1.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A)

⑴物质分类的方法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

纯净物混合物

①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无固定组成和结构

②有一定的熔、沸点无一定的熔、沸点

③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化学性质

②物质分类的多种角度

氢化合物

物离子化合物

化强电解质

物弱电解质

[组成,「金雇氧化物

一AI非金期化物

氧化物Jr碱性

1成盐氧化物4酸性

性质JL两性

*■|不成蹿化物如NO,CO,NOi

'特殊氧化物如NajOzK",Fe3Ot

⑵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

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

化合反应C+02点燃CO2A+B==AB

分解反应AB==A+B

CaCO3CaO+CC)2个

置换反应C+CuO直温Cu+CO个A+BC==AC+B

复分解反应AgNO3+NaCI==AgCIJ+NaNC>3AB+CD==AD+CB

②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一一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④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一一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

2.分散系及其分类(B)

分散系

⑴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分散质一一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

【分散剂一一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⑶分类:

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

分散系粒子的直径<lnmlnm〜lOOnm>lOOnm

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

外观均一、透明大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一般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糖水淀粉胶体、Fe(OH)3胶泥水

(4)胶体

①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在lnm〜lOOnm之间。胶体是以分散质粒子大

小为特征的,它只是物质的•种存在形式,如NaCI溶于水形成溶液,如果分散在酒精中可

形成胶体。可见,同种分散质在不同的分散剂中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散系。

②胶体的性质

现象定义解释应用

丁达尔现象光束通过胶体时,形胶体分散质的粒子比溶区别溶液和胶体

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液中溶质的微粒大,使光

日波发生散射

在超显微镜下可观察水分子从各个方向撞击

到胶体粒子在做不停胶体粒子,而每一瞬间胶

的、无秩序的运动,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

布朗运动17叫做布朗运动力是不相同的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分离蛋白质、氨基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

下,胶体粒子在分散酸;血清电泳用于

电泳现象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

剂里向电极做定向移诊断疾病;电泳电

带电荷

动的现象镀

胶体粒子带电,加电解质

中和胶体粒子所带的

或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中

电荷,使胶体粒子聚

和了胶体粒子所带的电

聚沉集长大,形成颗粒较制豆腐、果冻等

荷,从而使分散质聚集成

大的沉淀从分散剂里

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

析出的过程

下沉淀析出

③胶体的分类

类型分散剂状态实例

固溶胶固态有色玻璃、烟水晶

液溶胶液态淀粉溶液、Fe(0H)3胶体

气溶胶气态烟、云、雾

④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荷,所以胶体粒子带电。同种胶体

粒子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稳定存在。

一般说来,金属的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的胶体粒子带正电荷;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

化物、硅酸胶体的胶体粒子带负电荷。

⑤净化胶体的方法一一渗析法

将胶体放入半透膜袋里,再将此袋放入水中,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离子可以

透过半透膜,从而使杂质分子或离子进入水中而除去。

⑥胶体的应用:

土壤的保肥作用、制豆腐的化学原理、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明矶净水等。

注意:

①胶体中的分散质一一可以是单个分子或离子或分子集合体

②胶体聚沉后一般情况下都生成沉淀,但有些胶体聚沉后,胶体粒子和分散剂凝聚在一

起,成为不流动的冻状物,这类物质叫凝胶。

③电泳现象是由于胶体能带有电荷,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能向阳极或阴极移动。而有些胶

体如淀粉溶液,胶粒为中性分子,无电泳现象。

[基础达标1]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氯B.漂白粉C.盐酸D.碘酒饮用天然水理化指标

2.右图为农夫山泉矿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天然水矿物元素测定结果

理化指标。这里的钙、镁、钾、钠是指钙24.0mg/L

原子分子单质元素

A.B.C.D.镁20.5mg/L

3.下列符号能同时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和一种物质的是钾20.35mg/L

A.0B.ZnC.ND.Ca2+

2钠20.8mg/L

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4.偏硅酸21.8mg/L

郦哼K)7.1

D.

