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_第1页
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_第2页
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_第3页
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_第4页
肾病科消渴病肾病中医诊疗专项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一、诊疗(一)疾病诊疗1.中医诊疗标准

参考《中医内科学(新世纪第二版)》(周仲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上凡消渴病患者,出现泡沫尿(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蛋白定量异常增高),或出现水肿、眩晕(高血压)、肾功效损害,或伴有视瞻昏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全部应考虑到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同时应注意排除淋证和肾风、肾水、支饮、心悸、眩晕等病证(泌尿系感染和多个原发性、继发性肾脏疾病和心功效衰竭、高血压病)引发尿蛋白增高、肾功效损伤原因。2.西医诊疗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发《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疗教授共识()》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颁布《CKD评定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临床诊疗依据:(1)有明确糖尿病病史;(2)尿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3mg/mmol(30mg/g)或尿白蛋白排泄率(AER)≥30mg/24h(20ug/min)。因尿白蛋白排泄受影响原因较多,需在3~6个月内复查,3次结果中最少2次超出临界值,而且排除影响原因如24h内猛烈运动、感染、发烧、充血性心力衰竭、显著高血糖、怀孕、显著高血压、尿路感染,可做出诊疗;(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排除其它原因引发肾损害;(5)eGFR(CKD-EPI公式)>30mL/min/1.73m2。※糖尿病肾病eGFR(CKD-EPI公式)<30mL/min/1.73m2请遵照“慢肾衰”诊疗方案。(二)证候诊疗1.本虚证候:(1)肺脾气虚:气短乏力,动则气促,自汗,易外感,纳差便溏。舌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2)脾肾气虚:气短乏力,腰膝酸软,腹胀便溏,面色萎黄。舌淡胖齿痕苔薄白,脉沉细。(3)肝肾阴虚:形体消瘦,潮热汗出,或盗汗,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咽干口渴,目睛干涩,大便干结,腰膝酸软,眩晕耳鸣。舌瘦红少苔,或有裂纹,脉细数。(4)脾肾阳虚:畏寒肢冷,腰膝冷痛,大便溏泄,尿少浮肿,或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舌淡胖苔薄白或水滑,脉沉迟无力。2.标实证候(1)湿浊证:水肿,肢体困重,胸闷腹胀,便溏,呕恶纳呆,口腻味臊。舌淡胖苔白腻或浊腻,脉濡或缓。(2)湿热证:胸脘烦闷,头重且沉,口苦口粘,纳呆泛恶,渴饮不多,大便粘滞,小便黄赤,灼热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3)血瘀证:痛有定处,夜间加重,肢体麻木、刺痛,或偏瘫,肌肤甲错,口唇紫暗。舌质黯淡或有瘀斑,舌下脉络色紫怒张,脉涩或结代。(4)气滞证:急躁易怒,胸胁脘腹胀闷疼痛、时轻时重、部位移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口苦咽干,嗳气,善叹息,腹中痞块、聚散无常、得矢气则减,舌淡暗苔薄白,脉弦细。二、诊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本虚证候(1)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肺①推荐方药: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加减。可选择黄芪、白术、人参、山药、防风、白扁豆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②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min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肺俞、脾俞、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③饮食疗法:可选择益气补虚、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黄芪、山药、白扁豆、瘦肉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2)脾肾气虚证治法:健脾益肾①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加减。可选择黄芪、党参、白术、当归、熟地、黄精、山药、茯苓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②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min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肺俞、肾俞、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③饮食疗法:可选择健脾益肾、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生黄芪、山药、黄精、枸杞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3)肝肾阴虚证治法:滋补肝肾①推荐方药:一贯煎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可选择生地、沙参、当归、枸杞、麦冬、山萸肉、山药、女贞子、旱莲草、丹皮、泽泻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②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分钟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肝俞、肾俞、三阴交、阴陵泉等穴位。③饮食疗法:可选择滋阴培元中药食疗调养,如沙参、枸杞、玉竹、黑木耳、银耳、百合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4)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①推荐方药:理中汤合右归丸加减。可选择党参、干姜、白术、肉桂、附子、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菟丝子、鹿角胶、丹皮、泽泻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②中药泡洗:选择温补肾阳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将膝关节以下皮肤全部浸没于药液中,水温在37~40℃,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0~3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糖尿病足等皮肤破溃者不宜使用。③艾灸:取艾条点燃后,在穴位上方约10~30mm处熏灸,通常每个穴位10min左右,至皮肤温热发红,而不致皮肤灼伤。可选择:脾俞、肾俞、足三里、关元、气海等穴位。

