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实习教学手册_第1页
儿科护理实习教学手册_第2页
儿科护理实习教学手册_第3页
儿科护理实习教学手册_第4页
儿科护理实习教学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篇

一、小儿年龄分期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为止,共40周。

2.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天。胎龄满28周至出生后7足天,称围生

期。

3.婴儿期:出生后到1周岁;第一个生长高峰。

4.幼儿期:自满1周岁到3周岁。

5.学龄前期:自满3周岁到6~7岁。

6.学龄期:自6~7岁到进入青春期前。

7.青春期:以性发育为标志进入青春期,一般女孩从11-12岁开始到17~18岁,男孩从

13~14岁开始到18-20岁;第二个生长高峰。

二、儿童生长发育规律

1.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体重和身高的增长在生后1年,尤其是生后3个月最快,第

1年为省后的第一个生长高峰;第二年以后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致青春期又迅速加快,出现

第二个生长高峰。

2.各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最晚。

3.生长发育顺序性,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

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或规律。

4.生长发育个体差异。

三、体重

1.足月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

男婴:3.3kg±0.4kg

1

女婴:3.2kg±0.4kg

出生3月末体重约为出生体重的2倍,12月时为出生体重的3倍,2岁时约为出生体重

的4倍

2.体重计算公式

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体重(kg)=6+月龄x0.25

2岁至青春期:体重(kg)=年龄x2+7/8

3~12个月:体重(kg)=(月龄+9)/2

1~6岁:体重(kg)=年龄x2+8

7~12岁:(年龄x7-5)/2

四、身高(长)

1.3岁以下儿童应卧位测量,称身长;3岁以后立位测量,称身高

2.新生儿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身长75cm,2岁时身长85cm

3.身高计算公式

2~12岁身长(高):身高(cm)=年龄x7+77

五、头围

指自眉弓上缘经枕骨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是反映脑发育和颅骨生长的一个重要指标。出

生时平均33~34cm,1岁时约46cm,2岁时约48cm,15岁时54~58cm,基本同成人。

故头围测量2岁以内最有价值。

六、胸围

自乳头下缘经肩胛骨角下缘绕胸1周的长度,反映胸廓和肺的发育。出生时胸围比头围

小1~2cm,约32cm。1岁时胸围约等于胸围,1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1岁至青春期,胸

2

围超过头围的厘米数约等于儿童年龄减1。

七、骨骼发育

1.颅骨可根据骨缝及前、后因闭合迟早来评价颅骨的发育。颅骨骨缝出生时可略微分开,

3~4个月时闭合。前卤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其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在出生时

