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部分县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县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县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县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县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题(答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是我国首座国旗纪念馆。国旗最早确立于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2.“天安门上望,城下人如海。举头五角星,共庆山河改。”材料中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C.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3.“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边防的巩固;对藏族群众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材料评价的是A.新中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青藏铁路通车D.西藏自治区建立4.图2是长津湖战役中“冰雕连”一位战士写下的绝命诗。据此可知,“冰雕连”肩负的神圣使命是A,解放全中国B.向工业化进军C.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5.“敲起我们的手皮鼓,来啊,男女农民们,我们高声歌唱,感谢救星毛泽东,领导我们把身翻,斗争恶霸又减租,农民当家做主人……”材料反映的现象主要得益于A.土地改革的实施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北京市第一食品生产合作社是几十家私人作坊合并而成,制成的“小孩酥”家喻户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B.手工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社会主义改造7.下列图片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大历史事件的相关资料,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洗刷民族耻辱B.实现经济腾飞C.推动国家解放D.巩固新生政权8,下图所示内容是1953年版的部分人民币样式,它们的入选主要体现了A.国民经济的调整B.一五计划的伟大成就C.大跃进重大成果D.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9,图3邮票内容所示的是1954年一个女工代表正在投选票的场景,与图片相关的法律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0.中国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改造,创造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让资本家继续从企业分得一部分红利和股息的办法。该办法指的是A.私人承包B.廉价收购C.赎买政策D.政企分开11.“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针对这一问题,多位同学分别发言,其中看法正确的是A.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D.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2.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材料表述的是中共八大的A.背景B.目的C.内容D.意义13.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总路线C.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在1965年基本完成D.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4.“一九六七年的夏天到秋天……流言极多、满街的大字报。一会儿说红卫兵要揪我了:一会儿又说红卫兵要抄我的家了。”材料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文化大革命B.农业合作化运动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5.“他率领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油田石油大会战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纪录。”材料中的“他”指的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邓稼先16.图4法新社记者的评论是基于中国A.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独立国家B.超额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C.将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图5主要反映的国企改革内容是A.管理体制B.分配制度C.就业观念D.所有制结构18.福州在兴办中外合营企业的过程中贯彻稳中求益的方针,力争办一个成一个,到1987年4月,福州已创办合营企业29家,共引进外资8300多万美元,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主要得益于福州A.建成首个经济特区B.成为沿海开放城市C.确立市场经济体制D.兴办了自由贸易区19.下图是某学习小组进行历史学习设计的年代尺,请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A.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B.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20.《管子·法法》中提出:“宪律制度必法道,号令必著明,赏罚必信密,此正民之经也。”其所蕴含的理念正好彰显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A.全面依法治国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全面深化改革D.全面从严治党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其中21题8分,22题16分,23题14题,24题12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八年2班同学在开展新中国土地改革的探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口述史料】76岁的的樟木村村民莫荣樟对1951年秋末分田地的情形记忆犹新:“村上地主、富农的田地和房屋都分给没有田地的贫下中农了。”【文献史料】第二章第六条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对比上述两则史料,分别指出史料中对富农的两种不同态度。(3分)(2)你认为哪种史料的观点可信度更高?请简单说明理由。(5分)22.学校开展“新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项目式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史料实证——制度建设】材料一《共同纲领》从起草到最后通过,修改的次数不计其数。中国共产党接受委托起草初稿,交给各方讨论,形成定稿,再提交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讨论,直至最后通过,体现了程序的正当性。其中许多重大的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进行大胆创造。——摘编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研究》(1)依据材料一,概括《共同纲领》制定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共同纲领》在建国初期的作用。(6分)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为标志,创造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莫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一一摘编自《中国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我国创立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名称,并分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立的意义。(4分)【历史解释一一曲折发展】材料三1966年,中共中央作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那时候,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严重迫害……国家主席刘少奇被开除出党,遭非法监势,迫害致死。那十年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摘编自《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前进》(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化大革命给我国造成的危害。(4分)(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2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1949-2016年中国邮票主题次数的变化(单位:次)——摘编自《1949-2016年邮票上的国家形象变迁》(1)根据材料一,对比“革命的中国”,概括“探索的中国”的主题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化的中国”主题特征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材料二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已经过去40年了,他允许中国农民自主生产,在南方沿海设立了经济特区,也让外国人在那里投资。这很快带来了成果--4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繁荣有很多方面让人难以置信。——摘编自《更高,更远,更快,中国》(2)根据材料二,归纳邓小平为中国经济奇迹所作出的具体贡献。(4分)材料三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摘编自《中共二十大报告》(3)根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