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_第1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_第2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_第3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_第4页
知行合一王阳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第第页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即理

在贵州龙场,如何活下去,变成了王阳明在龙场生活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说,生死一念,尚觉未化。他一天到晚在想这个死亡的问题,在想生和死之间毕竟是个什么关系。为了想明白这个问题,他的做法超出我们常人的想象。他的做法很特殊,他用石头给自己做了一个石椁,那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棺材。他躺倒里头,一天到晚在深思这个问题,躺倒里头,闭上眼睛,体验死亡,体验死去以后是什么感觉。更为重要的是,他在琢磨这个问题的同时,他也提出一个问题,他说,假如是圣人处在我现在的情景当中,圣人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太重要了,因为我们始终知道,阳明先生从十二岁开头就始终立下了要做圣人的志向,他的整个生命过程当中,就是他不断地寻求圣人之道的过程。所以在龙场这样一个特殊艰险,特殊困难的一个环境当中,他就想,圣人处此,当做何道。这个问题很重要,为什么重要?实际上阳明已经在把自己当做是圣人了,这是一种圣人心态的切入。正是因为如此,他不断地在琢磨这个问题,根据史料的记载,在一个月明的深夜,他突然感觉到一片光明,从他自己的心里头,油然升腾。他随即感觉到,自己的全部,都已经随着这片光明,和浩瀚的自然世界完全地融为一体了。一种无限的喜悦之情,也从他的心底涌起,他完全是忘乎所以地一声长啸。这声长啸,在安静的深夜,可以说是响彻云霄啊。三位随从早就已经睡着了,结果被王阳明这一声长啸从梦中惊醒,他们三个人都特别惊愕地望着王阳明,王阳明是满身大汗,但是脸上却露出特别喜悦的神态。这个情景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阳明先生特别真实而且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真相。死亡在他这里已经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龙场悟道,那么悟毕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其实悟这件事情并不玄乎,并不神奇。它是我们对一件事情不断地深化思索,还找不到门径,突然经过某种偶然大事的启发,或者说,某种生活现象的启迪,突然能够使我们打开了心胸,这就是一种悟的状态。阳明先生始终在深思关于死亡的问题,生命问题,他也始终在深思什么事圣人之道,龙场那样子一个特定的环境,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处在那样子特定环境下得特定的生命状态,成为他悟入圣人之道的一个契机。所以在他看起来,死亡并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恰好相反,死亡本身原本就是生命过程的一种构成,死亡也是一种生命大事,只不过是生命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大事而已。阳明既然已经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已经超越了死亡对他心灵的束缚,超出了死亡的阴影。它就更加真实而有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所以在他的眼睛里头原来龙场所看出去的一切都转变了模样。天上漂移着的彩云,天上的鸟、水里的鱼、绿色的山,青山绿水??这全部的一切东西都成了活泼泼的宇宙生命的呈现。

通过龙场悟道,王阳明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原来我们都把圣人之道当做是一种外在的东西去追求,似乎当做是一种东西在那里,我们要把它找到。现在阳明先生说,错,圣人之道,原本就在我的心里面,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有圣人之道,关键的问题仅仅在于你是否发觉了它。你只要把你心中的原有的圣人之道显现出来,你就是圣人。根据阳明先生的观点,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和世界上的人、事打交道。我们在打交道的过程当中,我们以一种什么样的心灵状态,去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件事情是特别重要的。不同的态度会直接打算我们和人和事打交道的结果。那什么叫做态度呢,态度实际上就是心灵状态,假如我的心,我的心灵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那么在我看出去可能这个世界也是狭隘的、是自私的、是灰暗的。假如我的心灵状态是宽敞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那么我的世界也会变得是宽敞的、是无私的、是光明的。在这个意思上面来说,如何实现心灵态度的转变就变得特别重要了。

中国古代有一部书叫做《列子》,《列子》里有一个故事,应当是家喻户晓,叫《疑人窃斧》:有那么一个人,他有一天丢了一把斧头,他就怀疑这个斧头是隔壁老张家的儿子偷的。所以他看这个隔壁老张家的儿子,看他说话的态度,看他走路的那个样子,怎么看都像

