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复习纲要_第1页
儿科学复习纲要_第2页
儿科学复习纲要_第3页
儿科学复习纲要_第4页
儿科学复习纲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科学复习纲要

PEDIATRICS概论pediatrics

Definition♦研究儿童健康,生长发育规律、营养、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等。

Duty

1,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降低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

2,预防为主,消除各种致病因素

3,增强儿童体质,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Category:ClinicalPediartics;PreventivePediartics;DevelopmentalPediartics。

根据年龄分期

1,胎儿期fetalperiod精卵结合----出生。从受孕到分娩共280天。

胚胎期embryodevelopment-胎儿期gestationalage足月儿terminfant

Keypoint孕期保健。

2,新生儿期neonatalperiod出生脐带结扎生后28天。

围产期(perinatalperiod):胎龄满28周(体重》1000克)出生后7足天。

Keypoint:PerinatalmortalityNewbornscreeningo

3,要L期infancy出生1周岁。Keypoint:Breastfeeding;Nutritionguide;Vaccine;

Earlyeducation.,

4,幼儿期:toddler,sage1岁3岁。Keypoint:Accident;Infectiousdisease;

四病防治:肺炎;腹泻;佝偻病;贫血。

5,学龄前期:Preschoolage3~7岁Keypoint:Kindergartenlife»

6,学龄期:schoolage从入小学起(6~7岁)到青春期(12~14岁)开始之前。

Keypoint:studyhandicap。

7,adolescence青春期:男13~20岁,女11~18岁。

Keypoint:AdolescenceMedicine。

生长发育:growth&development

生长:指各器官、系统、身体的长大,形态的变化。有相应的测量值,即有量的变化。

发育: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分化与成熟,是机体质的变化,包括情感-心理的发

育成熟过程。

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影响因素:遗传、性别、内分泌、孕母状况、生活环境、营养、疾病;追赶生长(catch-up

grow山)。

判断生长发育的指标:-体格生长;-神经精神发育。

体重:(bodyweight):反映生长和营养状况,计算药量和输液量;出生体重生理性体重

下降•

1岁以内前半年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X0.7;后半年体重(kg)=6+月龄X0.25;

2~12岁体重(kg)=年龄X2+8。

身长(高)(bodyheight):反映骨骼发育指标。2~12岁身高(cm)=年龄X7+70

第1年头部生长最快,青春期身长增长以下肢为主。

头围(headcircumference)反映颅脑发育程度,在2岁以内测量最有价值。

胸围(chestcircumference)反映肺、胸廓、肌肉及皮下脂肪发育

头颅骨发育:前冈(Anteriorfontanel):两顶骨和额骨间形成的菱形间隙。

意义:过大、早闭、迟闭、膨隆、凹陷

后囱(Posteriorfontanel):两顶骨和枕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

脊柱发育:3个月:抬头,颈后肌;脊柱弯曲:颈曲(颈部脊柱前凸)。

6月:坐;腰肌;脊柱弯曲:胸曲(胸部脊柱后凸)。

12个月:走;下肢肌;腰曲(腰部脊柱前凸)。

生长发育:骨龄(boneage)腕部10个骨化中心卜9岁的数目=岁数+1。出生后的

骨化中心的出现顺序:头状骨、钩骨(3个月左右)、下梯骨甑(约1岁)、三角骨(2-2.5

岁)、月骨(3岁左右)、大、小多角骨(3.5-5岁)、舟骨(5-6岁)、下尺骨箭(6-7岁、豆

状骨(9-10岁)。

牙齿的发育

乳牙(deciduousteeth):20个。2岁以内乳牙数目=月龄-4~6。通常2.5岁出齐

恒牙(permanentteeth):32个。

脑和脊髓的发育特点:

•神经纤维髓鞘发育不完善;•神经活动由皮质下中枢调节

•生长期脑组织耗氧多;•脊髓髓鞘下端位置偏低。

感觉发育:视、听、味、嗅、皮肤感觉、知觉。

神经反射:先天性反射:生理反射;条件反射;病理反射。

运动能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一般发育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不协调到协调;由粗到细;由正面动作到反

面动作。

语言能:应物能:应人能。

心理行为:Attentionandmemory;♦Thinking;♦Emotion;♦Will;♦Character

智能发育筛查:丹佛发育筛查试验(DDST)。新生儿行为测定。

课后要求掌握的英语词汇:pediatrics♦perinatalPeriod♦fetus♦newborn&

neonate♦infancy♦toddler♦adolescence♦anteriorfontanel♦boneAge

要求掌握内容

♦小儿的年龄分期及其特点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小儿体重、2~12岁小儿身长的计算公式,头围、胸围和前肉、乳牙、骨骼,发育各项指

标的正常值、测量方法和意义

♦神经精神发育规律

♦大运动发育的基本过程。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RicketsofVitaminDdeficiency

1、佝偻病是怎么回事?

2、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D?(D来源,病因,预防)

3、机体缺乏VD后会怎样?(D作用,机理)

4、出现哪些症状及体征时要考虑佝偻病(临床表现)?如何诊断?

