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山东省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2022-2023学年高二3月联考历史试题2023.3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早在部落联盟时代,黄帝尊为天子,设官“抚万民,度四方”;帝尧之时,“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虞拜设官分职,“播时百谷”以解除饥馑,“敬敷五教”以教化民众,这些做法(

)A.为周朝治国理政提供了借鉴 B.体现统治者以农为本的理念C.说明当时以禅让制推选首领 D.说明当时尚未出现阶级差别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竞陆沉”“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这些诗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

)A.崇德尚贤 B.家国情怀 C.天下为公 D.革故鼎新3.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而宋初《百家姓》则以“赵钱孙李”为首。二者这样排序体现了(

)A.文化的地域性色彩浓厚 B.社会门第观念影响犹存C.姓氏人口数量发生变化 D.门阀政治依然占据主导4.战国时期,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然而西汉时期,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成为常见于文人诗赋、砖石和绢画的基本题材。这一变化(

)A.说明儒家思想确立为主流思想 B.是南北长途贸易发展的结果C.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密切相关 D.反映汉代文化趋于政策宽松5.《十日谈》中的许多故事直接借鉴或取材于《一千零一夜》,其“进从和张扬人的天性以及与生俱来的欲念”等与《一千零一夜》中的思想倾向和价值观念也几近相同。这说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B.融合了东西方文化遗产C.为欧洲思想解放提供土壤 D.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影响6.12世纪,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除了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之外,也读古典罗马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一些教会学校还提供法学、医学和神学方面的高等教育。此举(

)A.旨在推动世俗教育发展 B.注重弘扬古希腊理性精神C.间接推动近代思想解放 D.表明了教权高于世俗王权7.《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因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印度)。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据此可知当时(

)A.西南丝绸之路由张骞开通 B.汉朝学习大夏印度文化习俗C.汉朝与大夏实现直接贸易 D.四川和印度已存在商品贸易8.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彼特拉克:“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马丁路德:“信仰即可得救”;康德:“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标准;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表明西方(

)A.人文精神一直长盛不衰 B.人文精神能够与时俱进C.注重人的道德素质培养 D.人文精神崇尚科学真理9.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这一规定(

)A.旨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说明婆罗门掌握世俗统治权C.深受罗马万民法的影响 D.有利于维护既定的等级秩序10.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A.主张选择性学习中华文化 B.力图摆脱自身的藩属地位C.捍卫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 D.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文化11.二战后,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如迈阿密州的居民中四分之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班牙语,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曾说:“我非常希望我是美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不会说西班牙语的总统。”由此可知,大量移民涌入美国(

)A.改变了原有种族歧视观念 B.推动了美国的经济发展C.进一步推动多元文化发展 D.迫使政府改变移民政策12.下表为16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世界人口的迁移情况。这两个阶段(

)时间主要移出地主要移入地1500—1850年欧洲、非洲美洲1850—1945年欧洲、亚洲美洲A.使非洲流失大量人口而发展迟滞 B.导致美洲的经济持续衰退C.影响了世界各洲的后续发展走向 D.都促进欧洲资本原始积累13.日耳曼统治者在灭亡了西罗马之后却主动学习了古罗马以法治国的统治理念,“作为征服者反而被被征服者所征服”。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日耳曼人认识到自己的落后 B.农耕文明比游牧文明更加优越C.罗马法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D.日耳曼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14.17世纪初,原产于中国的茶叶由荷兰人带入欧洲。起初,饮茶者只限于来往东方的荷兰商人、水手和达官贵人。进入18世纪,饮茶之风在欧洲逐渐盛行,甚至很多欧洲下层民众也养成了饮茶的习惯。这种变化(

)A.表明西方等级秩序不复存在 B.使荷兰巩固了海上霸主地位C.反映了东西贸易规模的扩大 D.得益于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15.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以希腊—马其顿联军统帅的身份开始了东征,并且将希腊文化逐渐向被征服地区推广,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虽然西亚北非这些地区文化都经历了自己的辉煌与繁荣,但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化交流中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据此推断,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是因为(

)A.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 B.城邦政治较为民主先进C.对先进文化的自然认同 D.马其顿人居于统治地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2分,共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梁启超曾分中国史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阶段,而以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为“亚洲之中国”时期,从秦至清约2000年间,中国是亚洲历史舞台的主角,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后来独立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受容中国文化。——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围绕“亚洲之中国”这一主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论据充分,逻辑清晰)17.中国古代的“人口迁移”是我国古代各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客观反映,对我国历史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