是一个偷斧头的人。过了没几天,他又从自己地里面又找到了那把斧头,回来再看隔壁老张家的儿子,这回怎么看怎么不像偷斧头的人。这个就是心灵态度打算我们的行为,打算我们和世界交往的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家也都知道,杜甫有一句诗很出名,叫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毫无疑问,通常状况之下,春天的花朵是给人愉悦之感的,我们大家看了都会很快乐,很漂亮,很好看,心情会很好。但是假如你恰好有难过事。你心情很糟糕,你处在哀伤之中,你看到的那个花朵唯恐也在像你一样掉泪。假如你在跟亲人别离,你看到鸟从树上飞起,也会想到别离。鸟从树上飞起,这件事情,在你看起来就是触目惊心的。这同样是我们的心灵态度可以打算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的世界观点的一个例子。

我们回忆王阳明在龙场的一个时期,讲到他的悟道。“龙场悟道”是阳明先生一生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大事之一。是他实现了自己的心灵转向,实现了自己心灵飞跃的一个重要大事。但是这一个大事我想表明三点:第一点,实际上“龙场悟道”不是突如其来的,是他长期以来,长期以来,他从小立下的圣人之志,追寻圣人之道,不断地对圣人之道的思索,寻求,在龙场这样一个特定的生存环境当中所达成的一个自然结果。第二点,因为龙场悟道,使他领悟到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使他摆脱了朱熹以来事物之中存在至理这样的一种观点。所以,也就是说,“龙场悟道”实际上标志着王阳明和朱熹真正在思想上开头分道扬镳的一个起点。第三点,正因为如此,“龙场悟道”作为一个思想成果,也是王阳明开头创立自己以心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一个开端。“龙场悟道”以后阳明还会在思想上,在理论上提炼他的观点,也同样会在实践上去贯彻他的思想。

致良知

平叛战斗结束以后。阳明先生不论是在赣州,还是在南昌。他始终没有停止他得思想活动。始终没有停止他得哲学思索。他一方面在处理着,地方的军政事务,一方面在与皇帝,包括皇帝四周的那些小人们周旋。另外一方面,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讲学。正是在这种生命经受着不断的磨难的过程当中,他再一次完善了他得思想,提出了良知学说。

正德十六年左右,他再赣州就开头宣讲他的良知之学。他有一个特别形象的说法,他说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定盘针。这个定盘针,我们之所以把它叫做定盘针,那是因为它能够真真实切地,实实在在地为我们指导方向。我们每一个人只要实实在在地根据我们内心的那个定盘针的指引去做事,我们就不会迷失方向。这个定盘针在阳明先生那里,就叫做“本心”。他也把它叫做良知。

阳明先生提出良知学说,代表着他思想进展的一个新阶段,代表着他思想进展的一个新的高度,也代表着阳明学的完成。他开头讲良知之后,在此后的全部生活过程当中,在全部他的讲学过程当中,从来没有离开“良知”这两个字。我们今日将阳明学,是离不开良知学说的,也因为良知学说在后代的流行,导致了中国思想进展格局的转变,所以讲到这一点呢,应当说阳明先生的良知学说,不仅对于他本人来说意义重大,而且对于整个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

我们可以简洁地回忆一下,阳明先生的思想过程,早在龙场的时期,在那么样子的一种特别条件艰苦,生资极度匮乏,时时面对生命死亡的状态当中,阳明实现了龙场悟道,实际上是实现了一种生命的境界的飞跃。他当时就已经领悟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那么也就是说,他始终在追寻着的圣人之道应当在什么地方?在内心,我们通常人,往往会把所

谓的圣人之道,把它当做一个东西,似乎我们要找东西一样,去查找它。在阳明先生看起来,那肯定是误入歧途的。龙场之后,他把自己龙场悟道的思想精髓概括为“知行合一”,开头特殊强调知和行的不行分别,把学问本身当做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把实践的过程还原为学问的形态,这个知行合一思想,在整个儒家思想当中来说,应当是有这个根基在的,本身就有根基在的,但是阳明先生很明确地把它提出来的,在整个江西,各种各样的政治军事事务的处理当中,他所秉承着的,或者说他所实践着的就是“知行合一”思想的精髓,他始终没有离开这一点。

我们也都还记得,阳明先生从小立志要做圣人的,他十一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圣人。当他龙场悟道之后,特别清楚地把圣人之学概括为心学。所谓“圣人之学,心学也。”圣学,在阳明看起来,那就是圣人之学,而在儒家的思想当中修身养性是极其重要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然后使自己到达一个圣人的境界。

