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江阴市澄西片中考化学对点突破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冰片可用于医药、制香精等,其化学式为C10H18O,有关冰片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 B.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0:18:1C.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AKCl(MnO2)加水溶解、过滤、蒸发BNa2SO4溶液(NaCl)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CH2(H2O)通入稀硫酸DCO2(CO)将混合气体点燃A.A B.B C.C D.D3.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甲>乙>丁>丙 B.丙>丁>乙>甲C.丙>乙>丁>甲 D.乙>丁>丙>甲4.美国科学家卡尔•克利特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有关“氮5”的说法正确的是()A.“氮5”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B.每个N5分子由5个氮原子构成C.“氮5”是一种化合物D.真空条件下“氮5”是一种气体5.我国研制的航天员舱外服为航天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航天员舱外服内含有与氢氧化钠性质相似的氢氧化锂(LiOH),它不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是()A.与二氧化碳反应 B.与盐酸反应 C.与氧化铁反应 D.能使酚酞溶液变红6.2018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主题的是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就地焚烧塑料垃圾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7.小明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两个氮分子:2N2;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④两个铁离子:2Fe3+;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⑥+2价的镁元素:Mg2+。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①④⑥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YZW反应前质量/g103900反应后质量/g3.23待测3.2A.W可能是单质B.Y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9.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代表一个碳原子,代表一个氢原子,代表一个氧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酸是一种化合物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10.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微溶物不形成沉淀)()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B.溶液X中只含溶质NaCl和Na2CO3C.加入Ba(OH)2溶液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D.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有机物的命名与它的构成规律紧密相关。如有机物甲烷(CH4)、乙烷(C2H6)、丙烷(C3H8),按此规律,丁烷的化学式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一种新型“人造树叶”可吸收二氧化碳并转化为乙醇(C2H5OH)燃料,化学方程式为2CO2+3H2OC2H5OH+3O2。研究显示,一升“人造树叶”每天可从空气中吸收968gCO2。(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________?(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_______棵树吸收的CO2。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因向溶液加入硝酸钾g,或蒸发掉水g。14.绿色骑行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下是两款自行车图。回答下列问题:铝合金自行车全塑料自行车(1)材质采用铝合金的自行车,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手柄的塑料是热塑性塑料,____________(填“不能”或“能”)进行热修补。开发全塑料自行车的目的是__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同学们对“影响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受哪些因素影响?[做出猜想]Ⅰ.与盐酸的浓度有关Ⅱ.与____________有关Ⅲ.与金属的种类有关[进行实验]实验编号金属盐酸的质量分数%温度℃金属丝消失的时间s①铝丝520450②铝丝820t③铝丝1020240④铝丝103065⑤铁片1030125[解释与结论](1)补充猜想:金属与盐酸反应剧烈程度,与____________有关。(2)铝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由实验①③可知,猜想1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在实验②中,铝丝消失的时间(用t表示)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4)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④⑤并不能证明“猜想与假设Ⅲ”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16.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提出猜想)猜想Ⅰ:全部是NaOH;猜想Ⅱ:全部是Na2CO3;猜想Ⅲ:__________。

(实验和推断)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至全部溶解无色溶液②向溶液中滴加适量物质X的溶液现象A③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现象B(1)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X溶液是_____,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若X是Ca(OH)2溶液,现象A为有白色沉淀生成,现象B为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原因是______。

(3)若猜想Ⅲ成立,则X是_____溶液。

(反思应用)(4)保存NaOH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D【解析】

A、冰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是氧化物,故选项A不正确;B、冰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12×10):(1×18):(16×1)=60:9:8,故选项B不正确;C、冰片由冰片分子构成的,故选项C不正确;D、冰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选项D正确。故选:D。2、A【解析】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正确;B、Na2SO4溶液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C、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3、D【解析】因为“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可说明甲的活动性最弱。“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但可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丁的活动性比乙弱,比丙强。因此D项正确。点评:可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平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4、B【解析】

