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文体教学内容确定全解_第1页
各类文体教学内容确定全解_第2页
各类文体教学内容确定全解_第3页
各类文体教学内容确定全解_第4页
各类文体教学内容确定全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各类文体教学内容确定全解一、散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1、定义:散文在古代是指与“韵文”相对的文体。在古代除了诗、词、曲、歌、谣、赋、骈文等文体外,其他所有文种都可称“散文”。(一)了解散文第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散文,是与小说、诗歌、剧本并列的文学样式。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取材广泛、结构灵活、表达自由、语言优美的文章。第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分类:一是叙事性散文。如游记、传记、速写、特写、文艺通讯、报告文学等;如《背影》《包身工》。二是抒情散文。包括借景抒情(如《绿》)、托物言志(如《松树的风格》)、直抒胸臆(如《少年之中国》)等三方面的文章。三是议论性散文。如小品、杂感、漫谈、随笔等。如《拿来主义》《今生今世的证据》。

第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作用: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完善健康的人格。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和鉴赏能力。可以积累语言、培养语感,锻炼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可以丰富知识,训练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第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散文教学的要求1、把握“形散神聚”“形散神聚”是散文最重要的特征。所谓“形散神聚”就是指散文形式(取材、结构、手法等)的灵活性、自由性与散文主旨的鲜明性、集中性。第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理解脉络线索所谓“线索”,就是指穿结文章全部材料推进内容发展的“筋节”。散文线索是多种多样的,如人物线索、事件线索、实物线索、感情线索、认识线索等等。所谓“脉络”,是指文章内部勾连全篇的“情意”。脉络是文章内在的“线索”,线索是文章外在的“脉络”,两者一内一外,有密切的关系。第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春》“春”是文章外在的“线索”:春暖大地—春草柔绿—春花吐艳—春风迷人—春雨喜人—春景动人。文章抒发“我”对春的热爱和追求,寄寓了“我”向往光明、热爱生活的美丽感情,这是全文的“脉络”。第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体味情感意境(1)“强烈的抒情”是散文的又一特征。纵观古今中外优秀散文可以发现:凡是能打动读者的美文,都饱含着强烈感情。吴周义在《画出抒情的“波澜”》中说:“感情是散文内在线索之一,支配着人、事、景、物的抒写,漾出各种风景画、风俗画、人物画。”第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散文写作还讲意境。意境不是空洞的东西,它是指“意”(作者的思想或情感)与“境”(作者描绘的生活画面)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是主观情与客观景的有机结合,是形神兼备,诗情与画意的完美的统一。第1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荷塘月色》: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景:淡淡的月光、淡淡的夜色、淡淡的雾、淡淡的云、淡淡的荷塘意境:淡雅、静谧、朦胧。第1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学习优美语言散文的语言优美、精练、生动、形象、含蓄,富有音乐美。如《荷塘月色》。散文作者善于使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叠词、通感等修辞手法和多变的句式,使散文语言形象比、生动化。如《我的空中楼阁》。第1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散文教学的方法1、抒情朗读法散文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优美而富有感情的语言。散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抒情朗读,去品味散文语言的情感性与音乐美,并启发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再造形象,体味诗情,理解文意。第1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讲解析疑法讲解是教师的解义析疑,重在“解惑”。散文写法灵活,有的旨意深刻,学生难以领悟。采用边读边讲边议边析疑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化难为易。第1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情境显示法所谓情境显示,主要是创设与教材有关的具体而生动的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探求这一特定的生活图景与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融合而产生的艺术境界。第1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境显示的方法:以生活展示情境。如《百草园》、《苏州园林》以实物演示情境。如《南州六月荔枝丹》以语言描绘情境。如《故都的秋》以图画再现情境。如《神的一滴》以表演体现情境。如《社戏》以音乐渲染情境。如《听潮》第1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点拨品味法

散文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有时得靠点拨来品味欣赏。有人说,散文的“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可通过各种点拨,深入品味散文的音韵、情趣和理蕴,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很有好处。第1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点拨的形式:(1)点题目。如《我的空中楼阁》(2)点文眼(关键)。如《荷塘月色》第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3)点整体(结构)。如《胡同文化》:建筑意义上的胡同——文化意义上的胡同。(4)点技巧。如《前方》中的“反弹琵琶”、《赤壁赋》中的“对话法”。(5)点含义。如《神的一滴》(6)点特点。如《醉翁亭记》每句有一个“也”字。第1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散文教学内容的确定存在问题:1、散文教学不符合散文体式