5.科学家在2000年8月10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用DNA制造出一种

臂长只有7nm的纳米级镜子,这种镜子能钳起分子或原子,并对它们随意组合.下列分散

系中分散质的微粒直径与纳米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胶体C.悬浊液D.乳浊液

6.下列不存在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①有尘埃的空气、②浪水、③蒸储水、④沸水中加几

滴FeCb浓溶液、⑤淀粉溶液

A.②B.②③⑤C.②③D.①②③⑤

7.自第十一届奥运会以来,开幕式都要举行隆重的火炬接力仪式。火炬的可燃物是丁烷(化

学式为C4H10),它燃烧时,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见。下列关于

丁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B.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C.丁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4:10D.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氢原子构成

8.不能用有关胶体的观点解释的现象是

A.在江河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B.O.Olmol/LAgNQ溶液中滴入同浓度Nai溶液,看不到黄色沉淀

C.在NaF溶液中滴入AgNC)3溶液看不到沉淀

D.同一钢笔同时使用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发生堵塞

9.下列各组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用过滤的方法分离Fe(0H)3胶体和FeCb溶液的混合物

B.用重结晶的方法分离NaCI和KN。?的混合物

C.用加热的方法分离Na2CC»3和NaHCS的混合物

D,用盐析的方法分离淀粉和NaCI的混合液

10.能证明胶体微粒比溶液中电解质微粒大的操作是

A.丁达尔现象B.布朗运动C.渗析D.电泳现象

11.将某溶液逐滴加入Fe(0H)3溶胶内,开始时产生沉淀,继续滴加时沉淀又溶解,则该溶

液是

A.2mol/L的H2sCU溶液B.2mol/L的NaOH溶液

C.2mol/L的MgSO4溶液D,硅酸溶胶

12.下列物质分离的方法中,根据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A.结晶B.过滤C.蒸储D.渗析

13.下列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就的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

12345678910111213

ADBBBCCCBCABDD

课后有感

本节复习内容属于AI解要求的内容,考点要求不高,主要是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目的2:

1.巩固学习离子反应及离子共存等相关知识,强化训练。

2.重点学习离子共存。

教学课时:

2.5课时

知识体系2

1.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B)

(1).电离、电离方程式

①电离:酸、碱、盐等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②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的化学方程式。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区别

电解质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

定义

的化合物的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强碱、盐),强极性非极性共价化合物、弱极性共价化

化合物类型

共价化合物合物、大多数有机物

能否直接电离溶于水或熔融时,直接能电离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直接导电

通电时的现象溶于水或熔融时能导电溶于水或熔融时不能导电

实例出5。4、HF、CaO等S03>NH3、CH4等

⑶.强弱电解质的区别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相同点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都能导电,与溶解度无关

电离程度完全电离部分电离

不电离过程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存在电离平衡

同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用"=="电离方程式用

点水溶液中微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不存在电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有

粒存在形式解质分子电解质分子

绝大多数盐:NaCI、BaS。,等。弱酸:H2c5、CH3COOH等。

实例强酸:H2so4、HCI、HCIO4等。弱碱:NH3-H2O>CU(0H)2等。

强碱:Ba(0H)2、Ca(0H)2等。极少数盐。

2.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B)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多种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产生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同离子之间发生反应生

成沉淀、气体、水等。

①离子反应: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自由移动的离子之间的反应。

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规律)——物质之间能发生复分解反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如Ba?+与CCh'、Ag+与Br\Ca?+与SC^'、Ca?+与0H\Mg?+与

2

CO3\OH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22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如NH4+与OH,H+与0H\CO3\HCO3\S\HS\HSO3\

SO??一等之间发生离子反应。

22

生成弱电解质:如H*与CH3COO\CO3\S\SO3”、F等生成弱酸;OH与NH4\

Cu2\Fe3+等生成弱碱;H,与OFT生成水(水也是种弱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

①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

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拆:将化学方程式中易溶解于水且能完全电离的物质拆写成阴、阳离子符号;而难溶

于水的物质、气态物质和水仍用化学式表示;

删:删去方程式等号两边重复的离子;

查:检查是否满足元素原子守恒、反应前后电荷守恒等。

②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方法

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要正确,其规律是:一般易溶于水的强酸(H2s0八HNO3>HCL

HBr、HI)、强碱(NaOH>KOH、Ba(OH)2>Ca(OH)2)>大多数可溶性盐均写成离子符号(拆);

而单质、氧化物、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极难溶于水的物质均写成化学式(不拆)。微溶物有

时拆,有时不拆。

例:稀H2s。4与Ba(OH)2溶液反应

+-

H+OH===H20(错误)

2+

Ba+S0/-===BaSO4xk(错误)

+2+2-

H+OH-+Ba+SO4===BaSO4sH-H2O(错误,不符合反应实际)

2+

Ba+20H+2H++SO/-=BaSO4sH-2H20(正确)

判断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注意两守恒: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电子数必须守恒。

若是氧化还原反应,还须遵守得失电子守恒。

例:铁与FeCb溶液反应

Fe+Fe3>===2Fe2+(错误,电荷未平)

Fe+2Fe3+===3Fe2+(正确)

I、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的反应,凡非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