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重庆市铜梁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重庆市铜梁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重庆市铜梁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重庆市铜梁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重庆市铜梁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重庆市铜梁区市级名校中考化学最后一模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下列有关资源、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世界上已有50%的金和90%的铁得到回收B.空气中约占总体积0.97%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C.用于修路的沥青、作燃料的柴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约占总水量的30.4%2.“天宫一号”搭载的长征二号火箭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常规推进剂,其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8N2+2N2O4=3X+2CO2+4H2O,则X的化学式为()A.CO B.N2 C.O2 D.H23.如图是某同学探究燃烧条件的改装装置,往烧杯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能引起白磷燃烧的是A.硝酸铵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4.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氧化铜、氧化铁、木炭粉中的几种,取mg该固体粉末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本流程涉及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且各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液N中只含一种溶质B.原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钙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一定含有碳酸钙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C.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6.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A. B. C. D.7.下列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聚乙烯 B.棉花 C.羊毛 D.生铁8.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9.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滴加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C.浓硫酸稀释 D.蒸发结晶10.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用途与性质不相对应的是选项用途性质A氧气用于焊接技术可燃性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C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密度小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吸水性A.A B.B C.C D.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小小化学世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厨房中常用的食材有大米、面粉、食用油、鸡蛋、青菜等,其中富含维生素的食材是_____。厨房中有洗菜用的塑料盆、装垃圾的塑料袋,切菜用的不锈钢刀等,其中不锈钢刀属于_____(填“有机合成材料”或“合金”)。炒菜时,没有进入厨房便能闻到菜的香味,这是因为_____。为了增加菜的鲜味,炒菜时可适当加入味精(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化学式为C5H8NO4Na)。谷氨酸钠中_____元素质量分数最小。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1)左旋氧氟沙星由_____种元素组成,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3)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____g.(4)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_____的化学性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每逢佳节倍思亲”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除夕﹣除夕夜做团圆饭要用到水,生活中常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春节一贴春联,放鞭炮,春联用墨书写的原因是:_____放烟花时,镁粉燃烧的主要产物是_____(填化学式)。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能闻到粽香艾草味是因为_____。中秋节﹣﹣吃月饼,赏圆月,月饼主要由面粉制成,面粉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14.NO1为红棕色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可用NH3将NO1还原生成N1.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NH3与NO1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问题:如图一氨气的制备。实验室采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反应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有刺激性气味。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①指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X___。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一中的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②要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图一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图二NH3与NO1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质玻璃管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NO1(两端用夹子K1、K1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试回答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①Y管中___②反应的方程式___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再打开K1③___④___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金属光泽和抗腐蚀性,常用来镀在其他金属的表面上,铜、铬、锰、镍组成合金可以制成各种性能的不锈钢。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对Cr(铬)、Al、Cu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探究,过程如下:[作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是:①Cr>Al>Cu②Al>Cr>Cu③Cr>Cu>Al[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这三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观察现象,记录以下:金属

Cr

Al

Cu

与盐酸反应现

气泡产生缓慢,金属逐渐溶解

气泡产生激烈,金属迅速溶解

无气泡产生,金属无变化

[控制实验条件]三种金属加入盐酸前都先用纱布将其表面擦光亮,其目的是_________。A.除去氧化膜,利于直接反应B.使表面光亮,易观察现象C.使金属温度相同,易反应[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选填假设中①、②,③)。写出铬(铬与盐酸反应后显+2价)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应用]根据探究结果,请你预测铬与硫酸铜溶液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室温下饱和石灰水和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吸收CO2的能力,将CO2压强传感器伸入到一个盛有CO2的密闭容器内,先后向密闭容器内注入等体积的饱和石灰水和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如图是利用CO2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及相关数据处理软件测定的实验结果。(1)数字化使实验从定性升华到定量,根据图示信息,你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2)请叙述上述结论在化学实验中的一种具体体现。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C【解析】

