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画《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军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一般地说来,这是正确的。但中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题为《初日》的诗云: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画里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香闺的动态情景。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除非云发二字暗示着),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幅油画呀!王昌龄这首诗,使我想起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的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乳白的光得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我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是在屋角的床上坐着: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流云小诗》)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也全是诗。诗和画里都是演着光的独幕剧,歌唱着光的抒情曲。这诗和画的统一不是和莱辛所辛苦分析的诗色分界相抵触吗?我觉得不是抵触而是补充了它,扩张了它们相互的蕴涵。画里本可以有诗,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请也可以完全写景,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表出对物的热爱,那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然而由于诗叙写了光的活跌的先后曲折的历程,更能丰富着和加深着情绪的感受。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它们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美学散步·诗(文学)和画的分界》宗白华,有删改)材料二: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把握,首先体现在他对艺术意境创造之“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之上。就中国艺术而言。美感力量的根本,在于意境之美的表现。苏轼论陶渊明诗,谓“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意与境会,故可嘉也”。“可嘉”正在于“意与境会”。唐代张璪论画。有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讲的就是造化(景)与心源(情)两相凝合,构成生机活跃的艺术生命。宗白华所持守的艺术意境观,同样强调主观生命精神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宗白华的创造性之处,是他从中国人、中国文化对待宇宙整体、生命运动的一致性态度中,看到“情景合一”的艺术意境,在创造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心灵意识、中国人生命自觉的内在一致性,即“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宗白华从艺术意境创造的虚实相生性出发,对艺术意境创造的审美本质及其层次结构作了全面精细的阐发,进而也呈现了其美学理论的文化高度。他曾引方士庶《天慵庵随笔》:“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强调整个中国绘画精粹尽皆体现在“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弃滓存精,曲尽路虚揖影之妙”。(节选自王德胜《意境:虚实相生的审美创造》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白华虽然赞同苏东坡认为王维《蓝田烟雨图》后的诗系伪作的观点,但认为该诗确实有诗中有画的特点。B.王昌龄的《初日》摹写对景物的抚摩为读者营设了无我之境,门采尔的油画通过线条与色彩传达浓情蜜意。C.宗白华并不赞同莱辛的诗画观,他认为诗画各自具体的物质条件虽局限了其表现,但诗画可以相互补充。D.苏轼论陶渊明《饮酒》(其五)与他论王维《蓝田烟雨图》的角度不同,但均着眼于“意”、“境”二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有画”的艺术品的典型特征是鲜明直观的画面感,这是该诗的菁华,区别于寻常之作。B.画和诗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不同,画里有诗是杰作,诗中有画且有诗应是诗人追求的艺术目标。C.诗歌既可以着眼于静态,也可以引进时间感觉表现事物的历时性特征,但画却无法做到这些。D.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运用遗貌取神的手法能达到艺术的化境。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能体现“诗中之诗”的一项是()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C.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D.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两则材料都探讨了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两则材料谈论的侧重有何不同。〖答案〗1.A2.B3.C4.①材料一:先用苏东坡的诗画论引出对“诗”和“画”微妙关系的探索,再分析诗画之间表现的可能性的异同,接着用王昌龄的诗和门采尔的画为例分析诗画的相似点,最后指出二者的区别。②材料二:指出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把握的两个体现:首先是对艺术意境创造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上;然后是进一步阐述宗白华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5.①材料一重点从艺术的角度探讨宗白华对“诗”和“画”中“意境”表现方法、物质条件、表现范围等方面的不同;②材料二则重在探讨“艺术意境”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宗白华虽然赞同苏东坡认为王维《蓝田烟雨图》后的诗系伪作的观点”错误,“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表明,苏轼没有肯定那首诗是伪作,宗白华也并没有肯定地认为那首诗就是伪作,而是表示怀疑。【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诗中有画’的艺术品的典型特征”错误,无中生有,材料并没有阐述“诗中有画”的典型特征;“是鲜明直观的画面感”错误,曲解文意,“诗中有画”的诗作的精华是“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诗句”。C.“但画却无法做到这些”错误,过于武断,“这些”指代前面两种情况,一般而言,画面难以直接表现事物的动态,无法表现事物的历时性特征。但画是可以表现静态事物的,而且可以通过“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在画面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因此,画也是可以表现事物历时性特征的。D.“运用遗貌取神的手法能达到艺术的化境”错误,材料二“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这并不是说要“放弃”对事物真实面貌的刻画,而是将情感主体放在对事物生命本质的刻画上。【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需要了解“诗中之诗”作品的特点,根据材料一“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可知,所谓“诗中之诗”乃是诗歌的半部分不能直接入画,而是由前半部分联想或者想象出来的。