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训练方案_第1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训练方案_第2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训练方案_第3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训练方案_第4页
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训练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康复服务训练方案第一节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3一、视力残疾相关概述 3二、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要求 5三、康复训练的目标与内容 9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五、视力残疾儿童的评估 第二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24一、智力残疾儿童相关概述 28三、康复服务训练方案 四、智力残疾儿童评估 第三节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一、相关概述 二、康复服务要求 三、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四、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方案 五、康复训练评估 第四节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二、康复服务要求 2四、康复训练内容 97第五节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方案 一、相关概述 二、康复服务目标及原则 三、康复服务要求 四、康复服务方案 3第一节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一、视力残疾相关概述(一)概念视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使视觉器官或大脑视中枢的构造或功能发生部分或完全病变,导致双眼不同程度的视力损失或视野缩小,视功能难以像一般人一样在从事工作、学习或进行其它活动时应用自如,甚至丧失。(二)导致视力残疾原因导致视力残疾的原因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类。1.先天致盲原因(1)家族遗传家族遗传是指父系或母系中有一方或双方存在显性或隐性的致盲因素,遗传给后代。在一些发达国家,遗传性眼病已成为主要的致盲原因。(2)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的结婚。从遗传学角度讲,近亲结婚容易造成隐性遗传的发生。根据一些调查资料表明,近亲结婚所生的子女,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血缘婚姻高150倍。(3)胎儿期的影响孕期原因是指母亲在妊娠期药物中毒、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及临产时因难产而使胎儿缺氧等各种因素,致使胎4儿先天发育不良,形成视中枢或眼球发育不良或其它眼疾。例如,如果母亲甲状腺机能低可导致胎儿小眼球、眼球震颤等眼疾;母亲怀孕早期受风疹感染,则可使胎儿患先天白内(4)未知的其它因素在先天因素中,除了以上原因外,还有许多先天视力残疾是因某些疾病造成的,但到底是何种原因,也无法确定,这种情况在先天因素中占有很大比例。2.后天原因致盲(1)视觉器官的疾病视觉器官的疾病大致有眼球的屈光不正、眼球震颤、角膜炎、结膜炎、巩膜病变、晶体病变、玻璃体病变、青光眼、颅脑外伤、震荡造成的器质性病变、脑肿瘤等也可导致视力(2)全身性疾病眼是人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很多全身性疾病都可能在眼部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症状。这些全身性疾病主要包括某些传染性疾病和一般性疾病两类。传染性疾病包括麻疹、疾病则包括糖尿病、高血压、肾炎、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患以上这些疾病的患者均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视力损伤。(3)心因性因素人们的情绪及心理问题也是导致视觉功能异常的重要5因素。短期的情绪困扰往往在视觉功能上立刻显出异常症状,长期的情绪压力对于视觉功能会显出更长远的影响。病态的情绪反应,甚至会造成完全失明。(4)眼外伤外伤造成的视力残疾的情况较复杂,主要可分为严重的眼外伤和轻伤而严重继发性感染造成的视力损害两大类。各种眼外伤包括炸药和雷管等爆炸物使眼球致伤、机械外伤、化学药物致伤、各种离子辐射、微波眼外伤及职业中毒等。二、视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要求(二)服务时间:机构内康复每年X个月,平均每月XX天,每天不少于X小时。(三)功能室设置1.视力检测评估室2.视功能训练室3.助视器验配使4.教师(治疗室)办公室5.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培训室)(四)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培训1.专业技术人员配置(1)从事医疗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医师执业证或医疗康复资格证;从事教育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省残联以上单位培训获得相应结业证书。6(2)有相关视光学或眼科专业背景。从事视力康复工(3)康复技术人员和残疾儿童数量比X:XX;(4)配有X名保育员,保育员XX周岁以下,身体健康。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管理(1)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度,资(2)积极按中国残联、省、康复中心要求选派专业技(五)康复设备器材1.康复评估工具(1)眼科常用设备,眼底镜、检眼镜、裂隙灯。(2)助视器配镜箱、普通验光配镜箱。(3)国际标准视力表(远用、近用)。(4)低视力专用视力表。(5)直径X厘米白色小球、直径X厘米乒乓球,直径X2.康复训练设备(1)认知图片(2)增视训练仪、手眼协调训练包、眼镜。(3)各种类型助力器。(4)精细目力训练设备(大小珠子、钱、图谱)及器(5)电脑软件训练。7(六)康复训练主要内容同:低视力早起敢于、功能实力训练(基础训练、视觉技能)、助视器使用训练、弱视训(七)训练大纲1.助视器验配每年不少于X次助视器效果评估与调试。助视器验配操作技术规范建议参照中国残联《实力残疾康复“十二五”实2.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心里卫生、虚心特点、学习兴趣、视力损失(助视)情况、家长教养态度、儿童情绪行为观察等,每学年X次。3.康复评估主要包括对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体现阶段性、动态化,通常每学年至少X次。4.制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由眼科医生、辅助技术工程师(视力方向)定向行走训练指导师、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根据评估情况,拟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内容包括残疾类别、视力损失(助视)情况、学习优势、未来发展潜能、残疾影响、建议对策、进班安置、康复重点、家长建议与希望等;召开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分析会,讨论确定适合儿童的能力发展和生活实际的长、短期目标;修改拟定个别化康复教育85.康复教学根据康复教育计划,安排并细化“月一周—日”康复教学活动,遵从视力障碍儿童的生理发育、行为特征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康复支持。(1)建立视力障碍儿童个人档案,一人一档,收集个人基本信息,记录其病史、视力状况及康复情况,并不断充实相关信息。(2)适配助视器等辅助器具,提供辅助器具使用的训练及咨询指导,跟踪随访使用情况,定期评估使用效果,每X个月X—X次。(3)根据视力障碍儿童的疾病类型、年龄特点、康复需求分别确定长、短期的康复目标,制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可分别选择早期教育、功能视力训练、定向行走等作为6.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1)早期教育,包括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补偿技能等的训练。