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管道穿越河流鱼塘施工方案_第1页
燃气管道穿越河流鱼塘施工方案_第2页
燃气管道穿越河流鱼塘施工方案_第3页
燃气管道穿越河流鱼塘施工方案_第4页
燃气管道穿越河流鱼塘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编制依据1.1施工招标文件1.2输气管道工程施工图内容及工程量1.3国家现行的法令、法规,地区颁发的安全、消防、环保、文物等管理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护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4施工技术标准及验收规范《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251—2003《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设计规范》GB50423—2007《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2007《钢质管道焊接与验收》SY/T4103—95《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97《埋地钢制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0413《石油天然气金属管道焊接工艺评定》SY/T0452—2002《管道下向焊接工艺规程》SY/T0413《石油天然气钢质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埋地钢质管道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规程》SY/T0019—97

第二章穿越工程内容简介该区地层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石土、浮石、砂岩和砾石。其中中粗砂主要为灰褐色、黄褐色,主要分布在山间宽裕谷地、河流两侧。碎石土以黄褐色,卵石、砾石为主,主要分布在河流两侧,浮石直径0.5~3.0mm不等,母岩为砂岩、灰岩或板岩,主要分布在沿线冲沟及部分河床内,另在局部地表零星分布。工程:小型河流、冲沟及渠道穿越小型河流、冲沟、渠道70次,穿越鱼塘4次;区段:小型河流、冲沟及渠道穿越小型河流、冲沟、渠道65次,穿越鱼塘2次。具体穿越位置及稳管方式见下表:序号桩号里程(m)名称稳管方式方式长度(m)1F5~F60.6269~0.6393混凝土现浇122F11~F121.3762~1.4018混凝土现浇253F14~F151.748~1.7862混凝土现浇384F15~162.0383~2.0611混凝土现浇225F26~F273.5861~3.6165装配式加重块306F28~F293.8857~3.9002装配式加重块157F46~F46-1G6.8017~6.8269装配式加重块258F51~F527.8464~7.8523散抛块(卵)石69F53~F548.2199散抛块(卵)石310F55~F568.7014散抛块(卵)石411F58~F599.529~9.541散抛块(卵)石812F67~F6811.1148~11.1248混凝土现浇1013F72~F7311.842~11.87混凝土现浇614F77~F7812.4617~12.4693混凝土现浇615F83~F8413.4247混凝土现浇916F95~F9615.4432~15.4603混凝土现浇417F112~F11317.8834~17.8415混凝土现浇818F142~F14321.4874散抛块(卵)石619F143~F14421.7109~21.7214装配式加重块1120F152~F15323.4003~23.4077散抛块(卵)石1021F155~F155-124.2617~24.273混凝土现浇1222F161~F16225.5756~25.5826混凝土现浇623F165~F16626.3246~26.3308混凝土现浇624F172-1G~F172-2G27.2905~27.2988装配式