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课件汇报人:XX20XX-01-28目录contents修辞手法概述比喻手法拟人手法排比手法夸张手法反问手法总结与拓展01修辞手法概述修辞手法是指通过特定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方式,对语言进行加工和美化,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定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本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作用定义与作用通过相似性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比喻通过重复某个词语、句子或段落,以强调其重要性或表达强烈的情感。反复将非人类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更加生动形象。拟人通过对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方面进行有意的夸大或缩小,以强调其特点或表达强烈的情感。夸张通过平行结构的使用,使语言更加整齐、有力,增强语势和节奏感。排比0201030405常见类型及特点文学作品演讲与辩论广告与宣传日常交流运用场景与表达效果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广泛应用,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修辞手法在广告和宣传中也经常使用,可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增强广告或宣传的效果和影响力。在演讲和辩论中,修辞手法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演讲或辩论更加生动有趣、引人入胜。在日常交流中,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增强交流的效果和互动性。02比喻手法明确指出本体和喻体,常用比喻词“像”、“好像”、“如同”等连接。例如:“她的笑容像春天的阳光。”明喻不直接点明本体和喻体,而是通过暗示或比较来表达比喻关系。例如:“他是我们班级的领头羊。”暗喻借用与本体有相似点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以增强表达效果。例如:“他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借喻明喻、暗喻、借喻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事物或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描绘形象抒发情感深化主题比喻手法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比喻手法,可以深入挖掘文章主题的内涵和意义,使文章更具思想性和深度。030201比喻在文章中的运用比喻与拟人结合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可以使描绘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例如:“风儿轻轻地抚摸着大地,像母亲的手一样温暖。”比喻与排比结合将比喻和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可以形成强烈的语势和节奏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例如:“他的眼睛像黑夜的星星,一闪一闪地放着光芒;他的声音像山谷的溪流,叮咚叮咚地响着乐章;他的心灵像洁白的雪花,一片一片地飘落人间。”比喻与反复结合将比喻和反复两种修辞手法相结合,可以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加深读者的印象和理解。例如:“他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无论风吹雨打,始终屹立不倒;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无论云雾缭绕,始终高耸入云。”比喻与其他修辞手法结合03拟人手法

拟人化描写技巧赋予非人类事物人类特征通过赋予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以人类的形象、性格或行为特征,使其更生动、形象。夸张与变形的运用通过夸张或变形处理,突出事物的某一特征,强化表达效果。细腻的心理描绘深入描绘非人类事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其情感、欲望和思维过程。通过拟人化手法,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传递情感共鸣运用拟人化手法,创造出独特的诗意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营造诗意氛围通过拟人化手法,将抽象的概念或情感具象化,表达深刻的象征意义。表达象征意义拟人化表达情感与意境塑造鲜明形象通过拟人化手法塑造独特、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对作品中的角色留下深刻印象。增强作品趣味性拟人化手法可以使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拓展想象空间拟人化手法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在作品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中自由驰骋。拟人化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04排比手法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构成增强语言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提高表达效果。作用成分排比、分句排比、单句排比、复句排比等。种类排比句构成及作用开头排比中间排比结尾排比注意事项排比在文章中的布局与运用01020304引出文章主题,吸引读者注意。列举事实论据,增强文章说服力。总结全文,升华文章主旨。排比应用需适度,过多使用可能导致文章单调乏味。排比与其他修辞手法结合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效果。赋予事物以人的特性,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和态度。增加文章文采,提高语言表达水平。排比与比喻结合排比与拟人结合排比与反问结合排比与引用结合05夸张手法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例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缩小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超前夸张夸张的表现形式及作用通过夸张手法将事物的特征或情感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增强表达的效果,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增强表达效果夸张手法可以突出文学作品的主题,使读者更加明确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突出主题通过夸张手法创造出的独特意境,可以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沉浸在作品所营造的氛围中。创造意境夸张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比喻与夸张的结合01通过比喻将事物的特征进行形象的描绘,再结合夸张手法将其特征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加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形象。排比与夸张的结合02通过排比将一系列相关的事物进行列举,再结合夸张手法对其中的某些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增强表达的力度和节奏感。反复与夸张的结合03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再结合夸张手法对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强调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夸张与其他修辞手法结合06反问手法反问句通常由疑问词、否定词和语气词等构成,表达与字面意思相反的肯定或否定含义。强调语气,加强表达效果,引发读者思考。反问句构成及作用作用构成123通过反问句强调文章主题,使读者更加关注。突出主题反问句可以加强文章的语气,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加强语气反问句可以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发思考反问在文章中的表达效果03与设问结合通过设问和反问的结合,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增强文章的启发性。01与比喻结合通过比喻和反问的结合,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02与排比结合通过排比和反问的结合,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反问与其他修辞手法结合07总结与拓展0102修辞手法在高考语文中的重要性在高考语文中,修辞手法是评判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正确使用修辞手法能够提升文章的档次和得分。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能够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如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根据文章需要选择合适的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恰当、自然,避免过度使用或使用不当导致文章晦涩难懂或产生歧义。在使用修辞手法时,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语病或错别字等问题。如何正确使用修辞手法提升文章质量《红楼梦》中大量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黛玉葬花”一节中,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比喻,将黛玉内心的悲伤和哀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