5、佝偻病如何治疗?

6、低钙惊厥的原因、机理、表现与治疗?维生素D中毒的诊断与治疗

定义:VitD缺乏引起的钙磷代谢异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造成以骨骼损害为主要表

现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典型的表现长骨干雕端和骨组织矿化不全。VD不足使成

熟骨矿化不全,表现为骨质软化症osteomalacia。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包括VD2(麦角骨化醇)和VD3

(胆骨化醇)两种。前者存在于植物、鱼肝油、肝、蛋、乳中,后者为人体或者动物皮肤中的

7-脱氢胆固醇经过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维生素D在体内必须经过两次羟

化作用后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首先经肝细胞25羟化前第一次强化,称为25-(OH)D3,

是循环中VD的主要形式。与a球蛋白结合被转运到肾脏,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的

1-a羟化酶的作用下再次羟化,生成具有很强生物学活性的1,25(OH)2D3。

病因学:

•日照不足:冬春,北方,户外,污染,玻璃,衣服,防晒霜,皮肤色素

摄入不足:配方奶400u/L,母乳12-60u/L母缺VD(胎盘转运少,母乳含D少)

•需要量增加:早产,双胎,生长快

•疾病影响:肝、肾、肠、胆,(脂溶性)

・药物影响:抗惊药,皮质激素

VD的生理作用

1,促进小肠粘膜稀薄啊合成特殊的钙结合蛋白CaBP,增加肠道钙的吸收,磷吸收也

伴之吸收增加。

2,增加肾近曲小管对于钙、磷的重吸收,特别是磷的重吸收,提高血鳞浓度,利于骨

的矿化。

3,对骨骼钙的动员:与甲状旁腺协同使破骨细胞成熟,促进骨重吸收,旧骨中钙盐释

放入血;另一方面在钙磷正常时,促进骨样组织成熟和钙盐沉积。

另外还可以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免疫调控过程。如胎盘、甲状旁腺、胰腺、胃、

脑等器官。

维生素D代谢的调节。

1,自身反馈作用,1,25(OH)2D3的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以抑制25-(OH)D3

在肝内的羟化、1,25-(OH)2D3在肾脏羟化过程。

2,血钙、磷与甲状旁腺、降钙素的调节。钙不足时,PTH分泌增加可以使破骨细胞活

动增加,使血钙升高。低血磷可以直接促进1,25-(OH)2D3的增加,高血磷则抑制其合

成。

佝偻病可以看成是机体为维持血钙水平而对骨骼造成的损害,通过甲旁亢作用,和使肾

小管重吸收磷减少而造成的低血磷造成骨矿化受阻,成骨异常,骨皮质被骨样组织所替代。

临床表现

1,初期(早期)多在六个月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症状:易惊、烦燥、夜啼、多

汗。体征:枕秃

X线:正常或临时钙化带模糊,干箭端稍宽

血生化:Ca正常,P正常/稍低,CaXP30-40,ALP稍高,

BALP(骨碱性磷酸酶)增高,25(OH)D3(10~50ug/ml)下降。

BALPW200U/L正常BALP200-250U/L可疑

BALPN250U/L确诊

2,活动期(激期)年龄:3个月-2岁。神经症状(易惊、烦燥、夜啼、多汗)加以

下表现

骨骼改变:

1,头部颅骨软化Craniotabes。臀形、鞍形颅前囱过大,囱门边软,迟闭。乳

牙萌出迟

2J螂肋骨串珠RachiticRosary肋膈沟(赫氏沟)Harrisongroove肋外翻鸡

胸、漏斗胸。

漏斗胸程度划分:测量漏斗胸:长X宽X深度

轻度——3X3X0.5cm中度——4-5X3~4X1.0cm

重度——6X5X1.5~2cm

须除外先天性漏斗胸赫氏沟及漏斗胸重者影响呼吸功能。

3,四肢手、脚镯“X”“O”形腿。立位两足跟靠拢,测两膝间距离

<3cm轻度3~6cm中度>6cm重度

4、脊柱后凸、侧弯,骨盆变化

二)肌肉关节松驰:头颈无力,抬头、翻身、坐、立、行落后,蛙腹

三)神经系统发育迟滞语言发育,神经反射落后

四)X线:砺软骨增宽,临时钙化带模糊、消失,呈毛刷状,干饰端杯口状,骨密度降

低,易骨折

五)血生化血Ca降低,P明显降低,CaXP<30,ALP明显增高,BALP明显增

高,25(OH)D3下降。

恢复期:症状:逐渐恢复,消失。血生化:Ca,P正常,BALP恢复正常。X线表现:

临时钙化带出现,骨密度上升。

后遗症期:遗留骨骼畸形,无其他改变

活动期佝偻病据骨骼改变程度分三度(新标准取消分度)

轻度轻度骨骼改变:囱门边软,肋串珠,方颅、肋膈沟

中度明显骨骼改变:颅骨软化,肋串珠、肋膈沟、鸡胸、手脚镯;下肢畸形。

重度骨骼畸形明显:重度鸡胸、漏斗胸、四肢畸形、脊柱弯曲病理骨折

鉴别诊断:

