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1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2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3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4页
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算命?相面?占星术?琢磨人?分析梦?第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王的故事15岁的女孩住在精神病院(母亲出走)严重的适应问题:5年来IQ分从120降到70癫痫症状极端自我中心自陈:妈妈回来就恢复正常出院后:IQ分提高近30分癫痫发作频率降低原因:生理vs.环境第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章心理现象的基本意义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个体行为和精神过程。1.个体心理: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2.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3.个体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人类最后一个难解的谜”。4.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社会心理不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第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心理学的目标1.描述发生的事情

从概括的水平到细微的水平2.解释发生的事情

找到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常规模式

3.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

预测特定行为发生可能性和特定关系被发现的可能性

4.控制发生的事情

第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心理测验法: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人格测验

3、实验法

4、个案法:如了解单亲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等第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标四、心理学的任务心理过程:心理现象表现为一定的过程。心理结构:即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心理的脑机制: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脑的机能。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活动不同。心理与环境:两者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第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任务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普通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发展心理学:研究心理的种系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心理现象。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与病理的关系。工程心理学:研究人与机器之间的配置和机能协调。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第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及心理学的任务第1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心理现象的物质性心理现象的主观性心理现象对活动的依存性第1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一、心理现象的物质性(一)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证实,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2、心理是信号性反映,脑具有信号性反映功能。

3、脑产生心理活动的机能是物质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第1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

(二)客观情境是引起心理活动的物质因素,心理活动是环境作为刺激作用于主体的结果,情境包括引起某种心理活动的对象和对象所处的环境。

1、人们对刺激物的反映是对一定情境的反映。

2、脑机能的演进是机体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结果。第1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二、心理现象的主观性(一)已有信息在信息加工中的作用。

1、已有信息对当前信息的筛选作用。

2、已有信息的认知加工作用。

第1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第1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二)已有信息具有主观性。如玩股票赚钱。

对国内少数民族的态度,对宗教的态度等。第1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二节心理现象的哲学意义三、心理现象对活动的依存性(一)活动是心理发生发展的唯一途径。心理活动发生的前提条件:

1、客观的情境。

2、脑的反映功能。(二)活动为调节和修正心理活动提供依据。第1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神经元与神经系统神经过程反射及其类型神经过程的基本运动规律第1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一、神经元与神经系统(一)神经元

1、神经元的结构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神经元染色图第1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神经细胞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细胞体内有细胞核。突起分为轴突(细长)和树突(分支多且短)。

第2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突起的分支末端有球状小体,称突触小体。突触内部有许多囊泡,叫突触小泡。第2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2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2、神经元的功能(1)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细胞膜通透性会发生改变,导致膜内外电位差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神经冲动。(2)传导神经冲动: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由突触完成。通过前神经元的突触向突触间隙释放化学递质(如,乙酰胆碱等),使后神经元产生神经冲动,以此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第2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2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与机体各部位之间的神经结构。第2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1、中枢神经系统(1)高级神经中枢(2)低级神经中枢第2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1)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又称皮层中枢,或皮上中枢。大脑由左右半球组成,两半球之间由胼胝体相连。大脑皮层即大脑的表层,由灰质构成,包含有约

140亿个神经细胞。大脑皮层分为诸多回和叶等不同区域,不同区域的主要功能具有相对的差异性,据此又可以把皮层分为诸多不同主要功能区域,如视觉区、听觉区等。第2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大脑半球内侧面

大脑半球外侧面第2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脑底面脑的水平切面第2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脑的正中矢断状胼胝体上面观第3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2)低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部位,又称皮层下中枢,或皮下中枢。由脊髓和大脑皮层以外的两部分构成。

a、脊髓:具有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第3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b、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延脑: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又叫“生命中枢”。桥脑:是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且对人的睡眠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中脑:协调躯体姿势和眼球运动等机能。

第3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脑干腹面观

————中脑

————桥脑

————延脑第3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c、间脑:主要包括丘脑和下丘脑丘脑:是传入神经的转换部分,除嗅觉外所有来自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都通过这里再导向大脑皮层。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3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下丘脑:协调内脏活动和情绪反应。第3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小脑上面观

小脑下面观d、小脑:调节躯体姿势平衡、肌肉紧张和躯体运动。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3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e、网状结构:在脑干各段的广大区域,有一种由灰质和白质交织混杂的结构,叫网状结构,或网状系统。分为上行激活系统和下行激活系统。上行系统:接受体内外传导的神经冲动,激活大脑皮层。下行系统:受大脑皮层制约,调节躯体各种活动。第3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周围神经系统功能是传导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纤维和传出神经纤维组成。两种纤维的一段都与中枢神经系统连接,传入神经纤维的另一端与感受器相连接,而传出神经纤维的另一端与效应器相连接。(1)脊神经:31对,包含运动和感觉性神经纤维。(2)脑神经:12对,分别负责嗅、视、听等各种活动。(3)植物性神经:支配腹部脏器和血管的活动。第38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神经过程包括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支配效应器官产生或加强活动状态。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兴奋性突触释放具有兴奋作用的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等。抑制过程:支配效应器官停止或减弱活动状态。突触前神经元兴奋时,抑制性突触释放具有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甘氨酸等。第39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三、反射及其类型(一)反射与反射弧

1、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体内外一定的刺激所做的规律性的应答活动。如吞咽反射、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等。

2、反射弧是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通过反射弧实现。反射弧包括5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第40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一定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使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中枢,经过中枢的加工,又沿着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并支配效应器的活动。反射过程第41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二)反射的类型

1、非条件反射: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反射。是一种本能性的反射,为同类有机体所共有。如吸吮反射、定向反射、防御反射等。

2、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反射。是个体在生活中建立的,表现在个体特征上,不为同类有机体所共有。(1)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的条件反射。是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唾液分泌时发现的。第42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强化刺激物条件刺激物第43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第44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2)工具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以后天发现而习得的动作达到改变现有情境结果的适应条件反射。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在用“斯金纳箱”研究白鼠或鸽子的学习行为时发现的。第45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几种不同的斯金纳箱第46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3)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关系

第47页,共53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第三节心理现象的生理学意义

3、条件反射的抑制(1)非条件性抑制:先天性的抑制。

a、外抑制

b、超限抑制(防御抑制,先天性)(2)条件抑制

a、消退抑制

b、分化抑制:相似概念的混淆泛化现象第48页,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