(2)功能视力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光感刺激、色彩学习、光箱活动、认知训练、手眼协调训练、视觉分类训练等)、视觉技能训练(视觉注视、认识、追踪、辨认、搜寻、记忆训练,阅读准备训练等)、使用助视器等辅助器具的训(3)定向行走训练。9(4)家长培训,包括视力障碍儿童生理、心理特点;相关残疾人法律、法规;家长心理调适;视力障碍儿童基本抚育技能知识;家庭无障碍环境创设;家庭日常训练;开展(5)弱视训练。7.进行阶段性评估,并调整、修订、补充康复教育计划(一般一年X—X次,儿童年龄越小,间隔时间应越短)。8.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或交流活动(开班培训一年X次,(一)目标视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依据康复的总任务,其康复训练的目标是(1)脱离对养护人员的依赖,能独自料理好个人生活,或仅需他人很少帮助。(2)懂得并学会应用残余视力及其他感觉参与学习,并能完成各项学习任务。(3)掌握一定的行走技能,并能动作协调、安全、有(4)热爱生活,自尊、自强,积极参与家庭生活、学校学习及社会活动。(二)具体内容(1)生活自理及简单内务整理技能的训练。(2)听觉、触摸觉等各种感知觉的训练。(3)定向与行走能力的训练。(4)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5)视觉功能的训练。(6)智能训练(该项训练主要对兼有智力障碍的视力残疾儿童人而言)。(三)康复训练的指导要使训练工作有效地进行,除训练要定点定人外,还(一)训练要针对视力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视力残疾儿童不是千人一面,他们视觉状况各异,视力强弱有别,各人视力受损时间、视力残疾原因、各人家庭环境、所受教养方式、接受教育或训练程度也都不同,故在认知和适应能力上呈现的情况各有差异,对康复训练的需求也基本情况了解外,认真进行有关视力、视野、感官功能、智力状况、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检测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根据儿童的实际,因人而异地确定训练目标,安排训练内容,准备训练材料。如在感官功能训练方面,低视力儿童应侧重在功能视力的训练上,而盲童则侧重在触摸觉和听觉训练上。再如在适应性能力的训练方面,各人的起点也应根据儿童的实际,如对无生活自理能力的儿童,则先从最需要的吃饭和用厕解便技能教起,对已经具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则可进行定向行走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训练。对一些兼有智力障碍的视力残疾儿童,应参照弱智儿童的训练内容加以智力方面的训练。(二)训练的安排既要注意顺序性,又要注意多样性为使训练有效进行,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训练环境宜安静、舒适,训练气氛应友善、亲切。训练前要向儿童和家长明确训练目的,以取得配合。视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至今尚无完整、系统的教材,康复人员在安排训练时,要重视各项内容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联系,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程序,把训练内容安排成一个系统的整体,防止想到哪里练到哪里。组织训练时,方式要注意多样化和多变性,以引起儿童对训练的兴趣。如在技能训练时,有的残疾儿童领会能力不强,动手操作也很困难,康复人员应耐心指导,不要急躁,要不断改变训练方式,注意多种形式的交替使用,启到少替代、多练习,以减少儿童的依赖心理。(三)要重视良好心态的培养良好的心态即健康的心理,对残疾儿童来说,也就是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立志做到残而有为。研究认为,残疾者对自身残疾认识的态度对其缺陷补偿有着密切关系。研究证明:残疾者如用坚强意志和乐观态度自觉地对待缺陷,积极主动地创造补偿条件,其补偿过程不仅能顺利实现,有时其完善程度可超过人们预料;反之,补偿过程也不可能很好地进行。与健全儿童一样,视力残疾儿童人人都有潜力,但有的潜力往往被他本人的自卑、依赖或盲目自大淹没了。所以,训练中康复人员要以种种方法激发并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训练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少批评,多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与自尊。另外也要指导视力残疾儿童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对待早期康复训练对残疾儿童的缺陷补偿,防止残疾程度的加强,增进儿童认知、语言及适应能力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较高的起点。有研究表明,训练开始得越早,收效也越大,如X~X岁以前训练,效果会更好一些;反之,则训练困难且效果差。婴幼儿时期是很多器官逐渐成熟,很多功能迅速形成的时期。有人观察到很小的盲童稍加引导就会依靠听觉代替视觉定位。如有一个早产X个星期的盲婴儿,在出生后X周,能用唇和舌连续发出很响的“劈劈啪啪”声,并凭借这种声音的回响,确定物体的位置。实验者在该婴儿面前悄悄挂了一个大球,盲婴儿立刻把如此重复了X次,以致使人怀疑他是否真盲。由此可见,确诊为视力残疾的儿童,从零岁开始就能接受训练。再以盲人的异常形态(常称盲态)来说,由于失明,盲人中常有一些非正常的躯体形态,如弓背弯腰、耸肩缩颈。行走时表现出动作不协调,手自然伸向前方探路等。如从小不纠正,时间长久,形成习惯就很难矫正。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一)思维训练思维是大脑通过各种器官对外界的符号进行感知形成程。思维是一种高级的心智活动。有研究表明,在人的思维过程中大约有X%—X%的信息来源于视觉的反馈。但是,视觉障碍儿童由于缺乏视觉器官的帮助,所以表现出与明眼儿认识方位,形成空间概念困难。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分别从思维的不同层次、不同维度展开研究,取得了意义深远的研究结果。然而,视觉障碍儿童思维的研究显得相对薄弱。良好的思维方式对视觉障碍儿童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言语、感知觉等方面出发介绍视觉障碍儿童思维训练的措施,希望对他们的思维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1.视觉障碍儿童思维训练的言语措施儿童智能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思维。而言语和思维是紧密相连的。视觉障碍儿童能掌握有声语言,语言参与他们思维活动的全过程,为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备了最关键的基础条件。丰富的有感性基础的词和词组,使视觉障碍儿童形成了准确的概念,有利于思维的发展。所以视觉障碍儿童语言训练主要是训练其与外界事物进行感知和交流,通过语音、词语、句子、文章的阅读、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使视放在说话人的嘴上,通过感知口型的变化来矫正自己的发童的逻辑思维的发展。第四,注意体态语(非言语语言)的动作”(俗称“盲态”),这些姿势和动作使他们在思维加工觉措施是关键环节。视觉障碍儿童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应该通过“补偿”视觉上的缺陷,从不同的方面增加感性认识和经验、扩大感知范围、提高感知能力等方式来训练思维,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能力。(1)听觉措施听觉对视觉障碍儿童十分重要,由于视觉的缺陷,视觉障碍儿童更加依赖听觉,要进行有效的听觉补偿训练。主要包括:听觉注意力的培养,它是用来培养儿童的倾听能力。视觉障碍儿童存在一定的注意力。教育者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提高盲生的注意力,例如:增加课堂的互动。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注意力的培养会提高思维的能力,因为思维运转的速度比我们听说的任何言语的速度都快,注意力集中的程度越高越加速思维运转。视觉障碍儿童由于缺乏视觉表象,通过听觉获得的记忆表象是不完整的,他们对听到的事物往往采取机械记忆法,有时并不了解具体。要进行思维训练,必须接触词汇和概念,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跟不上思维的发展。所以,要培养视觉障碍儿童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力。