1,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常隐,重型,血钙磷低,ALP高,PTH高,分两型

I型:1羟化酶缺陷,25D正常,1,25D降低,AA尿,糖尿,自发骨折,反复惊厥

II型:1,25D受体缺陷,25D升高,,1,25D升高升高。

2,家族性低血磷性佝偻病:X连锁,肾重吸收磷障碍,尿磷高,血磷明显低,血钙、

ALP正常。下肢畸形,生长迟缓,骨折。

3,肾小管酸中毒:小管泌氢不足,尿钾钠钙多,低钠、低钾、脱水、代酸、高氯,碱

性尿,肾结石,生长迟缓,佝偻病,肾功损害

4,肾性佝偻病:慢性肾损害,血钙低,磷、ALP高,BUN高,发病年龄偏大。

5,肝性佝偻病:肝损害,肝酶高。

6,范可尼综合征:常隐,钙回吸收障碍,多尿、脱水,代酸,血高氯、低钾、低磷,

钙正常或低,尿糖阳性血糖正常,尿AA高而血AA正常。

治疗:VitD

初期10-15万U/月2000~4000U/天X30天15万U/月X1月

激期30~60万U1万~2万U/天X30天30万U/月义1-2月

恢复期预防量

常用VitD制剂

乳剂:英康利(VD30万iu/支(8ml/支),用于治疗。

胶囊:贝特令(VitA/D1800/600iu、DHA15mg/粒

伊可新(VitA1500/2100iu,VitD500/700iu)

只用于预防

丸剂:VitDlOOOOiu/丸

合理应用,避免VitA、VitD中毒,VA:VD应为3:1

钙剂:元素钙100~200mg/天餐时或后,分次服(1次服2g吸收14%,分4次服29%)

选择时考虑:含钙量,吸收率,溶解度和片剂的崩解度,酸碱度,口感,价格比

注意副作用:便秘,过量干扰锌、铁、铜、镁的吸收(钙、锌、铁服用间隔3小时),

肾结石(新的诊疗标准:奶量足者不需另补钙)

Prophylaxis预防

胎儿期

新生儿期:生后两周开始添加VitD,每天口服400~800IU

婴儿期:每天VD400-800IU,

一岁以后夏秋晒太阳,冬春季服VD

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维生素D中毒:

•VD中毒剂量:个体差异大,2-5万U/日,连续数周或数月,敏感者4000U/日,连

续1-3月。

•危害:持续高血钙,钙沉积于肾致肾损害,脑、心、大血管、软组织、皮肤出现钙

化灶。

•表现:早期轻症为低热、烦躁、恶心、厌食、吐泻、便秘、烦渴、无力。晚期重症

为高热、多尿或少尿、脱水、电解质紊乱、嗜睡、昏迷、抽搐,血BUN高,尿蛋白、

RBC管型。甚至肾衰死亡。

•诊断:VD过量史,血钙>12mg/dl,25OHD>50ug/L,X线示骨质改变。

特殊类型佝偻病包括:1,先天性佝偻病新生儿;2,晚发型佝偻病大于5岁的儿童。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TetanyofvitaminDeficiency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伴发症状之一。

维生素D缺乏,血钙降低,甲状旁腺代偿不足时,低血钙不能恢复,总血钙

<1.75-1.88mmol/L(7-7.5mg/dl),或离子钙<1.0mmol/L(4mg/dl)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出

现全身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多见于6月以下婴儿。

影响血清钙离子浓度的因素:1,钙离子浓度与氢离子成正比,与碳酸氢根、磷酸氢根

成反比。

血pH:pH高时,离子钙降低。如纠正酸中毒时。

血浆蛋白浓度:蛋白结合钙,如营养不良输白蛋白时。

血磷浓度:血磷增加,血钙离子减少。如发热、感染、饥饿时。

促发因素:

①春夏季阳光充足、维生素D治疗佝偻病使钙沉积于骨骼,但肠吸收钙相对不足致低血钙;

②早产儿易致低血钙:

③含磷过高的奶制品致高磷、低钙血症;

④长期腹泻或慢性病,维生素D和钙吸收减少。

ClinicalManifestation临床现象:典型发作:血清钙<1.75mmol/L。

Convulsion惊厥:全身发作,持续短,数秒钟至数分钟,抽后意识恢复,精神萎靡而

入睡,醒后活泼如常,发作次数可数日1次、或1日数次甚至数10次;

Tetany手足抽搐::较大婴、幼儿,手足强直痉挛,手腕屈曲、手指伸直、拇指内收掌

心;踝关节伸直,足趾同时向下弯曲

Laryngospasm喉痉挛:婴儿多见,喉部肌肉及声门突发痉挛,呼吸困难,可突然窒息、

严重缺氧甚至死亡。

无热惊厥为最常见。

隐匿型:血钙1.75-1.88mmol/L«可以引起以下体征:

Chvostek征(面神经征):轻击额弓与口角间的面颊部引起眼睑和口角抽动,新生儿可

假阳性;