约L5~2cm,1-1.5岁闭合,最迟不超过2岁后因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

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生后6~8周闭合。前因早闭、头围小提示脑发育不良、小

头畸形;前因迟闭、过大见于佝偻病、甲减等;前因张力增加提示颅内压增高,而前卤凹陷

则见于极度消瘦或脱水者。

2.脊柱新生儿时脊柱仅轻微后凸,3个月左右随婴儿抬头出现第一个弯曲——颈椎前凸;6

个月左右会坐时出现第二个弯曲——胸椎后凸;1岁左右开始行走时出现第三个弯曲——

腰椎前凸。

3.长骨干髓端骨骼融合标志着长骨生长结束,骨化中心出现的多少可反映长骨生长成熟程

度。出生时腕部无骨化中心,10岁时出全,共10个。

八、牙齿发育

人一生有两幅牙齿,乳牙(20颗)和恒牙(32颗)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月

2-2.5岁出齐,2岁以内乳牙的数目约为月龄减4~6,12个月后未出牙为乳牙萌出延迟。

乳牙萌出的顺序一般下颌先于上颌、

自前向后。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颗恒

压即第一磨牙,6~12岁乳牙按萌出

的先后顺序逐个被同位的恒牙代替,

12岁左右出第二磨牙,18岁以后出

第三磨牙(智齿X

3

1.6~7个月2.8~3b月3.10~12个月

九、生命体征

1.体温:能配合的年长儿可测口温,375C以下为正常,小婴儿可测腋温,36~37。(:为正常,

肛温较准确,36.5~37.5。(:为正常,不适合腹泻患儿。

以口温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37.3~38℃

中等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2以上

体温超过39P可选用局部冷疗,超过395C选用全身冷疗。小J斤可选用酒精擦拭。小

儿可用的口服退热药只有布洛芬及对乙酰氨基酚。

2.呼吸和脉搏

年龄呼吸(次/分)脉搏(次/分)呼吸:脉搏

新生儿40-45120-1401:3

1岁以下30-40110-1301:3~1:4

1~3岁25-30100-1201:3~1:4

4~7岁20-2580-1001:4

8~14岁18-2070-901:4

4

应在患儿安静时测量,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过快不易看清者可用听诊器听呼吸音

计数,年幼儿腕部脉搏不易扪及,可计数颈动脉、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也可通过心脏听诊

测得。

小儿体温每升高1℃,脉搏可增加20次/分。

3血压

根据患1怀同的年龄选择不同宽度的袖带,宽度应为上臂长度的1/2~2/3,袖带过宽测

出的血压较实际值第,袖带过窄测出的血压较实际值高。

小儿血压计算公式:收缩压(mmHg)=80+(年龄x2),舒张压为收缩压的2/30

十、体液平衡

1.儿童每日需水量

年龄(岁)需水量(ml/kg)

<1120-160

1~3100-140

4~970-110

10-1450-90

2.等渗性脱水的临床表现及分度

6S中度中度

失水占体重比例(ml/kq)<5%(30~50)5%~10%(50~100)>10%(100~120)

精神状态稍差或略烦噪萎靡或烦躁不安淡漠或昏迷

皮肤稍干、弹性稍差干、苍白、弹性差干燥花纹弹性极差

黏膜稍干燥干燥极干燥或干裂

前因和眼窝稍凹陷凹陷明显凹陷

眼泪有少无

口渴轻明显烦渴

尿量稍少明显减少极少或少尿

四肢:/日nn稍凉厥冷

周围循环衰竭无不明显明显

5

3.不同脱水的鉴别要点

等渗性低渗性高渗性

主要原因呕吐、腹泻营养不良伴慢性腹泻腹泻时补含钠液过多

水、电解质丢失比例水、电解质成比例丢失电解质丢失多于水水丢失多于电解质

血钠(mmol/L)130-150<130>150

渗透压(mmol/L)280-320<280>320

主要丧失液区细胞外液细胞内液细胞内脱水

临床表现一般脱水征(上表)脱水症+循环衰竭口渴、烦躁、高热、惊厥

4.补液原则: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宁酸勿碱

补钾四不宜:不宜过浓(浓度不超过3g/L\不宜过快(不超过L5~3g/h\不宜过多

(不超过3~6g/dI不宜过早(见尿补钾)

5.小儿少尿依据

新生儿:<100ml/d

婴儿:<200ml/d

幼儿:<300ml/d

年长儿同成人:<400ml/d

或:年龄小于12岁,体重低于40kg的小儿

少尿:<lml/kg.h

无尿:<0.5ml/kg.h

6.液体疗法的定量、定性、定时

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

轻度脱水30~50ml/kg

10-40ml/kg

定量中度脱水50〜100ml/kg60-80ml/kg

(30ml/kg)

重度脱水100~150ml/kg

低渗性脱水2/3张

定性等渗性脱水1/2张1/3~1/2张1/4-1/5张

高渗性脱水1/3~1/5张

于8~12小时内输入在补完累积损失量后的12-16小时内

定时

(每小时8~10ml/kg)输入(每小时5ml/kg)

6

总的来讲,第1天补液总量为:轻度脱水90~120ml/kg,中度脱水120~150ml/kg,

中度脱水150~180ml/kg。第2天以后的补液,一般只补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于