A.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入画,类似于一幅“写实画”;B.后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也可入画;C.“发寒衣湿”无法入画,一旦入画便破坏了画面的美感。因此,后两句是从画面中暗示或启发而得出的诗句。D.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哲理诗。【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采用引论——分析、例证——结论的论证结构。第一段“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画《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先引用了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第三段“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题为《初日》的诗云”、第四段“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除非云发二字暗示着),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第五段“王昌龄这首诗,使我想起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的一幅油画,……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是在屋角的床上坐着”、第六段“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也全是诗”,接着分析了诗画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并且用了一首典型的诗歌和一幅典型的画来比较指出二者之间还是有相似点的;第八段“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第九段“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最后,指出了诗画之间因为表现方式和物质条件的不同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材料二主要阐述了宗白华把握艺术意境的两个体现,一是确认,一是运用,从结构上来说是并列,从内容上来说则是递进。第一段“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把握,首先体现在他对艺术意境创造之‘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之上”,首先是对艺术意境创造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上;第二段“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进一步阐述宗白华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材料一先用苏东坡的诗画论引出对“诗”和“画”微妙关系的探索,中间用王昌龄的诗和门采尔的画为例分析诗画的相似点,最后一段指出二者的区别: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所以,材料一重点从艺术的角度,探讨宗白华对“诗”和“画”中“意境”表现方法、物质条件、表现范围等方面的不同。材料二“宗白华的创造性之处,是他从中国人、中国文化对待宇宙整体、生命运动的一致性态度中,看到‘情景合一’的艺术意境,在创造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心灵意识、中国人生命自觉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可知,材料二是从中国人、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艺术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封锁线茅盾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那一圈围墙,虽不怎么厚,却有一人半高,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这墙,周围总有三百多步,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阳光从枪眼式的窗洞进来,房里倒也很亮。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找出一支旧钢笔,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是不是你送我们去?”“现在还没晓得。”“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客人们瞥见了这书。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亦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回祖国来。他姓张。……下午三时许,客人们看见阿张还是捧着那本厚书,坐在窗洞下的桌子旁边。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购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罢?”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这是第一道。屏息疾走的一行人,渐渐放松了脚步,间或有咳嗽的声音。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的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大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但是队伍忽然走快些了。速度渐渐增加,队伍也渐渐拉长,终干像一串皮球一般,滚落了小小的一个坡,投进一丛树木的浓荫里。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今晚过封锁线,”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五个客人不断找机会跟人对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陌生的地方缺少安全感。B.文中两次写阿张在桌旁看书的画面,以此来表现他在掩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C.小说提到那大孩子和阿张身上的“装备”这一细节,暗示子过封锁线的危险。D.阿张再三叮嘱客人们三个“不可以”,是因为他们昨晚的三种行为太过散漫。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写像“堡垒”的大房子,极具地方特色,也体现游击队的选址用心,为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提供场景。B.小说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无论是对五个客人,还是对阿张和那个大孩子,都有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C.小说在处理过封锁线这一情节时、未写敌我双方的火力交锋、但情节张弛有致,给读者极好的阅读体验。D.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游击队护送五个客人过封锁线的故事,写出了游击队勇敢机智、富有战斗经验。8.小说结尾的“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概括“调度”的内容。9.李裴《小说结构与审美》中认为“神秘是小说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请从小说构成要素赏析本文的“神秘之美”。〖答案〗6.C7.B8.①人员的调度:大孩子的工作安排、护送人员的分工等。

②秩序的调度:行军的快慢、行止。

③路线的调度:树林、山岗旷野、洼地等路线的选定。9.①人物神秘:“五个客人”的身份神秘。

②情节神秘:穿越封锁线过程的严密安排。