加重块825F185~F18628.9824~28.9956散抛块(卵)石826F192~F19329.8502散抛块(卵)石427E5~E60.7625~0.7739混凝土现浇1228E10~E111.4227~1.4271混凝土现浇629E38~E394.883~4.893混凝土现浇1030E40~E415.0378~5.0487混凝土现浇1131E48~E496.5059~6.5128混凝土现浇732E66~E678.7725~8.7895混凝土现浇1633E80~E8110.507~10.527混凝土现浇2034E94~E9512.2295~12.2451装配式加重块1535E106~E10713.355~13.3738装配式加重块1836E124~E12515.0192~15.0411装配式加重块1837E147~E14817.7488~17.7594混凝土现浇1038E153~E15418.2882~18.2964混凝土现浇1039E167~E16819.6499~19.6589混凝土现浇1040E171~E17220.2751~20.2857混凝土现浇1141E183~E18421.8231混凝土现浇642E188~E18922.3153~22.3217装配式加重块643E193~E19422.9174~22.9291装配式加重块1244E209~E21024.6633~24.6839混凝土现浇2245E228~E22927.0836~27.0533混凝土现浇1546E231~E23227.2227~27.2309混凝土现浇947E241~E24228.2839~28.3137装配式加重块3048E249~E25029.3269~29.3326混凝土现浇649E249~E25029.4084~29.4189混凝土现浇1150E254~E25530.7603~30.7656混凝土现浇651E260~E26131.8814~31.8987混凝土现浇1652E262~E26332.6682~32.6838装配式加重块1653E268-1~E26933.6773~33.6855装配式加重块854E273~E27434.4794~34.4847散抛块(卵)石855E286~E28735.9372~35.9436混凝土现浇8鱼塘、藕塘穿越统计表:序号桩号里程名称穿越方式稳管方式备注1F5~F60.416~0.435开挖沟埋马鞍式压重块2F64~F6510.6054~10.646开挖沟埋马鞍式压重块3E23~E23-1G2.6402~2.6545开挖沟埋马鞍式压重块4E113~E11413.8015~13.8477开挖沟埋马鞍式压重块5E156~E15718.6386~18.7785开挖沟埋马鞍式压重块6E252~E25330.2862~30.2957开挖沟埋马鞍式压重块第三章资源配置3.1劳动力配置计划序号工种总数量2010-2011年7月8、9、10、11月12、1、2月1管理人员63632电焊工1261263管工42424机械42425防腐工42446起重工21217电工21218测量工22229司机424210修理工212111普工40304040合计82528264

3.2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KW)生产能力备注1打压风车PN10MPa12经纬仪J313水准仪DS314清管器DN40025检漏仪DJ-426测厚仪CMI17弹簧拉力计NLB-10048风速仪AVM-0549测温仪TI120810钢卷尺5m43.3机械设备需用量序号机械或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国别产地制造年份额定功率生产能力备注1装载机ZL50GH12电焊机WS-40023对口器DN4002自制4拖车15挖掘机PC-200-220-CAT-32016推土机TYS165/TY-20017空压机JG37A18储砂罐1立方米2自制9潜水泵4寸8钢管DN1003600米编织袋5000个液化气罐8个加热烤把16把

