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培训课件:《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_第1页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_第2页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_第3页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_第4页
幼教培训课件:《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及教育策略提纲三、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一、什么是自我意识人生三大经典问题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儿去?一、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形式;自我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自我意识是复杂的认知过程的综合;自我意识是通过认识外界而产生的。(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二)自我意识的心理成分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己对自身思想言语的控制,即主我对客我的制约作用。

主要的自我体验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成功感与失败感、自豪感与羞耻感、内疚。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己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自我的成长和发展自立生涯规划自尊自我价值自我自主自省力主动性自信客观评价自知自我认同我是谁心理健康成熟独立自控自我理解自我接纳

(三)自我意识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第三,自我意识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二、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一)幼儿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

自我概念是指儿童对自己的特征、能力、态度、信念和价值观的总的认识。我是谁?我和别人有什么不一样?自我概念属于自我认识的范畴,它和自我评价一起集中反映了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自我概念身体表征心理表征1.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社会学家米德认为自我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在社会性发展中逐渐出现的。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个体对自己的了解是他人对其态度的反映,即一个人的自我概念是从社会这面镜子里看到的自己的影像——镜像自我(looking-glassself)。

因此,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依赖于生活中的重要他人(例如父母、老师等)对他的反馈。2.幼儿的自我概念具有如下特征:(1)非常具体,经常描述自己外部可以观察到的特征。(2)自我概念常和自己拥有的物品连接在一起。(3)对自己内部心理特征的描述很少。(3)幼儿开始认识到个人的独特性,即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一个四岁的幼儿会这样说:“我叫晓晓,我今年四岁了,我是个女孩儿。我可以数到100,要不要听听……我会刷牙了,我还会洗我的小手帕,告诉你吧我还有一盒积木,我会搭房子,搭的可高了……

埃里克森认为,学前儿童根据自身的活动和身体能力来认识自己,是健康成长的迹象。因为基于活动的自我概念反映了一种主动性,未来的学校学习需要这种主动性。

(二)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儿童的自我评价能力是从幼儿期开始发展起来的,自我评价开始发生的转折年龄在3.5—4岁。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3.从简单、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特点

苏波特斯基的研究发现,幼儿对美工作品的评价带有相当大的偏向性。实验者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和泥工作品同别人的作品作比较性评价。当幼儿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作品时,尽管那些作品比自己的质量差(这是实验者故意设计的)幼儿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不如对方,而当幼儿把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相比较时,则总是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这一实验结果充分说明了幼儿自我评价的主观性。不同年龄段幼儿对值日工作的自我评价(百分比)年龄评价过高者评价过低者评价适中者4—5岁740265—6岁590416—7岁222850哈特认为4-7岁的儿童可能处于自我膨胀阶段,他们倾向于在所有方面积极评价自己。这种积极的评价反应了儿童想要被他人喜欢或擅长各种活动的愿望。总的来说,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人必须对儿童做出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作过高或过低的评价对儿童都是有害的。(三)自我情绪体验的发展

自我情绪体验出现在4岁左右。幼儿的自我情绪体验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最初是与幼儿自身的生理需要和状态相联系,如愉快、愤怒等,后来逐渐发展起一些亲社会性的情绪体验,如自尊、委屈、羞愧感等。幼儿的各种自我体验都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其发展水平不断深化。如对愤怒感的情绪体验,从3~6岁儿童会有不同的体验程度,从“会哭”,“不高兴”,“会生气”,到“很生气”“很恨他”。自尊是儿童对整体自我价值的判断及伴随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高自尊的儿童对他们自己感到满意,能接受自己的优点,也能接受自己的缺点,并对自己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能力持积极态度。底自尊儿童对自己不太满意,常常固着于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优点。自尊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在幼儿自我情绪体验中最重要的是自尊。自尊的产生大约在4-5岁自尊(自我价值感)

——生命的原动力、人生的核心需要被接纳、被爱归属感价值感成就感能控制、自主性被需要、有用自尊总体自我价值感学业能力社会接纳运动能力身体外貌行为举止苏珊•哈特提出“儿童自尊的等级模型”有条件的自尊:无助模式国外研究者的研究表明:大约有1/3到1/2的幼儿和小学一年的儿童表现出这种“无助模式”,即将自尊建立于成功之上,认为失败和批评是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因此对如何做的更好而感到无助。

有条件自尊的幼儿倾向于把不好的表现或者是社会拒绝归因于自身的人格缺陷,这些是他们没有能力改变的,因此不会尝试新的策略,甚至是放弃;无条件自尊的儿童倾向于把失败或失望归因于外部因素,或者是自己努力不够,因此他们会弃而不舍的尝试新的策略。在幼儿自我体验的产生中,成人暗示起着重要作用,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如问小朋友,如果你做捂眼睛贴鼻子游戏时,你私自拉下毛巾,被老师看见,你会觉得怎样?3岁组儿童只有3.33%的人有自我体验。而在有暗示时(你做了错事觉得难为情吗?)有26.67%的人有自我体验。此研究结果对幼儿教育有重要意义。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注意幼儿受暗示性强的特点,多采用积极的暗示促进幼儿良好道德情感的发展;同时,要注意避免消极暗示对幼儿行为的不良影响。(四)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幼儿期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但在整个幼儿期自我控制能力随年龄而迅速增长。我国学者的研究表明,3岁小班儿童具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数比率不到20%,4—5岁中班儿童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到5—6岁的大班儿童就有80%~90%的幼儿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总而言之,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还是很弱。