12-24内均匀输入,能口服者应尽量口服。

十一、新生儿

1.足月儿: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

2.早产儿:胎龄<37周的新生儿

3.过期产儿:胎龄242周的新生儿

4.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为2500g~4000g的新生儿

5.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者。其中,体重<1500g者又称极低出生体重儿,<

1000g者又称超低出生体重儿。低出生体重儿一般见于早产儿和小于胎龄儿。

6.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90百分位者

7.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儿。胎龄已足月而

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称足月小样儿

8.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平均体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儿

9.高危儿:母亲异常妊娠史的新生儿、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

十二、几种常见的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

1.生理性黄疸:有的新生儿生后2~3天内出现黄疽,4~5天达高峰,黄疽轻重不等,足月

儿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这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生成较多,运转胆红素的能

力不足,肝功能发育未完善,以及肠肝循环的特性等特点,不能及时将它排出体外造成的。

这不是病,一般不需治疗。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上限值,即足月儿<205.2pmol/L/

(12mg/dl)和早产儿257pmol/L/(15mg/dl\

2."螳螂嘴"和"马牙"新生儿面颊部有脂肪垫,俗称"螳螂嘴”这种结构便于吸牢乳头,

有利于吸吮动作的进行。婴儿出生不久,新生儿上腭中线和齿龈边缘上常有黄白色小斑点,

7

称为上皮珠,俗称"马牙、它实际上是牙齿的奠基者,是无生命的东西,可慢慢消失,小

儿无任何不舒服感觉。千万不能强行割螳螂子和擦破马牙,这样可引起严重感染,导致败血

症,危及婴儿生命。

3.乳腺肿大新生儿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孕激素、生乳素和催产素的影响,在生后3~

5天,部分新生儿无论男女都可出现乳房肿胀,有的还会分泌乳汁。一般2~3周内消退,

不要挤乳头,以免感染。

4.假月经有些女婴生后5~7天,可出现大阴唇轻度肿胀,或阴道流出少量粘液及血性分泌

物,可持续1周,称之为假月经,这是由于母亲体内雌性激素在孕期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生后突然中断所致,不必作任何处理。

5.生理性体重下降婴儿初生头几天由于吃奶少,要排出胎便及小便,呼吸较快,再经肺及

皮肤蒸发的水份,生后2~3天会出现体重下降(低于出生体重),一般不超过10%,约10

天左右恢复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6.粟粒疹:新生儿生后三周内,可在鼻翼、鼻尖、面颊部长出细小的、白色或黑色的、突出

皮肤表面的皮疹,系新生儿皮脂腺功能未完全发育成熟所致,多自行消退,一般不必处理。

7.体温升高:出生后第2~5天,有时体温突然升到38~40℃,持续数小时,小儿除哭闹

不安外,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烧原因是环境温度过高或摄入水分不足所引起。新生儿出生后,

由于皮肤蒸发大量水分及大小便排出,使体内水分丢失较多,没及时补充水分。夏季室温过

高也能造戌脱水热,应立即补充水分,几小时后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

8

护理制度篇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

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护理分级方法

(-)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二)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三)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四)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护理分级。

二、护理分级依据和护理要点

(-)特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9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

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

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二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0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表1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

1进食1050/

2洗澡50//

3修饰50//

4穿衣1050/

5控制大便1050/

6控制小便1050/

7如厕1050/

11

8床椅转移151050

9平地行走151050

10上下楼梯1050/

Barthel指数总分:—分

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对应的得分上划"v"

表2自理能力等级

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

重度依赖总分“0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

中度依赖总分41~6。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轻度依赖总分61~99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无需依赖总分100分无需他人照护

注:依据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Barthel指数总

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护理直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一、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

二、处理医嘱及查对者,均须签全名。T

三、临时医嘱执行后,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四、长期医嘱执行后,要在执行单上签名并保留执行单。

五、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六、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

12

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甑;,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