(2)触觉措施触觉是视觉障碍儿童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视觉障碍儿童的触觉十分灵敏,国内外研究表明:视障儿童的触觉感受性要比明眼人高,盲童与明眼儿童手指尖两点阈限的平均值形状、轮廓,获得事物的形象。但是,手代替眼也有一定的弊端。“盲人摸象”这一故事形象地反映了盲人触觉认识事物的缺陷。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视觉障碍者思维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可以通过触觉训练措施进行思维整合训练。以在游戏、教学、生活方方面面开展。游戏方面:视觉障碍儿童可以通过各种游戏,如串珠游戏、组图游戏、配对游戏等训练触觉的感受性,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学习方面:这里主要谈盲文的学习,视觉障碍儿童通过盲文学习这一手段获得各方面的知识,知识的获得的过程是训练思维(3)应用感觉统合训练思维的措施感觉统合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艾尔丝博士于1969年提出的研究观点,是指人的大脑将从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并作出正确的回答,使个体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中和谐有效地运作。视觉障碍儿童视觉障碍儿童感觉统合功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为认识事物的片面、模糊和错误、注意力、思考力、记忆力等发展存在某种程度的不足。这一系列缺陷反映了思维发展存在相关的问题,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来培养视觉障碍儿童的运用感觉统合来训练视觉障碍儿童的方法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艾尔丝博士提出改变感觉输入最好与运动结合达到改善脑功能的目的。对于视觉障碍儿童来讲,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之前要通过观察、评估等手段来制定训练计划,应该注重他们的感觉刺激的需要和选择,以人的最基本的感觉为主,要以儿童的最迟钝的感觉为主,选择轻松舒适的环境,最好采用游戏进行训练。例如:视觉障碍儿童结构和空间知觉存在一定的障碍,常出现左右分辨不清、对空间知觉不准确,在头脑中较难形成具体形象的思维意识,我们可以进行钉板游戏、重叠积木游戏、走迷宫游戏等来进行训练,从而促进视觉障碍儿童正确思维的形(三)视觉障碍儿童思维训练的定向行走措施定向行走训练能扩大盲童的活动范围,为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上学读书等打下基础。视觉障碍的学生必须学会听辨交通流量,对街道和路面的变化做出反应,使用视觉以外的其他感觉、设备(如手杖、导盲犬等)等来发现环境中的事物并帮助他们了解他们的位置。对盲童来说,定向行走技能的发展从出生就开始了,并持续到个体达到可以安全使用多种技巧来行进的预定目标。较小的儿童集中发展强烈的身体形象、掌握空间和方向概念、学习家庭和学校的布置,并发展他们的环境知觉。年龄较大的学生集中焦点在安全地穿越马路和在日益复杂的情况中成功前进,如在城中商业街或购物中心自如行进。即使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类技能,有时还需要定向行走专家的服就需要与定向行走专家合作,并在他们的帮助下来了解一个地区的布局、有用的地标、他们将用来定向和前进的最短的和其他可以到达目的地的行走路线。在对盲童进行走训练时,先教他们在行走时把一只手放在脸前,用来保护脸部,另一只手放在身体前面保护身体,小心向前后左右行走。在弯腰向下时,用手挡住脸,以防碰到桌椅,行走活动的范围从内到外、从近到远,逐步扩大,先是让盲童在屋内和院内活动,摸着墙壁和家具行走。行走训练时,要随时告诉他们摸到的东西和前后左右的方向,记训练盲童使用手杖,能更快地增加他们的行走与活动能杖能增加他们行走与活动的安全感。手杖的长度和地面到盲童肘部的长度相等。如果走得较快,步子迈得大一些,手杖也可以略长一点。手杖应该每次都点在距离盲童一步远的前方,当手杖点触在左,盲童应迈出右(左)腿。手杖碰到不同的东西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盲童应结合辨音训练和辨物训练来对手杖碰到的东西做出正确的判断。训练用手杖走路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同一个动作,也需要多次训练才能掌握。行走训练时,摔跤和跌倒也是难免的。要教育盲童既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也要谨慎从事,保证人身的安全。尤其是训练盲童过马路和乘公共车辆时,要仔细地听两边来往车辆的声音,只能在路上没有车辆或汽车停住时才能过马路。一些盲人成人学习的另一种定向行走技能是如何在导盲犬的帮助下外出。X岁以下仍参加地方学校的个体很少接受使用导盲犬的训练。如何使用导盲犬以及与导盲犬建立良好关系的训练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儿童可以通过学习像宠物一样照顾动物以及精通定位技能,为将来成为一个导盲犬使用者做准备,这一技能是盲人有效外出所必需的。(四)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普通儿童都是通过观察、模仿来不知不觉地学会简单的日常活动。但是,对完全丧失视力的盲童来讲,他们看不见别人的动作,看不到周围的情况和别人走路的方式,找不到吃饭、睡觉、学习、大小便的场所,也无法从别人的面部表情及体态中得到对自己活动评价的反馈信息。因此,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形成。训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发展听觉、触摸觉来弥补视力障碍,增强盲童的活动能力。与此同时,通过及时的肯定与鼓励来增加盲童从1.辨音训练教会儿童听和理解他周围所听到的各种声音。辨音训练例如,先让儿童辨别家里人的声音,你可以告诉儿童:“这是你爸爸在说话”然后让他摸他爸的脸、身长等,告诉他爸爸的年龄和有关特征。用此方法,可以使儿童对家庭成员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也能准确地辨认老师和同学。除了认人之外,还要训练儿童辨认周围环境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如风声、雨声、脚步声、铃声、汽车声等等,最后就是辨别各种声音的方向、位置与距离,通过这些声音的辨别来熟悉环境,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2.辨物训练辨物训练是通过触摸来了解物体的形状和性质。先给盲童常用的物品,让他们通过触摸来了解这些物品的形状、大小、质地。触摸时,给他们讲述各种物品的性质、用途和使用的方法。辨物训练应结合辨音训练来进行,即使是不发音的静止物体,也尽量让盲童了解这些物体碰撞时可能发生的声音,如脸盆、碗筷、茶杯碰损时的声音。要让盲童用手摸清各种纸币,体会它的大小、硬度,记住各种不同的票值。教育者要用清晰的语言尽可能地对物体的形状、大小、用途及使用方法加以详细的介绍和解释。辨物训练时,要特别提醒盲童不要随意触摸如电闸、煤气、暖水瓶这类危险的东西。此外,还应教会他们用嗅觉辨别人和事物。五、视力残疾儿童的评估(一)视力残疾儿童的生理评估1.视觉评估对视力残疾儿童的早期筛查主要通过对儿童的日常行为观察来判断,例如儿童是否过分地揉眼睛;是否有怕光的现象;能否区别色彩、事物、人物;是否斜眼看实物等。还要观察儿童眼睛的症状,是否有眼睑通红、浮肿、长痂,眼部有许多分泌物,眼睛充血或发红等现象。对儿童视觉能力的评估主要有五个方面:视力(远视力、中央视力和视敏度);视觉调节机能(近视力);视觉广阔度(视野);视觉色觉度;视觉功能度(功能视觉、应用视觉)。前四种由医生来诊断,后一种盲校教师可以评估也可以全部由个别矫正教师工作组或特殊教育专业人员团队集体会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视觉评估:(1)远视力和近视力的客观评估。远视力检查是指中央凹视力机能的检查,国内原来一直使用的远视力表为《国际标准视力表》,1990年开始逐步推广使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该表包括远视力表和近视力表两类。远视力表采用5分记录法,0分表示无光感,1分表示光感,2分表示能见手动,3.0分表示在50厘米处能见手动,4.0分表示《国际标准视力表》的0.1视力,5.0分表示正常视力1.0,超常视力可用5以上的数值表示。近视力检查,也称调节机能或阅读视力的检查,是指检查两眼受调节作用下的敏度。我国近视力检查一般采用国际标准近视力检查表检查,也可以使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对婴幼儿要用《儿童图形视力表》和实物测量法(如乒乓球(2)视野和色觉的客观评估。视野的检查包括周边视野检查和中心视野检查。中央X°以内范围的视野为中心视野,X°以外范围的视野为周边视野。周边视野的检查方法包括对比视野检查法、视野卡片检查法和周边视野计检查法。中心视野一般使用平面视野屏检查,也可以使用《Amsler’s》表检查。对于色觉的检查可以用色觉图谱,判断是否有色盲现象。2.