研究者将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1)运动抑制,即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2)情绪抑制,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3)认知活动抑制,即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4)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总是第一时间给予满足,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唾手可得,自然学不会等待。让儿童学会等待,从一分钟开始……(五)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1.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的精神2.在各种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自我意识3.教师评价方式要正确4.教师应为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5.家园配合,指导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在美国笑星Bill主持的“孩子说的出人意料的东西”这个节目上。有一次,比尔问一个六、七岁的女孩:“你长大了想当什么?”女孩自信的回答说“总统”全场观众哗然,比尔做了一个滑稽的吃惊状问“那你说说看,为什么美国至今没有女总统?”女孩立刻回答说“因为男人不会投女人的票。”比尔说“你肯定是男人不投女人的票吗?”女孩不屑的说“当然肯定”比尔意味深长地笑笑,对全场观众说“请投她票的男人举手。”伴随着笑声,有不少男人举手。比尔得意地说“看,这么多男人投你的票。”女孩不为所动地说“还不到三分之一呢。”1.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的精神比尔见状就说:那好,请所有在场的男士都把手举起来。所有的男士都举起了手比尔接着说:请投她票的男士保持举手,不投她票的请放下。”众目睽睽之下一个大老爷们哪里好意思把举起的手再放下,不过还是有少数男人放下了手。不过“投”她票的男人这次多了很多。比尔得意洋洋地说“总统女士,怎么样,三分之二的男人都投了你的票啦。”沸腾的现场突然安静了下来,人们要看这个七岁的女孩还能说什么。女孩说“他们不诚实,他们心里并不真正的想投我的票。”这就是美国式的独立思考精神,多给孩子一些独立观察和思考的机会,让孩子去思考、去感觉: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2.在各种活动中正确引导幼儿的自我意识指令游戏在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树立幼儿自我意识教师还可以开展以下教学活动如:我长大了,画画我自己,丑小鸭,评评我自己,谁最能干,我的优点和缺点。3.教师评价方式要正确教师不适应的评价行为:(1)给幼儿贴不好的标签帮助幼儿重新认识自己的方法:a寻求机会让幼儿试着另眼看待自己,看到全新的自我。b让幼儿无意中听到你对他的正面评价。c记下幼儿那些闪光的时刻。d当幼儿又出现问题行为时,对他表达你的感受和你对他纠正问题行为的期望。(2)习惯性的消极否定

观察发现,在教师每日的评价行为中,无论是言语评价还是非言语评价,均是否定性评价占明显优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说教、挖苦、警告、谩骂、威胁的词语已经植入我们的语言当中,因为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例如,在下楼做操之前,教师拿着全班幼儿的作业纸,一张一张抽出,说:“看,小敏,写完了,但是,不漂亮!小林,才写四行!”她当场撕掉了小林的作业。教师继续进行着这样的评价,并连续撕掉了6名幼儿的作业,大家都吓坏了,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大部分教师作出的消极否定评价是比较隐蔽的,例如,对幼儿的活动不加关注,跟幼儿说话时心不在焉,用反语讽刺挖苦幼儿,经常对幼儿说“不”,以命令的口气说话,只看到幼儿不尽如人意之处,等等。在我们习惯性的消极否定中,幼儿所感受到的都是自己的不好、不乖、不能干、不令人满意。他们经常在“哈哈镜”中看到“丑陋”的自己,久而久之便构建起消极的自我概念,甚至可能产生“习得性无助”,即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无能者和不受欢迎的人,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济于事。他们会变得缺乏自信,对任何事情均浅尝辄止,缺乏探索和挑战的兴趣。

出于工作的压力、儿时教育的熏陶、追求完美的心理倾向等原因,否定性评价好像植根于我们的潜意识之中,总会躲过我们理智的控制以各种方式跑出来,伤害幼儿同时又让我们自己后悔不已。如何能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伤害幼儿呢?关键要做到对事不对人,深刻反省并修正自己习惯性的消极否定评价行为。a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今天好几个小朋友作业没有认真做,这让老师很失望!”客观上,教师不可能总是笑容满面,当遇到令自己感到失望和愤怒的事情时,教师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但要切记,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发展是我们的目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对事不对人,要给幼儿自我反省的机会,而不是毫不留情地攻击幼儿。

教师改变习惯性的消极否定的策略b表明自己的期望,说明弥补的方法:“我希望有的小朋友能把字写得漂亮一些,有的小朋友要多写几行,写完整一些……我想,你们肯定都能更好地完成作业,不会让我失望的!”c给幼儿提供改正的机会和选择的空间:“你们现在可以把作业重新拿回去,争取完成得更好一些再交给老师!”“如果不喜欢写字,也可以画一幅画交上来,你们自己选择。”d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真是写不好字,这真是一个问题,我们讨论一下怎么办,好吗?”e放弃完美主义倾向,以宽容欣赏之心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f研究幼儿的年龄特征和个性表现,欣赏幼儿的个性和创新。

(3)简单而频繁的表扬

来看这样一个场景:一次语言活动内容是看图说故事,幼儿不仅积极举手,而且声音洪亮,教师开始表扬:“表扬小文!表扬小嘉!表扬小君!”“阳阳真棒!”“我喜欢苗苗!”教师就这样频繁地表扬着幼儿。

受到表扬的幼儿最多只表现出短暂的喜悦,表扬并没有产生持久的激励作用。原因:首先,简单化的积极评价会让幼儿感到莫名其妙“老师表扬我什么了?”其次,会让幼儿感觉受到了控制:“老师不就是想让我听话吗?”再次,可能会让幼儿感到焦虑:“我没那么棒啊,压力太大了!”“我不喜欢做的事老师总是表扬我做得好,以后该怎么办啊?”有效的表扬应该是这样的:a具体描述你的发现,让幼儿自己下结论。b真诚自然地描述你的感受,并让幼儿了解你的感受。c如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