③环境神秘:夜晚行军的环境。〖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缺少安全感”推论错误,他们只是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行程而已。B.从后文得知,阿张看书,不是内心的紧张和焦虑的表现,他始终沉稳镇定,对于过封锁线非常有经验。D.“太过散漫”错,应该是“容易暴露目标”。【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手法的能力。B.“都有”有误,文中没有阿张和那大孩子的心理描写。【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调度”指安排,指挥调派人力、工作、车辆等。从人员上看,为带这群客人过封锁线,调度了大孩子、年轻人阿张,他们各自有其任务,如“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购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可见,人员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每位护送人员都有相应的分工。从秩序来看,时间选择在傍晚到晚上,“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在夕照中移动”“月亮已经高挂天空”“一小时以后”“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行军速度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队伍靠紧着走,不大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但是队伍忽然走快些了。速度渐渐增加,队伍也渐渐拉长”;行军的休息停顿都选在隐蔽之处等,显得很有条理。从路线来看,“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滚落了小小的一个坡,投进一丛树木的浓荫里”等,充分考虑到各种隐蔽的路线,为平安通过封锁线做了铺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神秘”指难以捉摸,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一般小说会交代人物的身份,而本文中没有介绍要过封锁线的五个客人的相关信息,只说他们是“逃难的外江佬”,而这五个客人经由一整支队伍护送过封锁线,不知有什么特殊身份,或怀着什么特殊使命等,令人感到十分神秘。从情节来看,“过封锁线”是一件危险而令人紧张的事,但在文中,客人们听从队伍安排,时快时慢、时停时行地行进,竟然十分平安地穿过了封锁线,不由令人不对这种严密安排产生好奇:是谁安排了这么严密而顺利的路线?阿张和大孩子对穿越封锁线如此熟练,他们究竟穿过多少次?为何会反复穿越封锁线?总之,情节的神秘,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从环境来看,因为穿越封锁线的时间在晚上,故而所有环境都处于夜晚之中,看得不甚分明,如“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等,尽管人们穿越了封锁线,但对于初次走这条路的人来说,恐怕只会留下模糊的印象,整个环境都显得朦胧模糊而神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至是尽省之,勒赴省选,集者七千余人,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时人称之。上谓房玄龄曰:“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于卿洞然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别君臣之意有不通。”又召百官谓之曰:“朕诸子皆幼,视无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间也。”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贞观二年,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壬子,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已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又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会所在有雨,民大悦。夏,四月,已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馑,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B.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C.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也/D.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架/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间,挑拨、离间。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不同。B.黄门侍郎,是供职于宫门内的官员,负责侍从皇帝和传达诏命。C.饥馑,灾荒、荒年。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D.何,为什么。与《过秦论》中“然面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的“何”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废止唐初州府及皇帝特使直接下令增补官吏的做法,勒令候选者到尚书省候选,并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选任良才的工作。B.朝臣密奏长孙无忌权势荣宠过盛,唐太宗把奏表拿给长孙无忌看,以示君臣要开诚相见,并向文武百官表明了他的态度。C.面对灾荒,唐太宗关爱百姓,拿出府库钱物赎回被贩卖的百姓子女,使骨肉得以团圆,又大赦天下,降诏表示愿亲受灾难以求太平。D.君臣讨论《隋炀帝集》时,关于隋炀帝行事暴虐一事,魏征提出国君即使道德才智过人,也要虚心听取意见,这受到唐太宗的认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2)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14.文中唐太宗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治国理念?〖答案〗10.D11.D12.A13.(1)长孙无忌自己担心恩宠过盛,坚决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极力替他请求,皇上才答应了。(2)隋炀帝倚仗他财富充足,奢侈之心毫不节制,最终使国家灭亡了。14.第一问:以史为鉴,吸取教训。第二问: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反思历史,虚心纳谏。〖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智慧的人奉献他的谋略,勇武之人竭尽其勇力。炀帝恃才自傲,骄矜自大,所以口诵尧、舜的言语而身行桀、纣的作为,竟然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至于覆灭。“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中“智者”“勇者”是两类人,均作主语,句子结构一致,中间断开,排除AC;“桀/纣之行”做“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挑拨,离间;参与。句意: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当权的人来策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B.正确。C.正确。D.错误。都是“为什么”。句意:然而其行事为什么与其文章相反呢?/可是条件好者失败而条件差者成功,功业完全相反,为什么呢?【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错,负责选任良才的是林甫,原文是“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而房玄龄是负责裁定官员,原文是“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满盈”,恩宠过盛,富贵至极;“固”,坚决;“逊位”,让位;“力”,极力。