腓反射:骤击膝下外侧腓神经--足向外侧收缩;

Trousseau征(陶瑟征):袖带包裹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5分钟之

后该手出现痉挛状。

诊断:

婴幼儿突发无热惊厥,且反复发作,发作后神志清醒而无神经系统体征,应首先考虑本

病;

有维生素D缺乏的病史可助于诊断。

总血钙<1.75-1.88mmol/L,离子钙<1.Ommol/L可确诊。

鉴别诊断:

1,低血糖症:清晨空腹,进食不足,严重惊厥后转昏迷,口服或静注葡萄糖后立即恢

复,血糖<2.2mmol/L。

2,低镁血症:新生儿或小婴儿,触觉、听觉过敏,肌肉颤动,甚至惊厥、手足搐搦,

血镁<0.58mmol/L(1.4mg/dl)。

3,婴儿痉挛症:为癫痫的一种表现,起病一岁以内。突然发作,头及躯干、上肢屈曲,

手握拳,下肢弯曲至腹部,伴点头状抽搐和意识障碍,发作数秒至数10秒后自停:常伴智

力异常,脑电图有高辐异常节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颅内压增高体征和脑脊液改变。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间歇性惊厥或手足搐搦,几天或数周发作1次;血

磷>3.2mmol/L(10mg/dl),血钙降至1.75mmol/L(7mg/dl),碱性磷酸酶正常或稍低;颅骨X线

可见基底节钙化灶。

急性喉炎大多数伴有上呼感染感染症状,也可以突然发作,声音嘀哑伴有犬吠样咳嗽

以及呼吸困难,无低钙症状,钙剂治疗无效。

治疗:

1,急救处理:

①吸氧,呼吸道通畅,喉痉挛者必要时作气管插管。

②迅速控制惊厥或喉痉挛:安定0.1-0.3mg/kg静脉注射;10%水合氯醛40-50mg/kg灌肠

2.钙剂治疗:10%葡萄糖酸钙5-10ml加10%葡萄糖10-20ml,慢注(10分钟以上),

每日2-3次,连用2-3天

症状控制后改口服。

注意:注射过快一心跳骤停,皮下或肌肉注射一局部坏死。

3,维生素D治疗:搐搦停止后开始给小剂量VD。每日2000-5000IU口服;或补钙数

日后肌注VD20-40万IU。明显佝偻病者按常规治疗

预防: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KeyWords

RicketsofVitaminDdeficiency维D缺乏性佝偻病Cholecalciferol胆骨化醇(D3)

Calciferol麦角骨化醇Parathyroidhormone,PTH甲状旁腺素

Calcitonin,CT降钙素RachiticRosary佝偻病串珠

Craniotabes颅骨软化Harrisongroove肋膈沟

TetanyofvitaminDdeficiency维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Laryngospasm喉痉挛

思考题

1、佝偻病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2、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3、佝偻病的分期、分度4、佝偻病常见骨骼畸形的发生机理及危害

5、佝偻病的治疗6、低钙惊厥的原因及鉴别诊断

7低钙惊厥的处理原则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

新生儿窒息

Asphyxiaisdefinedsimplyasthefailuretoinitiateandsustainbreathingatbirth»

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者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

表现:呼吸—无、不规则、表浅

Hypoxia+Hypercapnia+Acidosis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酸中毒

Mayleadtoirreversiblebraindamage

病因:窒息的本质是缺氧,凡是影响胎盘或者肺气体交换的因素都可以引起窒息。可出

现于妊娠期,但大多数都出现在产程开始后。新生儿窒息多为胎儿窒息(宫内窘迫)的延续。

需要复苏的相关因素:

AntepartumRisks分娩前期;IntrapartumRisks分娩期诱因。

孕母因素1,母亲有慢性或者严重疾病,如心肺功能不全、严重贫血、糖尿病、高血压

等,2,妊娠并发症,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3,孕妇吸毒、吸烟、高龄、幼龄等、多胎妊娠

等。

胎盘因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老化等。

脐带因素:脐带脱垂、绕颈、打结、过短或者牵拉等。

胎儿因素:早产儿或者巨大儿;先天性畸形;功能感染;呼吸道阻塞等。

分娩因素:头盆不趁、宫缩乏力、臀位等。

病生理:窒息时候胎儿向新生儿呼吸、循环转变受阻。正常胎儿向新生儿转变的特征:

1,肺液从肺中清除;2,表面活性物质分泌;3,肺泡功能残气量建立:4,肺循环阻力

下降,体循环阻力上升,导致动脉导管和卵圆孔功能性关闭。

Neonatesmake3physiologicalchanges

Changingthecirculatorypattern;Ventilation/emplyinglungs;Maintainingthermoregulationo

