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教材基础——自热身]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eq\b\lc\{\rc\(\a\vs4\al\co1(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2.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几种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知能深化——扫盲点]1.常见的气体混合物水煤气爆鸣气天然气焦炉气高炉煤气石油气裂解气主要成分CO、H2H2、O2CH4H2、CH4等CO、CO2、N2等丙烷、H2等烷烃、H2等2.常见的液体混合物氨水氯水王水硬水水玻璃福尔马林汽油主要成分NH3、H2OCl2、H2O盐酸、硝酸含Ca2+、Mg2+较多的水Na2SiO3、H2O甲醛、H2OC5~C11的烃3.常见的固体混合物碱石灰漂白粉玻璃水泥铝热剂主要成分CaO、NaOHCa(ClO)2、CaCl2Na2O·CaO·6SiO2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Al、金属氧化物[对点练]按要求回答问题。①冰水混合物②爆鸣气③铝热剂④普通玻璃⑤水玻璃⑥有机玻璃⑦漂白粉⑧TNT⑨H2SO4⑩含氧40%的氧化镁⑪花生油⑫福尔马林⑬密封保存的NO2气体⑭CuSO4·5H2O⑮液氯⑯王水⑰KAl(SO4)2·12H2O⑱分子式为C5H10的烃⑲分子式为C7H8的芳香烃以上物质中一定为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一定为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⑧⑨⑩⑭⑮⑰⑲②③④⑤⑥⑦⑪⑫⑬⑯⑱[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物质组成的基本概念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B.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C.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解析:选BA项,化学变化中的单原子分子不能再分,如He、Ne等;C项,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NaCl,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是由分子保持的;D项,可能为混合物,如Na2O、Na2O2。2.(2018·江西南昌模拟)已知:①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黑火药,它是由硫黄、木炭粉和硝石组成的;②油条中铝含量超标十分普遍,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食品安全隐患。油条无铝配方由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臭粉组成。下列关于硝石和臭粉的成分组合正确的是()A.KNO3、NH4HCO3 B.KNO3、Na2CO3C.HNO3、(NH4)2CO3 D.NH4NO3、Na2CO3解析:选A硝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这属于应该记住的知识,对于“臭粉”,顾名思义,其本身会散发出不好闻的气味,应是NH4HCO3,因为NH4HCO3易分解,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NH3。题点二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3.(2018·铜陵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①陶瓷②水泥③玻璃④漂白粉⑤胆矾⑥氯水⑦液氯A.①③⑤ B.②④⑥C.⑤⑦ D.⑥⑦解析:选C①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②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③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SiO2的混合物;④漂白粉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⑤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⑥氯水是Cl2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⑦液氯是液态氯的单质,属于纯净物。4.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臭氧(O3)④盐酸⑤铁⑥碳酸钠⑦空气⑧氢氧化钠⑨冰、水混合物(1)其中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②③⑨(2)⑤(3)⑥⑧(4)①③(5)①③⑤(6)②⑥⑧⑨(7)④⑦[教材基础——自热身]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树状分类无机化合物eq\b\lc\{(\a\vs4\al\co1(氢化物:HCl、H2S、H2O、NH3等,氧化物\b\lc\{\rc\(\a\vs4\al\co1(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成盐氧化物\b\lc\{\rc\(\a\vs4\al\co1(碱性氧化物:Na2O、CaO等,酸性氧化物:CO2、P2O5等,两性氧化物:Al2O3等)),过氧化物:Na2O2、H2O2等)),酸\b\lc\{\rc\(\a\vs4\al\co1(按电离出的H+数\b\lc\{\rc\(\a\vs4\al\co1(一元酸:HCl、HNO3等,二元酸:H2SO4、H2S等,三元酸:H3PO4等)),按酸根是否含氧\b\lc\{\rc\(\a\vs4\al\co1(无氧酸:HCl、H2S等,含氧酸:HClO4、H2SO4等)),按酸性强弱\b\lc\{\rc\(\a\vs4\al\co1(强酸:HCl、H2SO4、HNO3等,弱酸:CH3COOH、HF等)),按有无挥发性\b\lc\{\rc\(\a\vs4\al\co1(挥发性酸:HNO3、HCl等,难挥发性酸:H2SO4、H3PO4等)))),碱\b\lc\{\rc\(\a\vs4\al\co1(按水溶性\b\lc\{\rc\(\a\vs4\al\co1(可溶性碱:NaOH、KOH、BaOH2等,难溶性碱:MgOH2、CuOH2等)),按碱性强弱\b\lc\{\rc\(\a\vs4\al\co1(强碱:NaOH、BaOH2、KOH等,弱碱:NH3·H2O等)))),盐\b\lc\{\rc\(\a\vs4\al\co1(正盐:BaSO4、KNO3、NaCl等,酸式盐:NaHCO3、KHSO4等,碱式盐:Cu2OH2CO3等,复盐:KAlSO42·12H2O等))))[知能深化——扫盲点]物质分类的3大误区误区1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若某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的单质混合而成,如O2、O3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则是纯净物。(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存在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一物质。如C4H10的结构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二者组成混合物;C2H4与C3H6最简式相同,但前者为乙烯,后者为丙烯或环丙烷。误区2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1)NaHSO4、CuSO4、NH4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盐。(2)Na2CO3、NaHCO3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盐。误区3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相对应(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Fe3O4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对点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B.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C.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解析:选AB项,甘油属于醇,不属于油脂;C项,NaHCO3溶液呈碱性;D项,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题点全练——过高考]1.