A、在制取“氮5”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设备.因此科学家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它可以成为火箭和导弹的理想燃料,则可推断“氮5”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B、每个N5分子是由5个氮原子构成的,故B正确;C、“氮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D、在真空条件下,成功制得盐粒状的“氮5”(化学式为N5),真空条件下“氮5”是盐粒状的固体,故D错误。故选B。5、C【解析】

A、氢氧化钠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故氢氧化锂具有该性质,故错误;B、酸可以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故错误;C、碱不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氢氧化锂没有这个性质,故符合题意;D、碱可以使酚酞变红,故错误;故选C。6、B【解析】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从而降低白色污染,正确;B.就地焚烧塑料垃圾会生成有毒的气体,污染环境,故错误;C.回收利用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正确。故选B。7、B【解析】试题分析:①两个氮分子:2N2,是正确的表示;②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臭氧分子:3O,是错误的表示,应该表示为O3;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S,是错误的表示,应该为S2-;④两个铁离子:2Fe3+是正确的表示;⑤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Ag,是正确的表示;⑥+2价的镁元素:Mg2+是错误的表示,应该为。故答案选择B。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8、D【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多的物质是生成物,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差量是参加反应的质量或生成的质量。X反应后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是10g-3.2g=6.8g;Y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W的质量增多,W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3.2g;6.8g>3.2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Z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是6.8g-3.2g=3.6g;根据分析,该反应是X→W+Z。【详解】A.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分解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单质,所以W可能是单质,选项A正确;B.Y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能确定其是否是催化剂,因为在有些反应中溶剂水的质量也不变,所以Y可能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C.根据分析,题中反应为X→W+Z,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D.根据分析,Z物质是生成物,所以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90g+3.6g=93.6g,选项D错误。故选D。9、C【解析】

A、乙酸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4+16×2=60,故B正确;C、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C错误;D、乙酸分子中的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故D正确。故选C10、A【解析】

A.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选项正确;B.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过量,溶液X中含溶质NaCl和Na2CO3及氢氧化钠,选项错误;C.加入Ba(OH)2溶液和粗盐溶液中的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量的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MgSO4=Mg(OH)2↓+BaSO4↓,Ba(OH)2+Na2CO3=BaCO3↓+2NaOH,选项错误;D.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会导致最终所得氯化钠中有氢氧化钡杂质,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除杂的原则:只除杂,不引杂。即所加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想要的主要成分反应,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C4H10【解析】

由题意分析知道甲烷的碳原子数目为1,乙烷的碳原子数目为2,丙烷的为3,那丁烷的应该为4;氢原子数目:乙烷比甲烷多2,丙烷比乙烷多2,那丁烷应该比丙烷多2,应为10,所以答案为C4H10。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506g20【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解答。(1)设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为x。2CO2+3H2OC2H5OH

+3O28846968gxx=506g(2)968g÷48.4g=20答:(1)一升“人造树叶”工作一天可得到乙醇的质量是506g;(2)若每天一棵树平均可吸收48.4gCO2,则一升“人造树叶”吸收的CO2相当于20棵树吸收的CO2。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251【解析】分析:使10%的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即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变成20%;可采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实验,根据溶质或溶剂质量的改变后所得溶液的组成,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计算出改变过程中所加硝酸钾或蒸发水的质量.解答:解:设加入硝酸钾的质量为x×1%=20%x=25g设蒸发水的质量为y×1%=20%y=1g故答案为25;1.点评: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所蒸发水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14、密度小、硬度大隔绝氧气和水能轻便、节约金属资源【解析】

(1)材质采用铝合金是因为铝合金具有密度小,硬度大的优点,自行车链条涂抹润滑油,既减小阻力,又可防止生锈,其防锈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热塑性塑料能进行热修补;(2)开发全塑料自行车的目的是轻便,节约金属资源等。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温度(或固体的形状,合理即可)成立240<t<4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