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1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2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3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4页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初三历史试题本试卷共6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共15分)1.近日,大型齐文化纪录片《寻齐记》在央视十套《探索·发现》栏目播出,其中第一集《齐地肇始》中提及“封齐建国”于()时期。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2.2020年,中国企业在援助印度的抗疫情物资上印上了“泥莲正东流,西树几千秋”,借此表达对印度人民的美好祝愿。这两句祝福出自唐诗“尼莲河水正东流,曾浴金人体得柔。自此更谁登彼岸,西看佛树几千秋”,与这首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鉴真东渡D、玄奘西行3.毛主席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B.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C.都是民国以来的实业家D.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4.“时间:1948年11-1949年1月;主要战场:张家口、天津;结果:北平和平解放,共歼灭国民党军52万余人。”这是小明同学对某战役知识的梳理,这场战役的历史影响是()A.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B.解放了东北全境C.华北全境基本解放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5.下面一组漫画是中国某一时期政府倡导的社会生活习俗新风尚,最早可能出现于()剪辫子禁缠足改称呼,握手礼A.洋务运动时期B.中华民国时期C.戊戌变法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6.1956年7月19日,古城沈阳一架银白色歼击机滑跑了很短的距离,昂首直插蓝天。《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我国试制成功新的喷气式飞机”。该项成就主要是由于()A.“一五”计划的成功实施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C.工作重心转移到了经济建设上D.我国要建立强大的空军7.“晴天一顶星星亮,荒原一片篝火红。石油工人心向党,满怀深情望北京,满怀深情望北京。要让大草原,石油如喷泉,勇敢实践,哪怕流血汗……”这首歌曲歌颂的创业英雄人物是()A.王进喜B.焦裕禄C.雷锋D.邓稼先8.在某校组织的“新中国成立75周年”知识竞赛中,同学们可根据主持人列出的关键词“中国梦”“四个全面”“新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等判断,与此相关的科学理论是()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一些外国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政策或方针()A.民族区域自治B.求同存异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D.赎买政策1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B.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意大利半岛C.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D.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11.言论是思想的表露。下表所示内容反映出历史人物共同的思想是()人物言论玻利瓦尔在没有打碎西班牙强加在我们身上的枷锁以前,我的手将不停地打击敌人章西女王我绝不放弃我的章西,谁敢占领章西,绝没有好下场A.反抗压迫B.热衷战争C.反对专制D.追求民主12.对比学习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从下面两次世界大战的材料中,可以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都将最新研制的武器装备投入战场。1916年,凡尔登战役中,德军用炮弹不断轰去法军阵地,还使用了毒气弹。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出动数十辆最新制成的坦克,双方伤亡130万人,被称为“索姆河地狱”。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原子弹,两座城市被摧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A.争夺世界霸权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新式武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C.科技成果用于战争加剧战争的残酷性D.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格局13.“它是一种新的思想意识,直接向资产阶级挑战,它不仅提倡政治改革,而且还要求社会变革和经济变革。它在19世纪后期,成为欧洲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在20世纪,成为世界事务中的一种主要力量。”材料中“它”的主要开创者有()A.亚里士多德B.达·芬奇C.麦哲伦D.马克思14.某中学邀请一知名学者前来演讲。演讲开始前,该学者先呈现了一系列的关键词如下,据这些关键词判断他的演讲主题是()关键词:瓦特——英国工业革命爱迪生——电气时代莱特兄弟——飞天梦想计算机——网络时代A.科技革命的代表人物B.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进程C.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科学家D.英国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心15.下图反映的是1929~1938年美国和苏联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份额(%)的变化趋势。下列对美、苏两国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A.美国实施“新政”、苏联进行卫国战争B.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苏联进行卫国战争C.美国发生了经济危机、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D.美国实施“新政”、苏联实行两个五年计划二、材料分析题(3个大题,共35分)16.(11分)历史观点的提出既受特定历史环境影响又要经受住历史长河的验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晚清时流行的“中国必亡”的说法,当时不少人在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的冲击之下认为:一、列强虎视眈眈,企图瓜分中国,中国可能步朝鲜之后尘而亡国;二、中国政府财政窘困,入不敷出,加上国民生计出现危机,很可能不久之后“全国破产”;三、政府失职,无力处理当前危机;四、国民具劣根性,一国风俗频坏,人心腐败。梁任公(启超)不以为然,他认为国人所具有的“浑融统一之国民性,即我国家亿万年不亡之券”……梁任公企图指出:持中国必亡论者,即亡中国之人也。是故吾辈当常立一决心以自誓曰:“中国之存亡,全系乎吾一人之身。吾欲亡之,斯竟亡矣;吾欲不亡之,斯竟不亡矣。”——黄克武《从“人种论”到“民族主义”:梁启超的“中国不亡论”》(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运用史实阐明“晚清时流行的‘中国必亡’的说法”的原因。(3分)(2)请你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历史,评析梁任公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不少于三个史实,表达清晰)(8分)17.(12分)有学者对公元500年以来的世界史作了概括,其中“东”指以中国和印度为代表的东方,“西”指以西欧等为代表的西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一阶段(公元500年至1500年):东强西弱,东富西穷,东稳西乱,东进西滞,东学西传。第二阶段(1500年至18世纪中期19世纪初):西升东降,东强西弱,东富西追。第三阶段(19世纪初至1945年):西强东弱,西富东穷,西扩东表,西学东渐,以西塑东,东西彻底逆转、易位。西方取代东方成为历史主流。第四阶段(20世纪中期至今):东升西降,东西相持,多极平衡。——据李兴《世界史“西方中心论”破解与“三大体系”构建初探》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为每个阶段的观点提供准确的史实支撑(东西方各一例史实),并进行简要说明。(10分)(2)通过对公元500年以来世界史四个阶段的学习,你可以获得什么感悟?(2分)18.(12分)马铃薯见证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八年级(2)班同学围绕“马铃薯的全球行”这一主题,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性学习,请你一起完成学习任务。任务一释读地图——见证马铃薯的全球之旅马铃薯主要传播路径示意图——据[日]21世纪研究会编《食物的世界地图》绘制(1)左图是马铃薯主要传播路径示意图,虚线代表1492年哥伦布探险以前,实线代表16世纪以后。识读地图,写出马铃薯全球之旅的起点是哪里?进行了洲际传播的物种不仅有马铃薯,请结合所学再举一例。(4分)任务二细读文章——探寻马铃薯的欧洲之旅马铃薯在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绝大部分欧洲人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马铃薯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圣经》中也没提到过马铃薯;马铃薯来自美洲,在那里它是不开化的、被征服的种族的主要食物……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便利食品”。——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