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示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示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示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示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示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示范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最后冲刺)生物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户外,其散热量、产热量与出户前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B.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减少C.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增加D.散热量减少,产热量减少2.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下图表示人体生物钟的部分机理,他们发现下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per蛋白的浓度变化与昼夜节律惊人一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的RNA有两种类型B.①过程产物运出细胞核与per蛋白运入细胞核体现了核孔可自由运输大分子C.过程③中per蛋白抑制细胞核中per基因表达体现了负反馈调节机制D.研究成果表明per蛋白的浓度变化只受基因调控3.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生物成分,A、B、C、D、E、F代表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E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A流入甲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C.C/B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D.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4.已知某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所以女性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大于男性人群B.若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3%,则女性群体中纯合子患者的比例为1.19%C.女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可来自祖父,也可来自外祖父D.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既可来自祖母,也可来自外祖母5.研究发现过度肥胖引起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在注射等量的胰岛素后,长期服用药物X的患者,其血糖下降幅度明显高于未服用药物X的患者。为探究药物X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模型鼠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模型鼠未注射胰岛素B.Ⅱ型糖尿病是由于过度肥胖使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的C.药物X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D.药物X可能会提高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6.果蝇的棒眼基因(B)和野生正常眼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棒眼雌果蝇品系XhBXb(如图所示)。h为隐性致死基因且与棒眼基因B始终连锁在一起,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基因的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场所只能是核糖体B.次级精母细胞中移向两极的X染色体分别携带了B、b基因是基因重组导致的C.果蝇的眼形由野生正常眼转变为棒眼可能是分裂间期时碱基对替换导致的D.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杂交,F1中雄果蝇占1/3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性比例变大,则出生率变大B.“J”型增长曲线中也存在死亡的个体C.人为淘汰某种群生殖后期的个体,可提高种群的出生率D.年龄结构通常分为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8.(10分)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A.镜检计数时,不计入压在方格角上的细胞B.在含有培养液的试管静置之后,用滴管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C.应在每天的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中吸出等量培养液进行计数D.整个实验期间,有4天需要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二、非选择题9.(10分)紫藤具有生物量大,生长快,寿命长和能固氮等众多优点,是一种优质观赏豆科植物。某兴趣小组研究了重金属Pb污染严重地区的紫藤生长状况,其中图甲是提取和分离紫藤叶片中色素实验,图乙是研究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紫藤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情况,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分离叶绿体宜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紫藤叶片中色素主要存在于紫藤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中,图甲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能检测到细胞呼吸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2)参照图乙可知,紫藤可以生存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_,图乙中的“光合作用消耗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表观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或“条件不足无法判定”)。(3)研究显示,在重金属Pb浓度达到1000mg/kg的严重污染地区,紫藤可以正常生长,但在紫藤的叶片和茎干中检测到的重金属Pb含量极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项)10.(14分)乙醇等“绿色能源”的开发备受世界关注。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燃料酒精的大致流程为:(1)玉米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选用_______酶进行水解,使其转化为发酵所需的葡萄糖。(2)从以下哪些微生物中可以提取上述酶?________。A.酿制果醋的醋酸菌B.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C.制作酸奶的乳酸菌D.生产味精的谷氨酸棒状杆菌E.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3)从生物体中提取出的酶首先要检测________________,以便更好地将酶用于生产实践。在生产糖液的过程中,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________,在产生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________。(5)玉米秸秆还可以通过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用于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用_____________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图1为某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代谢活动图解,其中①~⑤表示代谢过程,A~F表示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图2为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1中,物质A是____,物质C是_____,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有______(填数字序号),图中的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过程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2)图2中,O→t1段,该植物中C6H12O6的含量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若在t1时刻增加光照,短期内该细胞中C3含量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t3→t4段,图1中①的变化是__________(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3)据图分析,如何有效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提出两条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株,其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选一株白花雌株和一株白花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中白花:红花=3:1。不考虑变异和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欲判断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数量和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若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还需统计________________。(2)若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B/b)共同控制,且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常染色体上。请在图中标明亲本植株的基因情况。并结合F1的性状分离比,分析在群体中基因型和表现型的两种对应情况:________,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色;________,其余基因型表现为白色。________(3)为进一步确定(2)题中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哪种对应情况,可选用F1中植株进行一次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实验思路:将F1中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杂交,统计F2中植株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