(2018·广东七校联考)中国丝绸有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古代染坊常用某种“碱剂”来精炼丝绸,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能促进蚕丝表层的丝胶蛋白杂质水解而除去,使丝绸颜色洁白、质感柔软、色泽光亮。这种“碱剂”可能是()A.食盐 B.火碱C.草木灰 D.胆矾解析:选C由题中信息可知,该“碱剂”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盐,应首先排除B项,该“碱剂”的水溶液应呈碱性,则可能是草木灰,因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K2CO3水解使溶液呈碱性。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是()A.混合物:空气、王水、水玻璃、熟石灰B.化合物:烧碱、氯化氢、干冰、明矾C.电解质:干冰、胆矾、铁、生石灰、盐酸D.单质:液态氧、白磷、氮气、碘酒解析:选BA项,熟石灰是纯净物;B项,全是化合物;C项,干冰是非电解质,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盐酸是混合物;D项,碘酒是混合物。3.下表所列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选项XYZA光导纤维酸性氧化物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B纯碱碱化合物C电解质化合物纯净物DH2SO4含氧酸强酸解析:选CA项,光导纤维属于酸性氧化物,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但不存在从属关系;B项,纯碱不是碱而是盐;C项,电解质是化合物,化合物都是纯净物;D项,H2SO4是含氧酸,但含氧酸不一定都是强酸。[教材基础——自热身]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从宏观上判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反之为物理变化从微观上判断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形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2.常见化学术语的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三馏”蒸馏、分馏干馏“四色”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潮解分解、裂解、水解、电解“十八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氧化、氢化、水化、风化、钝化、皂化、炭化、催化、硫化、酯化、硝化、裂化、卤化、油脂硬化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关系[知能深化——扫盲点]eq\a\vs4\al(提能点一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转化)试举例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物质转化过程:①金属+盐→盐和金属:Zn+CuCl2=ZnCl2+Cu②金属+酸→盐和氢气:Fe+H2SO4=FeSO4+H2↑③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Caeq\o(→,\s\up7(O2))CaOeq\o(→,\s\up7(H2O))Ca(OH)2eq\o(→,\s\up7(HCl))CaCl2④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盐:Seq\o(→,\s\up7(O2))SO2eq\o(→,\s\up7(H2O))H2SO3eq\o(→,\s\up7(CaOH2))CaSO3⑤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CaO+SO3=CaSO4⑥碱+盐→碱+盐:2NaOH+CuCl2=Cu(OH)2↓+2NaCl⑦酸+盐→酸+盐:H2SO4+BaCl2=2HCl+BaSO4↓⑧盐+盐→盐+盐:NaCl+AgNO3=NaNO3+AgCl↓[对点练]如图W、X、Y、Z为四种物质,若箭头表示能一步转化的常见反应,其中常温下能实现图示转化关系的是()选项WXYZAN2NH3NO2HNO3BNaNa2O2NaOHNaClCFeFeCl3Fe(OH)2FeCl2DAlAlCl3NaAlO2Al2(SO4)3解析:选D常温下N2不能直接转化为NH3、NO2、HNO3,A项错误;常温下Na与O2反应生成Na2O而不是Na2O2,B项错误;常温下Fe不能一步转化为Fe(OH)2,Fe和Cl2在点燃时发生反应生成FeCl3,C项错误;Al与盐酸反应转化为AlCl3,与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2,与硫酸反应转化为Al2(SO4)3,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转化为NaAlO2,NaAlO2与过量硫酸反应转化为Al2(SO4)3,Al2(SO4)3与BaCl2溶液反应转化为AlCl3,D项正确。eq\a\vs4\al(提能点二常见物质的转化规律)分类实例离子反应方程式规律1“强制弱”酸CH3COONa+HClCH3COO-+H+=CH3COOH碱FeCl3+NaOHFe3++3OH-=Fe(OH)3↓氧化剂Cl2+KICl2+2I-=I2+2Cl-还原剂Fe+CuSO4Cu2++Fe=Cu+Fe2+规律2“易溶制难溶”Na2SO4+BaCl2Ba2++SOeq\o\al(2-,4)=BaSO4↓[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1.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解析:选C选项A、D都是物理变化;B项,前者是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的过程,电解必然会产生新物质,故食盐水导电是化学变化;C项,蛋白质的盐析是物理变化,胆矾变白,说明胆矾失去结晶水,发生的是化学变化。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明矾净化水B.甘油加水作护肤剂C.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D.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解析:选BA项,用明矾净化水是由于明矾电离产生的Al3+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了比表面积较大的Al(OH)3胶体的吸附作用所致,与化学反应有关,错误;B项,甘油加水作护肤剂是由于甘油有强的吸水性,与化学反应无关,正确;C项,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是由于料酒和食醋发生反应产生了乙酸乙酯具有香味,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D项,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是铁单质被氧化产生Fe2O3,发生了化学反应,错误。题点二物质的性质与应用3.(2018·大庆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应用与性质相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有()①光导纤维可用作通讯材料是因为其具有导电性②明矾能用于净水是因为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强氧化性③浓硫酸可用作干燥剂是因为其具有脱水性④MgO、Al2O3的熔点很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⑤氯化铁溶液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是因为其能氧化单质铜⑥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上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⑦Al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A.5个 B.4个C.3个 D.2个解析:选C①光导纤维具有折光性,不具有导电性,错误;②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除去水中的悬浮物,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③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不是脱水性,错误;④MgO、Al2O3熔点高,可制作耐高温材料,正确;⑤氯化铁具有氧化性,能氧化铜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可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正确;⑥NaHCO3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与碱反应生成气体,错误;⑦铝易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阻碍反应继续进行,起到保护作用,所以铝具有抗腐蚀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正确。