听觉评估视力残疾儿童与外界的交流主要通过听觉,因而,视力残疾儿童的良好听觉功能是他们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必备功能。听觉功能的评估主要有两个方面:(1)听觉的客观评估。测听方法有肤电反应测听、声阻抗测听、耳蜗电图测听和脑干电反应测听等四种方法。(2)听觉的主观评估。首先进行日常观察,并记录视力残疾儿童或盲多重障碍儿童的听觉反应,然后运用非正式评估表来测定,写出评估报告。主观测听方法有音叉测听、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对婴幼儿(X-X岁)要用听性反射测听、玩具测听和声场测听等方法。(二)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评估1.感知评估视力残疾儿童的感知觉包括残余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空间和时间知觉等方面,其中听觉和触觉最为重要。基于前面的介绍,这里重点介绍对触觉的评估,包括客观评估和主观评估。客观评估的测试方法有触觉定位测试、毛发触觉测试和两点阈测试等三种方法。主观评估主要由盲校教师实施,通过日常观察和记录视力残疾或多重障碍儿童的触觉技能,然后运用非正式评估表来测定,写2.记忆评估国内还没有专门评估视力残疾儿童记忆的量表,但是盲校教师可以使用简单的测定表如盲童短时记忆广度评估表来了解视力残疾学生短时记忆的广度。3.智能评估目前多数测查智力或学习潜能的标准化量表都是为普通儿童设计的,测验内容多半以视力或视力经验为主,而且常模都以普通儿童的取样建立,这是我们对视觉障碍儿童进行智力测验时所遇到的困难。我国还没有发表过适合中国视觉障碍儿童的智力测查表。台湾地区已经修订了一些盲童智力量表,如盲人学习性向测验、视力残疾学生“柯氏方块组合能力测验”、视力残疾儿童非语文智力测验、视力残疾学4.个性心理评估国内视力残疾儿童个性心理评估量表不太多,曾使用过的视力残疾儿童人格量表有以下几种:精神症状自评量表 (SCL-90)(中文版)、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缺陷儿童人格量表(PIH)(中文版,上海常模)、情绪障碍评定量表(中文版)、盲人情绪(焦虑)量表(中文版)等。(三)视力残疾儿童的适应能力评估观察儿童对剩余视力的使用情况;二是对儿童的其他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观察。在视力残疾儿童借助配镜、矫正、灯光以及其他辅助器材等手段能较好地使用残余视力之后,要对儿童进行行为观察,以便记录其残余视力的使用情况。视力残疾儿童其他能力的评估主要围绕阅读展开,包括阅读技能的评估、阅读形式的选择、阅读材料的使用评估。针对阅读技能的评估,评估者可以选择学生熟悉的文字材料或使用印有文字的集图画的卡片。在判断适合儿童的阅读形式时,要考虑眼镜离纸面的距离、阅读速度、视觉疲劳及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努力程度四方面的因素。对于低视力学生阅读材料的选用要根据各个学生不同的视觉状况进行,同时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判断使用何种阅读材料、助视器、阅读字体的大小以及阅读时间的长短。第二节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一、智力残疾儿童相关概述(一)概念水平,并显示出适应行为的障碍。始见于中国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制定的《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包括智力发育期间(X岁之前)由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钝;智力发育成熟后由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智力损害或老年期的智力明显衰退。智力残疾儿童是指在生长发育时期(1X岁以前),智力发育低于同龄儿童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明显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困难的儿童。可见判断一个儿童是不是智力残疾,必龄,三者缺一不可。(二)原因造成智力残疾的的原因很多。1.先天性因素不良理化因素(抽烟、喝酒、吸毒)。2.分娩期间致残因素产伤、新生儿颅内出血、接生时意外事故、脑膜炎、脑3.社会因素近亲结婚、父母一方低智力,恶劣环境和恶劣的教育条件会使孩子智力落后,环境污染、缺碘等也造成智力残疾。(三)智力残疾儿童相应特点1.感知觉特点智力残疾儿童的感觉的绝对阈限高于正常儿童,绝对感受性则低于正常儿童。感觉的产生依赖于刺激,没有刺激就不会有感觉。感觉的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量,而人能够觉察出最小的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绝对感受性。由于大脑功能的缺陷,同一强度的刺激可能引起正常儿童的感是智力残疾儿童的感知范围狭窄,感知的信息量少。这表现在同一时间内他们能清楚地感知事物的数量比正常儿童要少得多。此外,智力残疾儿童的知觉恒常性比正常儿童差。在黑板上认得的字,在课本上可能就认不出来了。智力残疾儿童感知觉的这些特点,对学习速度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2.记忆特点智力残疾学生的记忆有两个特点,第一,识记速度的缓慢、保持不牢固、再现困难或不准确。这方面教学上的例子才能教会。但是遗忘非常快,上半课教的内容,下半课必须本上忘光。第二,由于记忆的组织能力差,智力残疾儿童不会采用分类等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例如,有人做过一个试验,给智力残疾儿童和正常儿童分别呈现狗、桌子、楼房、狼、小屋、椅子、草房、猫的图片,让他们看几遍后记住并回忆。正常儿童回忆时会打破原有的顺序,将所呈现的图片进行分类记忆,把上述图片分成:狗—狼—猫;桌子一椅子;楼房—小屋—草房三组来记忆。而智力残疾学生几乎不会归类整理,只能进行简单重复,记忆效果远远不3.思维特点维长期停留在直观形象阶段,缺乏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研究人员对X岁多的智力残疾儿童进行物体分类的实验表明,他们的概括能力明显低于正常幼儿园大班X岁的水平,只接近于中班X岁的儿童。这一特点,在数学过程中表现为他们难以掌握各种规则和概念,对语言材料和数学概念的学习,困难很大。二是思维刻板,缺乏目的性和灵活性。他们当遇到困难或其他新鲜的事情,原先的想法就会停止下来。思维的不灵活主要是指很难做到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思维定向和思维方式,表现出刻板、僵化、不会变通。例如,即使下了大雨,负责给花浇水的学生也可能冒雨打伞继续去浇水,做他平时所做惯的事。三是思维缺乏独立和批判性。表现在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难以发现和提出问另一方面表现在易受暗示,缺乏主见。如在数学中,教师提问时,一个同学回答错了,其他同学也会重复类似错误的答案;回答问题时,经不起别人的反问,只要别人一反问,马上就改口,而不去坚持原本正确的答案。4.语言发展特点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大脑发育受到损害,给他们的语言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据研究统计,智力残疾儿童中具(二)服务时间(三)功能室设置集体训练教室、运动训练室/感觉统合训练室、个别训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培训室)等;生活用房:餐厅、寝室、厕所等。(四)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培训1.专业技术人员配置(1)从事医疗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医师执业证或医疗康复资格证;从事教育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教师资格证,或省残联以上单位培训获得相应结业证书;(2)从事智力康复工作X年以上占总专业技术人员XX%(3)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和残疾儿童数量配比X:X;(4)配有X名保育员,保育员XX周岁以下,身体健康。2.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管理(1)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度,资(2)积极按中国残联、省、康复中心要求选派专业技(3)XX%的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业务学习时间XX学时以(五)康复设备器材1.康复评估工具(1)《系统康复训练测评表》中残联/其他版本;(2)《感觉统合能力评量表》(建议使用以上评估工具/2.康复训练设备(1)运动训练设备、语言/认知训练设备、感觉统合训(2)打击乐器、生活辅导设施等。