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诗词古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诗词古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诗词古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诗词古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声声慢(寻寻觅觅)+课件-【中职专用】高一语文诗词古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李清照慢声录学习目标第一章了解作者第二章整体感知第三章深入探究第四章目第一章节学习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

(知人论世)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第二章节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去世。李清照

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李清照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李清照

李清照的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

内容——闺怨离愁(少女、少妇)

词风——清丽婉约

南渡后:

内容——悼亡怀旧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词风——凄婉哀怨

婉约派代表词人温庭筠(花间鼻祖)为代表的“花间派”。宋初:欧阳修、晏殊、晏几道,柳永。继起:秦观、贺铸及旷世才女李清照。婉约派风格特点内容方面: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绪,言情,是婉约词的传统题材,也是婉约词的主要特点。它以情动人,道尽人间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爱情、友情、亲情、感时伤世之情,都是它应有之情。手法方面:多用含蓄蕴藉方法将情绪予以表达。风格方面:温柔香艳,绮丽清新。音节谐婉,情调柔美,情致缠绵,凄恻动人。可歌性强。第三章节写作背景《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写作背景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译文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译文上阙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下阙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诗歌层次第四章节首句运用叠词的作用:1、内容上: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2、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的开头落笔见奇。以七组十四个叠字描绘出一个凄然寡欢的愁妇形象。

第一句“寻寻觅觅”不是写实,而是表现一种无可寄托、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

第二句借环境的凄清、肃杀来表现心情。“冷冷清清”既写出深秋气象,也刻画出词人的暮年心境,饱含着只身飘零、孑然独处的寂寞之感。

第三句则直抒愁怀。这句中的六个叠字是近义词,相互间有细微区别:“凄凄”言其悲凉;“惨惨”写其抑郁;“戚戚”则绘其忧惧。词人由浅入深,淋漓尽致地勾画出国破家亡为自己造成的极深的精神创伤。

通过眼前生活叙写愁情。

“最难将息”表面上是就清晨气候而言,实际又与上文“寻寻觅觅”相呼应,表明女主人公从一清早便心神不宁,沉痛的家国身世之感蕴于其中,却又无处遣愁。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言酒淡,实说愁浓。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登高》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结论:秋风渲染悲凉愁情。风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为什么作者看到“雁”会伤心?

1、北雁南飞,点明时间“秋”,雁声凄切。——所见所闻皆是悲凉之感。2、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是旧时相识,如今大雁依旧而收信的丈夫却不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亡夫之痛3、北雁南飞,词人也是从北方流落南方。

——国破家亡之苦雁

“雁过也”三句,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的悲愁心境。征雁“却是旧时相识”,这之中饱含复杂的情味:一则古时有鸿雁传书之说,词人早年生活中丈夫远游在外时,曾热切幻想大雁为自己带来亲人的消息,为丈夫捎去自己的书信,可如今丈夫亡故,只能目送征鸿,独咽悲伤。二则南渡之后,词人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被金人占领的家乡。而今望见大雁,想到这雁正是从北方沦陷区飞来,不禁生出浓重的思旧怀乡之情。此处“旧时相识”并非实指,是词人借特定景观将种种情愫凝聚为一体,以突现天涯沦落的悲伤。

上片:字里行间处处含愁。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无甚可摘有谁堪与共摘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黄花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结论: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气候冷暧不定之可伤淡酒不敌晚风之可伤雁声过耳之可伤懒摘黄花之可伤日长难熬之可伤雨滴梧桐的凄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表面是对愁欲说还休,实则倾泻无遗。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下片:紧承上文,依然就主人公之愁铺叙开去。

“憔悴损”即是写花,又是自喻,比兴之中,倾注着一腔悲情。

“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这两句更写出了词人度日如年的心理感觉,又暗示了即使熬到天黑,那漫漫长夜亦不知怎样捱过的忧愁。这两句用语平易,但作为韵脚的“黑”字属于极难押的险韵,故诗家罕用。而李清照功力深厚,押得既稳妥又自然,赢得评论家赞赏。

“梧桐”二句与上片“晚来风急”相呼应,写黄昏时分秋雨梧桐引起的哀愁,同时点出这首词描述的是一整天的情状。人们常用“梧桐半死”比喻丧偶。而今,梧桐已使词人忧伤,再加上连绵秋雨,使人越加烦闷难耐。“更兼”二字,点出不堪听闻之意,“到”字诉说时间之长,“点点滴滴”则既写声音、状态,也写主人公感受。李清照

这首词有个很大的特点是运用叠字,请找出有哪些叠字,这些叠字的运用有何效果?叠字,又名迭字、迭词、重言等,是指将两个音节相同的词或词素重叠起来使用,以表达不同的语气程度和感情色彩。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点点滴滴写人的动作神态怅然若失,反复寻找写环境的悲凉,孤单寂寞,形影相吊写内心感受,悲惨凄凉,巨大伤痛

巧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寻觅无着、四顾茫然的女词人形象及其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心境。其次在声律上有节奏感。小结

通过意象来间接抒情,全诗所造意象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触处成愁,极力烘托渲染,“一重未了又添一重”,她的愁绪有孀居之悲,沦落之苦,亡国之痛,“一字一泪,满纸呜咽”。“虽写个人遭遇和忧愁,却能为一室之悲歌,下千年之血泪”。声声慢通过描写词人南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抒发了词人的悼亡之悲、怀旧之哀,以寄寓家国之痛、故土之思。【主旨】拓展阅读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剗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拓展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拓展阅读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拓展阅读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