把散文教成小说,教成说明文、议论文,都是不顾文章体式的表现。2、散文教学不考虑当下阅读文本的具体特性

把“这一篇”散文教得像“这一类”散文,或将所有的散文教成同一类散文。3、不注重散文中蕴涵的情感而去关注散文中所涉及的事物

例:《故都的秋》,“秋景”还是“秋情”?第1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从哪些方面确定散文的教学内容?其一,作者个性化的言语表达、语句章法。其二,作者的所见所闻及其个人化的言说对象。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心中的“故都的秋”其三,作者的所思所想,他独特的情感认知。核心词:语言、意味、情感第2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散文教学一般思路介绍“聚焦—寻意

”教学模式:

解读文题——探寻焦点——求索细节——揣摩语言——体味情感——探寻意旨——美读欣赏

“缘景—入情

”教学模式:

总体感受——理清脉络——再现画面——体物辩色——缘景入情——披文入理——领略诗美

“选点—连线

”教学模式:

串联事实线——捕捉动情点——勘探燃烧点——接通感悟线——透视象征义——赏析组合法——感受意境美

第2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作业设计:白居易的《琵琶行》你准备“教什么”?准备“怎么教”?请围绕这两个方面做一个教学方案。第2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诗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定义]诗歌是通过形象思维,用凝练、形象和富有韵律节奏的语言,抒发主观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特点]语言高度集中;感情极其强烈;节奏非常鲜明;韵律十分优美;形式分行排列等。第2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诗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想像能力、审美能力,而且还能陶治情操、培养个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如《雨巷》《再别康桥》第2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一)诗歌教学的内容要求1、了解诗歌类别按时代可分为旧诗、新诗。旧诗包括四言诗、骚体诗、乐府诗、格律诗、词、曲等;按内容可分抒情诗、叙事诗、说理诗等;按形式可分为自由诗、格律诗、民歌、诗剧、散文诗等。第2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诗歌教学可采用“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地说,就是我们可把课本所选的诗歌作为“点”,以此连“线”,组成“面”。如读《伐檀》以了解《诗经》;读《涉江》以了解《楚辞》;读《孔雀东南飞》以了解汉乐府;读《大江东去》以了解词;读《高祖还乡》以了解曲;读《致橡树》以了解新诗。第2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体验诗歌情感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强烈的抒情”。陆机说:“诗缘情。”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朱熹说:“诗本性情。”藏克家说:“诗歌在文艺领域里独树一帜,旗帜上高标着两个大字:抒情。”第2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重视诗歌想像高尔基曾说:“没有想像,便没有艺术。”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没有想像便没有诗歌。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如李白:“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第2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什么是想像呢?所谓想像即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是我们人类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想像包括没有特殊目的、不自觉的无意想像和有一定目的性、自觉性的有意想像。诗歌创作属“有意想像”。想像是诗歌抒情的翅膀。作者抒情往往凭借“联想”和“创造性想像”。第2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什么是联想呢?所谓“联想”即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到相关的另一事物的思维,一般可分为“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所谓“创造性想像”是指以记忆、联想为基础进行“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这是诗歌创作的主要形式。第3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分析诗歌意境诗歌的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所谓“意象”,具体地说,即“意之象”,包括“意”和“象”两个方面及由两者结合而产生具有新涵义的情境。如初中课文《乡愁》(余光中)中的“邮票”、“坟墓”、“海峡”。第3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所谓“意境”是指作者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的达到“内情”与“外物”相统一而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境界。意境是由意象构成的,意象是意境构成的“艺术细胞”,两者是全部与局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第3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第3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作者把天寒地冻(意象),人鸟绝迹(意象)的雪景垂钓(合称“境”)与自己遭到贬斥以后孤独无援的心情(意)融为一体,创造了一种凄凉孤寂的境界,这便是意境。第3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品体诗歌节奏节奏是指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的有规律的停顿。诗歌讲究节奏,正如郭沫若说的“没有节奏便不是诗”。第3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品味诗歌的节奏,欣赏诗歌的韵律,才能感受诗歌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美。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是三顿式节奏,我们只有准确朗读品体语言节奏,才能真正享受诗歌带来的“韵律美”。另外,诗歌节奏还通过“平仄”、“对仗”、“押韵”等形式表现,教学时也要注意。第3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学习诗歌语言诗歌的语言凝炼含蓄,形象生动。诗歌用字讲究准、少、妙,如李渔说诗歌“字唯其少,意唯其高”。诗歌的语言还讲究各种表现手法,如赋比兴,如夸张、象征、重复等等。第3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结:诗歌教学的内容选择与确定语言意境情感→节奏、美感等→想像、象征等→脉络、主旨等第3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诗歌教学的方法1、传统吟诵法诗歌教学法,古代教育家最重“吟诵”,认为只有拿腔拿调地诵读,才能品其妙处,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是也。现代教育家也推重诵读,认为通过诵读,可以了解节奏,培养语感;通过诵读,可以体验情绪,探究意境。第3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朗读三层次(1)正确的朗读。要求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没有句子读破、重音读错的现象。这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2)流畅的朗读。要求正确地把握语调(抑、扬、顿、挫)和恰当地运用语气(轻、重、缓、急),读时连贯流畅。这是朗读进一步的要求。(3)传神的朗读。要求熟练地运用语音和表情,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能完美地表现出诗歌的风格韵律。这是朗读的高标准要求。第4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讲读结合法任何类别的诗歌,均可用讲读法教学。但教学的重点不同,讲读的内容可以各有侧重。如文言诗,一般以讲为主,辅以朗读和背诵。可以讲背景,讲生平,讲重点。这种讲,要精当,要形象。为此,可用描述法讲,也可用形象延伸法讲。第4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提。第4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学时,教师先用描述法以生动的语言描述“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绿杨”组成的春之图,渲染平静的水面、低垂的春云、倒影下的孤山和绿荫下的白沙堤构成的风景画,