材料二

“汉兴至于孝武,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汉武帝元狩年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逢使者虚郡因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材料三

《通典·食货·田制》记载:“诸地广人稀之处,官借人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还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流向。(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原因。(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人口迁移产生的历史作用。18.医药事业事关全人类福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秦汉以来,中原地区的医药学便通过高丽传到邪马台国(日本)。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医药通过商贸、官方使节、留学生、佛教等途径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越南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明朝初年,郑和率庞大船队七下南洋和西洋,到访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沿途各国开展医学交流。……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抵御这一病毒。有确切的记载称,1688年俄罗斯遣人到中国学痘医。此后百余年,人痘接种术传遍各大洲,为人类预防和控制天花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受阿拉伯医学的影响,药物制剂在宋代有了改进,出现了“丸衣”。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将新制剂法传入中国,结合中医药理论和药材,制成“花露”,不但用于治病,还用于卫生制剂流传至今。——《古代中外医药的交流互鉴》材料二

金鸡纳原产南美,可用来治疗疟疾等发热性疾病。从1640年至1776年,金鸡纳树皮源源不断地从南美运至欧洲。19世纪随着实验医学的发展,金鸡纳的主要成分奎宁被提取出来,其药用价值逐步得到证实。1820年,金鸡纳的抗疟作用在欧洲得到官方认可。英国陆军部、荷兰和法国殖民地农业部都将奎宁列为必备药物,这极大降低了士兵和移民的死亡率。随着欧洲对奎宁需求的激增,金鸡纳在19世纪上半叶成为南美各国出口到欧洲的主要产品,然而非科学的采集方法导致金鸡纳树皮日益稀缺。为摆脱对南美洲金鸡纳的依赖,欧洲人开始在锡兰、缅甸、爪哇等地陆续砍伐了几十万英亩的森林用以种植金鸡纳。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性的金鸡纳种植因网络基本形成。——王林亚《改变世界的奎宁:全球环境史视野下人类对金鸡纳的认知、引种及影响》(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外医药交流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金鸡纳从一个地方性药用植物逐渐成为全球性商品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人类历史上的医药交流,谈谈你的认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从远征意大利开始,拿破仑就宣布:意大利的国民们,法国军队是来切断诸君枷锁的!作为“自由和解放的旗手”,法国在欧洲各地推广国民的自由。对于法国占领地区的人们来说,虽说新的思想和制度具有刺激发展的作用。但是,拿破仑率领的军队终归是占领军,各地逐渐意识到要团结一致对抗法国侵略者。作为一种民族主义的先驱形式,在法军占领的普鲁士所出现的运动就是明显的例证。拿破仑以两面手段占领了欧洲各地,广泛传播了在19世纪高扬的民族主义原型的思想和态度。也正因如此,最终他不得不失败。——摘编自【日】福井宪彦《近代欧洲的霸权》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拿破仑对外战争,自拟论题,并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1.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和本质题。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早在部落联盟时代,黄帝、帝尧、虞等,从官吏设置,教化民众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也对之后周朝的治国提供了参考,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不仅仅只有农业,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禅让制的信息,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部落联盟时代,已经存在阶级差别,排除D项。故选A项。2.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胸中有誓深于海”,“剑外忽传收蓟北”等诗句,都体现出作者的爱国情怀以及作者自身的社会责任感,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家国情怀,并未提及崇德尚贤,排除A项;天下为公指天下是大家公有的,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革故鼎新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3.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唐末五代至宋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突出张姓的地位,北宋的建立者是赵匡胤,突出赵姓的地位,两者都体现了门第观念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门第观念,并不是文化的地域性色彩,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姓氏人口数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门第观念的影响,无法判定门阀政治依然占据主导,排除D项。故选B项。4.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选项引导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国古代西汉时期。根据材料信息,“战国时期,女娲传说和伏羲传说分别流行于我国的南北各地”、“西汉时期,他们或被演绎成为兄妹关系,或被演绎成夫妻关系”,可知这一变化是女娲和伏羲从没有关系变为兄妹或夫妻关系,这说明南北方之间文化交流加强,原分别流行与南北各地的传说出现融合的情况,结合时代背景可知,南北文化交流加强与大一统局面的巩固有关,C项正确。材料没有信息表明女娲伏羲传说的内容体现了儒家的价值观,排除A项;这一变化是南北交流的结果,但不能看出文化交流的途径,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的文化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5.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选项引导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作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代表作品的《十日谈》受到阿拉伯文化的影响,即阿拉伯文化为文艺复兴这一思想解放运动提供了基础,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阿拉伯文化影响了文艺复兴,不能说明阿拉伯文化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东西方文化遗产,A、B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和B项;D项说法颠倒因果,排除D项。故选C项。6.C〖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目的题、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2世纪(欧洲)。