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致云雀课后_第1页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致云雀课后_第2页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致云雀课后_第3页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致云雀课后_第4页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致云雀课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上册课件致云雀课后汇报人:XX20XX-01-25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归纳与总结拓展阅读与对比分析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教师评价与反馈建议contents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01雪莱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展现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充满激情和对自由的追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珀西·比希·雪莱(PercyByssheShelley),英国19世纪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雪莱生平与创作背景《致云雀》是雪莱的一首代表作,创作于19世纪初。诗歌通过对云雀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欢乐和理想的追求。云雀象征着自由、欢乐和光明,诗歌通过对其歌唱和飞翔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致云雀》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兴起,成为欧洲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性、情感和自然,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和规范。雪莱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诗歌充满了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追求,以及对社会不公和压迫的反抗。时代背景:浪漫主义诗歌在英国的兴起文本解读与赏析02全诗共21节,可分为5个部分。第1-2节为第一部分,描写云雀向云端高飞,追求自由;第3-7节为第二部分,描写云雀的美妙歌声;第8-20节为第三部分,赞美云雀的崇高精神;第21节为第四部分,表达诗人对云雀的敬意和赞美;第五部分(即最后两行诗)为总结,点明全诗主旨。篇章结构雪莱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对云雀及其歌声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崇高精神的赞美。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音乐美。写作特点《致云雀》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在诗歌中,云雀被描绘成一种美丽、快乐、自由的鸟儿,它高飞云端,放声歌唱,象征着自由、欢乐和力量。云雀象征着自由、欢乐和力量,同时也代表着诗人内心的渴望和追求。通过云雀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崇高精神的赞美。诗歌中云雀形象塑造及其象征意义云雀的象征意义云雀形象塑造强烈的情感表达生动的自然描绘象征手法的运用音乐美的追求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在《致云雀》中体现01020304诗歌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崇高精神的赞美,情感真挚而强烈。雪莱通过对云雀及其歌声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诗歌中运用了象征手法,如将云雀作为自由和欢乐的象征,表达了诗人的内心追求。诗歌语言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知识点归纳与总结03浪漫主义诗歌注重表达诗人内心的强烈情感,通过诗歌来抒发自我。强烈的主观情感浪漫主义诗人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对自然的热爱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性解放和自由,反对束缚和压抑。追求个性和自由浪漫主义诗歌还常常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丰富的想象力和象征手法掌握浪漫主义诗歌基本特征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事物,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另一个事物,以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比喻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类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能力,使得表达更加生动有趣。拟人理解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010204回顾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特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及作用《致云雀》一诗的主题、情感和意象诗歌朗诵和赏析的技巧和方法03拓展阅读与对比分析04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该诗体现了拜伦式英雄的孤独、高傲和叛逆,通过对哈洛尔德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社会的批判。济慈《夜莺颂》此诗以夜莺的歌声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美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展现了济慈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欣赏其他浪漫主义诗人作品,如拜伦、济慈等雪莱《致云雀》雪莱运用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云雀赋予了人的思想和情感,使得云雀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华兹华斯《水仙》华兹华斯则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客观描绘,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水仙花的优美形态和清新气息。比较分析不同诗人对自然景物描绘手法差异

探究浪漫主义诗歌对后世影响及意义对现代诗歌的影响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性解放和情感自由,对现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文学批评的影响浪漫主义诗歌注重表现内心情感和追求理想美,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文学批评从外部研究向内部研究的转变。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浪漫主义诗歌歌颂自然、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对社会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博爱的追求和实践。练习题与课堂互动环节05请简要概括《致云雀》的主题思想。练习题一分析《致云雀》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练习题二结合诗人的其他作品,谈谈你对《致云雀》这首诗的艺术特色的理解。练习题三完成课后练习题,加深对课文理解03讨论时间10-15分钟。01分组方式按座位或自愿组合成小组,每组4-6人。02讨论内容分享个人对《致云雀》这首诗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探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象征意义等。分组讨论,分享个人阅读体验和感悟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也可由老师引导提问。提问方式问题范围解答方式围绕《致云雀》这首诗的内容、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提问。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也可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030201提问环节,解答学生疑难问题教师评价与反馈建议06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具体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定期评价,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针对学生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和鼓励

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水平针对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如理解不深入、分析不透彻等,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多读一些经典名著和优秀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品味和鉴赏能力。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和自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