讲到修身养性,在孟子那里,根据孟子的说法,我们必需是在实践当中,在不断地“动心忍性”当中,我们才能够是自己的心变得充足起来。我们自己内心的仁心充足,才有可能使我们真正到达一个崇高的道德的境界。什么叫做“动心忍性呢”?我们从阳明先生的生活事迹当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什么叫做动心忍性。比如说,阳明先生当时去平定朱宸濠谋反这个大事,他当时是一个过境官员的身份,他去平定朱宸濠的谋反,原本是,很坦率地讲,他甚至可以不管这件事情。但是他没有不管,而是竭尽他自己的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头,把这件事情平定了。平定完了以后,他没有受到任何奖赏。没有得到朝廷的承认,甚至还有许多人,把这件事情拿来,作为他谋反之罪,受到了各种各样的诬陷。对我们一般人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在阳明看起来,当然,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合乎他的心体原来的样子的。当我们每一个人处在阳明当年所处的那种非常纠结的,自己的内心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屈辱的,但是我们还能够不掺杂自我的任何的私心、私利、私欲,而是仍旧出以公心,根据自己本心所领悟到的那个样子去实践自己、实践公心、实践公义。这就叫做动心忍性。

正因为经过不断地动心忍性,阳明先生在自己的生活实践当中,领悟到一点:我们每一个人都原本都有一个自我的灵明,那就是我们的本心,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良知在。他曾经讲过一个意思,他说自从龙场之后,他所领悟到的圣人之道,就不出“良知”这两个字,只是当时点不出这两个字。只有经过朱宸濠大事之后,在那样字一种特殊纠结的内心的困苦当中,他才特殊地领悟到了“良知”二字。所以他不断地提过这个意思,“良知”是他自己百死千难,千难万险当中体会出来的,是自家爱护出来的。

那么什么叫做良知呢?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良知也就是我们的本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人的本质。简洁地来讲“良知”我们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点,良知永久存在。它是随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诞生而诞生的。那么也就是说,良知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人来说,它是先天的,所以良知就是我们的天德,就是我们的天良,它是永久存在不会被毁灭的。

第二点,良知永久知己知它。良知永久都知道它自己的存在,它也永久知道外面事务的存在。它永久是糊涂着的,我们平常说话,平常做事,良知都知道。所以它实际上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言行的内在监督者,它永久是常惺惺的。当阳明先生把这个思想告知他的同学们的时候,他的同学有一个问题,他说我睡着了,然后我就对外面的事务不知道了,没意识了,他说良知是不是也睡觉了,因为阳明先生老是讲常惺惺的嘛。阳明的回答特别风趣,他说我为什么喊你一声,你就醒过来呀?良知永久是不睡觉的。正因为良知永久是糊涂着的,所以哪怕你再睡着的时候,他也在糊涂着。我一喊你一声,阿三,阿三就醒过来。假如没有你那个良知,你还能醒过来吗?

第三点,良知永久能够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我们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说话,

我们做事,做得几分。你是尽心尽意去做的,还是假心假意去做的。你是为博得某种利益而去做的,还是真真实切地,你自己原来就要那么做的。旁人可能不肯定非常清晰,你自己会特别清晰。所以根据阳明先生的说法,我们每一个人,正因为有内在的良知,所以我们才真正会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事善的,什么是恶的。真正糟糕的问题不是在于良知不懂得推断,而是在于我们人不根据良知的教育去做。这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若是“知行合一”我们就不会犯错误了,只要听从良知的引导,我们就不会犯错误。给大家举个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例子。比如说,小偷要去偷东西,他知道不知道偷人家东西是不对的,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假如他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背着人?为什么要半夜三更?为什么不要让别人观察?那他为什么还要去做小贼呢?用阳明先生的观点来说,那就叫做知行不能合一。他没有听从良知的教育。假如听从良知的教育,那至少可以天下无贼呀!那还会有做小贼这样的事情?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每一个人实际上正因为我们都有良知在,所以,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是自己摆脱日常生活当中各种各样的私心、私利、私欲的束缚,而进入到圣人的境域。假如没有我们的良知我们怎么可能成为圣人呢?做么可能做一个真正道德高尚的人呢?根据阳明先生的观点,根据良知的教育去做,那就才叫做高尚,良知使我们变得高尚。

所以上面讲这三点,假如我们给它做一个很简洁的总结,那就是说,从第一点来说,它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做为人的存在的依据,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从第二点,良知不仅是自知,而且是能知,这个意义方面来说,它是我们学问的根源,是我们人有力量获得学问的依据,是理性的本源;从第三个方面,良知知善知恶,知是知非这一点来讲,它是我们每一个人之所以可能成为有道德的依据,它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正因为如此,它是我们的生命本源,是我们的理性本源,是我们的德性本源。所以阳明先生说,它,良知,才是我们真正的本心。