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教会学校的学生们除了阅读《圣经》和早期基督教作家的著作之外,还学习古典罗马文学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拉丁译本等知识,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之后文艺复兴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教会学校,并不是世俗教育,排除A项;仅从学习内容上,无法得出注重弘扬古希腊理性精神,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世俗王权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7.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问安得此,大夏因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印度)。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暑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可知,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了大夏与印度具有某种联系,据此可以推定,在汉朝时期,四川和印度已存在商品贸易,D项正确;西南丝绸之路在张骞通西域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大夏与印度的文化交流,没有说明汉朝学习大夏和印度的文化习俗,排除B项;根据材料无法判定是否有直接贸易,排除C项。故选D项。8.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4—18世纪(欧洲)。根据材料“普罗塔戈拉、彼特拉克、马丁路德、康德”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从古希腊智者学派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再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人文精神的表述,体现了人文精神能够与时俱进的不断发展与变化,B项正确;人文精神一直长盛不衰,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中是对人文精神的表述,注重人的道德素质培养只是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人文精神崇尚科学真理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9.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关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印度时期(亚洲)。根据材料“古印度《摩奴法典》规定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可知,为维护既定的等级利益,古代印度实行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当婆罗门做伪证时,只判处流放;而当后三个种姓的人做伪证时,既要缴付罚金,又要处以流放,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维护等级制度,没有体现财政收入信息,排除A项;根据材料无法判定,婆罗门是否掌握世俗统治权,排除B项;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与罗马万民法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高丽成宗时代(朝鲜)。据材料“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可以看出大臣崔承老主张学习中国文化不可不遵,但是地方习俗不一,风俗各异,变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主张有选择性的学习中国文化,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选择性学习中国文化,并不是摆脱自身的藩属地位,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并不是捍卫本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排除C项;该官员主张有选择性的学习中国文化,并不是极力推崇,排除D项。故选A项。11.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的美国。根据材料,“二战后,拉丁裔移民在美国人口中占比较高”,结合所学知识,人口迁移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可知拉丁裔移民的到来推动了拉丁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的交融发展,促进了多元文化发展,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至今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观念,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美国经济,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政府移民政策,排除D项。故选C项。12.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1850年、1850年到1945年(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近代非洲人口的迁出,改变了非洲的人口结构,影响了非洲的社会发展。欧洲人移民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亚洲人口迁入美洲,弥补了美洲自由劳动力的不足,助推了美洲的文化重构。由此可见,16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世界人口的迁移,影响了世界各洲的后续发展走向,C项正确;受工业革命的影响,传统黑奴贸易逐渐衰落,非洲迁出人口下降,反映为19世纪中后期移出地由非洲转向亚洲,排除A项;各洲自由劳动力迁入美洲,促进了美洲经济的持续发展,排除B项;资本原始积累是工业革命前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排除D项。故选C项。13.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本题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根据材料信息,“日耳曼统治者在灭亡了西罗马之后却主动学习了古罗马以法治国的统治理念”可知日耳曼统治者利用古罗马以法治国的理念来巩固统治,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罗马法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统治阶级采取的措施就是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A项和C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A项和C项;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没有优劣之分,排除B项。故选D项。14.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18世纪的欧洲。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欧洲有饮茶习惯的人越来越多,下层民众也养成饮茶的习惯,原产中国的茶叶在欧洲的消费量大大增加,反映了东西贸易规模的扩大,C项正确。下层民众养成饮茶习惯说明西方等级秩序受到冲击,“不复存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到18世纪,荷兰海上霸主的地位被英国取代,排除B项;东西方茶叶贸易规模扩大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排除D项。故选C项。15.