4.(2016·江苏高考)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解析:选DA项,SO2漂白纸浆是利用SO2的漂白性,错误;B项,铵盐可用作氮肥,不是利用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错误;C项,Fe2(SO4)3作净水剂,是由于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并沉降,错误;D项,Al2O3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正确。题点三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5.(2018·蚌埠模拟)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解析:选A①酸性氧化物是能和碱反应生成水和盐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正确;②弱酸和盐反应生成更难溶的物质时,可以同时生成强酸,如H2S+CuSO4=CuS↓+H2SO4,正确;③酸和盐反应生成弱酸的复分解反应,没有水、沉淀和气体生成,如HCl+CH3COONa=CH3COOH+NaCl,正确;④根据反应2H2S+H2SO3=3H2O+S↓可知,氢硫酸和亚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正确;⑤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正确;⑥反应2Na2O2+2H2O=4NaOH+O2↑和3NO2+H2O=2HNO3+NO,都是两种氧化物之间的反应,且反应产物有气体,正确。[教材基础——自热身]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分散剂)中所得到的体系。(2)分类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如:烟属于气固分散系;雾属于气液分散系;悬浊液属于固液分散系;合金属于固固分散系。2.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1_nm1~100_nm>100_nm分散质粒子成分离子或小分子高分子化合物或分子集合体大量分子集合体外观特征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或分层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分散质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3.胶体(1)Fe(OH)3胶体的制备①过程: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mL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②化学方程式:FeCl3+3H2O△,Fe(OH)3(胶体)+3HCl。(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丁达尔现象(或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的现象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聚沉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从分散剂里析出的过程使胶体聚沉的方法:①加入电解质;②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③加热或搅拌应用:三角洲的形成;明矾、铁盐溶液净水;盐卤制豆腐电泳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定向移动的现象。如带正电荷的Fe(OH)3胶体粒子向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一极移动应用:工厂静电除尘[知能深化——扫盲点]记住以下7条,胶体知识轻松破解(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而不是丁达尔现象。(2)丁达尔现象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3)胶体不带电,胶体中的胶粒能够吸附体系中的带电粒子而使胶粒带电荷,但整个分散系仍呈电中性。(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带电粒子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5)胶体粒子的直径决定了胶体的性质,因胶体粒子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6)胶体粒子一般是离子、分子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粒子,它们的溶液是胶体,而且胶体粒子不带电荷。(7)Fe(OH)3胶体粒子是分子的集合体,因此,1molFe3+完全水解得到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NA。[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胶体的性质与制备1.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胶体和溶液都是分散系,静置不易产生沉淀B.蔗糖、淀粉、蛋白质的水溶液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C.光线通过时,胶体产生丁达尔现象,溶液则无丁达尔现象D.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先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解析:选B蔗糖的水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2.(2018·湖北荆门模拟)500mL2mol·L-1FeCl3溶液和500mL2mol·L-1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现象,乙没有丁达尔现象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Al(OH)3溶于NaOH溶液,而Fe(OH)3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3+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蒸干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题点二胶体性质的应用3.近年来高铁酸钾(K2FeO4)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水处理方面,高铁酸钾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于一体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但在198℃以下是稳定的。高铁酸钾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的变化过程有()①胶体的吸附②盐类水解③焰色反应④氧化还原反应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选BK2FeO4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FeO2-4的还原产物是Fe3+,Fe3+水解生成Fe(OH)3胶体,胶体具有很强的吸附性,故能起到净化水的作用。因此,K2FeO4在水处理过程中涉及了①、②、④的变化过程。4.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B.明矾净水是利用胶体的吸附性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解析:选CA项,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能够使胶体聚沉,如静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而使之聚沉除去,正确;C项,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从颜色上区分,错误;D项,由于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相对比较稳定,正确。eq\a\vs4\al([课时达标检测])[课堂真题集训——明考向]1.