(六)康复训练主要内容运动能力训练、感知能力训练、认知能力训练、语言交往能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适应能力训练和感觉(七)训练大纲1.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心理卫生、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家长教养态度、儿童情绪行为观察等,每学年X次。2.康复评估主要对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态化变化,通常每学年至少X次。3.制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由康复评估人员、教师、家长和其他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根据评估情况,拟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内容包括进班安置、康复重点、家长建议与希望等;召开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分析会,讨论确定适合儿童的能力发展和生活实际的长、短期目标;修改拟定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4.康复教学根据康复教育计划,安排并细化“月一周—日”康复教学活动,遵从智力残疾儿童的生理发育、认知程度和行为特征开设相关课程作为康复支持。(1)集体课/(小组/组别)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康复教学;康复教育目标考虑到每个儿童的需要;康复教学活动教案与个别化康复教育计划一致;有体现每个儿童进步的记录。每天集体课时间不少于X节课,每节课不少于XX分钟。(2)个训课针对儿童在集体课中的“短板”或特别的需要进行一对一训练;康复教育目标清晰具体、符合儿童发展需要;每次个训后要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记录。每天至少X节课,每节(3)其他运动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每天至少X节课,每节课不少于X小时;开展社会融合活动每月不少于X次,每次至少XX5.家庭指导每周不少于X次,每次至少XX分钟;家长培训每月不少于X次,每次至少X小时。三、康复服务训练方案家庭康复是智力残疾儿童早期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是孩子天然的老师,如果一种能力由孩子的天然老师——家长来训练,那么这种能力最容易经常化并且保持下去。孩子的未来取决于家长以及家庭成员的正确认识和辛勤付出。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智力残疾儿童实用康复训练的一些方法。是悲惨的失败者。其实问题也可以不这么看,所有的孩子都不只属于父母,他们同时也是属于社会的。对智残儿童的养育就算是父母为社会承担了一份更重的责任。(一)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1.趣味性原则要充分了解智力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调动智力残疾儿童的兴趣,寓教于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训练环境,以利于儿童的主动参与和全面发展。2.发展性原则强调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每一名智力残疾儿童,采取相应的措施,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3.生活化原则日常生活中的训练他往能发挥最好的效果,把康复训练融入日常生活活动,充分调动智力残疾儿童的各种感觉功能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4.个别化原则智力残疾儿童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家长要与专业康复人员加强沟通,共同制定适合智力残疾儿童个性发展的最佳方案。5.融合的原则强调在为智力残疾儿童提供个别化的、专门的康复服务的同时,也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融合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尽早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6.小步子、多重复的原则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只有坚持循序渐进、重复练习、综合训练的原则,才能取得实7.发挥潜能的原则要注意发现智力残疾儿通身上潜在的能力,充分利用他们的潜能加强训练,帮助他们扬长补短。(二)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一般流程康复训练应遵循以下流程进行:确定康复训练对象->进行初次评估->制订训练计划->实施康复训练->进行效果评(三)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康复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四)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常用方法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法要因人而异,重要的是及时给予强化和适当提示,使孩子建立信心。1.智力残疾儿童运动能力训练智力残疾儿童的运动发展比正常儿童迟缓,平衡能力、协调能力都相对差些,因此就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系统的运动康复训练,最大程度地改善其运动能力,为其智力发展和适应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翻身、坐、爬、站、步行、上下台阶、跑、伸手取物、捏取、拧盏、系扣子、穿(1)翻身包括由仰卧位翻到侧卧位、由侧卧位翻到俯卧位、由俯卧位翻到仰卧位三个目标。训练器具是垫子、训练床。具体1)孩子取仰卧位,训练者在其左(右)侧,用一只手经孩子的腿下穿过两腿之间,手掌搭在孩子的左(右)腿膝关节上部,用另一只手托在肩关节下面,两手同时用力,使孩子翻过身去从侧卧位到俯卧位;再用相同的方法使其到仰2)训练者在孩子头部的前方,两手掌放在其两颊,使孩子的头从仰卧向侧方轻轻转动(根据具体情况做),随着头部的转动,孩子的身体也随之转动。3)孩子取仰卧位,训练者在其左侧,辅助他将右腿搭过左腿,用言语诱导孩子完成动作,同时在其臀部给予辅助4)动作方法同3),只是最后不给予辅助力。5)观察孩子独立翻身,再根据孩子完成的情况,给予1)孩子背靠墙或其他物体,双膝伸展,髋关节屈曲(90°~100°)完成长坐位。2)孩子不用背靠物体做长坐位,在辅助下保持平衡。3)孩子在没有任何辅助下,完成长坐位并保持平衡。1)孩子在语言提示下,模仿训练者正在做的爬行动作。2)孩子在辅助下做爬行动作:2)孩子扶着物体(床、墙、桌子等)自己站立。3)孩子独立站立,不借助于任何帮助。(5)步行(6)上下台阶物(绳、棍等)。具体方法如下:1)训练者站在孩子身后,两手扶其双臂,用膝盖顶住3)用语言提示使孩子上下台阶。1)两名训练者每人握住孩子的一只胳膊,架(拉)着2)训练者站在孩子左侧,用右手拇指掐在孩子的衣领3)训练者示范并口头提示。让孩子自己跑。(8)伸手取物1)训练者用孩子最喜欢的物品吸引其注意力,使孩子有伸手去取的愿望。2)让孩子张开五指抓到物体并取回来,及时给予强化。(9)捏取包括两指张开、捏住物品、取回物品三个目标。训练器具是细小的物品。具体方法如下:1)训练者辅助孩子利用食指、中指与大拇指捏取细小2)训练者示范或口头提示,让孩子自己捏取物品。(10)拧瓶盖饮料、带螺丝扣的器皿。具体方法如下:2)训练者示范或口头提示,让孩子自己拧盖,直至独(11)系扣子包括看准扣眼儿、两手配合扣好扣子两个目标。训练器具是带扣的上衣、扣扣子练习器。具体方法如下:1)训练者协助,扣子要和扣眼相应对准,用两手的拇指和食指相互配合扣好扣子。2)从大扣到小扣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练习,逐渐熟练。(12)穿珠子包括一手拿珠一手拿线、把线穿过珠子、双手配合摞珠2)抓住线头把珠子摞下。(13)折纸2)用手将纸抹平。(五)智力残疾儿童感知能力训练包括注视-固定物体、向不同方位集中视力(上、下、(2)让孩子注意训练者手中的食品,然后用容器盖住,(3)把几样物品分别放在房间里易于见到的地方,以指出物品的位置。(4)让孩子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找到并捡到容器中。2.追视移动的物体包括追视无规律移动的物体、追视有规律移动的物体两(1)训练者与孩子面对面坐在地板上。将皮球滚向孩子并让他接住,渐渐地变换球的方向,让孩子必须注意看才(2)训练者将泡泡吹到空中,让孩子用手将其碰破。(3)训练者和孩子一起把气球拍上去,等它掉下来再(4)在一间较暗的房间,训练者和孩子坐在一起,把手电筒打开,让孩子追视光线所到的地方,电筒光的运动要3.智力残疾儿童分辨生活中常见的声音包括寻找声音的来源、理解声音的作用并了解即将发生(1)训练者把玩具牛放在桌子上,发出“哞”的声音,然后让孩子把玩具牛收起来,当其明白之后,再教孩子认识其他两种动物的发声。