第四章施工方案4.1施工方法的划分管道穿越的方式取决于河流的地形、水文和地质条件、施工场地和设备。开挖穿越河流、沟渠时,根据水量大小可采取井点将水、围堰导流、截流的方式进行。开挖穿越时,首先要将穿越方案报地方水利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后再施工。施工程序是先将穿越段内水抽干,河底淤泥清除干净,根据河床设计标高或河流冲刷深度确定管道挖深。管沟成型后要经现场监理验收合格,才能将管道就位,对穿越的中型河流在管道焊接完成后还要进行单独强度和严密性试压。然后回填、砌筑水工保护、恢复地貌等。1)、已干涸的河流采用直接大开挖的方法施工,施工方法除按图纸加一些附属设施外,其他同一般地段施工。2)、已断流但仍存大量积水的河流、水塘、沟渠,采取围堰截流排水方法施工。3)、冬季不能断流的河流,我们采用围堰导流渠导流的方法进行施工。4)、对有的穿越点处地层全部为岩石,无法开挖导流沟,我们采用围堰导水的方法进行施工。4.2施工方法1)、冬季有流水河流、干渠、水塘施工方法1)围堰导流渠导流施工法导流渠河流导流渠河流河流围堰(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线组焊补口、补伤电火花检漏水压试验围堰施工导流渠回填地面检漏地貌恢复管沟开挖管道下沟PE套管安装管沟回填(2)施工程序描述A.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对现场道路、地形地貌及河水流量进行详细的踏勘,到当地气象、水利部门了解当地气候及河水的涨落情况,保证穿越施工万无一失。B.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用经纬仪放出管线中心线、作业带占地边界线,以及导流渠的边界线。将设计交付的控制桩引出作业带并加以保护。C.便道修筑根据现场踏勘情况,用推土机推出一条施工便道将河流穿越两岸与主要交通道路连接起来,以便各种设备、机具及材料能及时进入施工现场。便道宽度一般不小于6mD.导流渠开挖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导流沟的开挖位置,一般情况下,导流沟入口与穿越段河岸的内夹角不宜小于45º,避免水流不畅而冲击堰体。本方案计划侧面导流沟内边缘位置距河岸60m,导流沟入口点在穿越中心点上游45m,导流沟出口点在穿越中心点下游45m,导流沟的宽度A为原河道宽度的0.5—1倍,导流沟底标高低于原河道标高现场布置及占地范围如下图所示:拟围堰体拟围堰体河岸河流管沟堆土区252560AB设备、材料停放区(图中单位:米)围堰导流示意图导流沟导流沟开挖时,在入口、出口先预留6m不开挖,到其余位置的导流沟全部挖好,并且将临时便桥搭设好后,再将出口、入口的预留位置挖开,使河水从导流沟内通过。如果需开挖的导流沟和进场道路同在河的一侧,为了便于施工人员进退场,在导流沟开挖完成后,用脚手架在导流沟内搭建便桥,便桥宽度6m,桥面用δ=50mm的木板铺设,上面铺一层8mm的钢板。立钢管立钢管木板钢板边桥纵拉杆横拉杆导流沟临时便桥搭设示意图b.根据河流和沟渠穿越段的流量情况确定导流渠横断面积,横断面积可根据下式来确定:F-----导流渠的横断面积;Q-----施工段内水流量(m3/s);Vc-----导流渠内允许的平均水流速(m/s)。c.开挖导流渠可采用单斗挖掘机,必要时可配置一定数量的推土机以配合单斗挖掘机工作。按放线位置先从中间段进行开挖,在开挖到接近进、出水口处时,应根据导流渠面积的大小和土质情况,留出3~6mE.围堰施工在穿越管道上下游各50m处(如管线埋深较深,可根据现场情况加大距离)修筑两条拦水坝,坝顶宽度及坡比应视河水深度、流速及河床情况而定,一般顶宽1.5m,坡比1:0.75,坝体高出河水面无纺布无纺布钢板桩上游堰下游堰上游截水堰围堰位置示意图下游截水堰b.完成围堰后,应立即排放围堰内的明水。F.排水在上、下游堰围好以后,立即用水泵进行抽水,将堰体内的积水排到堰外。河水河水潜水泵土工布截水堰渗水混流泵集水坑排水示意图G.作业带开拓a.对于管线埋深小于3mb.对于埋深超过3m的管线,由于管沟放坡后,地面组焊的管线离管中心线较远,吊管机无法将其下至管沟中,因而在开拓作业带时,需将表层土用推土机推去,保证作业带表面距管沟底的高度3H.管沟开挖管沟开挖的过程中,要不间断的抽水,使管沟内的渗水基本排出沟外,满足管沟的开挖需要。管沟开挖完成后,立即用测量仪器对管沟的标高进行测量,确保管沟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I.