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

一、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操作前核对时让患者或其家属

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PDA电子扫描。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床号、姓

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对新生儿及因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有陪同人员

时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过敏史。

二、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

得使用。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

忌。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三、摆药后需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

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

瓶。

五、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

六、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

好处理,并做好记录。

饮食查对制度

一、每日处理医嘱后,按护理单查对床头饮食卡、一览牌饮食标记。

二、发放特殊饮食时,应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以确认为

13

正确的患者发放特殊饮食。

三、患者进食时,查对饮食种类与患者的医嘱及病情是否相符。

输血查对制度

一、输血前须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

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破损X输血装置

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各项内

容。

二、两人核对无误后于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三、床边再次由两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床头牌及腕带,让患者或其家属

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手术查对制度

一、进行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接患者手术时,应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

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所带的术前、术中用药以及病历与资料等。

二、所有手术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信息依据,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

以确认患者身份。

三、查对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四、查对无菌包外、包内无菌指示卡是否符合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五、三方核查:手术麻醉实施前、切皮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实行“暂停核对",由

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三方核对患者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六、器械物品核对:手术开始前、体腔和深部组织手术关闭前后、手术结束后,均须核

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相符。

14

七、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必须详细核对各种标示内容及有效期。

八、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交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

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切除组织,填写病理标本袋标签待检。

供应室查对制度

一、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二、器械、敷料消毒灭菌完毕,要直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包外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完

整,并分类放置。

三、发放各类无菌用品时,要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包装完好性。

四、收回器械及代消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

护理人员值班与交接班制度★

一、各科室由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有效履行

职责。

二、根据科室情况实行APN或AN排班,在此基础上实施弹性排班,根据各时段工作

量变动情况合理调配本科室护理人员。

三、各科室需设立一线、二线听班,听班人员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一线听班在

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到位,二线听班1小时内至I」位。在突遇护理工作量骤增,本班护理人

员难以应对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立即启动一、二线听班,协助完成相

应工作,保证护理质量。

四、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进入病区,阅读交班记录及相关护理

文书。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五、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

班者共同做好交接后方可离去。各班必须写好交班记录,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

15

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六、实行床边交接班,交接不清不得下班。交班中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

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的问题或物品

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七、交班内容:

(一)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患者、

抢救患者、大手术后或有特殊检直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

(二)医嘱执行情况、各项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及后续工

作。

(三)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皮肤情况,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

情况。

(四)备用、贵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

毒化学品(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的数量,器械、仪器的数量、功能状态等。

(五)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查看各项工作的

落实情况。

八、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当日当班护理人员均应准时到会,认真听取夜班交班

报告,交接内容及要求如下:

(-)夜班护士汇报患者情况,对危重患者要重点交接,汇报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二)护士长布置当日重点工作,传达各项会议精神。

(三)在保证交班质量的基础上,晨会交班应于15分钟内结束,小讲课日时间可适当

延长,但不应影响正常护理工作。

九、遇有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交接班:

(-)遇紧急情况或抢救时(可在紧急情况或抢救结束后进行交接班\

16

(二)交班或接班人员任何一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交接班时。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一、标本采集与送检

(-)患者输血种类及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

(二)根据医嘱打印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条形码,采血前须向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核对

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及住院号)与试管条码信息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按要

求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三)采集时每次只抽取一位患者的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需采集两

人以上的血标本时,要严格查对,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标示清楚,明确区分。

(四)标本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对试管信息及相关申请项目进行逐

项核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字。

二、取血

(一)患者需要用血时,由主管医师开具处方,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携带处方及取血

专用箱到输血科取血。

(二)取、发血双方必须认真核对:

1.核对输血记录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床号、血型、供血者血型、

血袋条码、血量及血液成分类别。任何一项不符不交不接。

2.核对血袋及血液外观,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交不接。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17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要查证的情况。

3.血液发回后不得退回。

三、输血

(-)取回的血制品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输注,不得自行贮存。

(二)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

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三查:查血有效期、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的各