恒温动物在低温环境中要及时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而在高温环境中要减少产热,增加散热,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人是恒温动物,体温是相当稳定的。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过程释放热量。人体主要是依靠增加肌肉活动来增加热量的,因为骨骼肌收缩时能释放大量的热。在寒冷环境中,寒冷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引起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这便是战栗。温度越低,战栗越强,释放热量越多,因而可保持体温不变。同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也被激活起来,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热量。人体也和无机物一样,通过传导、辐射、对流、蒸发等物理方式散热。物理散热都发生在体表,故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详解】由分析可知,人是恒温动物,体温是相对稳定的,恒定体温的维持是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由于散热量增加,体内的产热量也要增加,此时机体的调节为:寒冷刺激皮肤冷感受器引起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这便是战栗。温度越低,战栗越强,释放热量越多,因而可保持体温不变。同时,全身脂肪代谢的酶系统也被激活起来,脂肪被分解、氧化,释放热量,因此,当人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户外,其散热量、产热量与出户前比较表现为散热量增加,产热量增加,即A正确。故选A。2、C【解析】

依题图可知:图中①为转录过程,②为翻译过程,③过程表示Per蛋白能进入细胞核,调节per基因的转录过程,以此相关知识做出判断。【详解】A.参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表达的RNA有三种类型。A错误。B.经核孔运输的大分子物质都是有选择性的,并不是自由进出细胞核。B错误。C.根据题干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4h”,所以③过程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调节机制,因为负反馈调节才能周期性波动。C正确。D.根据题意“per蛋白在夜晚不断积累,到了白天又会被分解”,说明per蛋白的浓度不仅受基因的控制,也受环境中因素如光照的影响。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重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3、C【解析】

题图分析:图中甲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乙、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乙是初级消费者,丙是次级消费者),图中A是流入生产者的能量,图中乙同化的能量包括流入的能量B和输入的能量F,图中丙同化的能量是C,图中E代表个营养级呼吸散失的能量。【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E表示的是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A正确;B、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第三营养级丙同化的能量为C,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B+F),故C/(B+F)的数值可代表能量由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C错误;D、图中甲为第一营养级,乙为第二营养级,由于数量金字塔可能存在倒置的现象,因此在生态系统中乙的个体数量可能大于甲,如森林生态系统发生虫灾时,D正确。故选C。4、B【解析】

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的遗传特点:(1)世代相传;(2)男患者少于女患者;(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用Aa表示该病的基因。【详解】A、女性人群中和男性人群中该病的致病基因的频率是相同的,A错误;B、若男性群体中患者的比例为3%,则该病的基因频率即为3%,则由于女性纯合子含有两个致病基因,所以女性群体中纯合子患者的比例为3%×3%=1.19%,B正确;C、女性患者(XAX-)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于其父亲,但祖父传给其父亲的染色体是Y,所以该染色体不可能来自祖父,C错误;D、由于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所以其XA不可能来自祖母,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需要考生理解种群基因频率在X染色体上的疾病计算,掌握其特点。5、D【解析】

由曲线情况可知,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血糖浓度下降缓慢,而实验组血糖浓度在60分钟内明显下降。【详解】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药物X的的作用,故是否饲喂药物X是唯一变量,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差别是不饲喂药物X,其余同实验组,A错误;B、根据注射胰岛素后对照组的血糖浓度变化,可判断Ⅱ型糖尿病不是胰岛素缺乏导致的,故不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B错误;C、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药物X不能直接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C错误;

D、实验组服用药物X后再注射胰岛素,血糖浓度降低;对照组没有服用药物X,对其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没有显著降低,这说明药物X使老鼠细胞恢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得以降低血糖,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血糖调节及相关的探究实验,要求考生识记人体血糖调节的具体过程,掌握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明确实验的目的,能正确区分实验的变量,同时能结合曲线图中的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6、B【解析】

1、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2、分析图形:图示为一对X染色体,有一对等位基因B、b,h与B连锁。【详解】A、h基因在染色体上,是核基因,其转录场所只能是细胞核,翻译的产生都是核糖体,A正确;B、B、b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对应的基因,不可能是基因重组中的交叉互换,B错误;C、B和b指导合成的肽链中只有第8位的氨基酸不同,B是碱基对替换导致的,基因突变发生在分裂间期,C正确;D、由于B纯合(XhBXhB、XhBY)时能使胚胎致死,该品系的棒眼雌果蝇(Xh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产生的子代有XhBXb:XbXb:XbY=1:1:1,F1中雄果蝇占1/3,D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基因分离定律分析选项。7、B【解析】

种群的特征:

(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

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

(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

(3)遗传特征:遗传的单位,繁殖的单位【详解】A、种群性比率变大,则出生率变小,种群密度相应变小,A错误;