(2)“恃”,倚仗;“厌”,满足;“卒”,最终;“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根据前文的意思,应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即以史为鉴,吸取教训。“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宜令所在官司收瘗”体现了唐太宗对老百姓的关心,体恤百姓疾苦;“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体现了唐太宗虚心纳谏;“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体现唐太宗以隋朝灭亡为鉴,反思历史。参考译文:唐朝初年,士大夫经过动乱之后,都不愿意做官,政府官员人数不够。尚书省下文让各州派人赴选,州府及皇帝特使常用赤色文牒直接委任官吏。到此时全都废止,勒令他们都到尚书省候选,聚集有七千余人,林甫量才录用,各得其所,当时人十分称赞。太宗对房玄龄说:“官吏在于得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在于人多。”命令房玄龄裁并削减,只留下文武官员总计六百四十三人。当时有人上密表称长孙无忌权力过大,荣宠太盛,太宗将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并说:“朕对你丝毫不怀疑,假如各有所闻而不说,则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沟通。”又召集百官对他们说:“朕的儿子均年幼,所以视无忌如亲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长孙无忌自己担心恩宠过盛,坚决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极力替他请求,皇上才答应了。太宗曾说及关中与关东人,认为有所不同。殿中侍御史义丰人张行成跪下奏道:“天子以四海为一家,不应当有东、西的差别,恐怕会让人觉得您狭隘。”太宗欣赏他的话,给他丰厚的赏赐。从此每当朝廷有大事,都让他参与谋议。贞观二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珪说:“隋朝开皇十四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不准许赈济百姓,而让百姓自己到关东地区寻找食物,等到了文帝末年,全国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十年食用。隋炀帝倚仗他财富充足,奢侈之心毫不节制,最终使国家灭亡了。只要使仓库中的粮食足以应付灾年就可以了,其他多余的又有何用呢!”(三月)壬子(初五),关内地区大旱饥荒,百姓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己巳(二十二日),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被变卖的子女们,送还给他们的父母。庚午(二十三日),诏令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灾害,因此大赦天下。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朕身上来保全百姓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不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夏季四月,己卯(初三),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戊子(十三日),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朕翻阅《隋炀帝集》,见其文辞深奥博雅,也知道推崇尧、舜而非议桀、纣,然而其行事为什么与其文章相反呢?”魏征回答道:“君主虽然是圣哲之人,也应当虚心地接受别人的谏议,所以智慧的人奉献他的谋略,勇武之人竭尽其勇力。炀帝恃才自傲,骄矜自大,所以口诵尧、舜的言语而身行桀、纣的作为,竟然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至于覆灭。”太宗说:“前事不远,当成为我们的借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杨万里湘江晓月照离裾,目送车尘至欲晡。归路新诗合千首,几时乘兴更三吾①?眼边俗物②只添睡,别后故人何似臞③。尚策爬沙④追历块⑤,未甘直作水中凫。〖备注〗①三吾:永州有港溪、峿台和峿亭,称为“三吾”,代指永州,杨万里时任永州零陵县丞。②俗物:对世俗庸人的鄙称。《世说新语·排调》记载:嵇康、阮籍、山涛等在竹林酣饮,王戎后至,阮籍便说:“俗物已复来败人意!”③臞:消瘦。④爬沙:形容螃蟹行走很迟钝。⑤历块:形容良马行走神速。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点明写作缘由,“湘江晓月”既交代了送别的地点时间,又渲染出离别氛围。B.接着写诗人久久目送友人的车马扬尘离去,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二人友情之深厚。C.颔联写诗人在归途中作诗千首,用语夸张,更加突显对友人再次乘兴来访的期待。D.第五句写友人离开后,诗人感觉身边尽是“俗物”,以此反衬出友人的高洁风雅。16.南宋张镃曾这样评价杨万里:“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诗”,是说杨万里诗作师法自然,饶有活趣,融通情思,如何理解这一观点?请结合本诗尾联进行分析。〖答案〗15.C16.①尾联写诗人愿驱策行走迟钝的爬沙螃蟹追赶行走神速的良马,不愿做水中的野鸭。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形象生动。②诗人采用比喻,用“爬沙追历块”比喻鞭策自己向友人学习,又说自己不甘做“水中凫”,活泼有趣。③诗人借物抒怀,抒发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高远志向。〖解析〗【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C.“颔联写诗人在归途中作诗千首”错误。颔联承接首联,诗人想象友人在归途中应该能够作诗千首,用夸张的手法赞美友人敏捷的才思与高雅的情趣。【1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的能力。题目要求用尾联印证张镃评价杨万里:“目前言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即杨万里诗作师法自然,饶有活趣,融通情思。这个观点说明了杨万里诗歌的特点:善于观察自然,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鲜活有趣地抒情言志。从尾联来看,尾联提到“爬沙”“历块”“水中凫”,这里的爬沙的螃蟹、疾行的良马、水中的野鸭都是生活中的事物,诗人却能够将其截取入诗,说明诗人是很善于观察并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托物言情,寄托遥深。“尚策爬沙追历块”,是说像赶着缓慢爬行的螃蟹去追疾行的良马那样,鞭策愚钝的自己去追赶学习才华横溢的友人,“未甘直作水中凫”是说自己不甘做那水中平庸的野鸭。诗人用新奇有趣的比喻,生动活泼地抒情言志,也可体现杨万里诗风之“活趣”。尾联借物抒怀,包括对友人的赞美之情以及自己的志向,“志”是不甘平庸、积极进取的高远志向。(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离骚》(节选)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湖湘一切的山川灵气、人文光芒,在岳麓书院不断融汇。湖湘人才辈出,功业之盛,举世无出其右。读懂岳麓书院所代表的湖湘精神并以此推动文艺发展,是文艺工作者①的责任。湖湘精神最初的代表是屈原,他深厚的爱国热情以及对国家民族之诚,千百年来,②地改变着湖湘人民的气质。之后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接踵而来,他们借湖湘山水或愤激哀叹,或长歌当哭,全面提升了这方水土、这片人民的人文品质。清代魏源、曾国藩、左宗棠……一批人从书院走出,形成了湖南士林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风气。