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依据“希腊文化成为凌驾于当地文化之上的强势文化”“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和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四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通过十年的征战,建立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因此这一时期被称为“希腊化时代”是因为马其顿通过征服处于统治地位,D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了文化交流中希腊文化的主导地位,不是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排除A项;希腊民主政治制度只能说符合古希腊雅典等城邦的国情,不能说一-定比其他地区的政治制度更具有先进性,排除B项;“希腊化”时代由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并非对先进文化的自然认同,排除C项。故选D项。16.观点: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产生深远影响。阐释: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断向亚洲国家辐射。公元前4世纪—公元3世纪,汉字已传入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和东南亚地区,各国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出谚文,日本创造出假名,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和发展。3—5世纪,儒学在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流行。隋唐以后,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学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成为官学。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的社会制度大多来自唐朝。7世纪,日本实行大化改新,所推行的中央集权制、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都以唐制为蓝本。越南的教育体制主要移植于中国。综上,中华文化的辐射推动了中华文化圈的形成,同时也丰富了世界文化的内涵。〖解析〗本题是阐释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秦统一至清乾隆末年。根据材料信息,这一时期“中国是亚洲历史舞台的主角,中国文明如同水向低处奔流,气体由浓聚点向稀释区扩散,强烈地影响着亚洲国家,日本、朝鲜和后来独立的越南,均以中国为文化母国,大规模地受容中国文化。”可知材料主旨是古代中华文化对亚洲国家的影响。围绕这一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亚洲国家的具体史实即可。17.(1)流向: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流域;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由荒漠草原向内地迁移;由东南向中西部迁移;华人外流。(2)原因:政府组织内地人口向边境地区迁移以加强边防;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安置流民;封建经济发展,人地矛盾加剧;封建剥削、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无以为生;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3)历史作用:有利于边防巩固和边疆开发,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促使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分布渐趋合理;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解析〗(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根据材料一图示箭头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人口迁徙的流向有由黄河流域迁向长江流域;内地人口向边疆迁移;由荒漠草原向内地迁移;由东南向中西部迁移;华人外流。(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西汉。据材料“事征四夷,广威德……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可知政府组织内地人口向边境地区迁移以加强边防;据材料“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逢使者虚郡因仓廪以振贫民。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贷假。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可知自然灾害的影响,政府安置流民;结合西汉尤其是汉武帝统治时期相关知识可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封建经济发展,人地矛盾加剧;封建剥削、土地兼并导致农民破产,无以为生;频繁的各种战争,导致该地区人口的大量迁移。(3)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国古代据材料二“事征四夷,广威德,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其后骠骑将军击破匈奴右地,降浑邪、休屠王,遂空其地,始筑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后稍发徙民充实之,分置武威、张掖、敦煌。”可知有利于边防巩固和边疆开发,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据材料三“诸地广人稀之处,官借人种莳。后有来居者,依法封授。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还空荒,不限异州他郡,唯不听避劳就逸。”并结合所学可知促使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分布渐趋合理;结合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可知有助于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结合清代人口迁移相关内容可知促进了南洋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18.(1)特点:持续时间久;交流途径多样;涉及地域广;具有双向性和互惠性;影响深远。(2)原因:金鸡纳自身的药用价值高;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物种的传播;世界市场的形成;各国政府的推广;科学技术的发展。(3)认识:医药学的交流应秉承互惠互利、平等的原则;药用植物的引进种植要重视生态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各国应加强医药交流,共同推动医药学事业的发展。〖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汉至明清(中国)。特点:根据材料“秦汉以来,明代万历年间”可知,持续时间久;根据材料“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医药通过商贸、官方使节、留学生、佛教等途径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越南及东南亚、阿拉伯地区。”可知,交流途径多样,涉及地域广;根据材料“中国人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来抵御这一病毒。有确切的记载称,1688年俄罗斯遣人到中国学痘医。此后百余年,人痘接种术传遍各大洲,为人类预防和控制天花流行发挥了重要作用。……受阿拉伯医学的影响,药物制剂在宋代有了改进,出现了‘丸衣’。明代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将新制剂法传入中国,结合中医药理论和药材,制成‘花露’,不但用于治病,还用于卫生制剂流传至今。”可知,具有双向性和互惠性,且影响深远。(2)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20世纪(世界)。原因:根据材料“金鸡纳原产南美,可用来治疗疟疾等发热性疾病。”可知,金鸡纳自身的药用价值高;根据材料“从1640年至1776年,金鸡纳树皮源源不断地从南美运至欧洲。”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促进物种的传播;根据材料“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性的金鸡纳种植因网络基本形成。”可知,世界市场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