(2)当孩予做活动时,训练者在孩子的身后摇铃、吹哨或使电话发声让孩子停止活动,并寻找声源。(3)多次训练孩子,使孩子认识到,某一声音之后,接下来总是一个特定的行动。如:铃声之后大家排队外出;哨声之后大家解散休息等。(4)教孩子听到一个声音后就做一件简单的事情。如:听到敲门声就去打开门;听到电话铃声就去接电话。4.味觉分辨包括分辨各种常见味道而让孩子的味觉与词语建立联系、通过辨别味道而让孩子来分辨物品两个目标。训练器具是甜、酸、苦、辣等味道单一的食品,冷热不同的食品。具(1)让孩子尝一口糖,告诉他:“这是甜的。”让孩子一口,问:“这是甜的吗?”将以上三种东西摆在桌上,让孩子判断哪个是甜的。(2)训练者吃一口冰激淋,做出夸张表情:“好凉!”让孩子也吃一口,体验凉的感觉。(3)训练者桌上放着糖、醋、辣酱等食品,让孩子通过品尝说出哪个足甜的,哪个是酸的,哪个是辣的。(4)蒙上孩子的眼睛,让孩子说出吃到的东西是什么。5.分辨气味包括分辨各种常见气味并建立气味的概念、表达闻到的气味两个目标。训练器具是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相联系的物(1)家里炒菜时,大人做出夸张的动作:“妈妈炒的菜真香!”让孩子模仿。(2)拿来有香味的水果或食品,训练者说:“真香!”让孩子模仿。(3)上厕所时训练者说:“真臭!”让孩子模仿。(4)训练者深深地吸气,表示闻到的气味特别“香”。(5)训练者用手在鼻前摆动,表示闻到的气味特别6.智力残疾儿童触觉分辨包括分辨各种感觉(冷暖、凉热、粗细、糙滑、软硬、湿干……)、分类物品的质地两个目标。训练器具是各种可凭触觉感受的常见材料(冷热水、干湿毛巾、沙石……)和乳液、刷子、布、纸、金属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具体方法(1)训练者将一冷一热两杯水放到桌面上,让孩子用手触摸,分辨冷热这两种不同的感觉。(2)让孩子玩橡皮泥,体会“软”的感觉,将豆类压入橡皮泥里,体会软硬这两种不同的感觉。(3)训练者将乳液轻涂于孩子的腿、脚以及身体其他部位,让孩子体会湿的感觉。(4)训练者将刷子、布、纸等物品放在桌上,让孩子去摸,感觉一下,然后蒙住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凭触觉判断是什么物品。训练者让孩子按要求拿(摸)出。(六)智力残疾儿童的认知能力训练智力残疾儿童的认知是一种心理活动,包括知识的获(1)训练者将一个被孩子喜欢的物品呈现在孩子面前,(2)方法同上,藏的速度更快,地方更隐密,训练者(3)把两张图片呈现在孩子面前,问孩子是否是同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看的内容不同)。(4)观察图片1(小免在筐外)问:“图上有什么?”(5)观察图片2(小兔在筐里)问:“小兔哪里去了,还有吗?”物品(图片)各一份摆在桌上(食品、玩具、服装、家具)(1)将两个小盘放到桌子上,把一支笔放到盘子里,(3)让孩子把相同类别的物品放在一起,每次给一张(4)把每一组物品放在一起,一边放一边说出物品的(1)用长、短尺进行比较,用大、小球进行比较。(2)找两位高矮不同的小朋友,让他们站在一起进行训练器具是多种不同物品,其中4~6个颜色相同(目标颜色),一个小盘;彩色纸与彩色玩具(纯色);不同颜色的小(1)把小盘放在桌上,把一个目标色放人小盘并告诉(2)然后递给孩子一个物品,让他重复刚才的动作,(3)把不同颜色的玩具摆放在桌上,给孩子一张彩纸,(4)把一堆插片按颜色放在相应的小盘中,每次都说(1)以一个玩具为参照物,将另外两个玩具分别放在(2)以孩子为参照物,将玩具分别放在孩子的身前或(3)当孩子会判断实物后,练习通过图片判断。例如:朋友拿着气球?后面的小朋友穿一条裙子,指出哪个是小刚。”包括建立形状的概念、进行形状配对与形状分类等目(1)呈现图形,告诉孩子:“这是圆形。”让孩子用手摸一摸并且复述,再次呈现大小、颜色都不同的圆形,同样让孩子从中拿出圆形。(2)示范将圆形板放人圆洞中,让孩子边模仿边说出(3)将小盘放在桌上,指导孩子将相同形状的板放在同一个盘子里,边放边说出形状的名称,熟练后,让孩子自7.分辨有无器具是孩子喜欢的玩具或小食品。具体方法如下:(1)将玩具呈现在孩子面前,告诉他:“有玩具。”然子指认哪边有、哪边没有。(3)给孩子看一组图片,让孩子比较两张图片的不同,指导孩子:“这张图片上的花盆里有花,这张图片上的花盆里没有花。”8.认识水果、蔬菜等食品包括建立概念、有效利用概念两个目标。训练器具是实物及彩色图片、线条简笔画图片、生活实际环境。具体方法(1)在平日生活中注意有意强调一些经常接触的物品。(2)将一个水果放在桌上,告诉孩子:“这是桃子。”(3)认识水果图片,步骤同方法(2)。这些食品里你最喜欢吃什么?”(5)配对把茶叶放到茶杯里。把蔬菜放到菜盆里。把(1)通过观看录像片或图片,使孩子了解天气与人类(2)用配对方法,使孩子了解各种天气状况的特点,(3)观察不同的天气,别人都是怎么做的(看录像):(4)判断天阴了要下雨,该做哪些准备呢?(选择)(1)通过看录像片或图片,使孩子了解吃了脏东西会(2)通过实际生活中的观察,让孩子知道下雨了,小(1)将插片等小物品摆在桌上,手把手地教孩子点数实物,点一个数一个,先点数1~3,熟练后再增加到4。(2)示范用手指一个图形,说一个数字,然后让孩子(3)在前两项内容都能顺利完成时,就可以用相同方包括建立大的时间段概念(年、月、日、白天、黑夜、上午、下午等)、认识电子表显示的时问、认识钟表的时间我们要……;现在是晚上……”(2)通过观察图片,让孩子巩固时间概念,如太阳升(3)是白天还是晚上?让孩子判断。(4)给孩子出示电子表,告诉其用途,并教其读法。(5)认识钟表,知其用途。(6)认识长短针及其含义。(7)能看懂指针意义并正确读出时针所指的时间。(8)懂得基本换算。(9)能对“马上、一会儿、立刻”有适当反应。知道保护人民币四个目标。训练器具是1.2.5.10元人民币和数(1)首先教孩子认识1.2.5.10元数字卡片,带孩子走(2)认识1元、2元、5元、10元面值人民币。(3)带孩子花钱买喜欢吃的食品。(5)认识元、角、分字卡,建立元大、分小的概念。(6)认识壹角、伍角、壹元、壹分、贰分、伍分的硬(7)把常用人民币放在一起,取出1元买冰棍,取出伍角买报纸,取出10元买菜。(8)说说自己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9)不能在人民币上乱画,也不能撕毁人民币,发现人民币有破损时要设法贴好。四、智力残疾儿童评估智力残疾儿童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分阶段评估和总结评估。阶段评估是从智残儿童康复训练的初期测评时开始的、渐进的多次评估;总结评估则是在阶段评估基础上进行的总结性判断。在各次阶段评估过程中,应尽早找出智残儿童在康复训练六个领域(即运动、认知、感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中的优势、劣势以及进步幅度最大的领域。通常,对于运动,感知这样的领域,其发展是智残儿童自身发育与康复训练两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残疾程度轻、基础好的儿童,更可能是自身发育在其中占较重的比例。而对于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如果原来的起点低,后来的进步幅度大,则可认为是康复训练的效果比较显著;如果进步幅度不明显,则应考虑身体和康复训练方面的问题,及时找有关医生咨询、指导。应当看到,智残儿童与健全儿童在身心特点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各方面的能力都可能落后于健全儿童,所以,训练员和家长不宜将期望值定得过高,更不能用健全儿童的尺度去衡量智残孩子,事实上,功能改善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评估人评估日期评估领域评估内容评估结果3210粗大动作姿势控制头部控制:头部变换姿势时能随时保持平衡且能自由转动坐姿控制:能自己坐着并能自由转动身体站姿控制:能持续站着5分钟并能自由转动身体跪姿控制:双膝跪地5秒蹲姿控制:半蹲着5秒移动能力能自己由俯卧翻成仰卧,或由仰卧翻成俯卧能自己连续翻身以双手双膝撑地爬过障碍物跑步:以正确姿势跑5m或以上连续向前跳过5cm高的障碍物在弹跳床上连续跳10下上下楼梯:自己左右脚交替上下楼梯运动与游戏技能有目标的接球有目标的投球能模仿做各种爬行的垫上运动能模仿做各种姿势模仿的垫上运云力游戏:完有规则的游戏且遵守游戏规则循环体能:能自己在各种器材件循环前进精细动作抓放能力抓取小物品:用拇指、食指捡取1个小物品释放物品:将手中物品释放在制定位置腕部旋转:能连续的旋转腕部双手协调:双手能协调操作且能力适当作业能力堆叠能力:将5个方块堆成高塔形嵌塞能力:将5个小物品塞入窄口容器内顺序工作能力:依上、下、左、右的顺序工作顺序套物能力:依顺序淘碟3种大小的物品工具使用仿画线条:仿画直线、横线用手将橡皮泥搓成条形用手把橡皮泥搓成圆形折纸:模仿把纸对折2次开关容器:拧开、关上常见的容器盖子使用文具:会使用2-4种文具使用剪刀:自己剪断纸条感官视觉的运用知觉视觉敏锐度:看到眼前约1m的小物体物体追视野内任何方向移动的物体以视觉辨别不同的颜色以视觉辨别不同的大小用绳子穿珠10粒或以上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将形状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将颜色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将大小相同的物品加以配对将大小相同的物品加以分类形象