在阳明先生那里,“致良知”又是什么意思呢?在阳明先生的整个思想当中,“致良知”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个层面,我们刚刚有讲过,良知在我们每一个人那里都有的,但是它是很简单被遮盖住的。所以“致良知”的第一层意思,阳明先生就是教育我们,我们同样必需通过,自我的精神努力把遮挡   在我们良知上的那些“黑布”一层一层地把它剥掉,使良知显现它本有的光辉。举一个例子,或者说打一个比方,阳明先生也常常用这个比方。他说我们的良知就好比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它之所以能够照,是因为它原本是光明的。但是镜子长期长期地不用它,就会变得秀迹斑斑。锈迹斑斑的镜子,我们只能仍旧把它叫做镜子,它仍旧是镜子,但是它还能不能照啊?它已经丢失照的功用了。但是没有关系,我们磨,我们把这个锈迹斑斑的镜子上面的锈迹给它磨掉。镜子就会怎么样,就会恢复它原来的光明。它就仍旧可以照,一点都不亏欠。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致良知”第一件事就是要磨镜子,把遮挡   在我们本心上面的,各种各样的贪欲、私利、私欲等等,把它去除掉。这就是格物致知,这就是修身养性,这就是恢复本体,这就是“致良知”。通过这样子的不断地事上磨练,我们在实践当中,也就是在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我们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磨砺,不断地动心忍性,终究良知会显现它原有的光荣。而一旦良知出现它自己原有的光荣,同时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境界已经到了一个超越流俗的境界,这就是往圣人的道路上面靠近一步。请留意,“致良知”在阳明先生那里,它不是一个理论问题,完全是一个实践问题。“致良知”是肯定要体现在生活的实践过程中的。

阳明先生讲“致良知”的第二层内涵,那就是以前面一个为前提。我们使自己的良知显现在我们的内心,那你还要怎么样?你把它表现出来,用阳明先生自己的话说,就是要“致良知于事事物物”。我们人在日常生活实践当中,你不能说我有良知,我有良知,我的良知很光明。不够的,你必需拿出来,显现给我们看。那也就是说,你必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把自己内心,你通过我们前面讲的,磨镜子的那个功夫,所磨亮了的良知把它表现出来。“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就是正心,就是诚意,就是格物。因为在阳明看起

来,良知原来就知是知非,知善知恶,正好比镜子能照见一切事物一样。一切事物到镜子面前,镜子显现一丝一毫都不差,就是它事物本身它原来的样子。所以阳明先生说,我们一旦能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实实在在地去“致良知”,那么我们生活当中,我们所从事的一切事物,我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就能够还原它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这是“致良知”的第二层意思。

不论从那个意思上面来说,知行合一在阳明先生那里,都是作为一条最根本的原则被强调的。从前面来说,实际上,是自己的良知呈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你毫无疑问,你必需是自我担当的,其他任何人都帮不了你的,必需是自我担当的。它是自我的一种内在的意识活动。知就是行,在这个意义上面来说,阳明先生经常说,知行合一,原来体段也是如此。从第二个意思上面来说,我们把良知至于事事物物,因为人是要在生活的过程当中,无非两个打交道,我们和人打交道,我们和事打交道,无非是打交道。所以正是在这个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事物来到我的面前,但是假如说我的心,根据阳明先生的观点,假如我的心是被各种各样的私欲、私利所蒙蔽着的,你能去恰当地处理来到你面前的各种事物吗?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假如我们致良知,我们以一个光明的心体,坦荡的态度去对待来到我面前的各种事和物,事事物物就能够根据它自己的原来的样子,该当如何便是如何。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这一点太重要了。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之所以有各种不道德的事情,各种各样的违法乱纪,各种各样的坏人坏事,关键问题在哪?仅仅在于每一个人不懂得去正视自我内心的良知,不懂得在生活当中,把我们内心所体认到的,真、善、美表现出来,如此而已。所以在阳明先生看起来,假如真正坚持知行合一,我们就能够把我们的良知贯彻到我们的生活实践当中。这样子,才能够使我们真正通达于一个圣人的境界。

王阳明常常讲的四个字,是“心外无物”,也常常说,“无心外之物”。关于这一个说法,始终引起我们的误会,我们通常会觉得,一个事物它是存在于我们的心外的,也就是所谓的客观的。这种事物存在的客观性,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毫无疑问,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是这样子的。但是,从另外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