(2017·海南高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解析:选D蔗糖具有甜味,可以作调味剂,故A说法正确;细铁粉可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防止食品被氧化变质,故B说法正确;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能消灭细菌和病毒,因此双氧水可作消毒剂,故C说法正确;熟石灰不具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D说法错误。2.(2016·全国卷Ⅲ)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化学性质实际应用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D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解析:选BA项,Al2(SO4)3与NaHCO3在溶液中能发生水解相互促进反应,生成Al(OH)3沉淀和CO2气体,能灭火;B项,2FeCl3+Cu=2FeCl2+CuCl2,只能说明还原性Cu强于Fe2+,无法说明Fe与Cu的金属性强弱;C项,次氯酸盐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织物;D项,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SiO2反应,生成SiF4气体和水,故氢氟酸可以刻蚀玻璃。3.(2016·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解析:选BA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B项,硅胶能够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正确;C项,二氧化硫在漂白过程中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D项,蚊虫叮咬过程中释放出的酸性物质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4.(2015·重庆高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选DA项,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B项,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C项,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D项,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5.(2014·全国卷Ⅱ)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析:选AA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项,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C项,该过程利用的是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D项,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课下能力测评——查缺漏]1.(2018·淮北模拟)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现象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D.古剑“沈卢”“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剂钢指的是铁的合金解析:选CA项,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有丁达尔现象,故A正确;B项,铁置换铜属于湿法炼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C项,青蒿素的提取用的是低温萃取,属于物理方法,故C错误;D项,剑刃硬度要大,所以用碳铁合金,故D正确。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①混合物:盐酸、漂白粉、氯水、水银②化合物:CaCl2、NaOH、HCl、HD③电解质: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④解析:选C水银是汞单质,是纯净物,故①错误;HD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②错误;明矾、生石膏、冰醋酸、氯化银都是电解质,故③正确;C60、C70、金刚石、石墨是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3.(2018·新余模拟)下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解析:选BA项,生成炭黑的实验中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错误;B项,净水过程,无新物质生成,主要发生物理变化,正确;C项,小苏打为NaHCO3,柠檬酸为酸性物质,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CO2,发生了化学变化,错误;D项,醋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CaCO3反应,生成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错误。4.(2018·胶州模拟)下列对化学知识概括合理的是()A.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B.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但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C.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D.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解析:选CA项,酸性氧化物也可能是金属氧化物,如Mn2O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氧化物,同种化合价也可能对应多种氧化物,如NO2和N2O4中N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错误;C项,只有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现象可用于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都是胶体,均能产生丁达尔现象,正确;D项,熔融状态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金属单质,错误。5.德国著名行业杂志《应用化学》上刊登文章介绍: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双氧水、水玻璃都是纯净物B.石墨和C60互为同位素C.磷酸钙中所含的元素都是短周期元素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解析:选D水、双氧水都是纯净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墨和C6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错误;钙元素是长周期元素,C错误;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D正确。6.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我国传统制作工艺中,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用氧化铁作外墙涂料 B.铸造司母戊鼎C.火法炼铜 D.淘金制饰品解析:选CA项,氧化铁是红棕色固体,利用氧化铁的颜色作外墙涂料,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B项,铸造司母戊鼎是改变合金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C项,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2S+O2eq\o(=,\s\up7(高温))2Cu+SO2,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反应,正确;D项,金化学性质稳定,淘金制饰品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错误。7.