胎儿期:胎肺扩张,肺泡内充满液体;肺小动脉关闭,流经肺的血很少;血液由肺动脉

动脉导管到主动脉。

出生时:血液由肺动脉-肺

由于呼吸暂停、呼吸力弱,无气体交换,导致肺泡萎陷、肺液滞留,导致缺氧、酸中毒,

导致肺灌注减少、比例失调,导致低氧和全身多脏器损害。可以导致酸中毒、糖代谢紊乱、

高胆红素血症、低钠血症(心钠素和ADH分泌异常,发生稀释性低钠血症;)、低钙血症(钙

通道开放、钙泵失灵、钙内流引起)等。

呼吸暂停:原发性呼吸暂停——及时给氧及必要的刺激,多能诱发自主呼吸

继发性呼吸暂停——对外界刺激无反应,必须正压人工通气

出生时无法判别,按继发性处理。

Clinicalmanifestation:

胎儿:宫内窘迫;出生时:新生儿窒息;生后:器官损害。

1,宫内窒息的表现:早期有胎动增加,胎心率2160次/min,晚期则胎心率减少,甚

至消失,胎心率V100.羊水胎粪污染。

2,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系统

出生后1分钟、五分钟、十分钟都需要测量

体征0分1分2分

呼吸无浅表,哭声弱(慢,不规则)正常,哭声响

心率(次/分)无<100>100

皮肤颜色青紫或苍白身体红四肢紫全身红

刺激反应无反应有些动作哭,喷嚏

肌张力松弛四肢略屈曲四肢活动

Appearanceorcolor;Pulse(120-160);Grimace对刺激的反应(withcrying)

Activityormuscletone;Respiratoryeffort(40-60)

生后1、5、10分钟……评分;每5min评分1次,直至评分M8分

诊断:

♦Imin一诊断窒息有无、程度

■正常叁8分

■轻度窒息:4~7分

■重度窒息:0~3分

♦5min复苏效果

♦lmin=8分,后降襄6分也属窒息

需要客观评价:早产儿、失血性休克、中枢性抑制(母亲使用麻醉药、镇静药等)。

Apgar评分+血气分析可以提高准确性。

器官损伤:全身各器官缺氧缺血

早期一肺、肠、肾、肌肉、皮肤血管。后期一心、脑、肾上腺

器官受损:

1,呼吸:RDS、PPHN(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心血管:myocardialdamage

神经:HIE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仔脏:renalfunctionlesion

消化:necrotizingenterocolitis小肠结肠炎

代谢:abnormal中止

metabolism

新生儿复苏Neonatal

Resuscitation

新生儿复苏指南

NewbornResuscitation

Algorithm2010

1,复苏准备:1)高危因素

评估;2)训练有素人员(掌

握完整复苏技术:面罩气囊

给氧;气管插管;胸外按摩;

药物的使用技能)

3)必要的器械。

药品:

肾上腺素1:1000(每支

3ml或10ml)

纳洛酮0.4mg/ml

(每支2ml)

扩容剂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5%NaHCO3

复苏方案:airway;breathing;circulation;drugo

评价指标:仅用A肤色、P心率、R呼吸三项评估。

初步复苏:保暖;摆正体位;畅通气道;感觉刺激;

正压通气:密闭;氧气:21%~100%;频率:40〜60次/min

压力:20cmH2O,30~40cmH20»

Bagandmaskthemostimportanttoolinnewbornresuscitation

T-Piece

胸外按压:拇指法(Preferred);双指法。

按压部位:胸骨下1/3;乳头连线与剑突之间;深度:胸前后径的1/3。

频率:120次/min(HR90次,R30次);与正压呼吸3:1的比例

大呼:1-2-3-呼吸-1-23呼吸...。

D-drug肾上腺素1:1000(每支3ml或10ml)

纳洛酮0.4mg/ml(每支2ml)

扩容剂生理盐水

碳酸氢钠5%NaHCO3

肾上腺素1:10000(稀释10倍);静脉(首选)或气管内滴入;3〜5分钟可重复使用

3个30s后,

重新检查以下步骤有效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气管插管;肾上腺素

考虑是否有以下症状:低血容量;严重代酸。

复苏后观察:T、R、HR、Bp、尿量、肤色;NS症状;酸碱平衡、电解质、大小便、;

感染、喂养等。

本节重点:

❖掌握

■Apgar评分---内容、评分方法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复苏——方案、原则、评价指标

❖熟悉临床表现

❖了解

■复苏流程

■病因、病理生理

■影响预后的因素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Etiology同新生儿窒息产前50%;产后10%,产时40%。

新生儿因素

MAS、HMD、Apnea、休克、重度溶血。

Pathophysiology

脑血流改变;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氧自由基损伤;细胞内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作

用;神经细胞调亡。多种机制交互作用,导致脑损伤。

Pathology

脑水肿cerebraledema

选择性神经元坏死neuronalnecrosis

颅内出血intracranialhemorrhage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komalacia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

