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胡麻营中心校李坤梅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能找出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语句,并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懂得每个人都有

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规自己的短处的道理。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

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

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头饰、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对话、教师准

备课件。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力求充分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和你们共同学习《陶罐和铁罐》

师:来,请你和他们打声招呼。

生:陶罐和铁罐,你们好!

师:又热情,又有礼貌!请你和他们打声招呼。

生:陶罐和铁罐(学生读得甜甜的)。

师:这招呼打的,让人听了真舒服。来,我们一齐和他们打声招

呼。

生:(齐)陶罐和铁罐。

词语回顾,追求整合

师:真好!我们在上课之前先读读词语看看你们还认不认识

师:谁来读?我看到你的小手举得最好,你来!(指名读)

生:开火车(傲慢轻蔑恼怒相提并论谦虚懦弱

争辩和睦相处)

师:他努力读准了每个字的音。谁再来?(又一学生读词语)

师:你读得字字清楚,声音响亮,真好听!

师:一齐来!(学生齐读)

师:有时候,读词的时候还要想想这个词语大概是什么意思?这

样才能读好。比如说,我们看到“恼怒”就会想到自己或别人生

气时的样子,读的时候语气就比较重。

师:(学生再次齐读第一组词语后,教师引读)这就是铁罐,每当

我们看到了他,就会想到他的一一

生(齐):骄傲、奚落、恼怒、神气、感到羞耻。

师:(呈现第二组词语并让学生齐读后,教师引读)这就是陶罐,

每当我们看到他,就会想到他的——

生(齐):谦虚、朴素、美观、价值、流逝、荒冻、和睦相处。

师:有一个词与“讽刺”和“挖苦”的意思相近,你们能找到吗?

生:奚落。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笔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句子。

师(巡视):如果只划出一两处,说明你还没有完全理解奚落的意

思,如果能划出四处,说明你完全理解了。

师:划好的同学可以把划下来的句子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再看这些词语(手指词语),谁能用上这里的一个、

两个或者更多的词,说一说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两位新朋友。先说

说铁罐。

生1:铁罐很骄傲,他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觉得跟他在一起,

感到羞耻。

师:他用上了三个词:骄傲、奚落、羞耻,说出了铁罐的特点。

生2:铁罐非常骄傲,常常奚落陶罐,陶罐说理由,他就恼怒了,

生气地说,我跟你在一起感到羞耻。

师:他用上了四个词,谁再来?

生3:我们今天认识了骄傲的铁罐,他常常奚落陶罐,陶罐说明

理由,它却变得恼怒了,用更加轻蔑的语气去奚落陶罐,还说跟

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

师:真不错。谁来说说陶罐?

生1:陶罐不像铁罐那么骄傲,它很谦虚。

生2:陶罐不像铁罐那么骄傲,它很谦虚。时间在流逝,皇宫倒

塌,当人们挖出了陶罐,他还想着自己的朋友。

生3:我们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谦虚的陶罐,不管铁罐如何奚落

他,他还是希望和铁罐和睦相处。

品读课文,着力感悟

师:讲得真好!同学们,这一篇童话故事,主要采用对话展开情

节,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可以说对话是它的主要表现形式。而且

每一次对话,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单独成为一个自然段。这样写非

常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人的对

话,注意他们的不同语气。(学生自由练读)

师:铁罐第一次奚落陶罐的话,谁来读?(生读得比较平淡)

师:谁再来读?(生读得还是比较平淡)普普通通的一句话,怎

么就看出铁罐是在奚落陶罐呢?

生:铁罐是“傲慢地问”。

师“傲慢地问”怎样表现出来?语气要扬上去,要有挑衅的味儿。

(指名读)

师:有点挑衅的味道,语气扬上去了。谁再来一遍?(学生读出

了挑衅的味道)

师:我很赞成这样读!一起来!(齐读)

师:第二次,又是怎样奚落的?(生读)哪儿看出它在奚落?

生:懦弱;

师:说它是一一生:懦弱的东西;

师:还有哪个词看出他在奚落?生:神气。

师:神气,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还有哪个词?生:轻蔑。

师:什么意思呢?生:看不起他。

师:根本就看不起他。我们怎样把这种看不起的语气读出来?谁

来试试?(生读后)谁能读得更轻蔑一些,更看不起一些!(指名

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师:第三次?(指名读)

师: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怎么样?生:恼怒了。

师: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铁罐的恼怒的?

生:作者用了一个反问句和两个感叹号来表现铁罐的恼怒。

师:这句话的提示语在中间,大家看看提示语前面只有几个字?