文艺工作者心怀天下,就是要心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文艺只有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兴衰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与人民命运③,文艺才会有所作为,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千年如驹逝,人事两消磨。这座山间庭院仍以其惯常的飘逸张开檐翼,镇定自若而又器宇轩昂,它的斯文,它的精神气质,不仅构造了我们的过去,也正在塑造着我们的现在和将来。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较长的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答案〗18.①义不容辞②潜移默化③休戚与共19.在屈原之后接踵而来借湖湘山水或愤激哀叹,或长歌当哭的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全面提升了这方水土、这片人民的人文品质。20.将岳麓书院人格化,将岳麓书院赋予了人的气宇非凡、镇定、斯文的精神气质。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岳麓书院巍峨峻拔的气势,表现了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文化气质,表现了岳麓书院历经历史风霜,其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精神内涵依旧不变,其出众的气质风度不变。〖解析〗【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容许推辞。语境中“推动文艺发展,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这种责任从道义上不容推辞,据此可得出〖答案〗。第二空,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语境中提到“千百年来”“改变着湖湘人民的气质”,据此可得出〖答案〗。第三空,休戚与共: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语境中有“与时代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兴衰和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等〖提示〗语,且主语是“文艺”“人民命运”,故填“休戚与共”。【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首先确定句子的主干: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提升了人文品质。然后将“之后接踵而来”“借湖湘山水或愤激哀叹,或长歌当哭”化为定语,修饰主语;把“这方水土、这片人民”作定语修饰“人文品质”;把“全面”作状语修饰“提升”。可修改为:在屈原之后接踵而来借湖湘山水或愤激哀叹,或长歌当哭的杜甫、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全面提升了这方水土、这片人民的人文品质。【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修辞以及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镇定自若而又器宇轩昂,它的斯文,它的精神气质”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岳麓书院人格化,“镇定自若”“器宇轩昂”“斯文”“精神气质”用来修饰岳麓书院,赋予了岳麓书院以人的气宇非凡、镇定、斯文的精神气质。“器宇轩昂”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岳麓书院巍峨峻拔的气势,“斯文”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岳麓书院的文化底蕴、文化气质,“镇定自若”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岳麓书院历经历史风霜,其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的湖湘精神内涵依旧不变,其出众的气质风度不变,而这些精神气质一直影响着我们,塑造着我们。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当下,全民健身运动如火如荼。许多人选择了一种既防病强身,又简单易行的健身方式——健步走。一些人为了在运动圈排行榜名列前茅,努力刷步数,以“日行万步”作为目标。那么真的是走的步数越多就越健康吗?健步是确实可以提升骨骼强度,延缓膝关节衰老。但作为群众性体育运动,健步走并不需要达到专业竞技比赛的强度。从专业的角度看,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步频110~140步/分钟,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就可以达到健身效果。①,运动完微微出汗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了,并不需要追求“万步”。而每天上下班、在室内小范围的间歇性行走,即使超过了一万步,②,是起不到健身效果的。盲目追求步数还会造成运动损伤。一些平时缺少运动的人士,尤其是老年人,通常肌肉力量不足,又缺少专业指导,强行走上万步会造成肌肉酸痛,甚至腿部关节损伤。专家建议,开始健步走运动时,不要一味关注步数,③,逐步增加行走的时间和距离。除此之外,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合理安排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也可以避免长时间行走带来的伤害。21.下列句子中的“刷”和文中加点的“刷”,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本届世界杯东道主卡塔尔队状态低迷,发挥欠佳,第二轮就被刷了下去。B.有的同学试图依靠刷题在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这种方法不值得提倡。C.神舟十四号飞船顺利返回的消息在朋友圈迅速刷屏,受到广大网友关注。D.刷脸支付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新技术实现的支付方式。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答案〗21.B22.①并不追求大汗淋漓②大多也是无效步数③应从短时间近距离开始〖解析〗【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句:根据“一些人为了在运动圈……努力刷步数,以‘日行万步’作为目标”可知,文中加点的“刷”就是通过大量积累以显示出运动量的意思。A.根据“状态低迷,发挥欠佳”,可知本句中的“刷”字指的是“淘汰”。B.根据“刷题”“短时间内提高语文成绩”,可知本句中的“刷”字指的是通过大量积累以显示出接触题量的意思。与例句相同。C.根据“刷屏”“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可知本句中的“刷”字指的是短时间内某重复信息集中出现。D.根据“刷脸支付”“新技术实现的支付方式”,可知本句中的“刷脸”指的是以AI人脸识别为核心的新型支付方式,“刷”是“通过、使用”的意思。【2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根据“从专业的角度看,运动时间持续30分钟以上,步频110~140步/分钟,心率不超过120次/分钟,就可以达到健身效果”“运动完微微出汗就可以达到锻炼目的了,并不需要追求‘万步””可知,语境意在强调健步走满足一定的时间、步频与心率即可达到健身效果,不需要追求大汗淋漓,故可填入“并不追求大汗淋漓”。②处,根据“即使超过了一万步”“是起不到健身效果的”,可知语境意在强调这样的步数是起不到效果的,故可填入“大多也是无效步数”之类的语句。③处,根据“不要一味关注步数”“逐步增加行走的时间和距离”,可知语境意在强调参与健步走运动时,应从较短的时间与较近的距离开始,故可填入“应从短时间近距离开始”之类的语句。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滤镜是用来实现图像的各种特殊效果的工具。近年来,滤镜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在存留日常生活的影像时也常常使用滤镜,曾有人戏言,“照片”现在都成“照骗”了。一些热门影视剧也因滥用滤镜,致使画面失真,导致口碑崩塌。为了更美而诞生的滤镜技术,反而成为大众审美异化的催化剂。