项内容。

(三)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实验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头

牌、腕带,由患者陈述患者姓名、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身份,再次进行"三查八对"后,用符

合国家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于医嘱执行单上签名(有条件的可用PDA直接扫描输血

条码X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不能确认患者,须通过询问患者家属

及核对腕带进行确认。

(四)除生理盐水外,输血前和输血过程中,不得向血液内加任何药品。

(五)输血时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

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

(六)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输入速度宜慢,观察15

分钟无不良反应,再根据病情及血液种类调节滴速。

18

(七)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

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达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其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

(八)若发现输血严重危害(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

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时,应按照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执行,并

及时规范记录。

(九)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防止发生

血液凝集现象。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二人查对制度。输血器连续使用4小时以上,

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

(十)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粘贴在病历中,血袋在输血完毕,血袋在2~6。。水箱至

少保存24小时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并有记录。将《输血记录单》及《输血观察记录单》存

入病历。

抢救工作制度★

一、抢救工作必须有周密、健全的组织分工。

二、参加抢救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三、抢救器材及药品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并有明显标记。抢救

物品受医院统一调配管理。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听从指挥,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医师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

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及时向医师提供诊断依据。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实施抢救措施,详细做好抢救记录。

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需当场复诵一遍,经医

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甑,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医师应及时据实补

19

全医嘱。

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接,各种抢救物品、器

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各种抢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以备再用。

八、抢救过程中未能及时记录的,护理人员应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完成记录。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支

一、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

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三、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四、认真、细致做好各项生活护理及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五、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并作相应记录。

六、做好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七、对需要他科提供护理帮助的危重患者,由所在科室向护理会诊专家库成员或护理部

提出申请,组织会诊。

八、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时,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抢救工作制度》,

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九、当危重患者需院内检查或转运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充分评估患者,备齐相应药品及物品,做好人力准备,有效应对意外发生。

(二)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做好保暖。

(三)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保持输液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扭曲、返流。

(五)在转运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六)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认真交接患者病情、注意事项等,填写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

20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对要求佩戴腕带的住院患者,确保腕带佩戴完好、信息完整。

二、在为患者进行各种操作、治疗、护理、检查和转运前,必须认真核对患者身份,应

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三、在核对患者姓名时,请患者自己说出姓名:昏迷、语言障碍等无法沟通的患者请家

属说出患者姓名,确保核对无误。

四、在各关键流程中,均有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具体措施及记录。

五、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识别时,实行双核对。

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全面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

修订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如下:

一、建立接获电话和网络通知的"危急值"登记报告记录本。

二、接获"危急值"网络报告后,由值班护士确认并接受信息,报告值班医生,及时处

理,值班护士将处理结果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复查者记录复查结果。

三、接受信息者将完整信息详细记录在"危急值"登记报告本上。

用药错误防范与处理措施

一、防范措施

21

1.严格落实查对制度,坚持“三查八对",严格检查药品质量。

2.用药前询问患者用药史和药物过敏史,倾听患者主诉,如有疑问,停止用药,再次查

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正确执行医嘱,准确用药,做到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正确的途径、正确的时

间和正确的患者,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

4.注射用药、外用药与口服药应分开放置,标识清晰。符合储存要求,原包装存放(使

用前不能去掉包装和标签).

5.高危药物,宜单独存放,有醒目标识。

6.加强学习与培训|,不断提高和更新临床药学知识,确保用药安全。

二、处理措施

1.发现用药错误后,立即停止药物的使用,报告医师和护士长,迅速采取相应的补救措

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

2.保存剩余药物备查。如患者或家属有异议,在医患双方在场时封存剩余液体,及时

送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完善各种记录。采取补救

措施过程中,尽量不惊动患者,避免正面冲突。及时电话上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4.妥当处理后,选择时机与患者和或家属进行沟通,争取其理解和配合。