(2018·福州模拟)下列有关说法或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HF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和水,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B.SO2和NH3分别通入水中其水溶液均可以导电,所以SO2和NH3均属于电解质C.“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学变化D.14CO2和12CO2具有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14CO2和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解析:选CA项,SiO2与HF反应得到产物不是盐和水,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错误;B项,SO2和NH3溶于水后分别生成电解质H2SO3和NH3·H2O,H2SO3和NH3·H2O电离产生自由离子所以导电,但是SO2和NH3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错误;C项,“水滴石穿”的原理主要是CO2溶于水,然后通过化学反应:CO2+CaCO3+H2O=Ca(HCO3)2,将溶解度较低的CaCO3转变为溶解度相对更高的Ca(HCO3)2,正确;D项,14CO2和12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D错误。8.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B.用冰水混合物冷却SO3气体;加热氯化铵晶体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Na2O2;向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解析:选CA项,都发生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B项,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反应,但均无颜色变化,故不符合题意;D项,均为化学反应,不符合题意。9.(2018·银川模拟)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B.《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焰色反应C.“笔、墨、纸、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文房四宝”,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是化学变化D.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不是浓硫酸跟铝不反应,而是发生钝化解析:选CA项,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发生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因此会信号中断,即发生“断路”,正确;B项,钾元素的焰色反应为紫色,所以“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是应用了焰色反应,正确;C项,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主要是对石材进行打磨,是物理变化,错误;D项,利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的原因是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不是不反应,正确。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丁达尔现象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解析:选B由同一种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如O2与O3组成的物质。11.下表各组物质中,可以实现Xeq\o(→,\s\up7(M))Yeq\o(→,\s\up7(M))Z(每步只发生一个反应)所示转化的是()选项XYZMAFeFeCl2FeCl3Cl2BCCOCO2O2CCO2Na2CO3NaHCO3NaOHDAlOeq\o\al(-,2)Al(OH)3Al3+CO2解析:选BA项,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错误;C项,Na2CO3与NaOH不反应,错误;D项,Al(OH)3与CO2不反应,错误。12.(2018·辽宁瓦房店模拟)中科院化学所研制的晶体材料——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核磁共振造影及医药上有广泛用途,其生产过程的部分流程如下:FeCl3·6H2Oeq\o(→,\s\up7(环丙胺),\s\do5(①))FeOOHeq\o(→,\s\up7(CO),\s\do5(②))纳米四氧化三铁下列有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它与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相当B.纳米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可作为药物载体用于治疗疾病C.在反应①中环丙胺的作用可能是促进氯化铁水解D.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6FeOOH+CO=2Fe3O4+3H2O+CO2解析:选A纳米四氧化三铁可分散在水中形成胶体,比FeCl3溶液的分散质直径大,A项错误。13.铜器久置于空气中会和空气中的水蒸气、CO2、O2作用产生“绿锈”,该“绿锈”俗称“铜绿”,又称“孔雀石”[化学式为Cu2(OH)2CO3],“铜绿”能跟酸反应生成铜盐和CO2、H2O。某同学利用下述系列反应实现了“铜→铜绿→……→铜”的转化。铜①,铜绿②,A③,Cu(OH)2④,Beq\o(→,\s\up7(⑤),\s\do5(H2))Cu(1)从三种不同分类标准回答,“铜绿”属于哪类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④、⑤的化学方程式: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答案:(1)盐、铜盐、碱式盐(或碳酸盐)(2)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3)④Cu(OH)2△,CuO+H2O⑤CuO+H2△,Cu+H2O(4)①②③④14.(2018·忻州模拟)现有NH3、CO、Na、Na2O2、Fe、NO、NO2、F2、SO2、SOCl2等中学化学教材中出现过的物质,根据它们的组成及性质进行如下分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所示的分类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2)淡黄色固体最终位于________组,它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C组有一种气体常用作工业上冶炼铁的还原剂,写出高温下它还原Fe2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Ⅱ组某种物质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5)B组中有一种物质在高温下能与水蒸气反应,若该反应过程中有86.021023个电子转移,则有________g该物质参与反应。(6)Ⅱ组另有一种物质滴入水中与水剧烈反应,常用于某些盐的脱水以制取无水盐,写出该物质与AlCl3·6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从图形看,为树状分类法,结合相关信息可知:A组为F2;B组为Fe、Na;C组为CO、NO;Ⅰ组为NH3、Na2O2;Ⅱ组为NO2、SO2、SOCl2。(2)淡黄色固体是Na2O2,其电子式为。(3)CO为还原性气体,在高温下可还原Fe2O3:3CO+Fe2O3高温,2Fe+3CO2。(4)3NO2+H2O=2HNO3+NO,NO2发生了自身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质量比为2∶1。(5)铁在高温下能够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高温,Fe3O4+4H2,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转移8mol电子,有3molFe参加反应,质量为168g。(6)SOCl2遇水发生剧烈水解,可以起到除去水的作用,AlCl3·6H2O与SO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答案:(1)树状分类法(2)Ⅰ(3)3CO+Fe2O3高温,2Fe+3CO2(4)2∶1(5)168(6)AlCl3·6H2O+6SOCl2=AlCl3+12HCl↑+6SO2↑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FeCl3+3H2Oeq\o(=,\s\up7(△),\s\do5())Fe(OH)3(胶体)+3HCl。