这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在求美和求真之间,在审美需求与价值取向之间,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对此,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江西省赣州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画《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军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以上是东坡的话,所引的那首诗,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把它放到王维和裴迪所唱和的辋川绝句里去是可以乱真的。这确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可以画出来成为一幅清奇冷艳的画,但是“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二句,却是不能在画面上直接画出来的。而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正是构成这首诗是诗而不是画的精要部分。然而那幅画里若不能暗示或启发人写出这诗句来,它可能是一张很好的写实照片,却又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品——画。这“诗”和“画”的微妙的辩证关系不是值得我们深思探索的吗?诗中有画,而不全是画,画中有诗,而不全是诗。诗画各有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一般地说来,这是正确的。但中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像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的“无我之境”,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题为《初日》的诗云: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画里现出一座晨光射入的香闺的动态情景。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除非云发二字暗示着),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幅油画呀!王昌龄这首诗,使我想起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的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乳白的光得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我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是在屋角的床上坐着:太阳的光/洗着她早起的灵魂,天边的月/犹似她昨夜的残梦。(《流云小诗》)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也全是诗。诗和画里都是演着光的独幕剧,歌唱着光的抒情曲。这诗和画的统一不是和莱辛所辛苦分析的诗色分界相抵触吗?我觉得不是抵触而是补充了它,扩张了它们相互的蕴涵。画里本可以有诗,若把画里每一根线条,每一块色彩,每一条光,每一个形都饱吸着浓情蜜意,它就成为画家的抒情作品,请也可以完全写景,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摩,和物的对话,表出对物的热爱,那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然而由于诗叙写了光的活跌的先后曲折的历程,更能丰富着和加深着情绪的感受。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它们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艺术意境”。(《美学散步·诗(文学)和画的分界》宗白华,有删改)材料二: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把握,首先体现在他对艺术意境创造之“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之上。就中国艺术而言。美感力量的根本,在于意境之美的表现。苏轼论陶渊明诗,谓“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意与境会,故可嘉也”。“可嘉”正在于“意与境会”。唐代张璪论画。有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之说,讲的就是造化(景)与心源(情)两相凝合,构成生机活跃的艺术生命。宗白华所持守的艺术意境观,同样强调主观生命精神与客观自然景象的交融互渗,“意境是‘情’与‘景’(意象)的结晶品”,“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因而涌现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崭新的意象”,“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宗白华的创造性之处,是他从中国人、中国文化对待宇宙整体、生命运动的一致性态度中,看到“情景合一”的艺术意境,在创造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心灵意识、中国人生命自觉的内在一致性,即“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宗白华从艺术意境创造的虚实相生性出发,对艺术意境创造的审美本质及其层次结构作了全面精细的阐发,进而也呈现了其美学理论的文化高度。他曾引方士庶《天慵庵随笔》:“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此虚境也。虚而为实,是在笔墨有无间”,强调整个中国绘画精粹尽皆体现在“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弃滓存精,曲尽路虚揖影之妙”。(节选自王德胜《意境:虚实相生的审美创造》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宗白华虽然赞同苏东坡认为王维《蓝田烟雨图》后的诗系伪作的观点,但认为该诗确实有诗中有画的特点。B.王昌龄的《初日》摹写对景物的抚摩为读者营设了无我之境,门采尔的油画通过线条与色彩传达浓情蜜意。C.宗白华并不赞同莱辛的诗画观,他认为诗画各自具体的物质条件虽局限了其表现,但诗画可以相互补充。D.苏轼论陶渊明《饮酒》(其五)与他论王维《蓝田烟雨图》的角度不同,但均着眼于“意”、“境”二字。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有画”的艺术品的典型特征是鲜明直观的画面感,这是该诗的菁华,区别于寻常之作。B.画和诗表现的可能性范围不同,画里有诗是杰作,诗中有画且有诗应是诗人追求的艺术目标。C.诗歌既可以着眼于静态,也可以引进时间感觉表现事物的历时性特征,但画却无法做到这些。D.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运用遗貌取神的手法能达到艺术的化境。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诗句能体现“诗中之诗”的一项是()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C.河汉夜阑孤雁度,潇湘水阔二妃愁。发寒衣湿曲初罢,露色河光生钓舟。D.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两则材料都探讨了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理解。请结合材料,谈谈两则材料谈论的侧重有何不同。〖答案〗1.A2.B3.C4.①材料一:先用苏东坡的诗画论引出对“诗”和“画”微妙关系的探索,再分析诗画之间表现的可能性的异同,接着用王昌龄的诗和门采尔的画为例分析诗画的相似点,最后指出二者的区别。②材料二:指出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把握的两个体现:首先是对艺术意境创造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上;然后是进一步阐述宗白华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5.