管线组焊、试压及下沟、回填管线采用沟上组焊、试压,合格后再下沟回填,其操作程序同一般线路。J.拆除围堰管线穿越河流回填后,即时拆除围堰,围堰用料和多余土石方按河道管理部门要求进行处理。浆砌石护坡经过固化但未达到要求的强度时,应先用土方在护坡前面堆成一个挡水墙,防止河水直接冲刷护坡;然后,先拆除下游围堰,并将围堰用土石方推到河岸边缘,最后拆除上游围堰,上游围堰宜用单斗采用后退方法进行拆除,将堰体土石方挖到导流沟入口处或岸边。K.回填导流沟自上游向下游方向逐步回填导流沟,避免沟内存水。L.管线地面检漏管线下沟表层覆土1mM.地貌恢复对施工现场进行平整,将地貌恢复到原貌。河岸、河床除恢复原来的地貌以外,按设计或河务管理的要求进行水工保护,以保护河床及管线。对于施工时损坏的沟渠,在管沟回填后,要将沟渠过水断面恢复原状。N.清理现场将施工用的设备、余料运出施工现场,清理现场,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3)安全措施导流渠转弯处要力求圆缓,无阻水杂物,进、出水口平顺。在管线穿越段安装施工的全过程中,由专人负责巡视导流渠内的水情和拦水堤坝的情况。施工现场应储备一定数量的木桩、袋装土等,以作发生险情时的备用,严防发生河渠的决口事故。与气象、水利部门保持经常的联系,并根据天气、水文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流量季节性变化明显的河流,选择有利时机进行施工。2)围堰渡槽导流法施工对于流量小于3m3/s此法与围堰导流渠导流法类似,只是由于河渠的流量较小,流速较慢,开挖导流渠成本较高,因而根据流量,采用一根或数根钢管跨接两堰进行导流。施工示意图如下: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1)要对现场进行踏勘,并通过当地群众了解各个季节河渠的流量和流速,以便选择适当的过水截面,做到既安全又不致过多浪费。(2)过水管外壁之间至少要隔500mm2)、围堰截流抽水施工方案冬季无流水的河流、沟渠、水塘的穿越通常采用围堰截流抽水施工方案。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测量放线管线组焊补口补伤水压试验管沟开挖围堰施工管沟回填地面检漏地貌恢复管线就位作业带开拓2)施工程序描述(1)施工准备施工前应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设计文件,对现场道路、地形地貌及河水流量进行详细的踏勘,到当地气象、水利部门了解当地气候及河水的涨落情况,保证穿越施工万无一失。(2)测量放线根据施工图纸要求用经纬仪放出管线中心线、作业带占地边界线。将设计交付的控制桩引出作业带并加以保护。(3)穿越管段预制A、坡口加工及管口清理1)、现场采用气割热加工方法切割钢管时,必须将切割表面的淬硬层、氧化皮清除,并进行打磨。管道对接接头的坡口应按照焊接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坡口型式进行加工。2)、切割面应平整,不得有裂纹,坡口面与管子中心线垂直,其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4°。3)、相焊的不同壁厚管子壁厚差均小于2.5mm,坡口型式与等壁厚管相焊一致,不需要做特殊处理。4)、管口组对前应清除防腐管内杂物,应将管端10mm范围内用汽油或清洗剂除油污,用磨光机清除铁锈、毛刺等,钝边、坡口及盖面焊压边部分打磨出金属光泽。由管工对管口坡口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并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管口清理与组对焊接的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避免二次清口。5)、管端坡口如有机械加工形成的内卷边,应用锉刀或电动砂轮机清除整平。6)、对矫正无效的管口和存在裂纹或分层的管口必须切除。B、管口组对1)、管子组对前,应再次与设计图纸核对钢管类型、壁厚、防腐层类型及坡口质量,必须与设计要求相符合。2)、采用外对口器时,根焊道均匀完成50%以上时,方可将其撤离。