A、回收利用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等,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铁和90%以上的金得到了回收利用,故A错误;B、空气中约占总体积0.94%的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B错误;C、用于修路的沥青、作燃料的柴油都是石油炼制的产品,故C正确;D、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小于全球水量的1%,是有限的,故D错误。故选C。2、B【解析】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详解】在化学反应前后除X外,其他各原子相差的个数分别是:,所以3个X分子中共含有6个N原子,每个X分子中含有2个N原子,即X的化学式为N2,故选B。3、B【解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试管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硝酸铵溶于水,溶液的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热,使白磷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使磷燃烧起来;蔗糖、食盐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选B4、C【解析】

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和氧化铁高温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铜不会与酸反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氯化亚铁和氢气,氧化钙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固体粉末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气体X,X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说明X是二氧化碳,Y是碳酸钙;固体Z5.6g加入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W,固体Z全部溶解得到浅绿色溶液N,因此Z中有铁,W是氢气,浅绿色溶液N中有氯化亚铁溶液;因此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有氧化铁和木炭粉,一定没有氧化铜,碳酸钙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因此溶液N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详解】A、溶液N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钙。故A错误;B、原固体粉末不一定含有碳酸钙,故B错误;C、白色沉淀Y是碳酸钙,气体W是氢气,故C正确;D、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氧化铜,可能含有碳酸钙,故D错误。故选C。【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所给物质的性质和两两之间的反应,然后依据题中的现象判断各物质的存在性,最后进行验证即可。5、C【解析】

A、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但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是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错误;B、通常情况下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是燃烧,但是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发热,错误;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正确;D、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并不一定是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也有可能是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错误。故选C。6、B【解析】

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详解】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故A选项错误。B、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B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故C选项错误。D、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A【解析】

A、聚乙烯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B、棉花是天然材料,错误;C、羊毛是天然材料,错误;D、生铁是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8、C【解析】

A、木已成舟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烛炬成灰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点睛】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9、C【解析】试题分析:A、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滴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错误,B、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线及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D、进行蒸发时,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而飞溅,错误,故选C。考点:基本实验操作10、A【解析】

A、氧气用于焊接技术,是因为氧气有助燃性,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符合题意;C、氢气用于充灌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小,不符合题意;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因为它有很强的吸水性,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青菜合金分子在不断运动氢【解析】

(1)大米、面粉富含糖类;食用油富含油脂;鸡蛋富含蛋白质;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填:青菜;(2)不锈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填:合金;(3)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所以炒菜时,没有进入厨房便能闻到菜的香味;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4)谷氨酸钠中碳、氮、氢、氧、钠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8):14:(16×4):1=60:8:14:64:1.所以,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氢,故填:氢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1)5有机物(2)17.7%3)2.8(4)见光易分解【解析】试题分析: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是由5种元素组成的,属于有机物;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4/361×100%=17.7%;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7×2×0.2=2.8克;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因为要避光而且还要密封保存。考点:化学式的意义及其计算物质的性质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肥皂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MgO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糖类【解析】

(1)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浮渣多泡沫少的是硬水,无浮渣或浮渣较少泡沫较多的是软水;(2)春联用墨书写,是因为墨是碳的单质,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即化学性质稳定);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3)插艾草,能闻到粽香艾草味是因为艾草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粽香艾草味;(4)面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答案为(1)肥皂水;(2)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MgO;(3)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4)糖类。14、试管A1NH4Cl+Ca(OH)1CaCl1+1H1O+1NH3↑a→d→c→f→e→j红棕色消失8NH3+6NO17N1+11H1O氢氧化钠溶液进入Y管反应后气体分子减少,导致Y管内气压减小【解析】

(1)①X是试管;反应需要加热,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图一中的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NH4Cl+Ca(OH)1CaCl1+1H1O+1NH3↑。故填:试管;A;1NH4Cl+Ca(OH)1CaCl1+1H1O+1NH3↑。②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a(导出气体)→d→c(干燥气体)→f→e(收集气体)→j(防止液体倒吸)。故填:a→d→c→f→e→j。(1)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Y管中红棕色消失,是因为氨气和二氧化氮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8NH3+6NO17N1+11H1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再打开K1,氢氧化钠溶液进入Y管,是因为反应后气体分子减少,导致Y管内气压减小,实验过程如下所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K1,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中的气体缓慢充入Y管。Y管中红棕色消失反应的方程式:8NH3+6NO17N1+11H1O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