(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①若用稀FeCl3溶液,则水解产生的Fe(OH)3量太少,看不到红褐色液体。②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电解质,使胶体聚沉。③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加入稀H2SO4后,Fe(OH)3会聚沉而产生红褐色沉淀,随后H2SO4会与Fe(OH)3发生中和反应,使沉淀溶解。答案:(1)丁达尔现象(2)①透明的红褐色液体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②生成红褐色沉淀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③生成红褐色沉淀长时间加热使胶体发生聚沉(3)①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②Fe(OH)3+3H+=Fe3++3H2O第二节电解质[教材基础——自热身]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前提条件现象实质实例电解质化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自身电离出离子HCl、NaOH、BaSO4、Na2O等非电解质化合物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自身不能电离出离子酒精、蔗糖、NH3、SO3、CO2等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电离平衡不存在存在溶液中存在微粒种类离子、水分子离子、水分子、弱电解质分子电离过程不可逆、不存在电离平衡可逆、存在电离平衡举例①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②强碱:KOH、NaOH、Ba(OH)2等;③绝大部分盐:BaSO4、BaCl2等①弱酸:CH3COOH、HF、H2S、H2CO3等;②弱碱:NH3·H2O、Cu(OH)2等;③水(H2O)3.电离和电离方程式(1)电离①概念: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②电离条件:酸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盐和碱的电离条件是溶于水或熔融。(2)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①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用“=”表示。如NaOH的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②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表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逐步减弱,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如H2S的电离方程式:H2SH++HS-、HS-H++S2-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一步写出,如Cu(OH)2的电离方程式:Cu(OH)2Cu2++2OH-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如Al(OH)3的电离方程式:H++AlOeq\o\al(-,2)+H2OAl(OH)3Al3++3OH-③酸式盐强酸酸式盐完全电离,一步写出,如NaHS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eq\a\vs4\al(NaHSO4=Na++H++SO\o\al(2-,4));在熔融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eq\o\al(-,4)多元弱酸酸式盐第一步完全电离,其余部分电离,如NaHCO3=Na++HCOeq\o\al(-,3)、HCOeq\o\al(-,3)H++COeq\o\al(2-,3)[知能深化——扫盲点]辨清4大误区,轻松突破“电解质”概念类问题误区1不是电解质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一定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误区2电解质一定能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不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非电解质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固态NaCl、液态HCl等;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铁、铝等金属单质;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如金刚石、单质硫等一些非金属单质。误区3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强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不一定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不一定弱,如极稀的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如浓氨水的导电能力。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电荷浓度的大小,电荷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误区4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电解质一定是指自身电离生成离子的化合物,有些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的离子不是它自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如CO2、SO2、NH3、SO3等是非电解质,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NH3·H2O、H2SO4自身能电离,是电解质。[对点练]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固态NaCl、液态HCl、CuSO4晶体等均不导电,所以NaCl、HCl、CuSO4均为非电解质()(2)金属铁、铝导电,所以是电解质()(3)CO2、SO2溶于水能导电,所以CO2、SO2是电解质()(4)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5)BaSO4投入水中,导电性较弱,故它是弱电解质()(6)物质的量浓度都是0.1mol·L-1的NaCl溶液和CuSO4溶液导电能力相同()(7)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8)HClO是弱酸,但NaClO是强电解质()(9)硫酸在水溶液中能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是强电解质()解析:(1)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根据电解质概念得出固态NaCl、液态HCl、CuSO4晶体均为电解质。(2)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是化合物,虽然金属铁、铝导电,但铁、铝属于单质,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CO2、SO2分别与水反应产生H2CO3、H2SO3,能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但CO2、SO2自身不能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CO2、SO2属于非电解质。(4)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及所带电荷数的多少有关,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联系。(5)尽管BaSO4难溶于水,但溶解的部分全部电离,故其为强电解质。(6)溶液的导电能力取决于电荷浓度的大小,电荷浓度越大,导电能力越强,故CuSO4溶液导电能力强。(7)电解质强弱与化合物类型无关,共价化合物可能是强电解质,如硫酸、硝酸等。(8)NaClO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9)稀硫酸是混合物,所以不是电解质。答案:(1)(2)(3)(4)(5)(6)(7)(8)(9)[题点全练——过高考]题点一强弱电解质的判断1.