Clinicalmanifestation

❖意识状态

❖肌张力

❖原始反射

❖颅压高:前因张力高、惊厥、中枢性呼衰、瞳孔改变

r新生儿HIE临床分度|重度抑制

项目!轻度中度二重度

意识过度抑制交替嗜睡、迟钝昏迷

肌张力正常或增高减低松软或间歇增高

拥抱反射稍活跃减弱消失

吸吮反射正常减弱消失

惊厥无,有肌阵挛常有多见或持续状态

中枢性呼

无无或轻度常有,明显

吸衰竭

膜孔改变正常或扩大无或缩小不对称、扩大或

光反应消失

前囱张力正常正常、稍饱满饱满、紧张

病程及病状24h内明症状14天内消失症状可持续数周,

预后显,3d内消失可能有后遗症病死率高

预后好存活多有后遗症

Diagnosis

病史:宫内窘迫、生后重度窒息

体检:生后不久NS症状,持续24h以上

辅助检查:

实验室:血气、血糖、电解质、脑心肝肾功能

影像学:颅脑B超、CT、MRI

了解脑损伤——类型、程度、范围、演变

脑功能:EEG、诱发电位、多普勒超声

Treatment

原则:综合治疗、早治疗三支持,三对症。

维持良好通气、换气功能吸氧、纠正酸中毒。

维持脏器血流灌注HR、Bp,多巴胺、营养心肌。

维持血糖正常高值(5mmol/L)o

控制惊厥:苯巴比妥、安定

降颅压:甘露醇、速尿

消除脑干症状:纳洛酮

治疗:营养脑细胞、促代谢

1,6-二磷酸果糖;胞二磷胆碱;神经节甘脂;脑活素。

新生儿早期干预:智能发育干预。体能康复训练。

重点:

掌握临床表现、分度、诊断

熟悉病因

了解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治疗原则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是累及支气管壁和肺泡的炎症,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肺炎,2岁以

内儿童多发。系由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所致之肺部炎症。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以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其共同临床表现。

病因:美帝国主义、欧罗巴洲小儿肺炎以病毒为主,主要有RSV、ADV、流感以及副

流感病毒等;天朝等发展中国家以细菌为主,依次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流

感嗜血杆菌。

Clinicalmanifestation

(一)一般症状:

起病急,发热,热型不一,新生儿、体弱儿可无发热。

(二)呼吸系统:

1、咳嗽:初为干咳,逐渐加重,咳频繁,咳痰2、气促:呼吸加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

3、呼吸困难:鼻扇、三凹症、发组

4、肺部体征:初期可不明显;叩浊、呼吸音粗糙、固定的中小水泡音;轻症者只有肺

部症状和体征,重症者尚有其他系统损害。

(三)循环系统:1、心肌炎:心率快、心音钝、心律不齐、ECG改变

2、心力衰竭:

(1)心率突然加快>180次/分;(2)呼吸突然加快>60次/分;

(3)突然烦躁不安,发维明显,面色苍白发灰,指/趾甲微血管充盈时间延长;

(4)心音低钝,奔马率,颈静脉怒张;

(5)肝脏迅速增大;

(6)尿少或无尿,浮肿

出现前五项即可诊断心衰

(四)神经系统:

可出现烦躁、嗜睡、进而意识障碍、惊厥、呼吸不规律、前因隆起、脑膜刺激征、

瞳孔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五)消化系统:

轻者有消化不良;重者可有中毒性肠麻痹,消化道出血。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六)体液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七)DIC:

重症肺炎可合并DIC,表现为出血、栓塞、溶血、休克等。

病生理改变:

病原体侵入,机体免疫力下降——1.病原毒素、炎症产物——毒血症导致多系统损害。

2,肺部炎症,充血、水肿、渗出——导致换气障碍和通气障碍,一一导致低氧血症、代谢

性酸中毒、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等。1和2共同导致多系统损害。

多系统损害:

❖1,呼吸系统:

呼吸功能代偿:呼吸加快、加深,出现鼻扇、三凹症

呼吸功能失代偿:发州(SaO2<80%,还Hb>5g/dl)

呼吸衰竭:(PaO2<60mmHgPaCO2>50mmHg)

2,循环系统通过1)缺氧——肺小动脉痉挛导致的肺动脉高压、2)心肌缺氧、3)

中毒性心肌炎共同导致心力衰竭。

3,神经系统缺02、C02潴留、酸中毒—ATP生成减少、脑血管扩张——Na-K

泵功能减低,水、钠潴留;血管通透性增加-------脑水肿、颅压升高。毒素还可直接破坏

脑组织,引起中毒性脑病

4,DIC:缺氧、毒素的作用,使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消耗血小板、凝血因子,

引起DIC。

5,体液紊乱导致混合型酸中毒。由于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导致肾小动脉痉挛、ADH

分泌增加导致水钠潴留,钠泵失调,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SIADH«

肺炎的分类:

病理分类:1、支气管肺炎bronchopneumonia;2、大叶性肺炎lobarpneumonia

3、间质性肺炎interstitialpneumonia

病因分类:1、病毒性肺炎viralpneumonia

呼吸道合胞病毒(居首位),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

和ECHO病毒),巨细胞病毒,麻疹病毒,EB病毒,轮状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等

2、细菌性肺炎bacterialpneumonia

肺炎链球菌(最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流感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

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军团菌,百日咳杆菌,厌氧菌,L-型菌,结核杆菌等

3、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肺炎支原体(占10.8-21.9%住院肺炎患儿)

