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上报_第1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上报_第2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上报_第3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上报_第4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综合项目施工专项方案上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三工金属表面处理标准厂房建设项目C区R、S厂房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方案编制单位:编制人:审核:批准:编制日期:

目录2689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12151.1编制依据 178431.2工程介绍 1140331.3施工范围及关键工程量 2321641.4工程特点难点 230787第二章施工准备 3254882.1施工工艺步骤 3304282.2施工特殊点、关键点和重大危险识别 3187702.3技术资料准备 4187082.4施工现场准备 4204322.5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准备 5100482.6施工平面图 59457第三章关键施工方法 528283.1测量放线 5147583.2管桩焊接 6204273.3管桩收锤 66512第四章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 76284.1复核点内容、方法汇总表 730465第五章质量标准及确保方法 8179785.1质量控制点 8242905.2质量确保体系 1069415.3质量确保方法 10185015.4质量通病预防 1132242第六章进度安排及确保方法 12157246.1工期目标 12219326.2施工进度计划 12246546.3关键进度控制点设置 12327536.4工期确保方法 1230050第七章劳动力组织 1479907.1劳动力配置计划 14116997.2劳动力管理方法 147939第八章施工资源布署 16293578.1关键材料及设备供给计划 16181898.2施工机具配置和管理 16187598.3计量器具配置和管理 1715417第九章安全防护及环境保护方法 18203369.1安全生产目标 1817539.2安全生产确保方法 18117509.3环境保护方法 18第一章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HYPERLINK编制依据序号文件名称编号类别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10G409国家标准图集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行业规范3《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GB13476-国家标准规范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国家标准规范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行业规范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国家标准规范7HYPERLINK1.2工程介绍工程名称:天津三工金属表面处理标准厂房建设项目C区R、S厂房工程工程地点:天津市静海区建设单位:天津三工金属表面处理设计单位:建学建筑和工程设计所监理单位:天津神州建筑工程咨询施工单位:天津市贺利市政工程开工日期:04月20日(以开工汇报日期为准)完工日期:06月30日1.3施工范围及关键工程量据我方现阶段收到业主所下发图纸,能够看出,现在需打桩作业(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区域及工程量为:1、管桩规格型号:PC-A-500(300)9/9500mm;2、R厂房:共98根,每根长18m;3、S厂房:共88根,每根长18m;累计:98*18+88*18=3348mHYPERLINK1.4工程特点难点1.4.1依据地勘汇报可知:该地域地下水位埋深为1.1m,而罐区桩施工图标明,桩顶设计标高为-1.8m~-3.2m,故我方在作业时,必需随时对地下水位高度进行监控,并采取合理排水方法降水;1.4.2因为工期紧(按业关键求,我方需在06月01日将上述186根桩全部完成),且现阶段施工属于雨季施工,我方需合理安排机械人员,保质保时地完成任务。1.4.2预应力管桩桩位检测及垂直度控制;1.4.3收锤质量控制。

HYPERLINK第二章施工准备HYPERLINK2.1施工工艺步骤HYPERLINK2.2施工特殊点、关键点和重大危险识别2.2.1本工程特殊点为雨季施工;2.2.2关键点为打桩作业时测量控制,每根桩体作业前后,全部要经过监理单位验收合格;2.2.3重大危险源:其一,因为现阶段常遇雨天气,桩机及电缆使用前一定要做好绝缘检测方可使用;其二,作业所需绳索在使用前需仔细检验,预防作业过程中桩体脱落造成人员伤害。2.3技术资料准备2.3.1作业前,参与施工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需认真识读设计图纸及其技术说明文件,明确设计意图,了解设计要求。2.3.2土建专业工程师应参与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院、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参与图纸汇审,从施工操作可行性、方便性、安全性提出意见和提议,并接收设计单位技术交底,监理单位监理工程交底,办理图纸会审手续作为以后施工关键依据。2.3.3专业工程师依据设计图纸、工程量大小、工程复杂程度、工程施工和技术难点,和建设单位对工程要求,编制具体专业工程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中,对本工程施工进度、操作程序和施工方法、工程技术、质量、安全、施工目标等进行明确地要求。