B、“J”型曲线存在与理想条件下,但生物的寿命是有限的,故其增长曲线中也存在死亡的个体,B正确;

C、通过淘汰某种群生殖后期的个体,可改变种群的年龄组成,使其成为增长型,但短期内种群的出生率不一定提高,C错误;

D、年龄结构通常分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三种类型,D错误。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8、D【解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相关注意事项:(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3)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4)每天计数酵母菌量的时间要固定;(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详解】A、镜检计数时,压在方格边上的酵母菌,需要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数,否则会产生误差,A错误;B、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B错误;C、应在每天同一时间从同一培养瓶去培养液计数,不要求等量,C错误;D、实验期间的第一、二、四、七天需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二、非选择题9、离心(或差速离心)类囊体膜(或叶绿体)BA5~35℃真正光合速率重金属Pb富集于紫藤的地下部分、紫藤能分解吸收进入体内的重金属Pb、紫藤能拒绝吸收重金属Pb【解析】

1.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根据是否需要光,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2.图乙中,随温度的升高,细胞呼吸产生量逐渐增加,但光合作用消耗量先增加后减少。【详解】(1)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故图甲中分离叶绿体宜采用的方法是离心(或差速离心);紫藤叶片中色素主要存在于紫藤细胞中的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中;B试管中存在完整的叶绿体,光反应需要色素吸收光,且需要ADP和磷酸等原料,故图甲试管能检测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B,能检测到细胞呼吸的是A分离出叶绿体的细胞质。(2)参照图乙可知,5~35℃过程中,紫藤的光合作用消耗量都大于细胞呼吸产生量,故可以生存的温度范围是5~35℃;图乙中的“光合作用消耗量”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量,是真正光合速率。(3)研究显示,在重金属Pb浓度达到1000mg/kg的严重污染地区,紫藤可以正常生长,但在紫藤的叶片和茎干中检测到的重金属Pb含量极低,可能的原因是紫藤能拒绝吸收重金属Pb或者重金属Pb进入紫藤后富集于紫藤的地下部分、紫藤能分解吸收进入体内的重金属P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条件:光照强度、温度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10、纤维素BE酶的活力(活性)固定化酶酵母菌无氧(密闭、密封)刚果红染色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解析】

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从土壤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必须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并且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详解】(1)用植物秸秆生产酒精是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的过程,植物秸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纤维素,需要纤维素酶才能将其水解成葡萄糖。(2)生长在腐木上的霉菌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生存的某些微生物中含有纤维素酶,可以分解纤维素,BE正确。故选BE。(3)从纤维素分解菌中提取纤维素酶需要做产纤维素酶发酵葡萄糖的实验进行酶活性的检测,为了使酶能够被反复利用,可采用酶的固定化技术。(4)发酵阶段需要的菌种是酵母菌,生产酒精时要控制的必要条件是无氧(密封、密闭)。(5)用刚果红染色法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的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其大小能反映纤维素分解菌的分解能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和发酵产纤维素酶分解葡萄糖的实验,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与理解。11、ATP、[H]O2①③④⑤①③降低降低增强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解析】

光合作用的具体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

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

②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a.CO2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H2O

2.有氧呼吸的过程:

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

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

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题图分析:分析图1,①表示光反应,②表示暗反应,⑤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表示[H]和ATP,B表示ADP和Pi,C表示氧气,D表示二氧化碳,E表示[H],F表示丙酮酸;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1中,①表示光反应,故物质A表示光反应提供给暗反应的物质,即为[H]和ATP,物质C为O2,①~⑤过程中,产生ATP的过程有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即①③④⑤,其中只能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为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即图中的①③。(2)图2中0→tl段,细胞处于黑暗中,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会消耗葡萄糖,所以细胞中C6H1206的含量降低;若在t1时刻增加光照,则植物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会还原更多的C3化合物,而C3化合物的合成速率并未发生改变,故短期内该细胞中C3含量将降低;t3时刻,二氧化碳浓度提高,五碳化合物固定二氧化碳增加,产生的C3化合物增多,进而会消耗更多的[H]和ATP,产生更多的ADP和Pi,从而提高了光反应的速率,故此推测在t3→t4段,图1中的①过程,即光反应增强。(3)据图可知,适当增加光照和提高二氧化碳供应能够提高光合速率,所以可通过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来提高植物的光合速率,进而达到增产的目的。【点睛】熟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以及有氧呼吸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读图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12、性状在F1代雌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