4、衣原体肺炎chiamydiapneumonia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

5、真菌性肺炎fungalpneumonia

白色念珠菌,隐球菌,曲菌,放线菌,夹膜组织胞浆菌,毛霉菌等

6、原虫性肺炎brotozoalpneumonia卡氏肺囊虫,溶组织阿米巴,弓形虫

7^螺旋体肺炎spirochetalpneumonia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

8、立克次体肺炎richettsialpneumonia贝氏立克次体,东方立克次体

9、非感染因素引起的肺炎:吸入性肺炎,嗜酸细胞性肺炎等

病程分类:1、急性肺炎:病程1月以内2、迁延性肺炎:病程1―3月

3、慢性肺炎:病程3月以上

病情分类:1、轻症肺炎:只有呼吸系统受累,未出现并发症,没有呼吸衰竭。

2、重症肺炎:呼吸衰竭、50%以上肺受累、多系统损害。

感染来源分类:1、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

2、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重度肺炎诊断标准为:

(1)婴幼儿:腋温》38.5℃,RRN7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胸壁吸

气性凹陷,鼻扇,紫绢,间歇性呼吸暂停、呼吸呻吟,拒食;

(2)年长儿:腋温》38.5℃,RR250次/min(除外发热哭吵等因素影响),鼻扇,紫

缉,呼吸呻吟,有脱水征。

WHO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防治规划指出,在肺炎的基础上出现:激惹或嗜睡、拒食、

下胸壁凹陷及发缙,则可诊断为重症肺炎。

极重度肺炎:肺炎患儿,至少出现以下一项:

中央性紫缗;拒食或水或呕吐任何东西

惊厥或嗜睡或昏迷;严重呼吸窘迫(点头呼吸)

并发症:三种并发症多见于金葡菌感染和某些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

脓胸(empyema)脓气胸(pyoneumothorax)

肺大泡(pneumatocele)

实验室检查:

(一)WBC检查:

细菌感染时WBC增高,核左移;病毒感染时WBC正常或降低,可见异常淋巴细胞

(-)病原学检查:

1、病毒分离2、细菌培养

3、特异抗原和抗体的检查

(三)非特异性检查:

C反应蛋白(CRP):细菌感染时升高

X线检查:肺纹理增重小斑片影融合成大片影肺气肿肺不张胸腔

积液。

支原体可以有冷凝集试验》1:64参考价值大。另外就是IgM、IgG抗体的测定。

诊断:肺炎的典型表现: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肺部固定的小水泡音

鉴别诊断:1、急性支气管炎

2、肺结核3、哮喘4、支气管异物

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隔离,合理饮食

(二)病原治疗:

1、抗生素:革兰氏阳性球菌一青霉素、大环内酯类、一代头抱菌素

革兰氏阴性杆菌一氨基式类、三代头抱菌

支原体、衣原体一大环内酯类

2,抗病毒治疗:病毒映、干扰素、丙种球蛋白、中药

(三)对症治疗:

1、氧疗:2、雾化吸入:祛痰解痉

3、镇静:4、纠正体液紊乱:

四)、纠正心衰原则:强心,利尿,扩血管

1,强心:地高辛中效毛地黄制剂

化量:口服量<2岁0.05~0.06mg/Kg>2岁O.O3~O.O5mg/Kg

静脉量=1/2~1/3口服量首剂给予1/2化量,余量分两次,间隔6~8小时进入

维持量=1/5化量达到化量12小是后给予

2,利尿:使用快速利尿剂,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前负荷

速尿1〜2mg/Kg/次

3,扩血管:酚妥拉明,疏甲丙脯酸,硝普钠等

(五)糖皮质激素的应用适应症:

1、中毒症状严重;2、严重喘憋;

3、有中毒性脑病,脑水肿,休克,呼衰;4、胸膜渗出。

(六)并发症的治疗

1)心力衰竭吸氧、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常用酚妥拉明)。

2)合并中毒性脑病脱水、改善通气、扩血管、止痉、糖皮质激素、促进脑细胞恢复。

3)SIADH限制水乳两,补充高渗盐水。

4)脓胸、脓气胸应该及时穿刺引流。

5)并存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及时治疗。

生物制剂还可以用丙种球蛋白,如RSV-IgG400mg/Kgdo

几种不同病原所致肺炎的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pneumonia

2、腺病毒肺炎Adenoviruspneumonia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pneumonia

1,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

2,季节性:冬春季;3,婴幼儿

4,喘憋严重5,病程:1周-10天

3、肺炎球菌肺炎Pneumococcalpneumonia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

4、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alpneumonia

5、革兰氏阴性杆菌肺炎Gram-negativebacillarypneumonia

6、月市炎支原体月市炎mycoplasmapneumoniaepneumonia

7、衣原体肺炎chiamydiapneumonia

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pneumonia

病原:肺炎支原体

季节性:秋冬季,全年散发各年龄

临床特点:1.热型不定,热程长2.咳嗽重,体征不明显3.可有其他系统损害4.病

程2-4周

X一线:肺门阴影增浓小叶肺炎改变间质肺炎改变均一的实变影

冷凝集试验>1:32,IgM抗体检测阳性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程不少于2—4周

