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天桃实验校中考联考化学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掌握分类的方法对于化学学习非常重要,以下物质的分类错误的是()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B.碳酸氢铵、葡萄糖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2.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 B. C. D.3.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H2SO4+2NaOH═Na2SO4+2H2OB.2H2O2H2↑+O2↑C.2CO+O22CO2D.Fe+CuSO4═FeSO4+Cu4.如图中所示的示意图与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稀释B.向足量的不同金属中分别滴加等量的相同稀盐酸C.向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D.两份等体积的5%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5.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发生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生成物都具有挥发性C.HClO溶液的pH可能大于7D.该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6.材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下列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用于炼钢的赤铁矿B.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钦合金C.钻探机钻头上的金刚石D.用于制造船舶外壳的玻璃钢7.下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以看做纯净物的是A.铁锈 B.蒸馏水C.食用盐 D.汽油8.图示分析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物质的分类B.地壳中元素的含量C.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D.燃烧的条件9.氧烛是一种用于缺氧环境中自救的化学氧源,广泛用于航空、航海等领域,其主要成分为NaClO3,还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后,能持续放出高纯氧气,主要反应原理为2NaClO3═2NaCl+3O2↑.一根氧烛大约可以供100个人呼吸1小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烛是一种纯净物B.NaClO3中Cl为+5价C.氧烛制取氧气的反应为分解反应D.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10.下列四个图像反映了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A.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HCl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曲线C.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D.硫酸溶液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曲线A.AB.BC.C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2018年10月24日上午九时,举世曙目的港珠澳大桥正式运营通车,这座线路全长55公里,使用寿命120年的超级桥梁,共224个桥墩,主梁钢板42万吨,抗台风16级,抗震效果也超强。(1)桥墩使用大量建筑材料大理石其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2)铺设隧道的不锈钢,具有韧性好,硬度比纯金属的_____。(填“大”或“小”)(3)建桥所用主梁钢板的含碳量在_____之间(填“0.03%~2%”或“2%~4.3%”)。由生铁炼钢时,硅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4)为抵抗16级台风,大桥采用了铅芯隔震橡胶支座和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两种类型的支座,其中所用的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A铅芯棒B橡胶层C钢板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生铁是铁的合金之一,小华为了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得到如下数据(假设生铁中的其他成分都不与稀硫酸反应):计算:生成氢气的质量________。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如图所示的实验能验证水的组成: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内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该管内产生约4g气体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_______g气体。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___组成的。该实验中,往电解器玻璃管里加满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硫酸钠只增强导电性,不发生反应)。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电解时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该实验中,若水中加入少量硫酸以增强导电性,硫酸不发生反应,则电解后溶液的pH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4.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的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l2+2NaBr==2NaCl+Br2,I2+Na2S==2NaI+S↓,Br2+2KI==2KBr+I2由此可判断:①S、Cl2、I2、Br2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_____。ACl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王军同学在阅读课外读物时得知工业上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NaHCO3,于是他从家中取来某纯碱样品,和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探究该纯碱样品中是否含有NaHCO3。NaHCO3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NaHCO3属于_____(填“酸”、“碱”或“盐”)类物质。王军同学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方案1:取样,加适量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方案2:取样,将其加入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试管中,加热,观察装置B中的现象。王强同学认为方案1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他的理由是_____。按方案2进行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上述实验现象说明该纯碱样品中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NaHCO3。李娜同学想利用方案2中的装置来测定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含量,她提出需要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为此,你认为装置B内最好盛装_____溶液。欲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最简便的方法是_____。16.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完成“常见金属的性质”实验时进行了以下一些探究活动。[探究活动]: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未发现明显的实验现象。[现象分析]:(1)请分析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的原因:____。为顺利完成实验,你的建议是___[继续实验]:(2)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你的建议,重新进行了实验,观察到了明显的实验现象。经充分反应后,该实验的现象是____.经研究发现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图中微粒未完全画出)。则用实际参加反应的微粒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是_____兴趣小组在完成上述实验时,还发现了铝丝表面有少量气泡生成。根据已有知识和资料信息判断这种气体有可能是_____(资料信息:硫酸铜在水中会发生一些变化,生成微量的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

A、氢气、氯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说法正确;B、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氢铵、碳酸盐等虽然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故选项错误;C、硝酸钾、氨气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石油、波尔多液都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B。2、A【解析】A.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B.图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D.图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种原子,属于单质.【点睛】化合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分子中含有不同的原子。3、B【解析】

A、H2SO4+2NaOH═Na2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B、2H2O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2CO+O2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D、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4、C【解析】

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初始时的pH应大于7,选项A错误;B、足量的镁铝铁与等量的相同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氢气量由盐酸的用量决定,因此,三种金属最终产生的氢气质量应相同,选项B错误;C、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消耗原溶液中的硫酸,无沉淀,故开始沉淀质量为0,当硫酸被消耗完后,氢氧化钠开始和硫酸铜反应,产生蓝色沉淀,故沉淀质量在某一时刻增加,当硫酸铜被消耗完以后,沉淀质量便不再改变,选项C正确;D、过氧化氢溶液用量相同,无论是否加入催化剂,最终能产生的氧气质量应相同,图中所示最终产生的氧气质量不相同,选项D错误。故选C。5、D【解析】