①材料一重点从艺术的角度探讨宗白华对“诗”和“画”中“意境”表现方法、物质条件、表现范围等方面的不同;②材料二则重在探讨“艺术意境”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解析〗【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宗白华虽然赞同苏东坡认为王维《蓝田烟雨图》后的诗系伪作的观点”错误,“不论它是不是好事者所补”表明,苏轼没有肯定那首诗是伪作,宗白华也并没有肯定地认为那首诗就是伪作,而是表示怀疑。【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诗中有画’的艺术品的典型特征”错误,无中生有,材料并没有阐述“诗中有画”的典型特征;“是鲜明直观的画面感”错误,曲解文意,“诗中有画”的诗作的精华是“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诗句”。C.“但画却无法做到这些”错误,过于武断,“这些”指代前面两种情况,一般而言,画面难以直接表现事物的动态,无法表现事物的历时性特征。但画是可以表现静态事物的,而且可以通过“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在画面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因此,画也是可以表现事物历时性特征的。D.“运用遗貌取神的手法能达到艺术的化境”错误,材料二“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这并不是说要“放弃”对事物真实面貌的刻画,而是将情感主体放在对事物生命本质的刻画上。【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首先需要了解“诗中之诗”作品的特点,根据材料一“那不能直接画出来的后两句恰正是‘诗中之诗'”可知,所谓“诗中之诗”乃是诗歌的半部分不能直接入画,而是由前半部分联想或者想象出来的。A.后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入画,类似于一幅“写实画”;B.后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也可入画;C.“发寒衣湿”无法入画,一旦入画便破坏了画面的美感。因此,后两句是从画面中暗示或启发而得出的诗句。D.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哲理诗。【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采用引论——分析、例证——结论的论证结构。第一段“苏东坡论唐朝大诗人兼画家王维(摩诘)的画《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先引用了苏轼对王维诗画的评价;第三段“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题为《初日》的诗云”、第四段“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除非云发二字暗示着),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第五段“王昌龄这首诗,使我想起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的一幅油画,……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是在屋角的床上坐着”、第六段“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王昌龄那首诗全是画,也全是诗”,接着分析了诗画之间为什么会出现差异,并且用了一首典型的诗歌和一幅典型的画来比较指出二者之间还是有相似点的;第八段“但画和诗仍是有区别的。诗里所咏的光的先后活跃,不能在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来,……而诗像《初日》里虽然境界华美,却赶不上门采尔油画上那样光彩耀目,直射眼帘”、第九段“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最后,指出了诗画之间因为表现方式和物质条件的不同毕竟还是有区别的。材料二主要阐述了宗白华把握艺术意境的两个体现,一是确认,一是运用,从结构上来说是并列,从内容上来说则是递进。第一段“宗白华对艺术意境的把握,首先体现在他对艺术意境创造之‘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之上”,首先是对艺术意境创造虚实相生审美本质的确认上;第二段“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进一步阐述宗白华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材料的能力。材料一先用苏东坡的诗画论引出对“诗”和“画”微妙关系的探索,中间用王昌龄的诗和门采尔的画为例分析诗画的相似点,最后一段指出二者的区别: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所以,材料一重点从艺术的角度,探讨宗白华对“诗”和“画”中“意境”表现方法、物质条件、表现范围等方面的不同。材料二“宗白华的创造性之处,是他从中国人、中国文化对待宇宙整体、生命运动的一致性态度中,看到‘情景合一’的艺术意境,在创造本质上与中国文化心灵意识、中国人生命自觉的内在一致性”“中国古代诗人、画家为了表达万物的动态,刻画真实的生命和气韵,就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通过‘离形得似’‘不似而似’的表现手法来把握事物生命的本质”,可知,材料二是从中国人、中国文化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关系的角度探讨艺术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过封锁线茅盾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那一圈围墙,虽不怎么厚,却有一人半高,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这墙,周围总有三百多步,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阳光从枪眼式的窗洞进来,房里倒也很亮。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找出一支旧钢笔,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是不是你送我们去?”“现在还没晓得。”“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客人们瞥见了这书。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亦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回祖国来。他姓张。……下午三时许,客人们看见阿张还是捧着那本厚书,坐在窗洞下的桌子旁边。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购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的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罢?”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这是第一道。屏息疾走的一行人,渐渐放松了脚步,间或有咳嗽的声音。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张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的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大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但是队伍忽然走快些了。速度渐渐增加,队伍也渐渐拉长,终干像一串皮球一般,滚落了小小的一个坡,投进一丛树木的浓荫里。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今晚过封锁线,”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五个客人不断找机会跟人对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陌生的地方缺少安全感。B.文中两次写阿张在桌旁看书的画面,以此来表现他在掩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C.