背景区分能力:在一堆物品中找出制定的物品的关系分辨上下空间位置分辨左右空间位置的关系分辨例外空间位置的关系线、左斜线)模仿画线条(如直模仿画简单图形(如三角形)仿写简单地文字听觉的运用听觉敏锐度:能注意身边熟悉或特定的声音听觉辨别能力:能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听觉记忆能力:听简单地指令展开活动听觉顺序能力:依序反应刚才听见的2个或3个指令触觉的运用触觉敏锐度:对触觉刺激做出反应触觉辨别能力:以手部触觉分辨各种物品说出刚才摸到的物品味觉的运用味觉敏锐度:对不用味道做出适当的喜恶反应味觉分辨能力:分辨酸、甜、苦、辣的味道说出刚才吃到的食物嗅觉的运用嗅觉敏锐度:对不同气味做出适当的喜恶反应嗅觉分辨能力:闻到气味时能分辨其香、臭说出刚才闻到的食物认知物体恒存性物体恒存性:物品被更换位置时仍能准确找到此物品记忆力对经历事件的记忆力:能表现刚才经历的事件对物品操作的记忆力:能模仿3个以上步骤的操作对地点位置的记忆力:能到适当位置做某事对物品所属的记忆力:能指出熟人的物品配对和分类配对、分类相同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分堆依颜色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颜色分类依图形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图形分类依大小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大小分类依质地配对、分类物品:将3组或以上物品依质地分类依物品功能分类:依功能选择3件或以上物品配对、分类图片:将3组或以上相对应图片分堆顺序设法取得物品:克服障碍自己取得想要的物品寻求帮忙:适当寻求他人帮忙解决问题了解因果关系:对所经历的事件能说出其前因后果应用所学:将所学技能类化应用在相似的情境语言交往内在语言模仿能力:在指示下模仿各种手部、口部动作第三节肢体(脑瘫)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方案(一)肢体残疾2.上肢或下肢因外伤或病变或发育异常所导致的畸形4.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因外伤、病变或发育异常所导致等而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脊柱侧弯45度以上者)。(二)脑瘫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1)新生儿或X月婴儿易惊、啼哭不止、厌乳和睡眠(2)早期喂养、进食咀嚼、饮水、吞咽困难,以及有(3)感觉阈值低,表现为对噪声或体位改变易惊,拥(4)生后不久的正常婴儿,因踏步反射影响,当直立(8)一般生后X~X周会笑,以后认人。痉挛型小儿脑(9)肌肉松软不能翻身,动作徐缓。触摸小儿大腿内(10)僵硬,尤其在穿衣时,上肢难穿进袖口;换尿布(11)过早发育:小儿脑瘫患儿可出现过早翻身,但是2.主要表现(1)运动障碍运动自我控制能力差,严重的则双手不会抓东西,双脚不会行走,有的甚至不会翻身,不会坐起,不会站立,不会正常的咀嚼和吞咽。(2)姿势障碍各种姿势异常,姿势的稳定性差,X个月仍不能头部坚洗手时不易将拳头掰开。(3)智力障碍智力正常的孩子约占X/X,智力轻度、中度不足的约占X/X,重度智力不足的约占X/X。(4)语言障碍语言表达困难,发音不清或口吃。(5)视听觉障碍以内斜视及对声音的节奏辨别困难最为多见。(6)生长发育障碍:矮小。(7)牙齿发育障碍质地疏松、易折。口面功能障碍,脸部肌肉和舌部肌肉有时痉挛或不协调收缩,咀嚼和吞咽困难,口腔闭合困难以(8)情绪和行为障碍(二)服务时间(三)功能室设置室、引导式教育室、文体活动室、沙池(球池)、情景训练室、治疗师办公室、资料档案室、康复技术培训室(家长培训室);儿童生活用房:包括餐厅、寝室、厕所等。(四)专业技术人员配置及培训(1)从事医疗康复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医师执业(2)从事肢体脑瘫康复工作X年以上占总专业技术人(3)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和残疾儿童数量配比X:X;(4)每XX个残疾儿童应配有X名保育员,保育员XX(1)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度,资(2)积极按中国残联、省、康复中心要求选派专业技(五)康复设备器材(1)常规功能测试工具、粗大运动评估工具、精细运(1)运动治疗设备、作业治疗设备、物理治疗设备;(2)引导式教育设备、言语治疗设备、感觉统合训练(3)音乐治疗设备。(六)康复训练主要内容(七)训练大纲1,康复评估(1)功能与能力评估 X个月时、X个月时和X个月时,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辅助技术工程师(肢体方向)、家长共同对脑瘫儿童进行评估,至少X次。(2)基本情况调查主要包括儿童基本情况、心理卫生、学习特点、学习兴趣、家长教养态度、儿童情绪行为观察等,每年X次。2.康复教学(1)康复教育计划与方案制定根据各期评估结果,制定、实施和调整个性化康复教育计划,并确定适宜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2)综合性康复训练根据康复计划对脑瘫儿童实施粗大运动、精细动作、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训练和教学。基本康复训练包括运动疗法(关节功能训练、肌力训练、有氧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牵伸训练、步行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光、电、水、磁、声波、肌电生物反馈)、作业疗法(进食、饮水、入厕、穿脱衣、梳理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手的精细功能训练)、言语矫治、引导式教育、感觉统合训练、中医按摩等,根据脑瘫儿童个体情况选择训练方法,确定基本康复训练课程。每天开展运动疗法不少于X分钟;每天开展物理因子治疗不少于XX分钟;每天开展作业治疗不进行言语矫治的,每天开展言语矫治不少于X分钟。每天开展引导式教育康复,执行引导式整日流程。每天开展不少于X小时的训练,具体形式应包含地席、条台、活动、文化等,具体内容应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而设定,由位置转移、站立、体能、手部、口腔等构成,课间流程中需组织家长参与完成。(3)家庭指导每月不少于X次,每次至少XX分钟;家长培训每月不少于X次,每次至少X小时;开展社会融合活动每月不少于3.辅助器具适配常用的矫形器配置处方和训练,拐杖、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器具的配置建议和使用训练。三、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方案(一)运动能力1.头部控制抬头和头部控制能力是正常儿童发育过程中最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如果患儿不会抬头和控制头部,便很难学会(1)卧位时的训练仰卧位时,克通过使用色彩且能发出声音的玩具吸引患儿抬头。如果患儿不能抬头,则可按(让患儿俯卧,按从颈至腰骶部的方向用手指用力的按压脊柱两侧的背部肌肉,帮助他抬头。如果患儿是应背部肌肉力量较差而不能抬头,可在其前胸垫上厚毛巾或毯子来帮助他抬头,或将其面对面抱在胸前,与其谈话或做游戏。在这一体位下,患儿抬头所需的力量要小的多。仰卧位时,双手抓住患儿的双侧上臂,轻轻地将其拉起来,直至其头稍后仰,再将其放下,如此多次反复,注意如果在拉起的过程中,患儿的头完全后仰或是双下肢出现僵硬的伸直时,则应停止这种(2)坐位时的训练当患儿在被拉起时不能控制头部的情况下,可将其坐于大人腿上,轻轻地使其稍后仰,并鼓励患儿保持抬头的姿势,随着其头部控制能力的增强,后仰的幅度可增大并可使其左右倾斜的练习或做一些游戏。2.翻身活动训练这是在患儿获得较好的头部控制后,应立即开始的训练活动。首先,让患儿俯卧使用拨浪鼓或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在其面前吸引他的注意力。慢慢将玩具移至侧方,鼓励患儿侧向伸手拿玩具,此时,再慢慢将玩具高度太高,吸引患儿转身至侧卧甚至仰卧。如果患儿翻不过来,则可通过以手抬患儿的腿来帮助他。同样,也要做从仰卧位翻身至侧卧位的练习,可用玩具达到这一点。3.坐位平衡训练如果患儿在坐位时不能保持平衡。首先可训练他的上肢缓慢的侧向滚动圆桶,鼓励患儿伸手保护自己,也可让患儿仰卧于训练者的腿上,做此练习。当患儿获得了较好的保护性反应能力后,可让其坐起,双手在髋以上扶着患儿,使之想两侧和前后摇晃,训练他的平衡能力。此外,还应训练患儿在坐位时伸手拿物体等和抗外力干扰平衡的能力。4.爬行训练在患儿俯卧位能较好的控制头部时,应开始这项训练。其方法是:让患儿处于四肢跪位,将有趣的玩具置于前方较远处,鼓励患儿爬过去取该玩具。如果患儿不能向前挪动下肢爬行,则可通过抬高其髋部来帮助他。除了向前爬还应该训练侧向爬行、向后爬行,有下肢痉挛的患儿,还可制作一简单的爬行车,让其俯卧于上练习爬行。5.站立训练站立位训练刚开始时,以双手扶住患儿的髋部,让其双脚分开,以便有较大的支撑面而使患儿站立。可侧向轻推患儿,使其学会重心的左右转移,也可前后轻推患儿锻炼他的站位平衡能力,随着患儿站位平衡能力的改善,可将双手移至患儿的肩部来给予支持或是仅让其抓住一绳索或带子来6.