下列各组关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归类,完全正确的是()ABCD强电解质FeNaClCaCO3HNO3弱电解质CH3COOHNH3H3PO4Fe(OH)3非电解质C12H22O11(蔗糖)BaSO4C2H5OHH2O解析:选C铁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NH3是非电解质,BaSO4是强电解质,B错误;碳酸钙是盐,为强电解质,磷酸是中强酸,是弱电解质,乙醇是非电解质,C正确;Fe(OH)3和H2O都是弱电解质,D错误。2.有下列物质:①硫酸②食盐水③氯气④碳酸钡⑤蔗糖⑥Al(OH)3⑦醋酸⑧铜⑨Na2O⑩氨气⑪CO2⑫NaHCO3⑬CH3COONH4⑭H2O2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答案:①④⑥⑦⑨⑫⑬⑭⑤⑩⑪①④⑨⑫⑬⑥⑦⑭题点二电离方程式的书写3.下列物质在指定条件下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Na2CO3溶于水:Na2CO3=Naeq\o\al(2+,2)+COeq\o\al(2-,3)B.Al(OH)3酸式电离:Al(OH)3=AlOeq\o\al(-,2)+H2O+H+C.NaHS溶于水HS-的电离:HS-+H2OH2S+OH-D.NaHSO4加热熔化:NaHSO4=Na++HSOeq\o\al(-,4)解析:选DA项应为Na2CO3=2Na++COeq\o\al(2-,3);B项应用“”;C项是HS-的水解。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H3CO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Ba(O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Fe(O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NH3·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Cu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BaSO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KAl(SO4)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NaHCO3(水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Al2O3(熔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2SO4=2H++SOeq\o\al(2-,4)(2)H2CO3H++HCOeq\o\al(-,3)、HCOeq\o\al(-,3)H++COeq\o\al(2-,3)(3)CH3COOHH++CH3COO-(4)Ba(OH)2=Ba2++2OH-(5)Fe(OH)3Fe3++3OH-(6)NH3·H2ONHeq\o\al(+,4)+OH-(7)CuSO4=Cu2++SOeq\o\al(2-,4)(8)BaSO4=Ba2++SOeq\o\al(2-,4)(9)KAl(SO4)2=K++Al3++2SOeq\o\al(2-,4)(10)NaHCO3=Na++HCOeq\o\al(-,3)、HCOeq\o\al(-,3)H++COeq\o\al(2-,3)(11)Al2O3(熔融)2Al3++3O2-[规律方法][教材基础——自热身]1.离子反应(1)概念:指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2)本质:反应物中某些离子浓度的减小。(3)意义:离子方程式不仅可以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还可以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如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氢氧化钙溶液和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可用H++OH-=H2O来表示。(4)离子反应发生的判断条件在稀H2SO4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加入BaCl2溶液:Ba2++SOeq\o\al(2-,4)=BaSO4↓,②加入CH3COONa溶液:CH3COO-+H+=CH3COOH,③加入Na2CO3溶液:COeq\o\al(2-,3)+2H+=CO2↑+H2O,④加入Zn粒:Zn+2H+=H2↑+Zn2+,⑤加入NaOH溶液:H++OH-=H2O。从①~⑤可知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条件举例生成难溶性的物质如①中BaSO4沉淀生成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如②中生成CH3COOH,⑤中生成H2O等弱酸、弱碱、水生成挥发性的物质如③中CO2气体生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④中H+被还原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CaCO3与盐酸的反应为例)[知能深化——扫盲点]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电解质的“拆”分原则1.易溶的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可溶性盐)写离子形式。(1)常见的强酸、弱酸强酸HNO3、H2SO4、HClO4、HCl、HBr、HI弱酸H2CO3、H2SiO3、CH3COOH、H2C2O4、HClO、HF、H2S、H2SO3[注意]浓盐酸、浓硝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可拆,浓硫酸一般不拆。(2)常见的强碱、弱碱强碱NaOH、KOH、Ca(OH)2、Ba(OH)2弱碱NH3·H2O、Mg(OH)2、Fe(OH)3(3)酸式盐①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SOeq\o\al(-,4))在水溶液中写成拆分形式,如NaHSO4应写成Na+、H+和SOeq\o\al(2-,4);而在熔融状态下HSOeq\o\al(-,4)不能拆开,应写成Na+和HSOeq\o\al(-,4);②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不能拆开,如HCOeq\o\al(-,3)、HS-、HSOeq\o\al(-,3)等。2.固体之间的反应、浓硫酸(或浓磷酸)与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写离子方程式。如:Ca(OH)2(s)+2NH4Cl(s)eq\o(=,\s\up7(△))CaCl2(s)+2NH3↑+2H2O↑3.电解质拆分的特殊情况特殊情况处理方式举例微溶性物质呈澄清溶液形式拆写成离子符号澄清石灰水和盐酸反应:OH-+H+=H2O微溶性物质呈悬浊液形式仍写化学式用石灰乳制漂白粉的反应:Ca(OH)2+Cl2=Ca2++Cl-+ClO-+H2O氨水为反应物或不加热的稀溶液中的生成物写成NH3·H2O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3++3NH3·H2O=Al(OH)3↓+3NHeq\o\al(+,4)氨水为加热条件或很浓溶液中的生成物写成NH3↑+H2O浓NaOH溶液中加入硫酸铵固体并加热:OH-+NHeq\o\al(+,4)eq\o(=,\s\up7(△))NH3↑+H2O未处于自由移动离子状态的反应仍写化学式形式铜和浓硫酸加热反应:Cu+2H2SO4(浓)eq\o(=,\s\up7(△))CuSO4+SO2↑+2H2O[题点全练——过高考]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2OH-+H2↑;(2)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HClO;(3)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共热制取Cl2:MnO2+4H++2Cl-eq\o(=,\s\up7(△))Mn2++Cl2↑+2H2O;(4)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eq\o\al(+,4);(5)碳酸钙中加入醋酸溶液: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6)铜与稀硝酸的反应:3Cu+8H++2NOeq\o\al(-,3)=3Cu2++2NO↑+4H2O;(7)铜与浓硝酸的反应:Cu+4H++2NOeq\o\al(-,3)=Cu2++2NO2↑+2H2O;(8)FeCl3溶液与铜的反应:2Fe3++Cu=Cu2++2Fe2+;(9)向NaHSO3溶液中加入NaHSO4溶液:HSOeq\o\al(-,3)+H+=H2O+SO2↑;(10)小苏打溶液与乙酸溶液混合:HCOeq\o\al(-,3)+CH3COOH=CH3COO-+H2O+CO2↑。连续反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步分析”法如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按照反应顺序分别写出两步反应:①Al3++3OH-=Al(OH)3↓,②Al(OH)3+OH-=[Al(OH)4]-,由①+②可得:Al3++4OH-=[Al(OH)4]-。