3)、起吊管子的吊带宽度应大于60mm,吊装活动管的尼龙吊带应放置在已划好的中心线处进行吊装。4)、管口组对基本要求:管道组对规定序号检查项目规定要求1坡口符合“焊接工艺规程”要求2管口清理(10mm范围内)和修口管口完好无损,无铁锈、油污、油漆、毛刺2管端螺旋焊缝或直缝余高打磨端部150mm±5mm范围内余高打磨掉,平缓过渡3两管口螺旋焊缝或直焊缝间距错开间距大于或等于100mm弧长4错边量小于管外径的3/1000,且不大于1.6mm5管子对接不允许割斜口,由于管口没有对准而造成的30以内的偏斜,不算斜口。不相邻壁厚等级的接口中间必须插入中间壁厚的钢管一根,同时对厚壁管子要求打磨内坡口。6焊接作业空间不小于0.4m5)、管口组对的错边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圆周上。根焊道焊接后,禁止校正管子接口的错边量。严禁采用直接锤击的方法强行组对管口。6)、管口组对完毕,由管工依据《油气长输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69-2006的规定进行对口质量自检,填写管口组对记录,并与焊工进行互检,检查合格后管工与焊工办理工序交接手续。经监理复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7)、组对前第一根管的非组装端焊接试压用的盲板封堵;管段另一端,每天收工前在管口安装具有防水功能的临时管帽。8)、组对前对防腐管内部清理、管口清洗、打磨。C、施焊环境焊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风、除潮,(如设防护棚及吸湿机、加热器)否则,在下列情况严禁施焊。1)雨、雪、雾天气;2)大气相对湿度﹥90%;3)环境温度低于5℃;4)纤维素焊条手工电弧焊,风速大于8m/s;D、焊接1)、焊接人员①所有参加此段工程施焊的焊工具有地方劳动部门颁发的《焊工合格证》,业主和监理颁发的《上岗证》。②熟悉“焊接工艺规程”和“焊接作业指导书”;③遵守焊接工艺纪律。2)、焊接设备①焊接设备必须完好,并有专人负责;②焊接设备性能能满足焊接工艺的需要;③焊接地线应尽量靠近焊接区,宜用卡具将地线与管表面接触牢固,避免产生电弧伤害母材;3)、焊接材料的检验1)每个炉批号焊接材料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出厂实验报告、运输保管和使用说明书,进口材料还应有商检证明;2)每个炉批号的焊接材料要经过工艺评定合格后才能使用;3)焊材外观应表面光滑、洁净、无开裂、无锈蚀、油污及其它污物;4)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和成型能力;4)、焊材保管及运输1)焊接材料严禁受潮气、雨水、雪霜及油类等有害物质的侵蚀,应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在本标段内所有的焊材库内均设吸湿机,使室内的湿度始终小于60%;2)码放焊材的货架离地高于300mm,离墙大于100mm,且堆放高度不超过规定的层数;3)在保管和搬运时应避免损害焊接材料及包装,包装开启后,应保护其不致变质,凡有损害或变质迹象的焊接材料不应使用;4)、焊材使用①设专人保管和发放焊接材料,并做好发放及回收记录,气象记录及烘烤记录。②焊材烘干要求表:焊条类别烘干温度恒温时间备注纤维素下向焊条80~100℃0.5-1h③焊条使用时,应放在焊条桶内,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0%时,限领两小时用量,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0%时,限领四小时使用量。④当天未用完的焊条应回取存放。⑤每根焊条宜连续焊完,电焊工应尽量避免断弧现象的发生。⑥焊条如有偏心度大、药皮裂纹、脱落等影响焊接质量的现象,不得用于焊接。⑦焊接完毕后,剩余的焊条不得随意丢弃,应有专人负责回收,集中处理。5)、焊接前对焊口两侧防腐层进行保护。6)、根焊焊道由两名焊工在管口同时起弧,由上向下施焊。热焊及填充、盖面焊道,每层由两名焊工施焊。为避免地线打火产生弧坑,采用特制的接地线。7)、焊道的起弧或收弧处应相互错开30mm以上,严禁在坡口以外的钢管表面起弧。