第4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然后运用形象延伸法,抓住这些能触发想像的事物和关键词语,引导学生展开想像;在江南春天的美丽图画里,诗人骑着马儿在西湖边上踏青游春。他悠闲地观赏湖光山色,一会儿倾听飞莺的啼叫,一会儿凝视忙着筑巢的燕子,一会儿赞叹姹紫嫣红的春花,一会儿欣赏绿茸茸的小草。第4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只见他逛了湖东转向白沙堤,身影就消失在绿林荫里。如此描述一通,想像一番,学生的脑海里就能再造诗歌形象,深入体验到诗人踏青游春的情致。第4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这首诗还可以怎么教与学?第4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韵律欣赏法诗歌之所以好懂、好听、好记、好唱,主要原因是诗人注意用韵,有一定节奏。教学诗歌,就要指导学生细心体会这声韵和节律,欣赏它的音乐美。第4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入选教材的诗歌,以现代新诗为主。尽管新诗写起来比较自由,有它自己的特点,但在艺术上仍有其共性,如诗的声韵和节律:第4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创作练习法“学以致用”是古训。我们学习诗歌,除了了解诗歌常识,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外,更主要在于学写诗歌。我们在教学诗歌的同时,便要学生了解诗歌的特征,体味诗歌的“诗情画意”,学习诗歌的写法,进行练习。第4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诗歌教学一般思路“入境—同情

”教学模式:

收集资料——进入情境——设身处地——把握情思

“寻象—尽意

”教学模式:

选择材料——寻找意象——对照分析——把握特点

“吟诵—感受

”教学模式:

学习知识——掌握技巧——吟诵诗歌——融入诗境

第5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诗歌教学实例分析《琵琶行》教什么?怎么教?第5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师1:2课时课时1教学内容:1、你所了解的白居易;2、熟读课文,疏通文句。教学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反复诵读。2、提出问题课时2教学内容:讨论学生提出的一个问题:白居易作为一个官员和知识分子,为什么会对一个艺妓感同身受呢?教学方法:师生讨论第5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师2:2课时课时1教学内容:(略)课时2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品味赏析:我最欣赏本诗的哪一种美?重点赏析音乐美。(赏析描写音乐的那个段落)乐曲特点:所思所想:情感:第5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师3:2课时课时1教学内容:(略)课时2教学内容:拓展探究:如何看待中国的贬官文学?教学方法:探究讨论第5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考虑三个基点:学生学情:学生懂了什么?需要了解什么?基础如何?文本特征:“这一个”文本的特征是什么?课程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5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小说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一)概述小说:是用散文化的语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的一种文学式样。第5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说是文学的重头,它最能发挥语言文字的优势,最能综合体现艺术的表现力,是文学中最大众化的体裁。小说也是一般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文学作品,现代语文教学重视文学鉴赏,因此,小说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第5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通过小说教学,可以培养阅读、分析和欣赏小说的能力,提高文学修养;学习写人、叙事、绘景、状物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文学语言,借以提高写作能力;认识社会生活,提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第5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提高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联想力、思考力,发展思维品质;在思想感情上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养成正当的兴趣和爱好,培养高尚的道德、健康的个性、高雅的审美观。另外,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逻辑思维在发展,喜欢听故事、读小说、谈感想,加强小说教学,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符合学生心理需要。第5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小说教学内容的确定1、掌握情节结构(1)情节:是小说中有因果关系的故事(事件)。具体地说,它是作者为了表现主题、刻画人物,对生活进行选择、提炼、构思、集中的供人物活动的一种典型的生活领域。第6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情节,从反映生活的角度讲,它是能够表现某种深刻意义的生活片断的“过程”;从反映性格上讲,它是人物间的关系的行为、语言形式的一种“历史”。第6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结构:是小说对于故事情节的安排。它是作者构思的形迹化、思维思路的“外化”。从两者关系上看,结构为情节服务,情节靠结构组织,结构大于情节。第6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起来说,情节和结构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结构特点是阅读小说理解小说的基础。第6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起来说,情节和结构都是表现人物性格和中心思想的重要手段,因此熟悉故事情节,了解结构特点是阅读小说理解小说的基础。小说教学首先要梳理故事情节、概括结构形式,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或简明的图表表现出来。第6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荷花淀》①开端——送夫参军;②发展——寻夫遇险;③高潮——助夫歼敌;④结局——学夫战斗。第6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另外,阅读、鉴赏小说还要分析小说的结构技巧。小说常见的结构技巧有:铺垫、伏笔、反复、张驰、拖延、错综、穿插、急转、巧合、虚实等等。第6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结构技巧:铺垫,如《明湖居听书》伏笔,如《项链》、《小橘灯》反复,如《一碗阳春面》张驰,如《促织》拖延,如《警察与赞美诗》第6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了解典型环境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所谓“环境”其实就是人物得以生存的场所,故事情节得以发展的背景。一般地说,环境包括:①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政治气氛、社会风貌),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色彩;②自然环境(风景、风物、风俗),具有点染性、审美性,起衬托作用。第6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典型环境解读。没有典型环境便没有典型人物,所以恩格斯十分强调文学创作要在“典型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孔乙己》通过典型环境的了解分析还能深入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心灵的深处。例如《孔乙己》,分析咸亨酒店的生活环境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清末科举没落),能揭示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第6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分析人物形象没有形象便没有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创作的中心任务,因此分析人物形象便成了小说教学的重点。如何分析人物形象呢?①要注意作品所描写的特定环境;②要注意作品描写人物的方法和手段;③要重视故事情节的发展;④要重视形象化的语言。第7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祝福》一方面小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清末农村“过年”(祝福)的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形象化的语言,通过对祥林嫂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表现了这样一个勤恳、善良、受迫害,倔强、有一定反抗精神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在分析讲解这个人物形象时,我们要特别突出她受尽了压迫和侮辱,却不甘于屈服的个性。