5.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上报,科室及时讨论、分析,针对事件引发原因进行整改,

根据情节和对患者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上报科护士长、护理部。

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办法

一、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是指不符合常规护理和治疗预期结果之外所发生的非正常事件,包括护理差错及事故、

22

严重护理并发症(非难免压疮、静脉炎等)、严重输血、输液反应、特殊感染、跌倒、坠床、

管路滑脱、意外事件(烫伤、自杀、走失等)等情况。

二、不良事件分级

1.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2.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患者机体与功能

损害。

3.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

4.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未形成事实。

三、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配合医师及时采取

相应处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程度,并在护理记录单上真实记录相关病情变

化、处理及护理措施。

2.护士长应及时了解情况,于24小时内电话上报护理部并及时在护理单元内通报,以

引起每位护理人员的重视。护士长一周内组织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讨论,确定不良事件级别,

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对立即采取的措施、事件处理结果进行评价,同时制定整改措施,通

过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及时上报。

3.护理部主任仔细阅读报告表,每月对病区提出督导意见,评价整改效果。护理质量管

理委员会定期进行根因分析,寻找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系统改进,修订相关制度、流

程,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加强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加强对全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规章制度等,提高护理安全意识,营造非处罚性不良事件上报氛围,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

23

不良事件。

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当事人或病区,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2.对于主动上报他人(含院外)发生的不良事件的护理人员,应采取必要的保密措施,

并给予奖励。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者每次给予奖励。

3.如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相关人员不按规定及时上报或不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减少护理

不良事件的后果,医院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对责任人处以扣罚奖金或待岗、免职等处罚,并扣

罚护士长当月津贴及奖金。

24

应急预案篇

一、地震的应急预案

1、地震来临,值班人员应冷静面对,关闭电源、水源、气源、热源,尽力保障人员的生

命及国家财产安全。

2、发生强烈地震时,需将患者撤离病房,疏散至广场、空地。撤离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

意维护秩序,安慰患者,减少患者的恐惧。

3、情况紧急不能撤离时,叮嘱在场人员及患者寻找有支撑的地方蹲下或坐下,保护头颈、

眼睛、捂住口鼻。

4、维持秩序,保护国家财产及患者和家属的生命安全。

25

二、泛水的应急预案

1、立即寻找泛水的原因,如能自行解决应立即解决。

2、如不能自行解决,立即找维修科(电话8196),夜间可通知院总值班(电话8224)协

助找维修科值班人员。

3、协助维修人员的工作,白天可通知病室清洁人员及时清扫泛水,•夜间要主动将污水清理。

4、放置小心地滑标志,告诫患者及家属,切不可涉足泛水区或潮湿处,防止跌倒,保证

患者安全。

5、嘱行动不便的患者不要下地行走,避免滑倒。

26

三、火灾的应急预案

1、发现火情,立即呼叫周围人员,组成报警组、灭火组、疏散组、救护组

2、报警组立即拨打院内电话8110,并告知准确方位及燃烧物体。报告保卫处及上级领

导,夜间电话通知院总值班。报警后尽可能切断电源、撒出易燃易爆物品并抢救贵重仪器

设备及重要科技资料。保卫处拨打"119”报警。

3、灭火组根据火势,使用现有的消防器材和自来水进行灭火。

4、疏散组关好邻近房间的门窗,以减慢火势扩散速度。将较轻患者和家属撤离疏散到安

全地带,稳定患者情绪,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5、救护组负责危重患者的转运,并负责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处理。

6、组织患者撤离时,不要乘坐电梯,可走安全通道。叮嘱患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可能

以最低的姿势或匍匐快速前进。

27

四、停电和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电通知后,立即做好停电准备。备好应急灯、手电等,如有抢救患者使用电动力

机器时,需找替代的方法,维持抢救工作。

2、突然停电后,应急灯自动开启,及时了解查看病室中危重患者的情况及各种仪器设备

的运转情况,及时寻找电动力机器替代方法。

3、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平时应在机旁备有简易呼吸器,以备突然停电,立即将呼吸机脱开,