针对性对部分施工难点编制专题施工方案,以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2.4施工现场准备2.4.1施工前,专业工程师依据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施工验收规范,对参与施工现场操作人员进行工程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交底,并办理施工技术交底手续,便于以后焊接及施工管理。2.4.2施工前,会同土建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对整个施工工艺步骤开会探讨,为下一步施工打下良好基础。2.4.3施工前,根据该工程量进行机具配置计划,优化配置好多种施工机具,做好施工机具准备工作。2.5HYPERLINK材料、设备进场验收准备2.5.1施工过程中使用机具要按企业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进行检验,只有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5.2桩进场后,材料员和专业工程师对进场材料进行验收,查对材料规格、厚度、质量等,把结果统计下来,然后入库标识。2.6施工平面图北图2.6桩作业平面部署图第三章关键施工方法3.1测量放线3.1.1测量放线必需严格把关,反复校核,不出任何差错。首先依据业主多提供水准点和控制点进行校对,并在图纸中标明,利用全站仪进行正确定位,复合水准点、控制点,并依据场地实际情况定出控制网,并交由监理审核。3.1.2经监理审核过水准点、控制点要做好保护方法,预防偏位和变形。3.2管桩焊接3.2.1依据桩密集程度,打桩次序我方采取从中心向四面施打。管桩起吊、对位后,桩顶放置桩垫,施工过程中,桩帽和桩体中心线应重合,当桩体倾斜率靠近0.8%时应找出原因并立即纠正,必需时,需拔出重插。3.2.2应图纸要求,此次打桩作业,桩体按长度分为18m一个规格,而管桩原材为9m/根,故我方在实际施工时,需要进行接桩。管桩接桩前,用钢丝刷清理洁净桩头泥土杂物,上下两根桩应对齐,两节桩偏差应小于2mm,并应确保上下两根桩垂直度。焊接时,必需由两人同时对称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不得有咬边、夹渣、焊瘤等;焊接采取手工焊,焊接层数为3层,内层焊渣必需清理洁净以后方可焊外一层,焊渣应用小锤敲掉,烧焊完成后,冷却时间不得少于8min,严禁用水冷却或焊好以后立即沉桩。3.3管桩收锤当管桩打入设计要求持力层或贯入度时,则可收锤;贯入度测量一桩头完好无损、柴油锤跳动正常为前提。贯入度测量采取收锤纸进行收锤测验绘制出管桩收锤时回弹曲线,以测出最终贯入值及回弹值,方便真实统计和反应收锤情况,以此确保和提升打桩质量。HYPERLINK第四章技术复核内容及方法4.1复核点内容、方法汇总表序号工序名称复核内容技术复核方法桩体根据其质量合格证检验桩体长度,用回弹仪检验桩体强度1施工前检验桩帽桩帽和送桩器和管桩之间间隙应为5-10mm,之间应加设弹性衬垫,厚度保持均匀,厚度大于120mm,此项应常常检验,立即更换和补充。现场复核管桩直径±5mm,现场复核管壁厚度-5mm,现场复核管桩定位全站仪定位,经纬仪和卷尺复测轴心圆孔中心线对桩中心线±5mm,现场复核桩尖中心线±10mm,现场复核2施工过程中检验下节、上节桩法兰对中心线倾斜2mm,现场复核周围桩许可水平偏差±150mm,现场复核桩入土深度依据图纸设计要求控制;桩身垂直度偏差±1%,现场复核截桩后桩顶标高许可偏差±10mmHYPERLINK第五章质量标准及确保方法HYPERLINK5.1质量控制点阶段序号控制点质量类别控制内容准备阶段1设计交底A设计中特殊要求,施工中应注意问题和材料选择等2施工图会审A对施工图存在问题,不明确及施工不便地方提出来等进行讨论3材料检验和验收B有没有合格证,抽检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4施工方案审查B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机具,施工技术方法,质量确保方法、安全方法等5合格焊工登记B合格焊工姓名编号、合格证书、项目审查立案施工阶段6桩帽帽垫B帽垫厚度随时检验、更换,以免因为磨损过分而给桩体造成损伤7桩体作业时,桩体状态B若桩体受损则严禁使用8桩体倾斜、位移B使用经纬仪等设备进行测量控制9接桩B严把焊接质量关,根据上文要求进行管理交工阶段10交工前自检桩体控制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为辅HYPERLINK5.2质量确保体系物资部张兆旭质量部郭金帅技术部刘贺庚物资部张兆旭质量部郭金帅技术部刘贺庚各专业工程师施工班组项目总工刘贺庚项目经理程海霞质量管理体系图各专业工程师施工班组项目总工刘贺庚项目经理程海霞5.3质量确保方法5.3.1材料进场后,我项目部应组织质检员、专业工程师、材料工程师对桩体实施内部自检程序,在检验完材料合格证前提下,根据规范要求逐条检验,确定桩体百分之百合格后,向监理报验,经监理、业主认同后方可使用。5.3.2对施工机械、人员合格证、年检证、操作证件进行检验,对于不合格机械及无证人员果断不许进场。5.3.3采取水准仪(水平尺)拉线和经纬仪,对施工过程中各个控制节点根据上文要求许可偏差范围进行检验,且每道焊缝质量必需由质检员、专业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确定后方可转序,过程中严格把关每道工序。5.3.4打桩进入尾期时,对于桩体设计标高、贯入度需要正确控制。5.4质量通病预防序号质量通病预控对策1桩身断裂桩身弯曲过大、强度低,不能承受锤击作用力。所以,桩强度必需达成100%后,方可植桩和沉打桩,打桩区域地下障碍物必需清理洁净,以防造成桩尖位移不在桩纵轴线上。桩堆放、运输、起吊过程中产生断裂,植桩前未发觉,受力后造成断裂。为此,植桩前必需严格检验桩身外观质量,预防将断裂桩就位使用。2桩顶碎裂依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尺寸及形式,合理选择桩锤。桩顶平面是否垂直桩轴线,不符合规程要求不得使用,或经修改后才能使用。立即检验桩帽和桩接触面处及替打木是否平整,如不平整应进行处理后,方可施打。