第7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揣摩描写手法从粗细上分,有白描、工笔;从角度上分,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从性质上分,有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细节描写、场面描写;从动静上分,有静态描写、动态描写;从修辞上分,有夸张描写、对比描写等等。第7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揣摩描写手法,重点是揣摩小说的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肖像描写要求做到形似、神拟;动作描写要求做到形象化、个性化;语言描写要求做到动作化、口语化;心理描写要求做到直陈性、深刻性。第7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A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B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C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D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E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荷花淀》个性化的语言第7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5、把握主题思想文学作品一般较含蓄,主题不显露,再说由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有其客观性和主观性相结合的特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对主题可适当的“多元解读”。第7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把握主题,要求我们(1)掌握情节结构;(2)了解典型环境;(3)分析人物形象;(4)揣摩描写手法。这样我们就能较清楚地看出作者的创作动机,从而准确地把握主题思想。另外,分析小说主题时还可以:①凝合各段大意。②揣摩重点句段。③分析人事本质。④联系写作背景。⑤了解作者生平。第7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6、学习生动语言小说语言的特点在于:①人物语言的个性化。②描写语言的形象化。③叙述语言的概括化。④作者语言的风格化。第7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总结:小说教学的内容选择与确定第7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小说教学的方法1、故事讲述法:小说的故事情节比较完整。采取故事讲述法,一方面是让同学们了解情节结构,为分析小说人物、主题作准备;另一方面是小说的故事常常生动有趣,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从而使大家饶有兴趣地去学习这一作品。第7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讲故事要求:生动形象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多样变化的感情色彩;配以恰当的手势。古人云:“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第80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提问讨论法提问讨论法是活跃课堂气氛,深入了解内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方法。提问讨论法重在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提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或较会引起争议的,便于引发讨论。第81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一件小事》中的“我”是鲁迅吗?《药》结尾处的“花环”有何含义?“黑色的人”是不是康大叔?“药”能治国人的病?《项链》中的路瓦裁夫人值得同情吗?《社戏》中的“我们”偷东西对不对?《警察与赞美诗》主题是歌颂宗教的?第82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故乡》“我”是鲁迅么?“我”是陪衬人物么?要引导学生理解“我”不等于鲁迅,“我”不是一个陪衬人物,而是一个深化作品主题的关键人物。杨二嫂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异已分子?是一个有反抗性的被损害者?要引导学生理解杨二嫂是一个乡镇小商人,可恶可鄙又可怜,完全否定或者肯定都不妥。第83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故乡》的主题是什么?是揭露社会黑暗、唤起民众、探索新路?是揭示农民痛苦社会根薄、表达创新生活愿望?是揭示个与人之间隔膜、唤起觉悟、创造新生活?是控诉封建制度罪恶、激发群众认清现实,为改变不合理的社会、创造新生活而斗争?……第84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比较分析法比较分析的方法很多,大致可概括为:(1)综合和局部比较;(2)求同求异比较;(3)横向纵向比较;(4)定性定量比较等等。第85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如《祝福》中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比较:1、寡妇脸色青黄,颊是红的私逃谋生,为人老实周正,是个好劳力2、孤母两颊不红了,眼角带泪,无精神被赶出来,精神有巨大的痛苦3、乞丐头发全白,脸黄中带黑,眼珠间或一轮被“踢”出来,饥饿寒冷、麻木不仁第86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4、课外阅读法课内课外结合,以课内指导课外,以课外补充课内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学语文课文所选小说大多为中、长篇的节选。如果要上好这些小说,我们必须引导学生去阅读其他部分,甚至全篇。即使是独立成篇的短篇小说也可以在课外指导学生阅读同类小说或作者的小说选集,以比较其异同,拓宽其眼界。第87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小说教学课例探讨如果你来教《变色龙》,你会教什么?怎么教?第88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教师一教师二教师三1、提问变化的次数和原因2、根据提及狗主人的话再现5次“变”以及中间的两次犹豫3、自主朗读8-10段,学生说妙在何处4、学生朗读带“我”的话,概括警官的特点5、品读穿脱大衣的细节6、自主朗读22-27节,学生说妙在何处7、提示学生注意警官对狗的态度和警官的表情,并与第9节对比1、速读课文,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情节2、跳读课文,圈画警官对于狗的称呼,感受态度的变化3、教师板书并分两类称呼4、提示学生注意对赫留金的态度变化5、品读咳嗽和穿衣细节6、探讨变化之中的“不变”,从变和不变两方现概括警官性格特征总起:这是一个好玩的故事1、警官很“好玩”统计变化次数,思考原因;简述5次变化过程;选择一处朗读概括概括警官性格特点2、故事情节很“好玩”总结情节和人物关系3、细节描写很“好玩”4、厨师很“好玩”5、对赫留金的态度很“好玩”6、分析夸张对比手法7、再次概括警官的性格特征第89页,共98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几个思考点:从文学批评角度看,小说教学实际上是对于作品的另一种鉴赏。鉴赏有守成和创新之分,守成是基础,创新是追求。教情节、细节、性格、主题和环境,是守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