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年中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年中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年中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年中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年中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2024年中考化学押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A.移走可燃物 B.隔绝空气 C.防止酒精挥发 D.降低酒精着火点2.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除去这些杂质所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其组合正确的是组别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操作方法甲CaCO3K2CO3加适量水,搅拌,过滤,烘干乙NaClMgCl2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蒸发丙CO2H2O(气)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固体丁C粉CuO在氧气流中加热A.甲 B.乙 C.丙 D.丁3.2018年5月中国科学院发布了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O B.原子核电荷数为118C.属于金属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4.下列是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安庆黄梅戏 B.徽州石头雕刻C.界首彩陶烧制 D.凤阳花鼓灯5.如图所示,以澄清石灰水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碱的化学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蓝色;B.反应②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C.工业上用X溶液跟反应制得烧碱D.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6.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土豆农膜容易降解7.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原子数相等B.1molO3比1molO2多1个氧原子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D.1个氢原子的质量是1g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常温下向、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的情况下产生D.在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9.实验室有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钠溶液和稀盐酸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将上述溶液分别标记为甲、乙、丙、丁,做如下实验:各取少许,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据此可判断甲是()A.碳酸钠溶液B.氯化钡溶液C.硫酸钠溶液D.稀盐酸10.厉害了,我的国!我国航天技术迅猛发展。“天舟一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成功交会对接,有力推动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进程。空间站里的O2源自电解水,所得H2与CO2反应生成H2O和CH4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依据图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C.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D.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和有机物的转化11.锂矿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有着21世纪改变世界格局的“白色石油”和“绿色能源金属”之称。如图是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和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锂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D.锂原子核内有3个中子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C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B.t2°C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t3°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C,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关系是:乙>甲>丙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在Cu、Al、Au三种金属中,常温下因表面形成氧化膜而耐腐蚀的是_____;(2)炼铁核心反应中,_____发生了还原反应;(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则滤渣中所含有的金属是_____。14.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1)若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____。(2)P点表示的含义为_____。(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____。(4)t3℃时,分别用200g水配制A、B、C的饱和溶液,所需三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为_____。(5)向图2所示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____(填“A”“B”或“C”)。15.如图是密闭体系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原子.反应后方框内应再填入1个微粒(选填序号).A.B.C.该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写出符合该微观示意图的一个具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回答碳及碳的氧化物有关问题:(1)铅笔芯是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和黏土混合制成的;(2)CO和CO2可以相互转化,CO2转化为CO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3)CO2是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气体之一,请举出一件你可以做到的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实例:___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选用发生装置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就从________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5)某同学检查装置C(如上图所示)气密性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水不能滴下,该同学认为整套装置不漏气。他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回答下列问题: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试管内的固体应为_____;某同学用装置B来制取氢气。与装置C相比较,装置B的优点是_____;在实验室用装置C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实验后,若从所得浑浊液体中回收氯化钙固体,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填写图中装置编号)。用装置D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验满时,燃着木条应放在_____(选填“a或“b”)端。按图E所示进行蒸馏时,在乙中加入约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片碎瓷片。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如图是化肥上的标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结合标签的信息,通过计算说明标签上的化肥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加热20g这种化肥样品,加热至固体完全消失。产生的质量为3.4g。(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B【解析】试题分析:灭火的方法有:(1)与空气(或氧气)隔绝。(2)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3)撤走可燃物。盖上灯帽时,酒精灯中的酒精与氧气隔绝,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因此答案选B。考点:考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加热器皿-酒精灯2、A【解析】

A、K2CO3易溶于水,CaCO3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烘干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MgCl2能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但能与二氧化碳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粉在氧气流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3、B【解析】

A.由图可知,元素符号为Og,选项错误;B.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在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核电荷数为118,选项正确;C.元素名称不带“钅”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选项错误;D.由图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为294,相对原子质量为“1”,不写出来,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4、C【解析】

A、安庆黄梅戏只是演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徽州石头雕刻只是雕刻成不同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界首彩陶烧制过程中包含着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凤阳花鼓灯是用鼓做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5、D【解析】

澄清石灰水为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溶液呈碱性。【详解】A、反应①中碱性溶液使石蕊溶液变为蓝色,A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反应②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B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反应③是碱与盐反应,若X为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工业上用X溶液跟反应制得烧碱,C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反应④是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D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6、A【解析】