A、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发生反应,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不正确;B、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B不正确;C、HClO溶液显酸性,溶液的pH不可能大于7,故C不正确;D、H2SO3、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4、+6价,该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D正确。故选D。6、B【解析】

A、用于炼钢的赤铁矿属于混合物,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金属也不是合金,不属于金属材料;B、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钦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钻探机钻头上的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单质,不属于金属材料;D、用于制造船舶外壳的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7、B【解析】

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详解】A、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C、食用盐有氯化钠和碘酸钾等,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D、汽油是由石油中分离出来的,成分复杂,主要有烷烃类,不符合题意。故选B。8、B【解析】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地壳中含量前四的元素是氧、硅、铝、铁,但其他剩余元素之和大于铝元素含量;故选项正确;C、柠檬汁呈酸性,pH<7;故选项错误;D、燃烧需要可燃物、助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项错误;故选:B。9、A【解析】A.根据物质的组成分析;B.根据混合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为0分析;C.根据反应类型分析;D.根据氧烛的性质分析。解:A.氧烛中含有适量的催化剂、成型剂等,属于混合物,故错误;B.NaClO3中O显-2价,Na显+1价,故Cl为+5价,正确;C.氧烛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3====2NaCl+3O2↑,是一变多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正确;D.由题意可知,氧烛通过撞击火帽引发反应。故在运输氧烛时,应避免其受到撞击,正确。故本题选A。10、B【解析】解答图像题,应抓住三点一走势,三点即起始点(一般表示反应的开始)、转折点(表示反应的结束)、终点。氢氧化钠和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氢氧化钠反应完后,加入的盐酸开始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所以开始没气体,后来有气体生成,A正确;B.HCl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B错误;C、镁的活动性比铁的强,所以镁比铁和酸反应快;等质量的Mg粉和Fe粉与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由于Mg的活动性比Fe强,所以反应速率更快,所用时间更短,且相对原子质量更小,故产生的氢气质量更多,正确;D、向一定量盐酸中滴入水,并不能改变盐酸的酸性,所以PH无限地接近7,错误,选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CaCO3大0.03%~2%B【解析】

(1)桥墩使用大量建筑材料大理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故填写:CaCO3;(2)根据合金的硬度比其纯金属大的原则可得,不锈钢硬度比纯金属的大,故填写:大;(3)建桥所用主梁钢板是不锈钢,铁的含金,铁合金有两种:不锈钢含碳量0.03%~2%,生铁含碳量2%~4.3%,故填写:0.03%~2%;硅与氧化亚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硅和铁,故填写:;(4)A、铅芯棒主要成分是石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不符合题意;B、橡胶层主要成分是橡胶,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可得,橡胶层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符合题意;C、钢板主要成分为不锈钢,不锈钢属于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0.6g96%【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17.5g+150g)﹣166.9g=0.6g;(2)设生铁中铁的质量为x,Fe+H2SO4═FeSO4+H2↑562x0.6g解得:x=16.8g,生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100%=96%考点:考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氧气0.5氢元素和氧元素碱酸减小【解析】本题考查了电解水实验,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1)玻璃管b连接电源的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小,产生的是氧气;则玻璃管a中产生的是氢气,由化学方程式2H2O2H2↑+O2↑可知,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若b管内产生约4g氧气时,玻璃管a内产生约0.5g氢气;(2)电解水生成氢气与氧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3)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管b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则该处溶液呈碱性,电解后,待溶液混合均匀后测得溶液的pH=7,说明电解时管a电极附近的溶液呈酸性;(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水的质量变小,硫酸质量不变,酸性增强,溶液的pH减小。14、Cu+2AgNO3===Cu(NO3)2+2Ag。Cl2>Br2>I2>S。B【解析】

(1)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了银和硝酸铜,反应的方程式是:Cu+2AgNO3===Cu(NO3)2+2Ag;铜的表面附着着银灰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故填:Cu+2AgNO3===Cu(NO3)2+2Ag

(2)(1)根据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溶液中置换出来,由反应Cl2+2NaBr==2NaCl+Br2,可判断Cl2的活动性比Br2强;由Br2+2KI==2KBr+I2可判断Br2的活动性比I2强;由I2+Na2S==2NaI+S↓可判断I2的活动性比S强,综合以上判断,可得四种非金属单质Cl2、Br2、I2、S活动性的强弱关系为:Cl2>Br2>I2>S;(2)ACl2+2NaI===2NaCl+I2方程式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I2+2KBr===2KI+Br2;因为Br2的活动性比I2强,该反应不能发生,方程式书写错误;故符合题意;

C、Br2+Na2S===2NaBr+S↓,方程式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Cl2+K2S===2KCl+S↓,方程式书写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点睛】根据铜与硝酸银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来比较非金属单质活动性的强弱,并据此判断反应的正误。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盐Na2CO3的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NaHCO3Na2CO3+CO2↑+H2O含有氢氧化钠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