转移教会患儿床、轮椅和坐便器之间的转移,刚开始,给与较多的帮助下完成,逐步减少帮助,最后患儿能独立完成。7.步行行走训练可让患儿在简易平行杠中练习行走,也可提供学步车练习行走,当患儿行走能力改善但仍怕跌倒时,可用一宽带系在其胸部,由训练人员牵着跟在患儿后面练习行8.上下台阶刚开始牵手上台阶,自己扶着栏杆上下楼梯,为两步一级,过度到一步一级上楼梯,最后能一步一级下楼梯。9.抓握和伸手取物的训练有些脑性瘫痪儿童的手常呈握拳状,可通过以手指扣击其手的外侧边缘使之松开,扣击的顺序是从小指到腕部,这样可使其手部张开并抓握。(1)抓握能力训练对于手可张开但抓握有困难者,可将物体放入其手中,帮助他屈曲手指抓握住,注意拇指与其余四指的位置是相对的。慢慢的让患儿自己抓握,并在患儿抓握时,侧向推拉物体以增强其抓握力量。两侧手都应反复(2)伸手取物训练在患儿能较好的抓握置于其手中的物体后,应鼓励他伸手抓握物体,可在其伸手可及的距离内悬挂有趣的玩具等,吸引患儿伸手去拿。10.捏取物品鼓励患儿用手指捏取物品,从直径大的一步一步减低到直径在1厘米左右的物品。(二)社会适应能力1.理解(1)阶段1的训练此阶段的儿童对外界的刺激尚不能充分理解,训练时要利用各种方法、玩具等感兴趣的教具,使儿童能充分注意外界的人与物的存1)注意力的训练在儿童经常接触的环境中,给予足够的感官刺激,鼓励和引导儿童用多种感官去认识周围的事物,如用能发出声音的微型玩具车等先引起儿童的注视,然后训练其对活动事物的持续注意能力。2)对事物持续记忆的训练建立事物恒存的概念,如将儿童正在玩的玩具放在毛巾下或箱子中,让其寻找。3)促进视线接触的游戏如举高、团团转、逗笑等,通过游戏,增加儿童与他人的视线接触,促进意识传递方法的4)事物的操作学习对外界的事物进行某种操作而引起变化的过程。从触摸、抓握等单一的操作发展到敲、拿出等复杂的操作,可利用各种玩具,如搭积木、投环、击鼓等。最初可使用帮助的手法,逐渐让儿童对事物能做出相应合适(2)阶段2的训练此阶段的儿童要训练其能对日常事物有基本的理解,具有事物的匹配、选择能力,并能听懂事物的名称和要求。1)事物基础概念的学习训练通过模仿让儿童懂得身边日常用品(帽、杯、电话等)的用途。训练应与家庭指导同时进行,让儿童能做到操作场面的扩大,即在训练室、家庭和幼儿园等均能做。2)多种事物的辨别学习训练a.以形式特性为基础的操作课题:通过分类游戏,学习认识事物的外部属性(颜色、大小等)。如将不同颜色、大b.以功能特性为基础的操作课题:即认识事物的特性和用途,建立事物类别的概念,如将混放的人物、水果的图片分开。可有以下两种课题:①匹配:呈现2个以上示范项,儿童就手上的1个物品与示范项中的某一个相关物品进行匹配;②选择:呈现1个示范项,给儿童2个以上选择项物品,针对示范项,让儿童在选择项中做出合适的选择。(3)阶段3的训练此阶段的儿童为事物的符号形式形成阶段。训练顺序为:符号形式形成一言语理解一言语表达。1)手势符号的训练适应证为中度到重度语言发育迟缓,言语符号的理解与表达尚未掌握的儿童,或言语符号理解尚可,但表达不能的儿童。因对儿童来说手势符号比言语符号更容易理解、掌握和操作,故可作为媒介,逐渐向获得言语符号过渡。注意手势符号的存在。训练方法是在日常的情景及训练的游戏中促进和强化。如在分别的情况下,挥挥手表示“再见”,先让儿童看着手势,令其模仿;然后从模仿逐渐进入自发产号和事物的对应关系。利用玩具娃娃训练事物的对应关系:在儿童面前放作为选择项能穿戴在玩具娃娃身上的三种事物,例如帽子、鞋、手套;训练者拍打玩具娃娃的头部再拍打训练者自身的头部,然后说“帽帽”,促使儿童选择帽子。训练中必须让儿童充分注意手势符号的存在,然后过渡至让儿童单纯根据训练者的手势符号进行选择,即将玩具娃娃拿走,如开始时有困难,可用板将玩具娃娃暂时遮住。如果儿童选择正确,要给予玩具娃娃相应部位的实际操作(戴帽子)进行正反馈强化,并进一步促进手势模仿;误反应时,要拍打玩具娃娃的相应部位,促使板——图片,由抽象水平低到抽象水平高的教材进展;并注意选择项的组合,开始时以身体部位远距离组合为好,逐渐c.利用手势符号进行动词和短句训练: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儿童的行为,训练者在给予言语刺激的同时予手势符号,并让儿童模仿手势符号,渐渐将此手势固定下来作为此行为及要求的手势符号。也可利用手势符号作为媒介进行组先做“吃”的体态,再做“苹果”的手势,让儿童模仿,将短句的顺序固定。2)改善理解力的训练以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物品(杯、衣服等)、食物和交通工具等儿童感兴趣事物的词汇为主,从早期已学会手势符号的词汇开始,逐渐向言语符号过渡。如在儿童面前放3-4种物品的图片,训练者说物品的名称,让儿童选择,进行理解训练;可增加图片的数目或物品的类别,从而增加训练的难度;并结合游戏。(三)其他形式1.表达口语表达训练对能模仿言语的儿童,应促进其主动口语先行于口语表达,根据儿童语言理解阶段不同,制定相应的口语表达训练目标和选择训练课题。基本顺序是从口语模仿号及文字符号作为辅助形式,逐渐发展到单纯用言语表达;当言语符号获得困难时,可考虑使用代用性交流手段。(1)事物名称的口语表达:以儿童可理解的词汇为前提,从易于构音或单音节词开始练习(如妈妈mama等),先让其模仿发音(在训练早期,只要在儿童语言水平能模仿,如仅能模仿词头或词尾、语调等均允许),然后逐渐增加词汇,并促进儿童主动发出有意义的言语符号。(2)词句的口语表达:有些儿童早期对句子成分不能全部用成人语表达,可用手势语十成人语(例如:“吃”的手势符号+“苹果”成人语)的组合训练,逐渐过渡到用言语符号来表达完整的句子。训练中对不足的句子成分可由提训练者可提问“做什么?”(3)文字符号的辅助作用:已形成文字学习的儿童有时使用文字符号作为发出信号的媒介,尤其是文字符号有助于想起音节。对照图片,让儿童写出文字,然后一边用手势一边指着文字一边促进用言语发出信号,逐渐做到不看文字(4)代用性交流手段:有明显运动障碍时,最初就应考虑除言语符号外的代用性交流手段,否则,要以用言语符号的表达为第一目标进行训练。尤其是言语符号表达困难的B群儿童可尝试几种措施,但如果最后所有措施均用了,仍不能形成用言语符号表达时,有必要使用代用性交流手段,如文字板、交流板等。2.做家务家庭内外的人际关系让儿童生活在和谐、温暖和健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是非常重要。让儿童参与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可以增加儿童的自信心,找的存在感。如吃饭的时候,让儿童帮大家拿筷子,吃完饭,和妈妈一起洗碗,增加亲子交流,儿童也会觉得成就感。3.参与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患儿最后要回归家庭生活(一)痉挛型的训练方法缓解肌肉张力,增强肌力是训练之本。具体办法是牵伸肌腱,疏松肌肉,活动关节,用生物力学的方法矫正畸形的肢体,使其达到功能位置,然后协调运动功能,使患儿得以1.剪刀步态和训练(1)患儿仰卧位,采用牵拉手法被动屈曲患儿双腿,做髋关节屈伸动作:采用摇髋法、分髋法对内收肌群进行牵伸,降低张力,保持片刻(这一点很重要),反复操作。(2)采用直腿加压坐位训练,固定双下肢外展位约60° (如果内收肌张力高还可以扩大到75度,但切忌度数不可过大,正常人股角也就150--160度,小月龄儿童更小),以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肌张力,此为静态训练。(3)重锤式髋关节训练椅,将患儿双下肢做外展一内收—外展的训练,在运动的同时达到牵拉肌肉,活动髋关节的目的,此为动态训练。(4)“骑马”训练,(用滚桶、木马、木椅等均可)牵拉痉挛的肌肉,降低张力,恢复功能。(5)“爬高”及“爬行”训练,(采用蛙式即双腿尽量(6)患儿扶杠侧行,以其主动运动逐渐缓解痉挛,扩大关节活动范围,达到下肢分合动作的熟练和矫正剪刀步态(7)患儿休息时双腿间放一枕头或其它柔软的物体,双脚尖尽量朝向外侧,鼓励患儿双腿分开。2.缓解下肢屈膝站立、行走的训练(1)采用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或直腿抬高的方法,牵拉挛缩的肌腱,缓解痉挛的肌肉。(2)站立弯腰拾物训练,牵拉痉挛的国绳肌群,缓解张力,同时增强腰肌力量。(3)弓箭步下压,膝关节伸展,股四头肌训练椅的应用,提高股四头肌肌力,拮抗痉挛的腘绳肌群,提高膝关节(4)双杠一阶梯及站立挺膝训练,提高膝关节自主屈伸的能力,协调四肢运动功能的作用。(5)功率车,学步车训练,提高下肢主动运动的功能,增大关节运动范围。3.膝反张的训练“膝反张”原因有三:(1)膝关节本身骨性变化,致膝关节位置不正常;(2)负重情况下,膝关节控制能力较差,表现为膝关节本体感觉消失,关节周围韧带松弛,股四头肌及腘绳肌肌力较弱或不呈正常比值收缩;(3)底屈肌挛缩或肌张力较高时也可导致膝关节过度伸展。脑瘫患儿膝反张的主因是肌张力不全。(4)训练方式1)压膝整足法,牵踝法,摇踝法,底屈肌牵拉训练。2)膝关节屈伸,足背屈的训练,提高伸肌力量,协调拮抗肌张力。3)爬行训练,膝关节屈曲位,有利于纠正反张,同时增加膝关节运动的控制能力,协调其运动功能。4)提高国绳肌肌力降低伸肌张力,协调关节屈伸功能。5)上、下阶梯训练,对于纠正膝反张及协调步态有较(1)自我牵拉法—患儿面对墙壁站立,然后缓慢前趴,直到跟腱处感觉牵拉为止,还可把双脚尖转向外侧(似卓别林)做相同的动作。(2)足背屈肌肌力训练和坐式踝关节训练椅,拮抗痉(3)仰卧,俯卧位压膝整足法,牵踝,摇踝法,达到(4)上、下台阶和跑步车训练,在运动中牵伸痉挛的(1)肩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的训练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