生:两个字----住嘴。

师:后面还有什么号?生:感叹号。

师:提示语后面的一句也是用什么号?生:感叹号。

师:从这两个字,从这两个感叹号你们可以感受到什么?

生:铁罐已经气到了极点!已经火冒三丈了。

师:谁来读?(生读得语气激昂,像吵架)

师:生气,恼怒,语气不一定要非常高,请听老师读(范读、指

名读、齐读)

师:同学们,从铁罐的一次次奚落中,你看见了一个怎样的铁罐?

生:骄傲;目中无人;看不起他人;骄傲自满;不能和别人和睦

相处。

师:骄傲、无礼、看不起别人,面对如此傲慢,如此无礼的铁罐,

陶罐是什么态度?谁来读读陶罐说的话?(指名读)

师:多么谦虚啊!

师:第二次?(指名读)

师:第三次?(齐读)

师:从陶罐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什么?用一个词来形容。

生:谦虚;心平气和;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彬彬有礼。

师:好一个“彬彬有礼”。掌声

生:陶罐就像一个“谦谦君子一样”,不与铁罐计较。

师:“谦谦君子”你都知道,还用得这么准,真了不起!(竖起大

拇指)

师:是的,我们看到了一个谦虚和气、礼貌待人、心胸宽阔的陶

罐。现在我要请两个同学,一个读铁罐的话,一个读陶罐的话,

读铁罐的要读出他的傲慢、无礼,读陶罐的要读出他的谦虚、和

善、宽容。(分角色朗读)(读后师生评议分角色朗读情况,再

次指名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铁罐前几次说话的提示语里

都有怎么说的,第一次是“傲慢地说”,第二次说它带着“轻蔑的

神气”,第三次是“恼怒地说”,可是第四次却没有任何提示。大

家想一想,这一次他会怎样地说?注意这个时候,他比原来更生

气,更恼怒了。

生1:大发雷霆地说;

师:是的,请你把“大发雷霆”带进去读。(生读)

生2:怒气冲天地说;

师:好!,请你把“怒气冲天”带进去读。(生读)

生3:火冒三丈地说;

师:把“火冒三丈”带进去读。(生读)

生4:怒发冲冠地说;……

师:是的,下面请同桌的两个人分角色再读读陶罐和铁罐的对话,

体会体会他们的不同品格(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我们对这两位新朋友已经比较熟悉

了,假如让你选一个做朋友,你会选谁?

生1:我选陶罐。

师:你呢?

生2:我也选陶罐。

师:你们呢?

生:选陶罐。

师:大部分同学都喜欢陶罐,不喜欢铁罐。那如果铁罐做你的朋

友,你打算怎么帮他,怎么劝他?

生1:铁罐,不要小看陶罐。

生2:我会对铁罐说,如果你是陶罐,受到别人的奚落,你会有什

么感受?

师:这叫将心比心。

生3:铁罐兄弟,你有你的优点,人家有人家的优点,你怎么能只

看到别人的缺点呢?

生4:老师,我想对铁罐说:铁罐,你不要光看到自己的长处,而

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是不对的。

生5:铁罐兄弟,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

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你可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别

人的长处噢!

师:好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铁罐和陶罐确实各有自己的

长处与短处。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10—17节,看看铁罐和陶罐各

有什么长处和短处。(板书:长处、短处)(生默读思考)

生1:铁罐的长处我认为是坚固,短处是不好看。

生2:铁罐看上去比较丑陋。(板书:坚固、丑陋)

师:陶罐与之比起来。他的长处是什么?他的短处又是什么?

生3:陶罐的长处是美观,短处是容易破碎。(板书:美观、易碎)

生4:陶罐能长期保存,越久越有价值;铁罐不能长期保存,如果

时间很长很长,他就没有了。(板书:能长期保存期、不能长期保

存)

师:陶罐和铁罐各有长处与短处,这就是刚才一个同学说到的名

言,尺有一

生:(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师:是呀,陶罐有陶罐的长处,铁罐有铁罐的长处,铁罐拿自己

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相比,大家都不喜欢他。由此,我们知道

谦虚使人一一(生谦虚使人喜欢),骄傲令人一一(生:骄傲令人

讨厌)

师:大家不喜欢铁罐不是因为他没有长处,没有优点,而是因为

生:铁罐骄傲,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拓展阅读丰富内涵

师:在资料城里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几个这样的故事,请同学们按

老师的要求快去读一读吧。

出示拓展阅读:

必读:《北风和太阳》《蜡烛》《狐狸和鹤的酒宴》

选读:《树叶和树根》《博士输给了修理工》

(生读阅读材料)

学生练笔情感升华

师:师:同学们读完了吗?(是),可见人和事物都是有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