A、根据塑料属于石油产品,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B、根据淀粉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C、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有利于降解,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故C正确;D、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所以土豆农膜容易降解;故D正确;故选A.7、A【解析】

A、CO和N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且1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原子,则质量相等的CO和N2所含原子数一样,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臭氧分子比1个氧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molO3比1molO2多1mol氧原子,即6.02×1023个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是g/moL,故选项说法错误;D、1个氢原子的质量很小,不可能是1g,1molH的质量为1g,即6.02×1023个氢原子质量为1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8、B【解析】A、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正氧负氢,体积比是1:2,故A错误;B、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会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然后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溶液的pH值先增大,然后不变,完全反应后,pH增大,故B正确;C、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催化剂只会改变反应的速率,不会影响生成氧气的质量,故C错误;D、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加入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不能从从零开始,故D错误。故选B。9、B【解析】

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详解】将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观察到乙和丁中产生白色沉淀,丙中无明显现象,则说明甲是氯化钡,乙和丁是碳酸钠、硫酸钠,丙是盐酸。故选B。10、B【解析】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CO22H2O+CH4。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正确;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由5变成3,发生了变化,故错误;

C.由方程式和化合价原则可知,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正确。

D.由物质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氢气、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甲烷)的转化,故D正确。

故选:B。11、B【解析】

A、“锂”有“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B、锂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故符合题意;C、锂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不符合题意;D、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故不符合题意12、B【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丙>乙>甲。A正确,不符合题意;B、t2℃时,甲、丙两种物质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能确定。B错误,符合题意;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则甲、乙在t3℃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仍然为饱和溶液。t2℃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并且都是饱和溶液,因此乙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至t2℃时,丙物质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且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甲在t2℃时的溶解度大于丙在t3℃时的溶解度,因此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所以降温后,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l(或铝)Fe2O3(或三氧化二铁)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解析】

(1)铝易被氧气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填:Al(或铝);(2)在反应中,氧化铁失去氧被还原,发生了还原反应;(3)向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锌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硝酸银被反应完,锌才能再和硝酸铜反应;由于得到的是无色的溶液,说明锌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置换出所有的铜,但是锌是否剩余无法确定,故一定含有Ag、Cu,可能含有Zn。14、降温结晶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B>C>AA>B>CC【解析】

(1)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影,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若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降温结晶;(2)P点表示的含义为:t1℃时,B和C的溶解度相等;(3)将t1℃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B=C>A;升温至t2℃,A和B溶解度增大,但质量分数不变,C的溶解度降低,析出溶质,但t2℃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B>C>A;(4)t3℃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A>B>C;分别用200g水配制A、B、C的饱和溶液,所需三种物质的质量关系为:;(5)向图2所示试管中氧化钙滴入2mL水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若烧杯中有固体析出,则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则X为C。15、(1)C(2)化合(3)2H2+O22H2O【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的个数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填入一个C微粒后正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C(2)该反应中,从分子种类可知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3)从分子的结构分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符合该反应类型.故答案为2H2+O22H2O(合理的化学方程式均给分)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决的前提是读懂反应前后物质结构的相关变化.16、石墨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的利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解析】

(1)铅笔芯是石墨和黏土的混合物,铅笔芯是用石墨和黏土混合制成的。

(2)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2CO。

(3)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及大量森林的破坏,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猛增,使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从二氧化碳释放的角度来看,化石燃料的燃烧是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则应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吸收二氧化碳的角度来看,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可通过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来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故答案为:

(1)石墨;

(2)CO2+C2CO;

(3)减少使用化石燃料,更多的利用清洁能源(合理即可)。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长颈漏斗D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出时,说明已经集满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a不正确【解析】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所选用的发生装置D,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D;;(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判断已收集满的方法是: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出时,说明已经集满。故填:有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往外冒出时,说明已经集满;(4)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选用发生装置B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右端活塞的开与关来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氢气密度小于空气,若用G装置收集氢气,则气体就从a端通入。故填:可以控制反应的进行或停止;a;(5)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发现分液漏斗内液体不能滴下,可能的原因是分液漏斗上端塞子未打开,不能说明装置不漏气;故该同学的判断不正确。【点睛】气体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