重症支原体肺炎:

小儿呼吸系统特点

1,上呼吸道鼻:腔短,无鼻毛,后鼻道狭窄。鼻窦:与鼻粘膜相连续,窦口大。咽

部:狭窄垂直。扁桃体:4-10岁发育高峰。咽鼓管:宽、短、直、水平位。喉:

漏斗状,腔狭窄,软骨柔软。

2,下呼吸道气管:狭窄,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支撑作用差;粘液分泌少,

纤毛运动差,清除能力差;支气管:左细长,右短促,为气管的直接延伸。肺泡:间质

发育旺盛,肺泡少,含血多含气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

3.胸廓:短,桶状,肋骨水平位,膈肌位高,胸腔小,肺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

4,纵膈:体积相对大,组织柔软,易移位。

5.粘膜:柔嫩,血管和淋巴组织富,易感染,炎症时充血水肿明显

生理特点:

1、呼吸频率:年龄越小频率越快

出生一小时内60-80次/分;出生一小时后40-50次/分

~1岁30-40次/分;2-3岁25-30次/分

4~7岁20-25次/分;8~14岁18~20次/分

2、呼吸节律:婴幼儿呼吸节律可不齐,以早产儿、新生儿为明显。

3、肺活量:50~70ml/kg

平静呼吸时,婴幼儿用30%的肺活量,年长儿用12.5%的肺活量

4、呼吸型:由于呼吸肌发育不全,婴幼儿为腹膈式呼吸

5、气道阻力:与管腔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

总之,小儿呼吸功能储备能力低,易发生呼吸衰竭。

免疫特点:

非特异性:咳嗽反射、平滑肌收缩、纤毛运动一一功能差——清除异物能力差。

特异性:SIgA、IgA、IgG,溶菌酶、干扰素、补体,乳铁蛋白,巨噬细胞——含量不

足——易患呼吸道感染。

思考题:

1、小儿肺炎并发心衰的原因及治疗原则

2、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特点(毛细支气管炎)

3、葡萄球菌肺炎的特点及并发症

4、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sepsis是指致病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严重

感染。出现低灌注和脏器功能失调者称为重症败血症。苏浙对微生物感染的全身反应称为脓

毒血症sepsiso人体对各种损害,包括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称为全身炎症反

应综合征SIRS,

感染是造成胎儿和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每年有5百万新生儿死亡,感染

(32%)、窒息损伤(29%)和早产(24%)是主要原因。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先天性感染;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呼吸道、胃肠道;新生儿破

伤风。

结合母产前感染史,患儿早产、生后重度窒息、血象三系减低、硬肿、DIC考虑重症感

染。

新生儿败血症定义:生后28天内,细菌侵入血循环、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全身性感

染。

诊治矛盾:早期诊断困难;诊治不当误诊或过治;药物毒副作用;耐药菌生长;经济和

社会负担。

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出生体重越轻,发病率越高,30%有CNS受累,病

死率13%~50%

感染途径:

产前感染:母菌血症血行,绒毛膜羊膜炎、阴道;

产时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消毒不严或操;

产后感染:皮肤、粘膜、脐带、环境、医院内;

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高危因素:

产科因素病原■的结构毒力因子宿主防,机能减退

早产荚11多糖特异性体液抗体

胎膜早破表面景白补体

体内监冽裳置缰通UK成分轩・建接素

双胎妊娱粘连素中性敕期胞总数

孕妇泌尿道感染粘质物调理吞噬反应

孕妇发热・白・趋化反应

孕妇・血症神经氯限・

城毛膜羊膜炎内毒素

外毒素

病原菌:依时代、环境变迁。欧美--groupBstreptococcus,GBS;我国--E.coli、金葡、

克雷伯杆菌、李斯特单胞菌。

earlyonset(早发):大肠、GBS、克雷白、李斯特菌;

lateonset(晚发):大肠、李斯特菌、金葡菌

iatrogenic医源性: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杆菌

临床分型:

earlyonset:3~7d发病。宫内或产时感染,足月儿多;起病急、重、多系统损害。

lateonset:7d后发病。生后水平传播。早产儿多;常有局部病灶,易累及CNS,症状

轻。

发病时间分类:

先天性感染;早发性感染;晚发性感染

临床表现:

早期:不吃、不哭、不动、反应不好、体温不升;症状不典型。

1)神经系统:嗜睡、烦躁,惊厥、肌张力改变

2)呼吸系统:呼吸困难、暂停,青紫

3)心血管:心动过速、过缓,心律失常、休克

4)消化系统:黄疸加重、复现,吐泻、肝脾大,呕便血

5)皮肤:感染灶,出血倾向

6)代谢紊乱:糖代谢异常、代酸

7)化脓性感染: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深部脓肿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种原因可导致,由于大量炎症介质释放,引起全身炎

症表现。

综合征表现:体温改变、呼吸循环变化、急性多系统器官衰竭、血液异常

败血症是由于感染造成的SIRS

难以治疗,病死率高。

实验室检查: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