[对点练]1.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可溶性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碱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OH溶液中①CO2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CO2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多元弱酸(或其酸酐)与更弱酸的盐溶液反应。如CO2通入Na[Al(OH)4]溶液中①Na[Al(OH)4]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Al(OH)4]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元弱酸盐与强酸反应。如Na2CO3溶液与稀盐酸①盐酸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盐酸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的反应①铝盐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强碱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Na[Al(OH)4]溶液与强酸的反应①Na[Al(OH)4]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强酸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CO2+2OH-=COeq\o\al(2-,3)+H2O②CO2+OH-=HCOeq\o\al(-,3)(2)①2[Al(OH)4]-+CO2=2Al(OH)3↓+COeq\o\al(2-,3)+H2O②[Al(OH)4]-+CO2=Al(OH)3↓+HCOeq\o\al(-,3)(3)①COeq\o\al(2-,3)+H+=HCOeq\o\al(-,3)②COeq\o\al(2-,3)+2H+=CO2↑+H2O(4)①Al3++3OH-=Al(OH)3↓②Al3++4OH-=[Al(OH)4]-(5)①[Al(OH)4]-+H+=Al(OH)3↓+H2O②[Al(OH)4]-+4H+=Al3++4H2O离子配比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少定多变”法(1)“少定”就是把相对量较少的物质定为“1mol”,若少量物质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离子参加反应,则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原物质组成比相符。(2)“多变”就是过量的反应物,其离子的化学计量数根据反应实际需求量来确定,不受化学式中的比例制约,是可变的。如少量NaHCO3与足量Ca(OH)2溶液的反应:“少定”——即定HCOeq\o\al(-,3)的物质的量为1mol。“多变”——1molHCOeq\o\al(-,3)能与1molOH-发生反应,得到1molH2O和1molCOeq\o\al(2-,3),1molCOeq\o\al(2-,3)再与1molCa2+结合生成CaC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HCOeq\o\al(-,3)+Ca2++OH-=CaCO3↓+H2O。[对点练]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①NaOH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OH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①NaHCO3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aHCO3过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反应①溶液呈中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溶液呈碱性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Ca2++HCOeq\o\al(-,3)+OH-=CaCO3↓+H2O②Ca2++2HCOeq\o\al(-,3)+2OH-=CaCO3↓+2H2O+COeq\o\al(2-,3)(2)①HCOeq\o\al(-,3)+OH-+Ca2+=CaCO3↓+H2O②Ca2++2OH-+2HCOeq\o\al(-,3)=CaCO3↓+COeq\o\al(2-,3)+2H2O(3)①Ba2++2OH-+2H++SOeq\o\al(2-,4)=BaSO4↓+2H2O②SOeq\o\al(2-,4)+H++OH-+Ba2+=BaSO4↓+H2O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假设定序”法如向FeBr2溶液中通入Cl2,在不明确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时,可假设Cl2先与Br-反应,生成的溴单质还要氧化Fe2+生成Fe3+,这样即可确定Cl2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然后再根据量的关系书写。[对点练]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①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FeBr2溶液中通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Cl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①少量铁粉加入到足量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n(Fe)∶n[HNO3(稀)]=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足量铁粉加入到少量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2Fe2++Cl2=2Fe3++2Cl-②2Fe2++2Br-+2Cl2=2Fe3++Br2+4Cl-③2Fe2++4Br-+3Cl2=2Fe3++2Br2+6Cl-(2)①Fe+4H++NOeq\o\al(-,3)=Fe3++NO↑+2H2O②4Fe+12H++3NOeq\o\al(-,3)=3Fe2++Fe3++3NO↑+6H2O③3Fe+8H++2NOeq\o\al(-,3)=3Fe2++2NO↑+4H2O反应先后型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先弱后”法一种反应物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成离子,都能跟另一种反应物的组成离子反应,依据“竞争反应,强者优先”的规律,先确定出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再分步书写出离子方程式。如:向含有OH-、COeq\o\al(2-,3)、[Al(O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因为结合质子的能力:OH->[Al(OH)4]->COeq\o\al(2-,3),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为(1)OH-+H+=H2O(2)[Al(OH)4]-+H+=Al(OH)3↓+H2O(3)COeq\o\al(2-,3)+2H+=H2O+CO2↑(4)Al(OH)3+3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二代微通道板项目合作计划书
- 代理授权委托申报3篇
- 实验室责任书签署人单位法人代表3篇
- 划款委托书格式生成器3篇
- 工业产品交易券3篇
- 代付授权委托3篇
- 九年级下班主任工作总结(6篇)
- 复函建议检察院3篇
- 导视牌安装与基础施工综合协议3篇
- 律师教你写委托书3篇
- MOOC 国情分析与商业设计-暨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MOOC 大学体育-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国家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
- DB64++1996-2024+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初中八年级数学课件-最短路径-将军饮马问题
- 信息论与编码期末考试题(全套)
- 医院医学伦理审查委员会章程
- 房地产销售价格优惠申请表-
- 绿化自动滴灌系统施工方案
- 处理突发事件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