必须在每层焊道全部完成后,才能开始下一层焊道的焊接。8)、根焊完成后,用电动砂轮机修磨清理根焊道表面的熔渣、飞溅物、缺陷及焊缝凸高,修磨时不得伤及钢管外表面的坡口形状。9)、填充焊接时,由于坡口宽度的增加,焊丝要作适当的摆动,为避免发生熔池满溢、气孔和夹渣等缺陷,焊接速度要控制适当以保持熔池前移。10)、盖面焊前坡口应填满,剩余坡口深度不应大于1.6mm,盖面焊接的焊接速度应与填充焊的相同或略低一些。11)、焊道接头应略加打磨,相临两层的接头不得重叠,应错开20mm以上。每天工作结束或中间休息超过2小时,必须在焊接部位的开口端装上一个防尘管帽,不允许将工具及杂物存放在管内。12)、焊接过程中,如发现焊条药皮发红,燃烧严重偏弧时应立即更换焊条。13)、管道焊接时,根焊必须熔透,背面成型良好,根焊完成后,焊工仔细检查焊口是否有裂纹,如有裂纹应清除重焊。14)、每遍焊完后应认真清渣,除去表层气孔、加渣等缺陷,砂轮粉末也应清除。对于穿河、穿路和陡坡区段,与布管人员密切配合,随布随焊。15)、对于当日收工前不能完成的焊道,每个焊口必须要完成整个焊道的50%以上。焊接施工中,应按规定认真填写“焊接工艺记录”。组焊完毕后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做探伤申请报监理单位;监理单位确认后,发探伤指令给检测公司进行焊缝无损检测。穿越段环焊缝均需100%超声波和100%射线无损探伤检查,达到《中石油天然气钢制管道无损检测》SY/T4109-2005Ⅱ级为合格。E、防腐补口焊缝防腐补口、补伤及电火花检漏作业待焊缝检测合格并接到监理单位下发的防腐补口指令后进行。本穿越段输气管道采用三层PE常温型加强级防腐层,其余管道采用三层PE常温型普通级防腐层,补口采用带配套环氧底漆的三层结构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带。热煨弯管采用热收缩带虾米状搭接包覆防腐。补伤采用聚乙烯补伤片。主要施工方法:1)管口清理①管口清理前应记录补口处未防腐的宽度。②环向焊缝及其附近的毛刺、焊渣、飞溅物、焊瘤等应清理干净。③补口处污物、油和杂物应清理干净。④防腐层端部有翘边、生锈、开裂等缺陷时,应进行修口处理,一直切除到防腐层与钢管完全粘附处为止。⑤在切割前先弹好环形线,把带有坡角的环形靠尺固定好,两人同时在管两侧切割,切割过程中靠尺不能有任何移动。⑥防腐层端部坡角不大于30°。2)管口预热①当管口表面有水气(露水或霜)时,应用火焰加热器进行加热,以清除管道表面的水分,加热温度宜为30℃-40℃。②加热完毕后,测量管子表面上下左右4个点温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喷砂除锈。3)管口表面处理①喷砂除锈用砂应干燥,应采用石英砂,严禁使用粉砂。石英砂颗粒应均匀且无杂质,粒径在2mm-4mm之间。喷砂工作压力宜为0.4MPa-0.6MPa。②管口表面处理质量应达到GB8923《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Sa2.5级。③喷砂应连续进行,喷枪与管道表面应保持垂直,以匀速沿管道轴线往复移动,从管顶到管底逐步进行。喷砂除锈时,应将环向焊缝两侧防腐层与补口材料搭接范围内的防腐层表面一并打毛处理。④喷砂时应注意安全保护,不得损伤补口区以外的防腐层。⑤除锈完毕后,应清除灰尘。管口表面处理与补口间隔时间不宜超过2h。如果有浮锈,应重新除锈。⑥如不采用底漆时,经业主同意,也可使用电动工具除锈,处理后应达到SaT3级。组焊完毕后应严格按设计规范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补口及电火花检漏作业。4)管口加热与温度测量①用火焰加热器对补口部位进行加热,加热时由两人同时对称进行,加热要均匀,加热温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②管口加热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测温,测量管口表面上下左右4个点温度,4点温差不大于±5℃。合格后,若采用底漆应按生产厂使用说明书调配底漆并均匀涂刷,底漆厚度不小于100μm。