小说提到那大孩子和阿张身上的“装备”这一细节,暗示子过封锁线的危险。D.阿张再三叮嘱客人们三个“不可以”,是因为他们昨晚的三种行为太过散漫。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写像“堡垒”的大房子,极具地方特色,也体现游击队的选址用心,为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提供场景。B.小说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无论是对五个客人,还是对阿张和那个大孩子,都有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C.小说在处理过封锁线这一情节时、未写敌我双方的火力交锋、但情节张弛有致,给读者极好的阅读体验。D.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游击队护送五个客人过封锁线的故事,写出了游击队勇敢机智、富有战斗经验。8.小说结尾的“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耐人寻味,请结合文本概括“调度”的内容。9.李裴《小说结构与审美》中认为“神秘是小说重要的审美范畴之一”,请从小说构成要素赏析本文的“神秘之美”。〖答案〗6.C7.B8.①人员的调度:大孩子的工作安排、护送人员的分工等。

②秩序的调度:行军的快慢、行止。

③路线的调度:树林、山岗旷野、洼地等路线的选定。9.①人物神秘:“五个客人”的身份神秘。

②情节神秘:穿越封锁线过程的严密安排。

③环境神秘:夜晚行军的环境。〖解析〗【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A.“缺少安全感”推论错误,他们只是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行程而已。B.从后文得知,阿张看书,不是内心的紧张和焦虑的表现,他始终沉稳镇定,对于过封锁线非常有经验。D.“太过散漫”错,应该是“容易暴露目标”。【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艺术手法的能力。B.“都有”有误,文中没有阿张和那大孩子的心理描写。【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调度”指安排,指挥调派人力、工作、车辆等。从人员上看,为带这群客人过封锁线,调度了大孩子、年轻人阿张,他们各自有其任务,如“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购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可见,人员工作安排井井有条,每位护送人员都有相应的分工。从秩序来看,时间选择在傍晚到晚上,“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在夕照中移动”“月亮已经高挂天空”“一小时以后”“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行军速度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队伍靠紧着走,不大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但是队伍忽然走快些了。速度渐渐增加,队伍也渐渐拉长”;行军的休息停顿都选在隐蔽之处等,显得很有条理。从路线来看,“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滚落了小小的一个坡,投进一丛树木的浓荫里”等,充分考虑到各种隐蔽的路线,为平安通过封锁线做了铺垫。【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多角度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神秘”指难以捉摸,高深莫测,超乎寻常理性认识之外。一般小说会交代人物的身份,而本文中没有介绍要过封锁线的五个客人的相关信息,只说他们是“逃难的外江佬”,而这五个客人经由一整支队伍护送过封锁线,不知有什么特殊身份,或怀着什么特殊使命等,令人感到十分神秘。从情节来看,“过封锁线”是一件危险而令人紧张的事,但在文中,客人们听从队伍安排,时快时慢、时停时行地行进,竟然十分平安地穿过了封锁线,不由令人不对这种严密安排产生好奇:是谁安排了这么严密而顺利的路线?阿张和大孩子对穿越封锁线如此熟练,他们究竟穿过多少次?为何会反复穿越封锁线?总之,情节的神秘,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从环境来看,因为穿越封锁线的时间在晚上,故而所有环境都处于夜晚之中,看得不甚分明,如“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冈”“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等,尽管人们穿越了封锁线,但对于初次走这条路的人来说,恐怕只会留下模糊的印象,整个环境都显得朦胧模糊而神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至是尽省之,勒赴省选,集者七千余人,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时人称之。上谓房玄龄曰:“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于卿洞然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别君臣之意有不通。”又召百官谓之曰:“朕诸子皆幼,视无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间也。”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贞观二年,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壬子,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已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又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会所在有雨,民大悦。夏,四月,已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馑,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B.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C.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也/D.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架/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间,挑拨、离间。与《曹刿论战》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的“间”意思不同。B.黄门侍郎,是供职于宫门内的官员,负责侍从皇帝和传达诏命。C.饥馑,灾荒、荒年。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D.何,为什么。与《过秦论》中“然面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的“何”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废止唐初州府及皇帝特使直接下令增补官吏的做法,勒令候选者到尚书省候选,并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选任良才的工作。B.朝臣密奏长孙无忌权势荣宠过盛,唐太宗把奏表拿给长孙无忌看,以示君臣要开诚相见,并向文武百官表明了他的态度。C.面对灾荒,唐太宗关爱百姓,拿出府库钱物赎回被贩卖的百姓子女,使骨肉得以团圆,又大赦天下,降诏表示愿亲受灾难以求太平。D.君臣讨论《隋炀帝集》时,关于隋炀帝行事暴虐一事,魏征提出国君即使道德才智过人,也要虚心听取意见,这受到唐太宗的认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2)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14.文中唐太宗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治国理念?〖答案〗10.D11.D12.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