沉桩时稳桩要垂直,桩顶应加草帘、胶皮等缓冲垫。3桩顶位移采取井点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及排水方法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成后相隔合适时间方可开挖。采取“植桩法”(先钻孔,钻透硬夹层,将桩插入孔内,打至设计要求)以降低土挤密及孔隙水压力上升。4桩身倾斜打桩作业区场地必需平整桩机就位后,底盘应水平稳固,稳桩必需垂直桩尖和桩身一定要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当桩尖在地下碰到硬物等时应立即处理后,方可施打。5接桩脱裂连接处表面应洁净,连接铁件要保持平整,焊区质量必需符合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要求。接桩应严格控制上下桩中心线在同一轴线上。6桩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作业前必需具体熟悉现场工程地质情况,依据地质条件、桩断面及自重,合理选择施工机械及施工方法。HYPERLINK第六章进度安排及确保方法HYPERLINK6.1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为4月20日,完工日期为06月01日。6.2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见附后。HYPERLINK6.3关键进度控制点设置一台柴油打桩机,每日完成打桩量为20根。HYPERLINK6.4工期确保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按施工工序穿插,最大程度控制施工时间,以确保工期目标实现。6.4.1施工进度控制以工程进度总计划为控制点,按日计划进行控制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步骤进行。6.4.2认真熟悉各专业施工图纸,图纸问题应立即会同设计建设单位处理。6.4.3土建工程较为集中,这就要求我方对材料、机具组织,应立即、到位,做好准备工作,把握好现场有利条件,缩短工期。6.4.4根据工程质量确保体系要求,加强现场技术管理,材质供给及质量检验和改善等工作。另外,关键把各分项具体质量要求落实到班组施工任务上,对班组各个阶段工作按优质工程要求开展自检、互检、和专业质检“三检”制度,和质量评选活动。6.4.5严格根据施工图纸、会审纪要、国家标准图集及施工规范确定施工工艺要求施工,施工中必需修改和对相关技术问题处理,应由现场技术责任人会同工程现场代表共同约定,重大技术变更应请设计院认可后方能变更,全部技术变更均应有书面文字。6.4.6工程所用关键材料、设备及仪表等应向含有合格等级定点厂家定货,全部材料设备等应含有出厂合格证、材料证实书和技术质量要求文件。不合格材料和设备必需更换,不得勉强凑合使用,对甲供到现场材料应派专员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6.4.7施工过程中要立即填写并妥善保管多种技术资料,按分部、分项工程汇总订制完工资料。

HYPERLINK第七章劳动力组织HYPERLINK7.1劳动力配置计划区域职务人数职责备注R、S厂房工作区队长1负责组织全方面工作及劳动力安排技术员1负责施工图纸及现场技术工作安全员1负责现场施工安全质量可兼职力工6负责材料运输、桩体吊运、截桩电焊工6负责桩体焊接工作打桩机驾驶员1打桩铲车、挖掘机驾驶员2倒运桩体HYPERLINK7.2劳动力管理方法施工中人原因是关键。不管从管理层到劳务层,人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目标实现。依据项目标情况,我们拟采取以下确保方法:7.2.1根据“人力资源管理实施程序”(CEI/QSE05)进行人员培训和资格考评。做好宣传工作,使全体施工人员牢靠树立起“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目标实现。7.2.2选派优异工程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实施和管理本工程。同时选派技术精良专业施工班组,配置优异施工机具和检测设备,进场施工。7.2.3选派技术精良专业施工班组,进场施工。7.2.4建立完善质量负责制,使每位参与本项目施工人员全部明确自己质量目标和责任,使工作有放矢。

HYPERLINK第八章施工资源布署HYPERLINK8.1关键材料及设备供给计划关键材料需用量计划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A-500(300)9/9m1764用于R厂房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A-500(300)9/9m1584用于S厂房HYPERLINK8.2施工机具配置和管理8.2.1施工机具配置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检验结论数量1柴油打桩机KLB50C合格12铲车3m3合格13挖机1.3m3合格14自卸汽车10t合格25交流电焊机15kw合格28.2.2施工机具管理方法根据“机械设备管理实施程序”(CEI/QSE07)要求进行机械设备操作、使用和维护。建立施工机械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及多种机械操作规程,对现场机械做到定人定机管理,对每个人职责进行明确,确保现场机械管理处于受控状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组织施工机械进场,对全部进场机械进行检验,并进行全方面保养,掌握各机械性能状态,建立现场机械台帐。施工期间,定时对施工机械进行检验,随时掌握现场机械使用情况及机械状态情况。确保机械处于最好运行状态,为施工生产服务,并使现场机械得到充足利用。对出现故障机械,立即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如无法短时间内修复,满足不了施工需要,应立即组织新机械进场,以满足现场施工需求。HYPERLINK8.3计量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