④饮食疗法:可选择温补脾肾、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肉桂、韭菜、姜、羊肉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2.标实证候(1)湿浊证治法:利水化浊推荐方药:五苓散、五皮饮加减。可选择猪苓、茯苓、陈皮、大腹皮、桑白皮等;呕恶纳呆,口腻味显著者,可加用苏叶、竹茹、陈皮、半夏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针灸疗法:选穴:天枢、大横、丰隆、足窍阴、厉兑。毫针刺,平补平泻,一周三次,10次一疗程。③饮食疗法:可选择淡渗利湿、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薏苡仁、玉米须、扁豆、水芹、冬瓜、鲫鱼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2)湿热证治法:清热化湿①推荐方药:四妙丸、葛根芩连汤、平胃散加减。可选择苍术、薏苡仁、半夏、地肤子、石韦、萆薢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针灸疗法:选穴:曲池、合谷、天枢、大横、丰隆、足窍阴、厉兑。毫针刺,平补平泻,一周3次,10次一疗程。③饮食疗法:可选择清热利湿、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薏苡仁、赤小豆、丝瓜、绿豆芽、苦瓜等。忌辛辣、生冷、油腻之品。(3)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①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可选择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川芎、川牛膝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灸疗法:选穴:三阴交、阳陵泉、脾俞、太溪。毫针刺,平补平泻,一周3次,10次一疗程。③中药泡洗:选择活血化瘀中药随证加减,煎煮后,将膝关节以下皮肤全部浸没于药液中,水温在37~40℃,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10~30分钟,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烫伤皮肤,糖尿病足等皮肤破溃者不宜使用。④饮食疗法:可选择活血化瘀、药食同源中药食疗调养,如黑木耳、洋葱、生姜、山楂等。忌生冷、油腻之品。(4)气滞证治法:行气解郁①推荐方药:四逆散加减。可选择柴胡、当归、炒枳壳、白芍、茯苓、白术等。或含有同类功效中成药(含中药注射液)。②针灸疗法:选穴:三阴交、阳陵泉、肝腧、太溪。毫针刺,平补平泻,一周3次,10次一疗程。③药茶疗法:可选择行气解郁中药代茶饮,如玫瑰花、合欢花、玳玳花、陈皮等。忌生冷、油腻之品。(二)其它中医特色疗法①中药灌肠:大便不畅、湿浊偏盛者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促进血液及肠管周围组织向肠腔内分泌代谢产物,减轻氮质潴留。推荐灌肠方:熟大黄、丹参、地榆炭、煅龙骨等。将药液袋放入42℃温水中浸泡5分钟,病人左侧卧位,屈膝成80度角,润滑肛管后用灌肠器连接肛管,排气,夹管,嘱患者做排便动作,将肛管插入10~15cm。松开止水夹,缓缓灌入药液,灌入完成,夹管,再次抽吸药液,如此反复,灌入全部药液以后再注入温开水5~10ml。抬高肛管末端,使管内药液全部灌入后夹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轻轻拔出,放入弯盘中,擦净肛门。②中药穴位贴敷:将中药研为细末,和醋、黄酒等液体调制成糊状,敷贴于穴位,以诊疗疾病,此法可使药性经过皮毛腠理,循经络传至脏腑,以调整脏腑气血。推荐贴敷方:生黄芪、丹参、酒大黄、苏叶、川芎、积雪草、淫羊藿、白芷,伴呕吐者加丁香、吴茱萸、厚朴、木箱,伴便秘者加厚朴、莱菔子、苏子、生白术、木香、炒枳壳、决明子、晚蚕砂。穴位可选肾俞、天枢、足三里等。另外,也可辨证选择经络导频诊疗仪、中药熏蒸、红光照射、针灸等中医外诊疗法。(三)西医诊疗可参考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颁发《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疗教授共识()》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CKD评定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关键包含:ACEI或ARB类降压药应用和其它合并症、并发症系统防治。(四)护理调摄关键点重视饮食合理,心理教育、合适运动。1.饮食调理:以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为标准,确保优质蛋白如牛奶、鸡蛋摄入。合适碳水化合物摄入,以确保热量供给。水肿、高血压患者,应强调低盐饮食。2.心理教育:针对性开展消渴病肾病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指导患者及早采取中医药方法主动诊疗,以防治病情进展。3.运动调摄:激励患者合适休息和活动,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分劳累、熬夜,宜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三、疗效评价因为糖尿病肾病病情发展缓慢,诊疗周期长,住院期间难以看到显著改变。住院目标是制订个体化诊疗方案,疗效判定应在长久随诊过程中,结合症状、尿蛋白、肾功效等综合评定。(一)评价标准1.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标准》确定。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显著改善,证候积分降低≥70%。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有好转,证候积分降低≥3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显著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降低<30%。症状无(0分)轻(2)分中(4分)重(6分)水肿无晨起眼睑浮肿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水肿显著,按之深陷不起气短乏力无偶感气短乏力,可坚持体力劳动活动后即感气短乏力,勉强支持日常活动休息后仍感气短乏力,不能坚持日常活动畏寒肢冷无全身略感畏寒肢体偏凉全身显著畏寒肢体冷凉全身尤其畏寒肢冷如冰腰膝酸软无偶有腰膝酸软常常腰膝酸软,时而作痛腰部酸痛连续不解,常常作痛咽干口渴无偶有咽干口渴喜饮咽干口渴多饮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无偶有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时有五心烦热或手足心热五心烦热或手足心发烫,欲持冷物大便干结无大便干燥,排出硬而费力大便硬结,2~3天1行大便硬结,3天以上一行小便黄赤无尿黄赤尿黄赤,量少尿黄赤,量少,涩痛呕恶纳呆无饮食稍减,偶有恶心饮食显著降低,时有恶心,偶有呕吐近于不能进食,时时恶心,时有呕吐大便粘腻无大便略粘腻大便粘腻大便粘腻,排便困难口苦无晨起口苦,或口中微苦口苦不知食味口苦而涩肢体困重无仅有困重感,还未碍及活动肢体沉重,活动费力肢体沉重如裹,活动困难影响日常生活肢体麻木无肢体某一部位偶有麻木时有四肢麻木时常肢体麻木,且检验有异常感觉定位刺痛,夜间加重无偶有某部位不足刺痛时有不一样部位刺痛多部位连续刺痛急躁易怒无偶有时有发生,脾气急躁常常发生,情绪急躁情绪抑郁,喜叹息无无显著诱因,有时发生无显著诱因,常常发生无显著诱因,尤其轻易发生,难以自控中医证候积分=(诊疗前总积分-诊疗后总积分)/诊疗前总积分×100%2.西医疗效评价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颁布《糖尿病肾病诊疗、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及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CKD评定和管理临床实践指南()》,参考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或尿白蛋白/肌酐比、二十四小时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及eGFR结果评定:显效:尿白蛋白排泄率或尿白蛋白/肌酐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