使用简易呼吸器维持呼吸。

4、及时与电工组联系,查询停电原因及停电持续时间,做好下一步工作准备。

5、维护病房秩序,组织人力保证患者医疗安全。

6、加强巡视病房,安抚患者,同时注意防火、防盗。

28

五、停水和突然停水的应急预案

1、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包括:

(1)告诉患者停水时间,协助患者备好饮用水。

(2)根据停水时间备好4吏用水和饮用水。

2、突然停水时,及时与维修科联系,协助其查找停水原因,尽快维修。根据情况及时

向有关领导汇报,夜间与院总值班联系。

3、加强巡视患者,随时解决患者饮水及生活用水需求。

29

六、使用呼吸机病人突然停氧的应急预案

1、使用呼吸机病人突然停氧,呼吸机报警,护士查看氧气表压力降至零,吸氧湿化瓶有

无气泡。

2、护士立即启用备用氧气筒。

3、值班护士立即通知供氧站及时查找原因,尽快维修,协调氧气筒的供应,保证患者用

氧。

4、通知医生,清醒患者做好解释及安抚工作。

5、密切观察患者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30

七、化学药剂泄漏的应急预案

1、当有不明液体喷溅到患者衣物时,马上将接触的衣物脱下,放在消毒液中清洗消毒。

2、溅到皮肤上时,在第一时间内用大量流动水冲洗,也可用棉花或吸水布吸干皮肤上药液,

千万不要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

3、通知医生并协助明确液体的性质,遵医嘱进行解毒处理。

4、及时向上级汇报,协助了解事情经过,制定相应措施,总结经验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31

八、失窃的应急预案

1、发现失窃,保护现场。

2、电话通知保卫处(电话:8826)来现场处理,夜间通知院总值班(电话:82241

3、协助保卫人员进行调查工作。利用录像尽早确定嫌疑人,并警示其他病区做好防范工

作。

4、维持病室秩序,保证患者医疗护理安全。

5.分析失窃原因,制定对策,防止再次被窃。

32

九、麻、精药品丢失的应急预案

1、发现麻、精药品丢失,值班护士白天立即通知护士长(夜间通知护士长和行政总值

班8224\

2、保护现场,报告保卫处(8826),用艮警。

3、值班人员详细记录药品丢失经过。

4、积极向保卫处、警察提供线索,协助调查。

5、所丢失的麻精药品按照医院规定的程序补齐。

6、护士长组织分析丢失原因,加强保管措施,及时更改保险柜密码,加强培训I,严防密

码外泄,防止再次被盗。

7、按照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流程上报,科室进行分析讨论、借鉴总结。

33

十、病房发现传染病患者时的应急预案

1、发现甲类或乙类传染病,在第一时间内通知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医务处、护理部、公

共卫生科等)。

2、根据传染源的性质,立即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3、条件允许时安置单人房间,若在同一病室注意保护同病室的患者。

4、患者应用的物品按消毒隔离要求处理,医疗用具专用。

5、医护人员按相应规定做好防护。

6、根据传染病分类及传播途径,必要时转传染病医院。患者出院、转出后,应按传染源

性质进行严格的终末消毒。

34

十一、患者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预案

1、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时,护士立即评估并给予紧急处理,建立静脉通路,监测患者生命体

征,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2、立即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

4、必要时联系麻醉科,做好气管插管准备。

5、必要时通知患者家属。

6、严格执行上报流程,立即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

按规定及时通知医务处、护理部或院总值班。

35

十二、患者跌倒/坠床时的应急预案

1、患者不慎跌倒/坠床,护士立即奔赴现场判断,同时马上通知医生。

2、对患者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患者意识等。

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伤残评定和制定治疗方案,加强病情观察和心

理护理,遵医嘱进行正确处理。

4、如病情允许,将患者移至抢救室或患者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