5)热收缩带安装和定位热收缩带安装和定位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6)热收缩带加热①将热收缩带定位后,用火焰加热器先从中间位置沿环向均匀加热,使中央部位首先收缩。②宜采用2人从中央向两侧均匀移动加热,从管底到管顶逐步使热收缩带均匀收缩,用辊子滚压平整,将空气完全排出,使之粘结牢固。③至端部约50mm处时,将火焰调小,转从侧向向内加热胶面;至胶熔融后,再缓缓加热热收缩带,直至端部周向底胶均匀溢出。④不应对热收缩带上任意一点长时间喷烤,热收缩带表面不应出现碳化。F、管线试压:本穿越管道需单独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压,强度试压压力为9.45MPa,介质为水;严密性试压压力为6.3MPa,介质为水。强度试压稳压时间不小于4小时,严密性试压稳压时间不小于24小时,达到《油气输送管道穿越工程施工规范》(GB50424-2007)中的要求为合格。(4)围堰施工A.在穿越管道上下游各30m处(如管线埋深较深,可根据现场情况加大距离)修筑两条拦水坝,坝体采用袋装素土垒坝而成。针对本标段的部分较深河渠,需在坝的内侧打设槽钢或钢板桩,桩的间距一般为1mB.完成围堰后,应立即用水泵抽排围堰内的明水。(5)清淤及作业带开拓排水工作完成后,先人工在河道内沿作业带边缘开挖排水沟(深度低于硬塑土层0.5m),将渗水引入集水坑中用泥浆泵抽排至围堰外。接着沿作业带打设木桩,每间隔1m一根,桩长2.0m,入土深度1.5m,然后用袋装土筑坝,坝高和坝宽根据围堰内水量确定。人工将河底淤泥清至作业带外侧。在作业带上铺垫土工布,然后购土人工摊土300mm夯实后,将土工布两端翻起搭接在覆土上,再往土工布上覆土200mm对于管沟挖深小于3m的穿越,作业带开拓时,只需用推土机平整河床及两岸,使其平滑过渡,保证管线组焊能顺利进行即可。对于管沟深度超过3m的管沟,开挖时应分层开挖。因而在开拓作业带时,可将表层土用推土机或挖沟机揭去,保证作业带表面距管沟底的高度小于(5)管沟开挖堰体内的存水抽干净时,开始先用推土机横向推土,推土宽度25~30m,将表层的标高下降3~5m,推出不小于15m宽度的管沟开挖面和管道预制场地,剩余2~3m用单斗进行管沟开挖,由于地质是粉土,管沟易塌方,因此,对于管沟采取放坡型开挖,坡度1:0.6~1,满足设备吊装预制管段下沟的安全需要。管沟开挖完成后,立即用测量仪器对管沟的标高进行测量,确保管沟达到设计要求的标高。(6)排水管沟开挖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地下水,要在管沟边缘设置集水坑,用水泵不间断的抽水,使管沟内的渗水基本排出沟外,满足管沟的开挖需要。河水河水管沟截水堰渗水混流泵集水坑排水示意图管道(7)管道下沟管道补口、补伤工作按照设计要求完成后,准备进行第一段管道下沟,下沟用吊管设备进行,吊装用尼龙吊带;吊装时,要由专职起重工统一进行指挥,设备行走、吊具起落都必须严格执行“机械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安全要求,确保设备、人员、管道的安全。管道下沟后,立即用仪器对管道顶部高程进行复测,核实管道的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如果存在问题,必须立即进行调整,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埋深为止。(8)压载为了确保管道的稳定性,管道下沟且埋深合格后,按设计要求对管线采取混凝土压重块或混凝土现浇或散抛块石等方案进行防护。(9)管沟回填用单斗挖土从管道的正上方对管道进行回填,避免管道在淤泥的推力下发生位移,确保管道的埋深符合设计要求。上部分的回填土用推土机远距离运土回填。管沟回填土要边回填边夯实。(10)管线地面检漏管线下沟表层覆土1m(11)地貌恢复管沟回填细土后,再用原土回填至河床和堤岸标高。并将主河槽内的围堰拆除,主河槽以外河床和堤坝恢复按设计要求执行。第五章安全风险识别、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5.1危害识别1)项目部HSE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